第60章 开启第二战场!

第60章 开启第二战场!

“先不说这个人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粮食问题,云州内的粮食够不够吃?”

为什么不先处理严金华?

因为严金华的这个罪名,还不能立刻的处理完毕,毕竟李长安需要找整个大玄刀工最好的师傅,给他先刮个五千刀。

眼下最重要的,是赶紧结束这场战争。

“回禀陛下,今年云州倒是产了不少的土豆,百姓们过冬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戚师正说话倒是很老实,如果换做是别的官员,恐怕是又要在皇上的面前大肆的吹嘘一番了。

“那么如果朕,要再从云州抽掉一部分粮食运到前线来,云州的粮食还够吃吗?”

“如果那样,云州的粮价会大涨,但是百姓们还是能够勉强的过活。”

“你现在立刻传朕的旨意到云州去,云州所有的官员都要捐粮食,然后把粮食全部运到巢州城来,朕要在巢州城囤足一百万吨的粮食!把捐了粮食的官员名单全部记录下来,朕事后不会亏待他们的。”

“是!臣这就就去办!”

李长安想要快点结束战争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粮草不足。

如今正是大玄最为困难的时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有的大臣们都深知这个道理。

所以说,打胜仗的前提,是要赶走侵略者。

“属下遵命!”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李长安其实早都已经在心中对大玄的未来做出了计划!

在他刚刚接手大玄的时候,国库当中的不过百万银两,而且百姓贫苦,朝内根本没有拉动生产和经济的产业。

等他们全部来齐之后,李长安只说了一句话:“朕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直接夺回被噶尔博部落占领的城池。”

“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开启对外战争!

而且一定要打强国,打到他们乖乖投降!

更何况在这种天气之下,任何的作战都会变得极为困难。

听到这里,吕阳愣了愣,连忙说道:“陛下,臣只是一名副统军,职位不过三品,怎能有资格处置一州的总督……”

一旦几十万的难民一齐聚集到了伐木堡,到了那个时候,你是放他们进来呢,还是不放他们进来呢?

“卑职告退!”

大玄常备军团步军参将曹柏杨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此次的收复战争要想尽快结束,我军必须全速推进,先将距离巢州城最近的伐木堡收复!”

“吕阳,巢州城总督闫金华已经被抓到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置他?”

看来曹柏杨在做整体战术计划的时候,其战略思维并不完善。

李长安立刻给张守正写了一封密信,让他开始着手从北方筹备粮食。

……

直到这里还没有完,他又立刻给幽州总督、密州总督传去了密信。

而且这么多的银子还不够,为了继续深入这场改革,李长安又不得不启动了制造厂,开始靠贩卖香皂和、纸巾等用品来贴补国库。

对待这种事情,最好解决办法就是将苏拉葛灿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

直到这一趟,先前他所做的这所有铺垫,终于要达到最终目的了!

片刻后,吕阳风尘仆仆的走进了总督府内。

朝中无人知道陛下心底到底在盘算着什么,也一直认为皇上这一次主动的,同时对两大势力发动进攻是一时间的意气之举。

不久之后,锦衣卫和军队当中的一些高级将领都来了,准备和皇上商议接下来迎击噶尔博军队的战术。

李长安满意的笑了笑,接着说道:“好!你的这个回答朕很满意,那么朕就把他交给你来处理了,你负责押送他到易县,然后依照军法来处置他!”

大玄内部开始了一场捐粮热,大臣们开始前赴后继的帮忙,和国家一起共度过这场战争。

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古代,百姓因为天气寒冷而被冻死的事情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难民们缺少粮食的情况下,冻死的人只会变得更多。

绝对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将难民们全部接近内地。

那么,先前那些已经溃逃了的大玄军队却是有可能会回来一部分。

对于这他的这番发言,李长安没有做出表态。

巢州城总督严金华已经被抓住了,正在押送回来的路上。

格西里在这样做出了部署之后,约蓝城周边城池的防守力度直接被降到了最低点!

接着,他又给赵拔坤写了一封密信,让他们在西南开始筹备粮食。

“朕现在就命令为御史检察院督办,兼巢州城总兵,官局一品,替朕去执行军法!”

在他随行的车上,士兵们还发现了足足一千吨的粮食!

“去把吕阳叫来见朕。”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件小事,李长安作为一国之君,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一定需要小心,绝对不可以乱来。

后世的美国是怎么做到在暴富之后,还能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地位的?

就是靠战争!

靠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掠夺他们的资源!

如果真的按照曹柏杨的这种打法,那么大玄的军队恐怕是在自杀。

在西凉铁骑将弗兰国的六十万大军击溃之后,西凉铁骑们便一直驻守在约蓝城的城外,二者相距不到三十公里的距离,正在对峙。

比如说二十一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难民潮,就给当地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治安风险,以及最为重要的内部矛盾问题。

如果按照曹柏杨的策略,先率大军去夺回伐木堡,将伐木堡收复,然后向整个燕地之内散发消息,说陛下已经御驾亲征,战争必然胜利的话。

因为难民进城,会很大程度上破坏城内原本的秩序。

为了继续大玄的改革之路,少不了要花费大量的白银,而在改革的前期,单靠着大玄内部的生产力,绝对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

而约蓝城为了防守城池,已经将周围城池的兵力全部囤积到约蓝城内。

“微臣拜谢陛下的栽培,臣定当全力以赴,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为什么这样说?

终于,他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用心去办,等这件事情办好之后,朕给你记大功一件!”

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吕阳的表情不惊不喜,只是恭敬的回答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卑职得知陛下组建了国防委员会,还有军事法庭,卑职认为,将他交给法庭来处理,才是最适合不过的。”

这种办法看似很好,但其实要付出很多的代价。

这是锦衣卫总指挥使高原,从幽州发回的战报。

一张战略地图被摆在了众人的面前,上面是青森镇、伐木堡,和周边的城池。

“只要夺回了伐木堡这一重镇,以陛下的名义号召天下,那些溃败的士兵们就会感觉到希望,他们会奔往伐木堡,加入我们!到时候前线的士气一定大振!”

接下来,他大刀阔斧的开始了改革之路,仅仅是整顿军队这一件事,就已经将这一亿两白银给花费一空。

“将查押回的粮食全部留在易县,最好是趁此机会,将城内逃难的百姓们都召集回来,毕竟在这个天气之下,他们在外面的日子也不好过。”

戚师正很快就离开了,快马加鞭的往云州赶回。

“去吧!”

好,那就不放这些难民进城,毕竟是战争时期么,战场本来就是残酷的,为了战争的胜利,大玄总归是要舍弃掉一部分的人。

这个道理无论是在现代、古代,都是绝对适用的!

这一次,李长安就是要靠着这一场对弗兰国发动的进攻,完成暴富的目标,大发一笔横财!

兴奋过后,李长安亲自提笔,写下了对高原的回函:

“参见陛下!”

以锦衣卫的实力,要正面对抗噶尔博部落,其实算不上难事。

因为现在已经过了立冬,日子只会变得一天比一天冷,尤其是在燕地,天气最冷的时候将会降到将近零下30度。

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李长安所绝对不允许的。

为什么李长安要在巢州城内囤积这么多的粮食呢?

因为如今整个燕地境内都已经被蛮子们冲击的一片混乱,如今在燕地之内,必定还有许许多多的难民,少说也会有几十万人之多。

但是,只将他们赶走之后,这件事情就结束了吗?

如何妥善的处置、安顿好这些难民,才是这件事情当中最重要的。

戚师正刚刚走出总督府,又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密报被传到了府内。

按理来说,做过圣明之君,身为皇上是一定要兼济天下,肯定要将难民们接近城内的。

吕阳猛的抬起了头,接着开始连连纳拜:“卑职……拜谢圣恩!”

但这毕竟是一场战争,打仗从来都不是双方站好位置之后,直接提刀互砍这么简单。

而自打他登基之后,先是抄了燕王李闯的府库,又连杀了七八名朝中贪腐过度的大臣,一连串的手段下来,大玄总共收获了一亿两白银!

只要等到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朝廷就拥有更多的时间,调动更多的资源,去解决燕地之内的困境。

但是在这种策略下,来到伐木堡更多的会是难民,因为外面天寒地冻,他们需要过冬的粮食,他们需要去找皇上要粮食。

弗兰国从圣都发来的兵马还未到达前线,此时此刻,正是弗兰国边境最为空虚的时候!

也正是在这个时刻,先前从西凉出发的十万西凉铁骑,外加五百架榆木炮已经抵达幽州境内,随时可以饶过约蓝城,奇袭敌后的艾斯城!

当李长安看到这一封密报之后,他整个人瞬间兴奋了起来。

在写过了这些信之后,李长安便接到了前线传来的一个消息。

朕深知战场之瞬息千变万化,故授命你全权指挥,务必与赵元帅左右配合,尽快拿下艾斯城!

但是这几十万的难民们涌进来了,李长安靠什么来养活他们?

接着在战争结束之后,立刻在燕地之内广施粮草,让难民们能够安稳的度过这个冬天。

李长安扫视了一圈,语气认真的说道:“都说说看,你们认为我西凉十万铁骑,应当如何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夺回这些城池。”

所以,这一次就要施行闪电战的策略,行动速度越快越好。

但是,如果苏拉葛灿看到了这么一大群的难民,齐齐的聚集到了伐木堡的附近之后,他会选择做什么?

没错,他会去那里大开杀戒!

为什么要杀?

是因为他们要吃肉!

因为噶尔博部落内粮食补给不足,对于他们来说,军粮是最为宝贵的!

所以,要是先攻打伐木堡,那么就是把自己赶往死胡同里面去。

这一招,无异于直接将手里的王炸给拆开打,而且硬生生的把局势弄成一摊狗屎!

(本章完)

第224章 海战(上)第259章 浔州战场(下)第22章 皇宫外的围杀!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218章 矿山案件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175章 宜春院内第44章 三十万钢铁洪流的冲锋!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117章 死到临头第266章 蠡县赵家(上)第259章 浔州战场(下)第225章 海战(中)第130章 大玄未来的打算第251章 青霉素问世第5章 大玄圣君!第24章 大局已定!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40章 什么阴谋?要打便打!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113章 臣愿一头撞死在大殿上!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20章 群龙无首第196章 正面对决(上)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264章 攻入浔州首都(下)第131章 赵大人发病了!第33章 新军策,集体涨薪!第88章 缉拿回府!第172章 直接开杀第199章 半岛的战略计划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4章 笼络人心第8章 西凉武将集团!第134章 学生的游行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91章 陛下圣明!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厂第107章 慌成一片的官员们第20章 群龙无首第240章 皇上的演讲(上)第217章 国资委员会的成立第213章 管理条例第188章 李长安的计划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261章 木船火攻(中)第34章 大查贪腐!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37章 纸巾和玻璃!第48章 钱钱钱!第24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227章 范庆文的阴谋第177章 李长安的驭人之术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191章 铁血登岸!第175章 宜春院内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24章 大局已定!第266章 蠡县赵家(上)第238章 海上战争(中)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8章 西凉武将集团!第129章 皇上的想法第99章 皇上驾到第228章 暗流涌动(上)第55章 前线的乱象第45章 单刀怒斩昂热图!第151章 学生军第19章 隐忍杀机,天翻地覆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49章 攻心战!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64章 军事奇才——周武奇!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44章 三十万钢铁洪流的冲锋!第177章 李长安的驭人之术第205章 五百五十门大炮!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25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118章 郑姚政的发配第88章 缉拿回府!第24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197章 正面对决(下)第166章 郑从谷的感动
第224章 海战(上)第259章 浔州战场(下)第22章 皇宫外的围杀!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218章 矿山案件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175章 宜春院内第44章 三十万钢铁洪流的冲锋!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117章 死到临头第266章 蠡县赵家(上)第259章 浔州战场(下)第225章 海战(中)第130章 大玄未来的打算第251章 青霉素问世第5章 大玄圣君!第24章 大局已定!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40章 什么阴谋?要打便打!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113章 臣愿一头撞死在大殿上!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20章 群龙无首第196章 正面对决(上)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264章 攻入浔州首都(下)第131章 赵大人发病了!第33章 新军策,集体涨薪!第88章 缉拿回府!第172章 直接开杀第199章 半岛的战略计划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4章 笼络人心第8章 西凉武将集团!第134章 学生的游行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91章 陛下圣明!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厂第107章 慌成一片的官员们第20章 群龙无首第240章 皇上的演讲(上)第217章 国资委员会的成立第213章 管理条例第188章 李长安的计划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261章 木船火攻(中)第34章 大查贪腐!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37章 纸巾和玻璃!第48章 钱钱钱!第24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227章 范庆文的阴谋第177章 李长安的驭人之术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191章 铁血登岸!第175章 宜春院内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24章 大局已定!第266章 蠡县赵家(上)第238章 海上战争(中)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8章 西凉武将集团!第129章 皇上的想法第99章 皇上驾到第228章 暗流涌动(上)第55章 前线的乱象第45章 单刀怒斩昂热图!第151章 学生军第19章 隐忍杀机,天翻地覆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49章 攻心战!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64章 军事奇才——周武奇!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44章 三十万钢铁洪流的冲锋!第177章 李长安的驭人之术第205章 五百五十门大炮!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25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118章 郑姚政的发配第88章 缉拿回府!第24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197章 正面对决(下)第166章 郑从谷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