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驱虎,吞狼

余额不足

德雷斯登目前的兵力一共有六个团、四千四百架机甲、五百艘各式作战舰艇和六万人的兵力,其中第一亲卫机甲团和第二亲卫机甲团负责留守国内,这两个负责留守的机甲团配备则是最精锐的辉阳式机甲和暴风式机甲,在每个机甲团之中两种机甲各以一比二的数量进行编制。

河洛工业自从恢复了生产力、又并购了桑尼维尔企业之后,生产力已经爆增到每天可以提供两百八十架机甲的程度,不过联邦军受限于采购预算,没有办法购买那么多的机甲,因此河洛工业还能腾出生产力来替德雷斯登供应暴风式机甲;而亚尔也很照顾自己的女婿,知道德雷斯登缺钱,所以河洛工业卖给德雷斯登的暴风式机甲都是以成本价出售,而且还可以『以物易物』,直接用CPOS控制系统或是微缩化动力炉来折抵采购机甲的费用。

德雷斯登只要拿出三组微缩化动力炉或是六套CPOS控制系统,就可以从河洛工业换来一架暴风式机甲,而这些CPOS控制系统和微缩化动力炉的成本当然就被平摊到要出售给联邦的辉阳式机甲和暴风式机甲上、由联邦军去负担了。

要是联邦军知道河洛工业是这样卖机甲给德雷斯登的,估计那些主管财政的人都会气到吐血。

除去两个亲卫机甲团留守,进攻帝国的任务则是国防军第一团到第四团、一共一个师的兵力来负责;国防军第一团到第四团配备的机甲则是以射手座机甲和飞燕式M型机甲混编,同样是采用一比二的数量比例,每个机甲作战营配备一个大队四十架射手座机甲担任攻击主力、搭配八十架飞燕式M型机甲担任支援任务。

感觉上,德雷斯登国防军配备的机甲素质似乎远远不及亲卫机甲团的机甲素质,甚至还及不上帝国中央集团军和联邦震撼军的配置,但是只要想想联邦震撼军在战前的标准配置是豹式机甲、而帝国中央集团军配备的则是龙式、奇美拉式和妖皇式机甲,甚至都还没有搭载CPOS控制系统,战斗能力比起硬体性能高于豹式机甲、还搭载有CPOS控制系统的射手座机甲还要低落一些,德雷斯登国防军此时的机甲配置放在战前都算是一等一的精锐兵力了。

更何况,这些机甲都还是装配有S复合装甲的机甲,以S合金对装甲的表面进行覆层处理,让这些机甲不但可以无惧光束攻击,即使面对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也能抵挡上好几发的命中弹,要是小口径火炮的射击根本就直接无视了,这也大幅提升了机甲在战场的生存能力。

除此之外,成功拿给自己军队用的CPOS控制系统可不是简洁版,德雷斯登国防军配备的机甲上面搭载的CPOS控制系统可都是拥有『自动攻击』与『自动闪避』功能的,也许会因为机甲搭载的运算电脑容量比较低、没办法发挥出像是辉阳式机甲和暴风式机甲那么犀利的作战效能,但是却也可以让每一架机甲都有近似于让王牌驾驶员来操作的战斗能力。

一整个都是由王牌驾驶员组成的师团能发挥出多恐怖的战斗能力,只要看看帝国与联邦在培波特星区爆发大规模会战的时候,一个营的暴风式机甲就挡住了帝国将近半数以上的部队,造成的损失相当于联邦两个正规师能够给予帝国军的损害,就不难明白。

除了这些编制上的兵力外,还有特胡尔带领着他的手下负责巡逻德雷斯登所管辖的星系;特胡尔的手下现在以类似半正规军半佣兵的编制在替德雷斯登效力,也就是特胡尔接受德雷斯登的军令节制,但是他的部队人手和装备都是由他自己去想办法招募和购买──即使如此,特胡尔手下的部队现在也有一个机甲团的规模,同样是以射手座机甲和飞燕式机甲混合编组。

在得知德雷斯登向帝国宣战的时候,安德鲁三世暴跳如雷,气得将书房里面的东西都摔了个遍,一边摔还一边破口大骂着。

「这忘恩负义的东西!朕给了他爵位、给了他领地,结果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来回报朕给他的恩典?竟然向帝国宣战!」

「陛下请息怒,不过就是一个依附联邦求生存的小国罢了,只要派些军队过去,要灭了他们一点不难。」皇帝的近侍谄媚地说着。「反正现在帝国都已经在和联邦进行战争了,灭了德雷斯登不但不必害怕联邦以此当借口来发动战争,还可以开疆拓土呢。」

「灭了德雷斯登?对啊!」安德鲁三世一拍脑门。「来人!去传格鲁维入宫见朕!快点!」

接到传唤的新任国防大臣格鲁维很快就入宫来了,但是面对着安德鲁三世一叠声催他派兵去灭了德雷斯登,格鲁维倒是相当冷静。

「陛下,现在的帝国还灭不了德雷斯登,所以陛下的命令微臣做不到。」

「你.说.什.么?!」

大概是没想到格鲁维竟然会拒绝执行命令,安德鲁三世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质问着,就差没一口咬下格鲁维一块肉而已;但是看到安德鲁三世眼中的杀气,就算安德鲁三世真的咬掉格鲁维一块肉,大概也没有人会惊讶。

「陛下,德雷斯登诚然是个小国,如果在平常的时期,要灭了德雷斯登也不为难,可是现在并不是平常时期。」

格鲁维的声音相当冷静,不得不说格鲁维比起他的前任有着更好的胆色,或者也可以说,格鲁维早已经看出来自己陷入了一个死局,如果解不开这个死局,自己的下场不会比前任好到哪里去,所以格鲁维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打算将自己的一切赌上,反正就算是赌输了,情况也不可能会更糟,但是赌赢了他就能解开这个死局,也许还能真正坐稳国防大臣这个位置。

「由于前任国防部长的策略失误,因此帝国军目前所有的力量都被联邦给牵制在前线,帝国已经没有办法抽调出足够消灭德雷斯登的军力,因此想要消灭德雷斯登是做不到的,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做不到,帝国没有办法在两条战线同时开战,至少得先击败联邦、或是与联邦签订停火协议甚至和约,帝国才能将军事武力调去消灭德雷斯登。」

格鲁维将军事策略上的失误推给了已经被皇帝处死的劳夫,反正死人也不会抗议;皇帝虽然知道劳夫会做出攻击联邦的战略是因为自己授意劳夫这么做,但是格鲁维既然给他台阶下,皇帝也就趁势下台,将自己的错误也推给劳夫。

「各行星不是都还有负责维持治安和扫除海盗的地方守备队吗?」安德鲁三世问着,但是语气已经和缓了些。「集结地方守备队之后,应该也可以得到一两个军团的兵力吧?」

「德雷斯登之前曾经以一个营的兵力就击溃了联邦将近两个师团的地方防卫队兵力,而这次德雷斯登进攻帝国的兵力有整整一个师,二十个营的兵力,是当初进攻联邦的二十倍兵力;微臣不认为一两个军团的后备兵力能够抵挡得住德雷斯登的进攻。」格鲁维摇头。「更何况,要集结后备兵力也需要时间,德雷斯登必定不会给予我们召集后备队伍的时间,我们只能以空间换取时间,主动放弃一些星系来换取召集兵力的时间。」

「主动放弃星系吗?」

安德鲁三世皱着眉头,他很不喜欢这种『示弱』的作法。

「陛下,主动放弃星系并不能算是示弱,这是一种诱敌深入之后再围而歼之的战略调度。」格鲁维说着,他并不是那种单纯大胆而已的人,格鲁维也很懂得运用言语来说服别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当上国防部的副部长。「诱敌深入是战场上很常见的战略运用,我们这次只是运用的规模更大而已。」

「可是,有必要对一个小国用上这种战略吗?」安德鲁三世仍旧对于要主动放弃星系感到无法释怀。

「陛下,这不是对于小国用上何等战略的问题,这是传达一个讯息给任何想与帝国作对的人看,不管我们的敌人是强是弱,帝国都会以全力出击。」格鲁维继续说服着皇帝,只是他心中想的却是:德雷斯登虽然是小国,但是军事实力可不弱,就连帝国最精锐的机甲都要借助德雷斯登的军事科技才能制造出来,对付这种敌人就算出了全力都不见得能够战胜,不出全力根本就没有打胜的希望。

「这么说也是,好吧,朕同意你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格鲁维的话刚好合了安德鲁三世的胃口,所以安德鲁三世点头同意了格鲁维的提议。

「多谢陛下恩准。」格鲁维向皇帝鞠躬。「只是,在我们诱敌深入、同时召集后备部队预备迎击的时候,微臣还是希望帝国能和联邦签订『暂时性』的停火协议或是和约。」

「和联邦签订停火协议或是和约的,就不用了吧?」安德鲁三世皱起了眉头,他可不想当个对人示弱的君主。

「陛下,与联邦签订停火协议或是和约并不是示弱,这同样也是策略运用;和联邦签订停火协议可以争取到消灭德雷斯登的时间,帝国可以在消灭了德雷斯登这个背后的威胁之后、重新回头过来攻击联邦,这样可以避开两面作战的风险。」格鲁维说着。「即使是当年的查马夫大帝,也有和敌人签下停火协议、争取帝国军重整旗鼓时间的前例。」

原本格鲁维以为拿出克萨帝国开国皇帝的例子就可以说服安德鲁三世,但是格鲁维毕竟还是错估了皇帝的想法:安德鲁三世可是认为自己比起查马夫大帝还要更伟大,查马夫大帝可以为了要让帝国军重整旗鼓而与敌人签下停火协议,但是他安德鲁三世可不行,不然要怎么凸显自己比查马夫大帝更伟大?

不过,善于察言观色的格鲁维看到安德鲁三世皱着眉头沉吟,立刻就知道自己错估了安德鲁三世的想法,于是格鲁维立刻修正自己的策略。

「陛下,与联邦签订停火协议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微臣所知,联邦曾经为了要抢夺德雷斯登所拥有的机甲科技而对德雷斯登发动过进攻,但是却因为联邦军的主力都被我军给牵制在前线、因为兵力不足而导致进攻失败。」格鲁维说着。「要是帝国与联邦签订了停火协议、甚至是和平协议,联邦必定会调集军队向德雷斯登发动攻击;到时候我军只要趁着联邦军和德雷斯登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向联邦发动奇袭,就可以顺利攻下联邦,然后挟大胜余威转攻德雷斯登,就可以灭了这个敢对陛下恩将仇报的小国了。」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

一听到德鲁维说起『鼓动联邦和德雷斯登自相残杀、就可以轻松攻取联邦』,安德鲁三世立刻眼睛发亮──攻下联邦、统一宇宙可是他的心愿;而且,这样还可以对别人宣称说『我不是对联邦示弱,我是为了要驱虎吞狼、所以才和联邦签订和约,好让联邦与德雷斯登打起来』,这样不但无损他安德鲁三世的伟大形象,还能给人一种感觉,觉得他安德鲁三世是个很有谋略的君主。

「好吧,朕准了你这作战方案,回头朕就叫人去和联邦谈和。」

「微臣多谢陛下。」

格鲁维向皇帝鞠躬,只是心里想着,最好这和约签了以后就别再与联邦开战了,这样自己就可以稳坐这国防部长的职位;否则帝国趁着联邦和德雷斯登打得正欢乐的时候出兵,谁知道联邦会不会又和德雷斯登联手攻击帝国?要知道之前德雷斯登虽然打败了联邦军,但是却没向联邦要求割地赔款,联邦四星系的托管还是由联邦主动提出的,用意多半就是为了要安抚德雷斯登,这样一来,双方并没有解不开的仇怨,要是帝国再次入侵联邦,德雷斯登出兵助战是绝对有可能的。

就在帝国这边君臣计议着要先和联邦签订和约、以便集中全力先行灭掉德雷斯登的时候,联邦事实上也在打着相同的主意。

早在德雷斯登对帝国宣战的第一时间,联邦总统就召开了秘密国防会议,讨论的重点自然就是德雷斯登向帝国开战之后,联邦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当然,德雷斯登向着帝国开战,联邦一定可以趁着帝国军两线开战、顾此失彼的时候,进攻帝国并获得胜利,不但可以逼帝国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就算获得帝国的领地也不足为奇;可是,在这次国防会议上,大家关心的显然不是联邦能够利用这次机会从帝国手上捞到多少好处,会议的主题反而都绕着德雷斯登在转──正确说来,是绕着德雷斯登所持有的军事科技在转。

「各位,德雷斯登向着帝国宣战了。」第一个发言的是联邦总统。「不知道各位对于德雷斯登向帝国开战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德雷斯登向帝国开战这件事情其实不重要,反正是狗咬狗,不管谁取得军事上的胜利都和联邦没有关系。」参谋总长说着。「真正的问题是在帝国和德雷斯登的战争结束之后,不管是谁胜出,对于联邦都很不利。」

「对于联邦都很不利?」虽然总统早就猜到是怎么一种『不利』法,但是他还是问了出来,想看看参谋总长的意见是不是和自己相同。「能否请您解释一下?」

「这其实也很简单:要是德雷斯登取胜了,那么德雷斯登必定能从帝国攫取许多的星系来增强国力,甚至从帝国割走一半的领土都有可能;而在德雷斯登自帝国获得许多星系之后,德雷斯登的国力大增,再加上他们的先进机甲科技,必定会对联邦的国防造成严重冲击。」参谋总长说着。「万一德雷斯登在战胜帝国之后、转头向着联邦发动攻击呢?以联邦现在的实力,我们能挡得住德雷斯登的入侵吗?」

如果成功听到参谋总长这么说,肯定会说参谋总长有被害妄想症;但是在场的其他人听到参谋总长这么说的时候,脸上都泛起凝重的神色,仿佛德雷斯登已经派遣了十几个全都以顶级机甲组成的军团、正在朝着联邦杀奔过来一样。

「如果说德雷斯登战败了,那就更不必提了:帝国攻下德雷斯登,获得了德雷斯登的高科技,用来全面强化帝国军的所有机甲,那么我们联邦军还有希望能够对抗帝国军吗?」参谋总长又说着,而在场的人又是一脸帝国军已经杀到联邦首都来的惨淡神情。

「这的确是很危险的情况。」总统脸上露出同意的神色,他在听到德雷斯登与帝国开战的时候,想到的也是同样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其实,总统早就想到了『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只是他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有没有同样的想法,或者该说,总统是在寻求支持者,毕竟联邦是个『民主国家』,有越多人支持总统的意见、就越不会被人说总统是个『一意孤行的独裁者』。

名声对于他们这些靠选票吃饭的政客可是很重要的。

「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先下手为强,由联邦先行占领德雷斯登,取得德雷斯登的高科技,这样就不用怕帝国会取得德雷斯登的科技了。」参谋总长说着。

参谋总长的说法正好合了总统的心思,对于这些政客来说,能够大幅提升机甲战斗力的科技一定要握在联邦手上,而且不能让其他国家持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联邦的国防安全;至于为什么每个政客都会这样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政治斗争之中养成的习惯,那些信赖盟友的政治家通常很早就因为盟友的背叛而退出了政治舞台,能够活到爬上政治圈高位的政客都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家伙。

因此,当他们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很自然就会依照习惯去思考,认为那些能够大幅提升机甲战斗力的科技最好都是掌握在联邦手中,这样联邦才能依靠绝对的武力优势来保证国家安全;如果只是依靠着联邦与德雷斯登之间的互信来保证联邦的国防安全,对于那些政客来说,就和相信太阳会从西边出来一样不靠谱。

「要先行占领德雷斯登的话,应该是派兵占领吧?」这时,外交部长很不合时宜地问了这么一句话,登时惹来了众人的白眼:既然是要占领,当然是派兵占领,难不成还能由外交部出来宣布一下『联邦将德雷斯登占领』就能占领吗?

「如果是要派兵占领的话,应该还是由布列夫司令领军,是吧?」看到一同出席的同僚有人已经开口预备骂他是白痴,外交部长急忙将还没说出来的话给说了出来。「可是,布列夫司令不是个亲德雷斯登派系的人吗?他不是向来都很反对向德雷斯登采取军事行动吗?他会愿意率军攻击德雷斯登吗?」

听到外交部长这么一说,大家这才想起来,总司令是个坚定支持德雷斯登的人,甚至为了要支援德雷斯登的复国行动,还假公济私下令联邦军支援爱莉丝公主的复国行动,不久前甚至还想出了『以作战舰艇折抵机甲采购费用』的馊主意,替德雷斯登送去了上千万吨可以用来制造机甲的合金;要不是看在这么做可以替联邦节省下大笔的机甲采购费用和作战舰艇的保养费用,这些政客都准备再把总司令请到军法法庭去泡第二次茶。

「布列夫司令多半不会愿意领军攻击德雷斯登。」国防部长这时也说话了。「不过这没关系,让副司令潘泰勒带兵出击也就是了,潘泰勒肯定会听我们的话,他向来就是个听话的模范军人。」

「我不怀疑潘泰勒会听我们的话带兵出击,但是潘泰勒打得赢德雷斯登吗?」外交部长继续质疑。「之前潘泰勒动员了将近三个师的后备部队,却还是败给德雷斯登仅仅不到一个营的兵力,现在德雷斯登可是有六个团的兵力,而且都还是一线装备,潘泰勒有那个实力去带领联邦军打赢德雷斯登吗?」

被外交部长这么一说,众人又都想起之前德雷斯登向联邦出兵的时候,仅仅一个营的兵力就打得联邦军大败亏输的往事,那次要不是立刻起复了总司令来带兵、要是继续让潘泰勒带兵,只怕德雷斯登都打到联邦首都来了。

潘泰勒固然是个听话的模范军人,可是潘泰勒带兵打仗的实力实在『不怎么样』;偏偏很会带兵打仗的布列夫司令又太有自己的主见、不是很听话的军人,不见得就愿意带兵攻打德雷斯登。

这下子该怎么办?

「我想,其实也是有解决的办法。」沉默了好一会,参谋总长这才慢吞吞地说着。「只要我们与帝国签订和约,帝国自然就会将大军调去对付德雷斯登,而德雷斯登也势必要全力迎战帝国军;趁着帝国和德雷斯登的军队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刚好派军趁虚而入,直接攻占德雷斯登本土,这样就不用一次面对德雷斯登六个机甲团了,让潘泰勒领军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可是,听说德雷斯登这次只派出了一个师、也就是四个团的兵力进攻帝国,还有两个团留守国内。」外交部长仍旧不肯停下质疑的声音。「德雷斯登留守国内的两个团,配备的可都是辉阳式机甲和暴风式机甲,我军有能力攻破那两个精锐机甲团的防御吗?」

「德雷斯登只派出四个团进攻帝国,那是因为帝国军现在正和我军僵持在前线,后方空虚无人防守,被德雷斯登钻了个空子,所以德雷斯登只要派四个团的兵力就够了。」参谋总长解释着。「只要我们和帝国签订和约,帝国军就可以用全力迎战德雷斯登的入侵部队,那个时候四个团的兵力肯定不够,德雷斯登如果不增派援军根本没有希望战胜帝国军。」

外交部长点点头,他也觉得参谋总长说得有道理,正打算闭上嘴巴的时候,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那,如果德雷斯登将派往帝国的四个机甲团后撤,在国境打防御战,这样我军还能顺利攻占德雷斯登吗?硬攻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如果等待帝国军和德雷斯登军先打出胜负来,会不会被帝国军给抢了先手、先占领了德雷斯登?」

「那样其实也不要紧,就让帝国军和德雷斯登先打上一仗,不管谁输谁赢,赢家肯定也是伤亡惨重,我们到时候再出来坐收渔翁之利就好了」。参谋总长轻描淡写地说着。

外交部长再次点头同意了参谋总长的说法。「那么,我的工作就是负责与帝国签订和约了?咱们要不要趁机从他们那边捞些好处?」

「我看捞好处这种事情就算了,等到攻下德雷斯登,我们能够获得的好处会更多。」总统摇头。「要是为了执着于能从帝国那边获得多少好处、而导致帝国的大片领土被德雷斯登攻占、使德雷斯登的实力大幅增加,这对联邦会更不利;所以和约能尽快签就尽快签,只要不损失联邦的利益就可以了。」

「好,那我知道该怎么去谈了。」外交部长心中有了底,立刻就开始盘算着该怎么和帝国谈这和约了。

秘密国防会议才刚开完,外交部长人才刚离开会议室,就收到秘书来的通知:帝国驻联邦大使希望能和外交部长会面,洽谈两国之间的停火协议或是和约。

虽然帝国和联邦正在开战,但是两国却都没有驱逐对方的大使,主要是为了万一需要洽谈停火协议或是和约的时候可以立刻让大使负责向对方传话,这可以说是两国之间大小数十场战争打出来的默契;所以当安德鲁三世决定要与联邦和谈的时候,直接就叫上帝国驻联邦大使出来传话了。

「没想到我们才刚谈完要怎么与帝国签和约,帝国就派人来了;看来他们比我们还急着想和谈,好撤兵回去对付德雷斯登。」外交部长笑着对他的秘书如此说着,不过他也没浪费时间,立刻赶回外交部接见帝国驻联邦大使。

由于这次帝国与联邦和谈的目的出奇地一致,都是为了要抽调军力对付德雷斯登,也都打着要让对方与德雷斯登先火拼一场、自己再出来渔利的算盘,所以和谈进行得很快速,双方都没有要刁难对方的意思,和约一下子就谈出来了,内容不外乎就是两国立即停战、两国立刻自边境撤军──联邦暗地里希望帝国撤军回去牵制德雷斯登的军队、帝国私下希望联邦撤军回去发动对德雷斯登的进攻──另外还有帝国要赔偿麦卡南自治区和培波特自治区因为战争而受到的损害,除此之外就啥都没有了!联邦破天荒地没有向帝国要求赔款或是割地,联邦不想因为作出这些额外要求而延缓了和约签订的时间、因此导致帝国被德雷斯登攻占太多领土。

联邦和帝国签订了和约之后,联邦的新闻媒体立刻大篇幅报导了双方谈和的事情,虽然联邦那些政客并不希望和约曝光、免得让德雷斯登有了警觉,但是让媒体报导联邦与帝国签订和约的事情却可以用作政治宣传,让联邦民众知道政府击退了入侵者,这可以大幅增加那些政客的政治声望,可以让他们在下次大选的时候获得更多选票;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下,联邦选择不干预媒体报导签订和约的事情。

当然联邦也是觉得,就算被德雷斯登知道了帝国与联邦谈和,德雷斯登仍旧别无选择要与帝国军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联邦军仍旧可以趁机偷袭德雷斯登缺乏防御的本土,因此联邦不怕与帝国谈和的消息传出去。

就在联邦与帝国签订和约的消息传出之后,联邦军本来以为这场仗总算是打完了、可以回家休息了,但是联邦军副总司令潘*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

因为,他接到了一道命令,命令的内容是要他接手联邦军的指挥权,负责带领联邦军前往德雷斯登,然后趁着德雷斯登与帝国的军队正在交战的时候、奇袭并占领德雷斯登,将德雷斯登掌握着的CPOS控制系统、雷达匿踪科技和S复合装甲科技抢到手。

对于这道『奇袭并占领德雷斯登』的作战命令,潘*觉得无法接受,因为没个正当理由就向德雷斯登发动攻击,潘*很担心联邦军的士气会因为师出无名而跌落谷底。

另一个理由则是,之前德雷斯登仅以一个营的兵力就打得联邦行星防卫队将近三个师的兵力几乎要全军覆没也让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潘*很怕这次带兵奇袭德雷斯登又会落得和上次一样的惨败结局。

可是,潘*却也没有拒绝命令的胆子,他甚至连一丝拒绝命令的想法都不曾有过──就这点来说,成功形容他『活像受过军事训练的特级公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特级公关训练会让女人将男人的一切命令都视为理所当然而不起反抗心思,潘*也是无法对联邦给他的作战命令起任何的反抗心思,和特级公关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一方面是不敢拒绝联邦给他的作战命令,一方面却又怕自己领军攻击德雷斯登会再次尝到失败的苦果,潘*左思右想都想不出个妥善的折衷方案,最后决定还是去询问总司令的意见;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些联邦的高级将领彼此之间交情都不错,也许总司令能给他一些进攻德雷斯登的建议?

因此,潘*找了个下班时间,私下前来拜访总司令。

当潘*抵达总司令的住处时,总司令正穿著睡袍,在客厅之中一边听着古典乐、一边阅读着书籍;当潘*按了门铃之后,总司令也没换衣服,就这样出来开门了。

「欢迎,泰勒,怎么会想到要来拜访我?」总司令很热情地将潘*迎入屋中。

「其实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潘*跟随着总司令进入客厅,轻柔的古典乐让潘*稍微放松了一些紧绷的情绪。「看来我也该学学你放松自己的方法。」

「有什么事情让你那么紧张?仗不是都打完了吗?和约都已经签好了。」总司令回到他刚才听音乐看书的躺椅上、以一个能够让自己很放松的姿势躺了下来。「还是说,你接到了出征德雷斯登的命令?」

「被你猜到了。」

шωш ▪tt kan ▪C〇

潘*苦笑着,在沙发上坐下;总司令的太太这时端着饮料出来敬客,潘*急忙又站了起来,恭敬地从总司令太太手上的托盘上取过饮料,这才重新坐下。

「你是怎么猜到的?上面和我说这次作战是绝对机密,我甚至不允许在作战开始之前告知部属呢!」潘*说着。「其实我也不该和你说起这次作战,不过你都已经猜到了,也不能算是我说出来的,再说我也不想打败仗,只好从权一下、来问你的意见了。」

「这有什么难猜的?联邦和帝国之间的战争,每次打完了少不了都会有一方要被迫赔款,情况更严重的甚至还要割地,所以每次签订和约都会磨蹭上好几个月,双方光是争执和约条款就不知道要争执多久。」总司令轻松地说着。「但是这次和约签订得这么快,甚至没有任何一方需要割地赔款,那只说明了一件事:双方都想尽快谈和,都想尽快将深陷在前线的部队抽出来──或者说,想让对方将部队抽走,用到别的地方去;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帝国想要抽出军队去抵抗德雷斯登的入侵,而联邦想要趁着帝国和德雷斯登的部队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来个渔翁得利,所以也希望帝国能够将部队尽快抽走,不然和约怎么会签订得这么快?怎么可能会完全没提到割地赔款的事情?如果联邦不是想要让帝国军尽快抽走部队,只要把握这次机会,别说要帝国赔款,就算要帝国割出几个星系都是有可能的。」

「原来你是这样猜到的。」潘*双眼瞪着刚才总司令夫人拿出来给他的饮料。「所以你才这么放松,你大概也猜到了,他们不敢起用你担任这次作战的司令吧?」

「这种饮料里面有添加一些酒,可以让你适度放松又不会喝醉,你喝一些吧。」看到潘*瞪着饮料,总司令懒懒地说着,却没回答潘*的话。

潘*又瞪着饮料一会,然后一仰脖子,将饮料一口气全都给喝下肚去、一滴不留;总司令看着潘*的动作,心中暗暗叹气,他从潘*的动作就看出来潘*现在承受的压力之大,要是潘*带着这么大的压力上战场,只怕很难不犯错。

「泰勒,你今天来,该不是想来问我,有什么关于这次作战的建议可以给你吧?」总司令又问着。

「是啊,你有什么建议吗?」

一听到总司令点出了自己这次前来的目的,潘*急忙问着;既然总司令猜到了他的来意,那么肯定能够给他一些实用的作战建议,也许这就可以让潘*带兵打出一次漂亮的胜仗,潘*对于总司令的用兵能力可是很有信心的。

「有是有,但是只怕上头那些人不会喜欢我给你的这种作战建议。」总司令耸耸肩。「我给你的建议只有三个:第一,绝对不能让德雷斯登进攻帝国的远征军回国,要是德雷斯登远征军回国,你这次的作战就彻底失败了,以后也不用再打了;第二,见到德雷斯登的部队,不管对方人多人少,总之就是先跑为妙,绝对不要和对方交手;第三,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要接近德雷斯登与帝国正在交战或正在对峙的区域,能离他们多远就离他们多远。」

「这是你的职业建议还是个人建议?」

潘*问着,他听着总司令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和德雷斯登的部队起冲突──要打仗怎么可能不起冲突?这听起来更像是建议潘*避战,所以潘*问了这句话。

「这是职业建议。」总司令回答着。「如果是个人建议,我的建议是这场仗能不打就别打,我们没有胜算。」

「我不懂,为什么你的职业建议竟然是叫我别和德雷斯登的部队起冲突?这样仗还怎么打?」潘*不解地问着。

「你这次的作战目标应该是要占领德雷斯登,或者正确来说,应该是夺取德雷斯登拥有的机甲科技,而不是要歼灭德雷斯登的部队,是吧?」总司令反问。

潘*点头。

「既然你的作战目标只是夺取科技,那么能够不打仗就不要打仗。」总司令解释着。「更何况,我军现在几种主力机甲,上面搭载的都是德雷斯登那位亲王研发的CPOS控制系统,我敢打赌那位亲王一定在CPOS控制系统上留有他个人专用的后门,你就算带上千军万马,只要用的是CPOS控制系统,一样会被他一道电讯给瘫痪掉,那这样你就算想和他打,请问你要拿啥和他打?」

潘*登时说不出话来,联邦军所有的主力机甲使用的都是CPOS控制系统,要是这些机甲在战斗中被德雷斯登给瘫痪,只靠着其他的二流机甲根本不是德雷斯登军的对手,培波特战役之中一个营的暴风式机甲就证明过他们可以挡住千军万马的攻击,更何况德雷斯登配备的暴风式机甲还不止一个营的数量。

「所以,如果是我来带兵的话,我会尽可能避开与德雷斯登的机甲进行战斗,想办法溜过德雷斯登的防线,然后在德雷斯登扔下一队特种部队,让特种部队入侵德雷斯登的研究机构,在夺取科技资料之后立刻撤退。」总司令说完,拿起饮料喝了一口。「当然,那也得有制空权才行。」

潘*无言地点头,沉默了一下,又开口问着:「不和德雷斯登军交战的理由我已经知道了,那为什么又要避开帝国军与德雷斯登军交战的地区,还要离他们越远越好?」

「联邦和帝国这次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签订和约,其实大家打的都是同一个主意:那就是让对方去消耗德雷斯登的军力。」总司令叹了一口气。「所以,要是被帝国军知道联邦的部队就在附近,我敢肯定帝国军一定会不顾一切将德雷斯登的部队引来,将联邦军卷入混战之中;而且,德雷斯登军肯定也不会管你是不是联邦军,他们只会朝着联邦和帝国双方来个无差别开火,毕竟这种三方混战的战场情势越混乱、对于兵少的一方就越有利,而德雷斯登的兵就是最少的一方,混乱的战场对他们有利,他们大可看着我们和帝国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再出来收拾残局。」

潘*再次无言。

「好吧,总而言之就是避开德雷斯登的部队,我已经明白了。」终于,潘*又开口了,只是听潘*说话似乎很吃力。「可是,为什么说德雷斯登的远征部队一旦回到德雷斯登,我的任务就彻底失败了呢?」

「这还用说吗?如果德雷斯登的远征部队回国了,那么德雷斯登本土必定就会成为最后决战的战场。」总司令慢慢地说着。「要是德雷斯登战胜了,那么联邦军就永远失去了趁机突袭德雷斯登本土、抢夺机甲科技的机会;要是帝国军战胜了,帝国军就可以先行获得德雷斯登的机甲科技,那个时候你再去抢,已经晚了。」

听着总司令的解释,潘*正想反问『难道我不能带兵远远的看着』,却突然想到,要是帝国军发现联邦部队就在附近,帝国军一定会想办法将德雷斯登的军队引诱到联邦部队所在位置,想办法将情势搅成三方大混战;联邦军是绝对没有可能在这种混战之中渔翁得利的,所以要是德雷斯登军与帝国军在德雷斯登本土进行决战,潘*只能带兵在其他星系观望而已。

「德雷斯登的远征军有可能会回国吗?我是说,如果德雷斯登的部队打不过帝国军而被迫撤回国,那么我应该还是可以来个渔翁得利吧?」潘*还想挣扎。

「如果是这种情况,德雷斯登军要是放弃接敌、主动让帝国军实施登陆战,那种时候你还能旁观下去吗?」总司令反问。「如果让帝国军先行获得机甲科技,你的任务就失败了,所以你别无选择,只能代替德雷斯登军驱逐帝国军,这样你要怎么渔翁得利呢?」

潘*只觉得额头上冷汗一阵一阵的直冒,他提出的好几种设想都被总司令给否决了,而且从总司令随口而谈、一点也不迟疑的分析听起来,这些想法不知道早就在总司令脑海之中被推演过几次了。

「德雷斯登军也许不会撤回国内呢?我是说,如果德雷斯登军在帝国境内占领了不少星系,但是却敌不过帝国军大军压境,那样德雷斯登应该会向前线增兵、而不会主动撤军吧?」潘*想了许久,终于挤出了最后一丝他认为联邦军有可能钻空子的机会。「这样或许我们就有机会了?」

「不可能,德雷斯登一定会撤军。」总司令想都不想,就否定了潘*的想法。

「你怎么能那么肯定德雷斯登一定会撤军?」

「泰勒,打仗的时候,要正确分析出敌军的作战意图,才能正确地加以反制。」总司令解释着。「德雷斯登那位亲王出兵打仗很少是为了要开疆拓土,他出兵几乎都是为了要复仇,从上次德雷斯登入侵联邦、和这次德雷斯登向帝国宣战,两次出兵的理由都是为了复仇,所以占领星系这种事情绝对不是那位亲王出兵的第一考量──当然,要是能顺手占地,他肯定多少会占一些,但是他可不会为了要保住占领地而向前线增兵,因为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复仇,所以只要能达成复仇的目标,放弃占领地、将全军回撤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可是,就算德雷斯登撤回部队,帝国也不见得就会选择德雷斯登本土当成决战场地吧?」潘*又问着。

「帝国军一定会选择德雷斯登本土当成决战场地。」总司令又是想也不想、就否定了潘*的猜测。「因为帝国的皇帝安德鲁三世就是那种人,你觉得他会看着德雷斯登的军队杀进帝国领土、然后就这样溜走,而不加以追击?他肯定会下令部队追击,所以帝国军一定会追击到德雷斯登本土,而那边就是双方最后的决战场地。」

「这么说来,这次作战不是几乎不可能达成了吗?」潘*似乎相当沮丧。「又不能和德雷斯登的部队正面冲突,又不能趁着德雷斯登军和帝国军交战的时候捡便宜,完全只能寄望于奇迹的发生,这仗是要我怎么打?」

「所以我才会说,我个人的建议就是这仗能不打就不打,因为实在是没有胜算。」总司令也叹了口气。

「好吧,我知道了。」潘*站起身来。「谢谢你给我的建议,罗伊。」

「不客气。」

总司令目送着潘*离去的背影,当潘*走到玄关的时候,总司令突然叫住了潘*。

「泰勒,祝你好运,你会需要好运。」

第44章 罪与罚第15章 枷锁(3)第53章 突破口第15章 枷锁(4)人物设定第60章 战争前夕第22章 策略合作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14章 条件交换(3)第22章 策略合作第29章 代号星尘-2第14章 条件交换(4)第23章 新式机甲第20章 矿场争夺战(3)第54章 旁敲侧击第31章 黑暗中的影子第8章 逆攻略作战(上)第27章 意外的惊奇第28章 棄卒-1第15章 枷锁(2)第25章 秦氏工业的实力第17章 新金属(4)第17章 新金属(2)第15章 枷锁(4)第四章 下秦氏工业第25章 秦氏工业的实力第13章 风云变色(5)第46章 战后重建第7章 改变第16章 技术转移(2)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20章 矿场争夺战(1)第55章 请君入瓮第19章 地下机甲格斗大会(1)第39章 补救措施第12章 暗潮汹涌(下)第6章 狩猎第61章 驱虎,吞狼第64章 理由第16章 技术转移(1)第55章 请君入瓮第42章 阴谋,诡计第54章 旁敲侧击第10章 收买(上)第37章 巧取,豪夺第28章 棄卒-3第38章 抗衡对策第6章 狩猎第15章 枷锁(3)第三十二章 帝国的困境第17章 新金属(3)第14章 条件交换(1)第15章 枷锁(4)第11章 挫折第28章 棄卒-1第27章 意外的惊奇第1章 初遇第18章 老兵不死(1)第60章 战争前夕第21章 乱流第12章 暗潮汹涌(下)第18章 老兵不死(1)第6章 狩猎第23章 新式机甲第6章 狩猎第53章 突破口第54章 旁敲侧击第52章 驱虎吞狼第18章 老兵不死(1)第10章 收买(中)第49章 偷鸡不着第1章 初遇第36章 损失惨重第30章 浑水之中好摸鱼第18章 老兵不死(3)第28章 棄卒-1第35章 噩耗第16章 技术转移(1)第23章 新式机甲第19章 地下机甲格斗大会(2)第24章 再次对决第14章 条件交换(2)第四章 下秦氏工业第16章 技术转移(3)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15章 枷锁(2)第19章 地下机甲格斗大会(1)第四章 下秦氏工业第13章 风云变色(2)第31章 黑暗中的影子第2章 奇怪的佣兵团第14章 条件交换(5)第16章 技术转移(4)第51章 纳利普会战第53章 突破口第14章 条件交换(3)第17章 新金属(4)第33章 紧急动员
第44章 罪与罚第15章 枷锁(3)第53章 突破口第15章 枷锁(4)人物设定第60章 战争前夕第22章 策略合作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14章 条件交换(3)第22章 策略合作第29章 代号星尘-2第14章 条件交换(4)第23章 新式机甲第20章 矿场争夺战(3)第54章 旁敲侧击第31章 黑暗中的影子第8章 逆攻略作战(上)第27章 意外的惊奇第28章 棄卒-1第15章 枷锁(2)第25章 秦氏工业的实力第17章 新金属(4)第17章 新金属(2)第15章 枷锁(4)第四章 下秦氏工业第25章 秦氏工业的实力第13章 风云变色(5)第46章 战后重建第7章 改变第16章 技术转移(2)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20章 矿场争夺战(1)第55章 请君入瓮第19章 地下机甲格斗大会(1)第39章 补救措施第12章 暗潮汹涌(下)第6章 狩猎第61章 驱虎,吞狼第64章 理由第16章 技术转移(1)第55章 请君入瓮第42章 阴谋,诡计第54章 旁敲侧击第10章 收买(上)第37章 巧取,豪夺第28章 棄卒-3第38章 抗衡对策第6章 狩猎第15章 枷锁(3)第三十二章 帝国的困境第17章 新金属(3)第14章 条件交换(1)第15章 枷锁(4)第11章 挫折第28章 棄卒-1第27章 意外的惊奇第1章 初遇第18章 老兵不死(1)第60章 战争前夕第21章 乱流第12章 暗潮汹涌(下)第18章 老兵不死(1)第6章 狩猎第23章 新式机甲第6章 狩猎第53章 突破口第54章 旁敲侧击第52章 驱虎吞狼第18章 老兵不死(1)第10章 收买(中)第49章 偷鸡不着第1章 初遇第36章 损失惨重第30章 浑水之中好摸鱼第18章 老兵不死(3)第28章 棄卒-1第35章 噩耗第16章 技术转移(1)第23章 新式机甲第19章 地下机甲格斗大会(2)第24章 再次对决第14章 条件交换(2)第四章 下秦氏工业第16章 技术转移(3)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15章 枷锁(2)第19章 地下机甲格斗大会(1)第四章 下秦氏工业第13章 风云变色(2)第31章 黑暗中的影子第2章 奇怪的佣兵团第14章 条件交换(5)第16章 技术转移(4)第51章 纳利普会战第53章 突破口第14章 条件交换(3)第17章 新金属(4)第33章 紧急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