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立军令状

第178章 立军令状

如果今天,夏朝青所说的这些话出了什么问题,那么肯定会被很多的官员给抓住把柄。

所有的对头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把他撸下来,然后按他自己的手下上位。

毕竟树大招风。

滁州府在大玄的地位,就相当于后世的上海,甚至在经济上可以压江南省首府一头。

滁州府的知府,一直以来都是富的流油,是肥差当中的肥差。

无数的官员们削尖了脑袋,都想要上位。

而汪广言,也是一位左右逢源,见风使舵的能手。

要不然他在这一场暴乱当中,也不会再看到江南省首府被攻破之后,毫不迟疑的就给赵拔坤写一封求饶的信件。

除此之外,还写了一封奏折送到皇上那里,把江南省的反叛军团骂的体无完肤。

问候了对方的祖宗十八代,仿佛是和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

“陛下,罪臣……”

“陛下,恕臣斗胆直言,在一年的时间内,想要把新农政策彻底执行下去,此事难如登天啊!”

李长安的目光无比锋利,如同刀锋一般,他的语气阴冷冰森,伸出了自己的左手……

一旁的侍女和锦衣卫看到这一幕,连忙跑上前来把火熄灭。

“如果陛下能够答应罪臣,那么罪臣并将自己的这一颗脑袋寄存在陛下的手上,待一年的时间之后,再见分晓!”

“朕现在要一些具体的实行办法,你觉得应该如何去做?”

你看他们说建议的时候,都是有想法的,但是真要给他们定下一个具体的目标,要让他们负担一定的责任,那么就会变得犹豫。

“是……”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汪广言的呼吸瞬间位置一滞。

李茂才连忙开口说道:“陛下,卑职冤枉啊!卑职今天刚刚到达江南省首府,刚一下马就到了这大帅府,卑职肯定不会去宜春院啊!”

听到这番话之后,各位官员齐声高呼道:“陛下圣明!”

“汪广言,刚才戚元帅说,最多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就够了!”

汪广言的这一番话,说的实在是无比高明。

因为他们想要借着夏朝青的名义,把自己的家产和田地给保护起来,将以前偷税漏税的证据和记录,也藏匿起来。

这个时候,其他的官员没有跟着开口说道:“在一年之内想要达到这个效果,陛下,确实是有些不太实际啊!”

此时此刻,夏朝青的心里,真是有一万般无奈也说不出口。

“陛下,一年的时间……恐怕一年时间,没办法把此事完成。”

在这种风气横行的时代,这些文人怎么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

在这一份名单之中,记载了七十二位官员的名字,有在江南省首府任职的,还有滁州府,通县,还有其他各地的官员……

一听说夏朝青想要调动百姓,李茂才又开口说道:“不可!一旦要调动百姓,那么肯定会发生暴乱事件!”

开会不是为了吹牛,李长安从来不喜欢在开会的时候,和手下一起吹牛。

这就是一个突破口。

“那应当如何去办?”

“汪广言,你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为什么朕已经三令五申的强调过之后,还会有人继续违反新农政策?”

“除了整顿官场的风气之外,还应该调动所有的百姓,所以说臣恳请,将江南省首府的日报系统交给臣来负责!”

当汪广言把这些名字念完之后,那些被念到自己名字的官员们已经彻底的慌了神。

“罪臣,不应该去宜春院……”

紧接着,郭荣生就把他们在青楼当中得到的那一张名单,递给了皇上。

“你们都说不知情,那么朕今天就来告诉告诉你们!”

“好,来!你们都来说一说,今天朕不以你们所说的话来定罪,各位可以放心大胆的畅所欲言!”

皇上啊皇上,你可做个人吧!

吹牛这件事情谁不会?

只有在吹过牛之后,敢承担责任,才是真正的人才!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中找出一个典型,然后让这个人亲口接下任务!

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住了。

天上的颜色正在由深蓝,变为一片浅红。

夏朝青又开口说道:“在一年之内,将新政策落地是可以的,但是卑职想提出一个条件。”

“好,你夏朝青今天便在这里给朕立下一个军令状,在一年之内将首府的新农政策彻底落地,如果此事不成,那么一年之后,你就提头来见朕!”

“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把问题给说清楚,如果今天不能把话说清楚,那么谁都别想离开大帅府!”

但是众人,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李茂才这才开口说道:“回禀陛下,臣知罪了……”

“在讨论正事的时候,你们就和朕推三阻四,但是在私下里,确实有着大把的精力和钱财,去青楼里面风流快活!”

“到现在,我们有很多的官员还认为,以前的那一套官官相护是可以继续实行的,很多人在口头上说着支持新农政策,但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还希望能够像以前那样躺着把钱给赚了!”

夏朝青其实是不想说这件事情的。

这老鸨此时心里既是惊吓又是疑惑,自己今天什么也没干,怎么会被带到这大帅府当中?

汪广言开口说道:“求陛下恕罪!罪臣实在是一时糊涂!”

这个时候,夏朝青当然会害怕。

“陛下圣明!臣等是这么想的!”

李长安此刻就像是钻进牛角尖一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对他问道:“那你所说的尚需时日,是还需要多久?”

“你不知情?”

“李茂才,陈光华,张青松……”

众人的话音刚刚落地,李长安直接把自己面前的桌子给掀翻了。

众人连忙开口说道:“求陛下息怒!”

夕阳,已经慢慢的沉入地平线下。

当团队里大部分的人,都想着怎么去推脱任务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把他们全部换掉,因为大批次的换人很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影响进度。

而其他的官员们一看到李茂才率先开口喊冤,自然也跟着他一起喊冤。

“不切实际?!”

汪广言低下了头,只看到那张名单就飘在地上,在自己的眼前。

在古代,青楼确实是一个合法的生意,不然怎么会在大街小巷开了那么多家店。

戚师正开口说道:“回禀陛下!卑职认为最多只要一年的时间,如果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新农政策无法彻底的落地,那么臣愿意提头请罪!”

李长安看着李茂才,开口说道:“江南省首府可以在一年之内把新政策全面实施下去,落实到每一户百姓人家,那么你呢?”

那老鸨,此时还是一脸的糊涂。

尤其是当他到了后院之后,看到这上百名的官员一起跪在地上,此时她的心情,简直可以用山崩地裂来形容!

除此之外,他还看到地上有几个孤零零的脑袋,还有大片大片的鲜血……

虽然他们无比愤恨,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和他对峙。

大家都说短则三年,长则五年,但是这小子却为了显摆,非要说三年的时间就够了!

这个答案,虽然从回答者的角度来看是十分标准的。但却不是李长安想要听到的答案。

听到这番话之后,汪广言和李茂才在心中痛骂他不要脸。

夏朝青硬着头皮回答道:“回禀陛下,卑职认为可行!”

李长安又开口说的:“汪大人,这一下你听清楚了吗?”

但是时间来到近几代皇上,朝廷上下不仅滋生腐败,而且权色交易的情况简直是不堪入目。

看到这一张名单之后,他整个人如遭雷击一般。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一旁的戚师正心里笑呵呵的,直骂道:这群傻子,实在是高兴的太早了!

“只要官员能够自觉遵守纪律,那么什么都不做,自然也是可行的。”

“这就是为什么,朕已经三令五申的强调过,还会有那么多的官员在下面胡作非为,一年的时间,还没有办法把政策彻底落实?!”

李茂才这时候开口痛骂道:“夏大人,你可知道当初的事件,已经造成了不少忠良之士含冤而死!”

这句话一说出口,汪广言和李茂才,恨不得就把眼前的这个老鸨给生吃活吞了。

这时候,李茂才哑口无言。

“好!你尽管提!”

如果没有责任,那么谁都不会有压力,自然也就没有人会去想着怎么解决问题。

“戚师正,你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为了宣传新农政策的,那么你来说一说,你认为多长时间能够把这个政策彻底贯彻下去?”

“启禀陛下,臣和汪大人的想法是一样的,一切的事物都有其规律,短则需要两三年,长则需要四五年。”

“怎么样?”

尤其是到了这两届皇帝,在江南省,在源州省各地的官员,都是纸醉金迷。

当这个突破口被打开之后,其他的人就没有办法再去推脱了。

这个时候,汪广言真是彻底的没有话说了。

“罪臣在……”

李长安开口说道:“今日你给朕的这一份名单,上面所记载的名字,可有证据?”

听到这个称呼之后,老鸨当场就愣住了。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江南省首府,地主的存在现象还十分严重。

“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那老鸨呆呆的开口说道:“你,你是……”

毕竟真的要通过舆论,调动起百姓之后,那么这件事情真的是没有回头路了。

李长安的目光无比锋利,狠狠的照在李茂才的身上。

看着眼前的美景,不少官员的心里却是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李长安开口说道:“你说的对,各位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是朝廷命官,朕怎么可以只凭这一份名单,就诬陷各位去过青楼呢?”

刚才他所说的一切,当然是张口而来的。

至于汪广言,此时更是面色苍白如纸。

帝国的官员,文人和学子们,全部都沉浸在酒色,与金钱的腐朽之中。

新上任的官员,全部都是从北方五省调过来的,他们在新农政策当中都曾经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和耀眼的成绩。

战争只不过是摧毁了城内的那些反动势力,在下面的乡镇,在地方,还有很多的商人和地主,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但直到现在,在看到了夏朝青立下军令状之后,他终于恍然大悟了。

“三五年的时间?”

皇上的这一番操作下来,简直是让这些官员根本没有办法,再开口去讨价还价

戚师正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刚才他还在疑惑,皇上为什么,要做今天的这一连串操作。

通县的例子,就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当汪广言的这番话说出口之后,他连自己的呼吸都不敢大声,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的地方。

李长安又点名说的:“李茂才,你是松州知府,你来说一说,要多长时间?”

皇上的这个话实在太难回答了,皇上这这也太难伺候了。

这些既得利益阶层,选择把自己伪装起来,等待事态彻底平息。

这是一个怎么说,都可以的标准答案。

“是不是因为李大人平日里青楼去的太多了,导致身体不止啊?”

李长安摆了摆手,那老鸨便被锦衣卫给带了下去。

李茂才这时候也开口说道:“是啊陛下,在一年之内想要把政策全面的贯彻落地,这件事情实在是有些不大实际!”

但是说大玄的律法,却是明令禁止各地的官员,去逛青楼的。

李长安把眼睛扫视了一圈。

夏朝青又开口说道:“这个方法,赵将军和戚元帅已经尝试过了,而且效果非常好。”

“你何罪之有?”

李长安的声音无比威严,响彻在他的耳边。

“你们都是朝廷命官,是治理一方政务的大臣,你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要能够拿出证据!不然真要你们有什么用?!”

“既然江南省首府都能够做到,你怎么做不到?!”

长安刚才还是一脸和善,但是在说出这句话之后,瞬间就翻脸了。

汪广言开口说道:“回禀陛下,臣认为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的去做,只有在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当皇上的圣旨抵达江南省之后,全江南省的百姓就如同久旱逢甘露,但如果想要将这一片干旱的土地彻底滋润,还要一些时日……”

“你来和朕说一说,为什么在这三令五申的强调之后,他们还会继续犯事呢?”

听到这句话,李长安立刻开口说道:“你说谁含怨而死?这件事情你给朕交代清楚,到底是哪个忠良之士含冤而死了!”

下一秒,老鸨就被锦衣卫给摁倒在了地上。

汪广言这时也开口说道:“陛下,不能单单凭着这一份名单,就断定臣等近日去了青楼啊!”

当戚师正的这番话一说出口之后,所有的官员都在心底把戚师正给骂的开了花。

李长安又开口说道:“去命令他们,把人给带过来!”

他定睛一看,那上面写的是宜春院,而在下面一行一行的名字里面,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第一位。

“这是宜春院的客户名单……”

汪广言双手颤抖着将名单拿了起来,从地上站起身子。

那燃烧着的火炉也翻滚在了地上,煤炭滚落了出来,将地面上的落叶给点燃了。

他们为什么要送礼?

这个时候,一旁的戚师正已经对皇上佩服的无与伦比了。

肯定是有人含冤而死,但至于这个人到底是谁,李茂才从来都没有在意过。

而就在夏朝青这里,这一段时间就已经有上千人来送过礼了。

他是十分了解皇上的套路的,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把底牌亮给你们?

这时老鸨终于明白了,她赶忙跪在地上,把脑袋紧紧贴在地上,“草民见过天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继续念下去吧。”

这样一来,他们才能够有更多的额外收入。

“还不快快跪下!”

“等一下,你先和大家说一说,这份名单是什么名单?”

李长安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此刻中瑟瑟发抖不要走的汪广言,把那份名单摔在了他的脸上。

但此时此刻,汪广言也是被吓得满头冒冷汗,此刻他的脑子飞速的运转着。

但是当夏朝青这么搞了之后,自然就会碰到很多人的利益。

这时,李茂才终于闭上了嘴。

“少爷,这……”

“念!现在给我站起来,一个一个的给朕把名字念完,你们这些文官,不是最喜欢说自己敢做敢当吗!”

“汪广言。”

听到这番话之后,夏朝青立刻慌了,他开口说道:“陛下,这……”

“你现在和朕在说一说,为什么朝廷三令五申的强调新农政策,下面的官员依旧不把这当一回事儿去办!”

夏朝青开口说道:“这是因为官员的作风存在问题,纸醉金迷,人浮于事,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官员们自然不能遵守正道,不能够去做实事!”

夏朝青知道,如果要在一年的时间内,把政策在首府之内彻底落地,那么肯定要得罪很多的人!

一说这话,李长安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他抿着嘴继续说道:“夏朝青,你来说一说,到底用不用上五年的时间?”

奢侈之风,已经彻底的拂过了这片大地。

“回,回禀陛下,罪臣已经知罪了!”

再看一看周围跪倒在地的官员,又瞧了一眼眼前的李长安。

“汪广言!”

李长安没有藏着掖着,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道:“难怪汪大人能够在滁州府的位置上工作这么多年,原来是说话这么有水平,滴水不漏!”

“你们的意思是说,最晚五年之后,新农政策就可以彻底的推广,完全的落实到百姓的身上?”

李长安冷声对他说道。

汪广言一个一个名字向下念去,不少的官员在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之后,整张脸瞬间变得蜡黄。

“是你们的公务实在太忙,还是说你们需要照顾的女人太多了啊!”

紧接着,锦衣卫就把宜春楼的那个老鸨,给带了过来。

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些官员还是希望下面存在一些地主,并且让他们好好生活下去的。

看似是已经回到了李长安的问题,但他其实是避重就轻的回答。

“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

这不是把大家往死里逼吗!

在看到皇上之后,他整个人大吃一惊:“少爷,是您……”

这个时候,夏朝青的心头一紧,连忙开口回答道:“陛下,卑职认为,最多需要三年的时间!”

“把你们的那些小心思,全部都给朕放到正事上来!你们都是朝廷命官,每天去青楼里面鬼混,这到底成何体统!”

“应当用司法去监管各位官员,严禁他们受贿,严禁他们进行权色交易,这样做能够在一年之内,将新农政策彻底执行下去!”

戚师正开口呵斥道:“休得无礼!”

毕竟大玄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人口众多。

上面的茶杯和精美的茶壶,全部摔落在地上,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紧接着,他被带到了皇上的面前。

“来!”

“应当将官场上的风气彻底整顿,如果官员们还沉迷于酒色,钱财,那么新农政策的事情,将会遥遥无期!”

他第一个,就念到了自己的名字。

李长安又扫视了一圈,这里有在江南省战争爆发前的知府和县长,也有在战争爆发之后,刚刚到任的县长和知府。

他之所以这么说,完全就是想找一个理由,反对夏朝青的说法罢了。

“这,这是……”

明明是你逼我这么做的,但现在确实一副好像我自己自愿请命,去解决这件事情一样!

这样一来,搞得所有的官员都恨不得杀了我!

他的这番话一说出之后,不少的官员双腿瞬间发软,整张脸苍白如纸。

“说下去,说一说为什么,朕已经三令五申的强调之后,还有那么多的人敢如此放肆!”

老鸨此时的神情有些恍惚,他开口说道:“有证据,有证据!我们家每一位客人,都是有记录的!”

“卑职不敢!”

“你们当中的有些人,是不是觉得自己平日里高喊两声皇上万岁,新政策万岁,就能够彻底的将这事儿过去,蒙混过关?还能够像从前那样,躺在自己的衙门当中,高枕无忧,不闻窗外事?!”

“快点说!”

他只能硬着头皮开口说道:“回禀陛下,臣定不负朝廷所托!”

“陛下,恕臣……臣愚钝,臣不知情!”

“汪大人,你把这个名单上的名字,给大家大声的念出来!”

李长安说道:“夏大人,你所提的要求朕都可以答应你,而且戚元帅也会全力的去支持你,在这一年时间之内,你确定可以把新农政策彻底执行?

在开国皇帝的年代,就已经下过规定,凡是官员在青楼出现,那么一律都要打上八十大板!

在前期,各地还在大肆的查处的青楼。

从一开始的,杀人再到拿出名单,都是在把他们向定下目标这件事情上去推。

而最后选定了夏朝青,是因为他是江南省首府的知府,属于是侍郎的级别,比其他各个地方的知府都要高出整整一品。

所以说,李长安让他来起带头作用。

这个时候,夏朝青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旁,有几个如刀子一般锋利的眼神,正在死死的盯着自己。

(本章完)

第154章 突袭与反突袭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225章 海战(中)第255章 对浔州的开战计划第55章 前线的乱象第136章 皇上的脾气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57章 噶尔博大军来袭!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203章 卷土重来(下)第146章 孤立无援第155章 皇上的怒火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3章 太子不傻了?第8章 西凉武将集团!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106章 杀知府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30章 作死的魏成三第84章 郑姚政的小心思第88章 缉拿回府!第6章 太傅拜请出宫!第70章 全歼!第24章 大局已定!第72章 一手遮天第224章 海战(上)第143章 公然宣战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71章 朝廷发粮食了!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130章 大玄未来的打算第223章 被夹在中间的周大人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55章 前线的乱象第9章 精盐制作成功!第188章 李长安的计划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186章 新式弹药第148章 炮轰旧都!第171章 皇上来了!第94章 成立工商局第100章 土地国有化的雏形第72章 一手遮天第249章 橡胶木(上)第34章 大查贪腐!第48章 钱钱钱!第33章 新军策,集体涨薪!第241章 皇上的演讲(下)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160章 早朝上的辩论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109章 狗咬狗第196章 正面对决(上)第18章 战前兵法演练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46章 吾乃西凉赵拔坤!第201章 硬碰硬!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17章 辱母之仇必报!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176章 皇上来了第40章 什么阴谋?要打便打!第232章 将计就计第235章 热武赫岛第218章 矿山案件第28章 升迁与杖毙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232章 将计就计第142章 起义的曙光第139章 督察总府第1章 洁妃受辱,百人旁观!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149章 攻心战!第248章 弗兰国与外草原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80章 萨马奇之死第52章 和亲?不可能!第209章 战后汇总第230章 离间计第240章 皇上的演讲(上)第42章 地狱骑兵!第2章 拿下雪妃!第177章 李长安的驭人之术第90章 大玄的发展目标第219章 航海时代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7章 争抢太子爷!第138章 江南省的又一次阴谋
第154章 突袭与反突袭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225章 海战(中)第255章 对浔州的开战计划第55章 前线的乱象第136章 皇上的脾气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57章 噶尔博大军来袭!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203章 卷土重来(下)第146章 孤立无援第155章 皇上的怒火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3章 太子不傻了?第8章 西凉武将集团!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106章 杀知府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30章 作死的魏成三第84章 郑姚政的小心思第88章 缉拿回府!第6章 太傅拜请出宫!第70章 全歼!第24章 大局已定!第72章 一手遮天第224章 海战(上)第143章 公然宣战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71章 朝廷发粮食了!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130章 大玄未来的打算第223章 被夹在中间的周大人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55章 前线的乱象第9章 精盐制作成功!第188章 李长安的计划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186章 新式弹药第148章 炮轰旧都!第171章 皇上来了!第94章 成立工商局第100章 土地国有化的雏形第72章 一手遮天第249章 橡胶木(上)第34章 大查贪腐!第48章 钱钱钱!第33章 新军策,集体涨薪!第241章 皇上的演讲(下)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160章 早朝上的辩论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109章 狗咬狗第196章 正面对决(上)第18章 战前兵法演练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46章 吾乃西凉赵拔坤!第201章 硬碰硬!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17章 辱母之仇必报!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176章 皇上来了第40章 什么阴谋?要打便打!第232章 将计就计第235章 热武赫岛第218章 矿山案件第28章 升迁与杖毙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232章 将计就计第142章 起义的曙光第139章 督察总府第1章 洁妃受辱,百人旁观!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149章 攻心战!第248章 弗兰国与外草原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80章 萨马奇之死第52章 和亲?不可能!第209章 战后汇总第230章 离间计第240章 皇上的演讲(上)第42章 地狱骑兵!第2章 拿下雪妃!第177章 李长安的驭人之术第90章 大玄的发展目标第219章 航海时代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7章 争抢太子爷!第138章 江南省的又一次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