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去马市交易场 (1)

那个马市交易场,在郊外一条宽阔公路旁的两层楼房内。其建筑颇有南宋遗风,坡屋顶,大石柱,青砖砌盖而成。一楼是自由交易场地,二楼是办公室。远远望去门口一匹站立的骏马雕像,站姿挺拔却有腾飞之状。然而它常常被那些三套马车、两套马车,小驴车,还有赶着马群的卖主团团围住。这里早上八点就很热闹了,先是摆摊的各占己地,卖皮货的——红缨笼头,新式响串,大小鞭杆,皮鞭子,小鞭梢,搭腰,小木胺,套包,各种皮、麻绳套应有尽有。周来发这些年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但他把不少钱都投到古玩与赛马上了。有时候他花几千元买回家的一只南宋官窑,其实不过就是近代的一只普通瓷罐。但他非要与妻子张红说:“转手值十几万呢!”

周来发来马市交易场,是想为自己买一匹马。明年赛马,他一定要争取得第一。马市交易这行业有点儿“黑”,不少“黑经纪”就是这么产生的。周来发起先不想请“黑经纪”,他通过熟人找了交易场管理员小李做向导。然而小李只管市场不懂马,所以他不得不在众多“黑经纪”中选一个。“黑经纪”们,一大早就在市场里游游逛逛。他们中有重操旧业的老手,有久闯江湖的行家,也有一些新手上路的年轻人。他们靠一张嘴皮子,给买卖双方打圆盘。一天下来少则六七十元,多则几百元,比打工强多了。

这天周来发一到马市交易场,就被几位“黑经纪”围住了。他们说:“要买马吗?”他们一看周来发一股老板样子,便知道是个大款,可以狠很敲一竹杠的。当然周来发也知道他们的用意,挥挥手说:“谢谢各位,我只是看看,嗨,看看。”周来发这天确实是先看看,了解情况,算作是进入马市场的入门功课。

周来发今年47岁,他女儿周彬彬今年18岁,正准备参加高考。一想起高考,周来发就想起他小时光的日子。他想那时光真是苦,全家六口挤在15平米的房子里。有时候做功课,他只能到弄堂的路灯底下去做。尤其冬天风呼呼地吹来,又冷又寂寞。他小小年纪坐在路灯下愁肠百结,仿佛是一个十六世纪的鬼魂。后来他的父亲被送去了五?七干校,他的母亲也被下放到县城做工人,而他的大哥则到黑龙江农村插队落户。倒是二哥运气不错,当兵去了。家,就像风浪中撞得粉碎的小船。风平浪静抑或是狂风巨浪,他们已经都不在乎了。

两个哥哥与父亲出远门去了,周来发与妹妹才能够在吃饭的桌子上做功课。母亲每天很晚下班回家,他们就在家等啊等啊。那时候他10岁,妹妹8岁。有一天他们正在等母亲回家,忽然听到粗暴的砸门声隔着长而黝暗的走廊传过来,惊心动魄又恍如隔世。妹妹吓坏了,脸色煞白地以为是砸自己的家门。其实那是在砸邻居刘小进家的门,只因两扇门是紧挨着的,才有这种错觉。然而时间一晃3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孩子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他的女儿彬彬更是福中之福,上小学就一个人一个房间了。

现在他们家住的是二层楼别墅。楼上楼下各六大间房,只觉得空荡荡。除了花园,他们还有一个车库、一个小型游泳池。真是穷则思变,他自己也没想到能过上西方那种有钱人的生活方式。这在从前就叫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是他们这种穷苦人家想也不敢想的。

彬彬在家复习功课,周来发已为她请了好几门课的家教。彬彬见父亲回来了问:“你相马怎么样啊?啥时才可以买一匹马回来?我要学骑马,我也要去赛马。”周来发叹了一口气道:“你给我好好复习功课。”

周来发知道家境条件再好,也要女儿能够凭自己的实力考进名牌大学去。只有女儿考进名牌大学,他才会感到真正的光荣。而现在他所有的财富,就像一个穷鬼突然暴富,仍然不能真正挤进上流社会。周来发所认为的上流社会,就是在政府部门工作有着官衔的“某某部长”,“某某局长”等。他觉得只有在上流社会,做人才真正扬眉吐气。而他这个生意人虽然赚了大钱,但没有地位。他想男人的秉性其实与马一样,喜欢竞争。

周来发坐到沙发喝茶、抽烟。他前不久刚从马来西亚跑了一趟业务回来,作为民营企业的总经理,他觉得在鞋帽、服装行业还有待拓宽海外市场。周来发的生意总是迂回向前,有时候跌到最低谷时却又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一想到这里,就会为自己骄傲。他想一个民营企业的总经理,玩玩古董,遛遛马,既显示自己的修养又有气派。他想中国现在的“新贵”,是否就是这样?

电话铃响起来了。他接过电话,来电话的正是上午在马市交易场认识的姚欣宝。姚欣宝也是生意人,做着一家装潢公司的总经理。他说他来马市,倒不是自己想买马,而是给他老婆乡下的亲戚买马。但对马,他有天生的喜好。他喜欢马的温顺,喜欢马的拼命精神。当然他来马市除了相马,还有交新朋友的。因为他知道真正来相马的,大多是商业上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姚欣宝喜欢交朋友,他认为男人没有朋友,就好比走在死胡同里。

周来发没想到姚欣宝会这么热情地给他电话。作为不知根知底的新朋友,周来发总是既热情地回音又有防御之心。他在电话里大声地与姚欣宝聊着,说到马他就停不住口了。他说:“马是具有贵族气质的生命。它平静的内心、潇洒的外表和勇于拼搏的精神,都是人类的榜样。而在赛马运动中,赛手是靠着马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人和马是平等的。”姚欣宝在电话的那一头一边听一边想这位新朋友其实不难打呼,只要找准了话题,就会情不自禁地信口开河了。

周来发搁下了电话。他与姚欣宝已在电话里约好,后天下午在马市见。姚欣宝说不见不散,周来发想这人还真热情。不过周来发觉得买马时多个参谋也好,省得被“黑经纪”斩客。周来发把与姚欣宝赴约的事,记在了日历本上。现在他要去他的鞋帽服装公司上班,自从在马来西亚订出了定单,他对自己公司的发展又有了很大信心。

周来发是开着他的宝马车出门的。在他生活的这座城市拥有别墅、名车的人终究不多。所以他既得意又孤独,真正能与他聊天的人很少。就是父母兄妹,也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的两个哥哥一个妹妹都早已下岗,窝在家里没有工作。曾经几次开口想到他的公司一起干,但他一直没有答应。他觉得很多公司频临倒闭,就是因为动用了亲属。出了问题后,他们碍于情面很难处理。因此周来发一开始,就决定不用亲属。他觉得这是他办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

父母都是70多岁的老年人了。他们对这个小儿子有了钱后,这么自私自利非常不满。有一次母亲见说不通小儿子,就火冒三丈地把小儿子赶了出去。母亲说:“我不要你的钱,我也没有你这样的儿子,你给我滚吧!”

周来发就这样从母亲家滚了出来。一晃几年,他都没敢再回家去。其实,他也有苦难言。他何尝不想帮自己的亲兄妹呢?他宁愿不要他们上班,每年给他们一笔钱。然而兄妹们不上班,坚决不要钱。妹妹对母亲说:“谁要他的臭钱,我们人穷,志不穷。”

周来发想到这些事情很伤感。他没想到他的亲妹妹,会说出这样的话。小时候,他与妹妹呆在一起的时光最多。有一天他与邻居刘小进在弄堂里捉弄猫,把一只猫活活弄死后,拿回家放上调料在砂锅里煮。当时,他最先想到的是给妹妹增加营养。妹妹那时瘦得柴棒似的,还常常感冒发烧。然而当妹妹把猫肉吃得差不多时,猫家主人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算帐了。猫家主人冲着周来发说:“来,你给我出来。我有事情问你。”周来发很老实地被猫家主人喊了出来,还没有走出墙门口,猫家主人就说:“是你杀了我家的猫,并且煮了吃?”周来发说:“没有,我没有。”猫家主人说:“你干了坏事还不承认,看老子揍你。”

猫家主人是一个二十七八岁刚刚新婚不久的男人。他见周来发不老实,就撕他的耳朵,对准他的肚子猛一拳。周来发说:“你打人,你怎么可以打人?”猫家主人就更火了,抓住他的头就往墙上撞,直撞得他的额头冒出血来。周来发没有哭,等猫家主人走后,他冲他的背影“呸”一声,然后逃回家去。周来发想起这件事情,一股浓浓的手足情涌上胸间。眨眼,他有几年没有见到妹妹了。他很想念她,但在同一个城市想见一次面却是不容易。

“嗵、嗵”,周来发一不小心把宝马车开到了行人道上的一棵树上。档风玻璃哗啦啦碎了。他猛一刹车,知道已经来不及了。他的头由于一个前冲,撞在方向盘上。脸被掉下来的碎玻璃划出了道道裂口,鲜血直流。

出车祸了。他听见有人喊。这时候他的头晕晕的,就是挪不动。他趴在碎玻璃上,眼睛一下睁不开。他想糟了,眼睛瞎了。他一阵紧张,想喊:“救命。”却是声音也发不出来。后来他知道有人把他抬上汽车,送进了医院。等他全部苏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了。他发现他最担心的眼睛安然无恙,只是左眼角处缝了三针,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这一次车祸,让他忽然得了高血压。他的收缩压在210左右,而舒张压在98左右,虽然不是很高,但他还是十分谨慎地在医院里住了几天。他很想把他住医院的消息告诉父母,但他还是忍住不说。并且让妻子女儿也不回家去说。他想几年没回父母家,忽然传回去自己出车祸,也许让父母着急,让兄妹幸灾乐祸。周来发对家里亲属的关系,总是顾虑重重。

妻子张红是鞋帽服装公司的副总经理。周来发不在,所有事情基本由她打理。那一天她在家接到姚欣宝的电话,才知道周来发写在日历上约会的人,原来是个男人。近些日子,她总是怀疑丈夫有女人。但她不是那种在丈夫面前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的人。她装做什么也不知道不过问,她干她自己的事情。不过心里总归有点关注。她不想让她辛苦赚来的钱,流入另外女人的口袋。所以当她接到姚欣宝的电话,就多与他聊了几句。

姚欣宝说:“怎么忽然就出车祸住医院了呢?这满世界车辆又人心浮躁的年头,要格外注意安全。好吧,我们的约会就改到医院里,我去医院看他。”姚欣宝觉得周来发的妻子很健谈。闲聊中他就向她要了她的手机号,说是如果周来发去不了马市,有好马时他可以唤她去马市相马。

张红倒不是真想去相马,而是想知道丈夫外面的社交圈。说实在,丈夫在外面东奔西走,有时很晚回家她根本不知道他在干啥。所以有了姚欣宝这根线,丈夫就如同她手中的风筝一样了。张红想到这里就开心,心里也不再觉得空落落。而姚欣宝觉得一举二得,他喜欢结交事业女人。他知道这种女人,总是有了事业缺乏感情。

张红与姚欣宝第一次在QQ上交流。他们在交流框里各自贴了自己的照片,算是先互相认识一下。张红看姚欣宝的照片,觉得他长得有点像新疆人。问:“你是新疆人吗?”姚欣宝说:“是的。你眼睛比你丈夫尖啊!不过我来江南已经有十多年了。”姚欣宝生怕张红有排外思想,便说:“我老婆也是你们当地人。我一口当地土话,谁也听不出我是外地口音。”张红想那倒也是的,那天在电话里她就没有听出他有外地口音。

第44章 如风过耳 (3)第4章 破 碎 (3)第45章 如风过耳 (4)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19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2)第5章 破 碎 (4)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22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5)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36章 你好,上海 (2)第39章 你好,上海 (5)第12章 大杨村 (1)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3章 破 碎 (2)第8章 九 堡 (2)第30章 职业流行病 (1)第14章 大杨村 (3)第22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5)第26章 手机短信 (2)第29章 手机短信 (5)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25章 手机短信 (1)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5章 破 碎 (4)第3章 破 碎 (2)第9章 九 堡 (3)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32章 职业流行病 (3)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17章 大杨村 (6)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21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4)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52章 去马市交易场 (5)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66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2)第15章 大杨村 (4)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12章 大杨村 (1)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21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4)第51章 去马市交易场 (4)第64章 残 缺 (2)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26章 手机短信 (2)第63章 残 缺 (1)第70章 顾艳的世界第12章 大杨村 (1)第62章 失 踪 (2)第64章 残 缺 (2)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64章 残 缺 (2)第37章 你好,上海 (3)第51章 去马市交易场 (4)第30章 职业流行病 (1)第14章 大杨村 (3)第70章 顾艳的世界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7章 九 堡 (1)第67章 岁月如梭 (1)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41章 你好,上海 (7)第4章 破 碎 (3)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64章 残 缺 (2)第40章 你好,上海 (6)第11章 九 堡 (5)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45章 如风过耳 (4)第34章 职业流行病 (5)第30章 职业流行病 (1)第53章 筒子间的生活(1)第12章 大杨村 (1)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5章 破 碎 (4)第63章 残 缺 (1)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45章 如风过耳 (4)第37章 你好,上海 (3)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65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1)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10章 九 堡 (4)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70章 顾艳的世界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67章 岁月如梭 (1)第67章 岁月如梭 (1)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
第44章 如风过耳 (3)第4章 破 碎 (3)第45章 如风过耳 (4)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19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2)第5章 破 碎 (4)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22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5)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36章 你好,上海 (2)第39章 你好,上海 (5)第12章 大杨村 (1)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3章 破 碎 (2)第8章 九 堡 (2)第30章 职业流行病 (1)第14章 大杨村 (3)第22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5)第26章 手机短信 (2)第29章 手机短信 (5)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25章 手机短信 (1)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5章 破 碎 (4)第3章 破 碎 (2)第9章 九 堡 (3)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32章 职业流行病 (3)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17章 大杨村 (6)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21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4)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52章 去马市交易场 (5)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66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2)第15章 大杨村 (4)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12章 大杨村 (1)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21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4)第51章 去马市交易场 (4)第64章 残 缺 (2)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26章 手机短信 (2)第63章 残 缺 (1)第70章 顾艳的世界第12章 大杨村 (1)第62章 失 踪 (2)第64章 残 缺 (2)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64章 残 缺 (2)第37章 你好,上海 (3)第51章 去马市交易场 (4)第30章 职业流行病 (1)第14章 大杨村 (3)第70章 顾艳的世界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7章 九 堡 (1)第67章 岁月如梭 (1)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41章 你好,上海 (7)第4章 破 碎 (3)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64章 残 缺 (2)第40章 你好,上海 (6)第11章 九 堡 (5)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45章 如风过耳 (4)第34章 职业流行病 (5)第30章 职业流行病 (1)第53章 筒子间的生活(1)第12章 大杨村 (1)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5章 破 碎 (4)第63章 残 缺 (1)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45章 如风过耳 (4)第37章 你好,上海 (3)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65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1)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10章 九 堡 (4)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70章 顾艳的世界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67章 岁月如梭 (1)第67章 岁月如梭 (1)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