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杨村 (4)

翠翠气喘吁吁地赶到山顶,杨五爷已经在了。杨五爷正在打杨式太级拳,一招一式颇具功夫。翠翠便顾自踢腿,弯腰,劈叉。这一天由于是星期天,他们一直练到临近中午。忽然听到救火车“呜呜”吓人的声音,才下山去。

“哪里着火了?”翠翠问。

“赶快下山去。”杨五爷紧张地说。

一会儿,他们以最快的动作下了山。刚走到山脚,就看见宝龙一边跑一边说:“杨五爷爷,你家着火啦!快去,快。”

“是我家里?”杨五爷脸色也煞白了。

“别怕,别怕。”翠翠安慰道。

杨五爷赶到家里,家已经被烧成木炭了。火,虽然被扑灭了。但被绑在家里的疯女人,已经烧死了。武警人员把她的尸体,从木炭中抬出来,她已经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了。杨五爷看见尸体,悲痛欲绝。翠翠忍不住也掉下泪来。

“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翠翠说。

“太可怜了,太可怜了。”村民们说。

然而,村民们中有人报了案。说:“杨五爷是故意烧了房子,烧死他疯女人的。要不然怎么把疯女人捆绑了起来?从前没见她被捆绑的。”于是,刑警队长杨步高与队员洪水根很快来到现场。随后,他们把杨五爷拘留了起来。翠翠望着被刑警队带走的杨五爷,哭喊着:“不是五爷爷烧的房子,五爷爷也没有杀人。”

杨五爷被拘留后,尸体也很快被运走了。残留的是烧得一塌糊涂的屋子,以及浓浓的焦炭味。翠翠眼睛哭得红红的,望着这一切不知所措。其他媳妇们望着这一切,也不知所措。她们除了惋惜外,便一个个地溜回家去了。翠翠觉得杨五爷一下子没了家,也没了亲人,多么可怜。翠翠想她就要做他的亲人,给他最大的安慰。

第二天翠翠背着书包,但没有直接去上学。她来到刑警队,一五一十地讲述了捆绑疯女人的经过,以及火烧前他们在后山顶峰习武练唱的经过。翠翠说:“我是唯一的见证人。再说杨五爷对他妻子很好,全村人都是有目共睹的。”翠翠说完这些话,刑警队长杨步高说:“你的叙述很重要,这事我们知道了。”

“那你们要把杨五爷放出来。”翠翠说。

“我们是依法办事的。”杨步高说。

翠翠走出刑警队办公室,心里感到很自豪。她想她办了一件大事。这对一个16岁的女孩来说,便是天大的大事了。

经查明,引起火灾的是电线短路。杨五爷很快被放出来了。虽然什么事情也没有,但家里闹了火灾死了老婆,这对他的打击很重。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里的草窝。”现在他连草窝也没有了,怎么再重建家园呢?杨五爷有些发愁,关键是钱的问题,上哪里去借钱呢?杨五爷左想右想,终于向几个媳妇开口借钱,救个急。然而媳妇们听说借钱,都躲躲闪闪的,推说自家男人还没有拿回来钱,家里正快揭不开锅呢!于是,杨五爷再不要借钱了。他把家搬到后山顶峰的亭子里,用木板围一下,就先住了下来。他知道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重建家园的事,只能慢慢来。

转眼一年过去了。杨五爷烧掉的房屋上,还是一片废墟。从前要他帮忙的那些媳妇们,也不叫他帮忙了,连王瑶琴也不叫他帮忙了。自然帮不上忙了,杨五爷也不大去王瑶琴家了。但他还是照常免费教翠翠唱戏、习武,有时还在自家的田里摘个瓜果给翠翠吃。翠翠知道娘不肯借钱给杨五爷,大家都不肯帮杨五爷一下,而使杨五爷一直住在山顶的亭子里。这亭子,冬天四处漏风,冷得直打颤。翠翠想,要是我有地方赚钱,赚来的钱就先借给杨五爷。

有一个双休天,翠翠跟着杨五爷进城去了。那座城市与天堂连在一起。翠翠长这么大,还从没有去过。但她知道她爹就在这座城市里打工,现在还做着装潢公司的包工头呢!杨五爷不是到城里来打工的,他是来这座省会城市盖章的。据说大杨村成立皮影戏剧团,图章要一颗颗盖上去。最后一道关,在省里的某一颗图章上。

“哇,这就是天堂啊!这么多的车,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桥,这么多的高楼大厦。”翠翠眼睛朝天四处张望着说。

“小心,这可不是大杨村,要注意安全。”杨五爷说。

其实,大杨村离这座天堂城市也不远,两个多小时的汽车就到了。他们早上办完了盖最后一颗章的任务,下午就是游玩了。杨五爷说:“看看你爹去吧!”

“不,不要。”翠翠说。

“好吧!那就带你游湖。”杨五爷说。

说实在,杨五爷也是不想见到杨德宗和杨德华的。所以翠翠说不要,正好合了他的心思。他们先进一家小饭店吃饭。杨五爷只点了两个菜:鱼香肉丝和尖椒牛柳。接着就从湖滨坐船到三潭印月、到湖心亭、到中山公园。翠翠坐在小船上,翠翠的长发被风吹得像一面旗帜。翠翠高兴极了,望着碧绿的湖水,望着远处的野鸭,望着山,望着塔,翠翠说:“多美啊!爹咋就从来没有带我来过?爹太没‘爱’心了。”

上岸后,杨五爷搂着翠翠的腰,在一个照相亭里拍了一分钟的快照。翠翠看着照片上的自己和杨五爷,感觉自己和杨五爷正渐渐地融化在湖中。翠翠想是杨五爷让她开了眼见,享受了西湖的美景。这会儿,他们走在苏堤的六吊桥上。杨五爷说:“皮影戏主要是一人在前面唱,其他的在蓝布帘子后面配乐,操纵皮影。所以你不但要会唱,还要会配乐,会做皮影,操纵皮影,这样就全面了。”

“那你教我配乐,做皮影吧!”翠翠说。

“好吧!如今还没有年轻人会配乐。那些配乐的,都已经老了。最年轻的就是我,40好几的。你好好学吧,皮影不仅仅是大杨村的传统戏,也是整个盐官镇的传统戏。”杨五爷说得很认真。

翠翠点点头。她想自己什么也不懂,还曾经梦想到镇里去成立皮影戏剧团。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幸亏这事儿杨五爷先做了,她跟着就轻松多了。再过几个月她就初中毕业了,完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了。翠翠正这么想着时,杨五爷忽然说:“有了,有了。”

“什么有了,有了?”翠翠不解地问。

“我是说我编好一段唱词了。”杨五爷说。

“唱来听听,咋样?”

“好吧!”

杨五爷润了润喉,轻轻地唱道:

西湖景致六吊桥

隔枝杨柳隔枝桃

人说断桥桥不断

三潭印月水上漂

……

“好好,这曲儿有新意,好听。”翠翠说。

“我们成立剧团,开始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才能省钱。你想想做一个皮影就要200多元钱,我们现在缺钱,也缺人。”杨五爷说。

翠翠知道杨五爷没有钱,连自己的房子也盖不起,却要办大杨村皮影戏剧团。翠翠想杨五爷想的是大杨村的文化事业,而那些到城里来打工赚钱的男人,想的都是自己的事和家里的事。就像她爹和娘,想的就是赚钱,没有钱的事他们是不会去做的。翠翠曾不至一次在学校里听老师说,在美国有志愿服务做义工的。做义工就是不拿钱,讲奉献的。那么大杨村这样的人太少了,大概只杨五爷一人吧!

又是一年,闻名世界的钱江潮快来临了。那天杨二爷说很多年没有去江边看看了,要他的孙女带他去江边。于是,孙女带着杨二爷来到江边。这时江边风平浪静,江水很温柔。不少人在捡贝壳,摸螺丝、黄蚬。宝龙也在摸螺丝。他每天都为娘摸一大篮螺丝。

江水很平静。在大杨村住了一辈子的杨二爷,觉得此刻不会有潮水,便柱着拐仗,一直走到让江水浮在他的双脚上。多少年,他没有这样让江水浸泡他的双脚了。此刻,他感到很开心。他久久地站着,想着往事。他想从前年轻的时候,他曾好几次横渡钱塘江。

杨二爷的孙女与翠翠同龄,见爷爷站着就顾自己看小伙伴们摸螺丝去了。她看见宝龙小小年纪也摸了一篮,真是羡慕。于是,她也动手摸。大杨村的孩子,谁个不会摸螺丝、黄蚬?有的人,摸回家就到康宁公路上去卖。能卖2元钱一斤。一天下来也能卖不少。

宝龙提着篮子要回家去了。他突然看见杨二爷也在江边,便走了过去。虽说杨二爷是他的二爷爷,但他已经很久没有看见杨二爷了。这会儿,他一双小手抱着一篮螺丝朝他走去。他想如果杨二爷要,就全给了他。然而杨二爷只听到有小孩叫他,却看不清小孩是谁?

“我是宝龙。”宝龙说。

“噢,宝龙。”杨二爷说。

祖孙二人交谈了起来。宝龙说:“二爷爷你怎么也到江边来?”

“江边嘛,是伴着我一辈子的地方,哪能不来呢?你还小,不懂的。”杨二爷说。

“我摸了螺丝。你看这么大一篮,给你吧!”

“真是好孩子。这么孝顺。可惜我已经很多年不吃这东西罗。没有牙,吃不了。”

“噢,那你不镶假牙吗?我娘还有假牙呢!”

“老罗,假牙也不要罗。”

杨二爷刚说完这句话,温柔的江面突然袭来一阵浪,把他卷了出去。

“二爷爷,二爷爷。”宝龙一边喊一边放下篮子,冲被卷了出去的二爷爷追去。然而当又一阵浪袭来时,杨二爷与宝龙已被浪卷入了旋涡中。孙女眼睁睁地看着她的爷爷和宝龙消失在江面,放声大哭。

杨二爷与宝龙就这么死了。

杨二爷与宝龙家聚满了人。王瑶琴悲伤过度,被送镇上医院去了。杨德宗赶回家,扑在宝龙小小的尸体上痛哭。他一边哭一边说:“怎么你会与你奶奶一样,死在江中呢?这该死的江,这该千刀万剐的江啊!”

翠翠也哭得泪人儿似的。她知道宝龙在爹眼里的重要。宝龙是爹传种接代的独苗苗。宝龙死了,爹的希望就破灭了。爹自然会把责任,怪罪到娘和她的身上。谁让她们没有照顾好宝龙这颗独苗苗呢?

在乡亲们的劝告下,杨德宗止住了哭。但他一转身就冲翠翠骂:“都是你要学什么皮影戏,我早说过那事赚不来什么钱,学了也是浪费时间。你要是不学戏,多出来的时间,照顾你弟弟,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你,你真让我气死。你个小婊子,看老子不打死你?”杨德宗在极度悲伤和气头上,他脾气暴躁地找了一根棍子,准备打翠翠,被乡亲们拦住了。

杨二爷是大杨村的老村长,革命老干部。他的死,一下在大杨村和盐官镇传开了。大家都为老村长的死而难过。战争年代他走过来了,自然灾难他领导着全村人走过来了,“**时期”他唱着快板走过来了。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可以安享晚年的日子,却被江水吞没了。

大杨村一片哭声。花圈排着长长的队伍。有人为杨二爷哭,有人为宝龙哭。宝龙这么小,这么小就被江水吞没了。其实,宝龙是救杨二爷才死的。杨二爷孙女看得一清二楚。只是她没有把宝龙的英雄行为说出来。她一直不说,也就没有人知道了。但她心里,烙下了一份内疚。事过境迁,这份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内疚,便越来越深了。

葬礼之后,大杨村也恢复了平静。杨德宗又去城里打工了,王瑶琴的病也好了起来。王瑶琴终于想通了,人去不能复身,自己的身体最要紧。翠翠虽然被爹打骂得够呛,但爹去城里打工了,她就感觉轻松了许多。再有一个来月,她就初中毕业了。这段时间她奇怪原本与她蛮好的杨二爷孙女,却整天呆呆的不与她说话,有时见到她还回避她。翠翠想,也许她死了爷爷,悲伤着呢!

翠翠照旧每天早上到后山顶峰去,杨五爷还住在那个亭子里。有一天早上,王成成在山脚拦住了她,说:“你别去了,你每天到那里去干什么?人家一个老头子,那种皮影戏有谁喜欢看?毕了业我们还是结伴去城里打工吧?”

“你想去城里你自己去。别拦着我。”翠翠说着把他推一边。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有责任要照顾你。”王成成又追了上来说。

“我不要你照顾。”

王成成一听这话急了,狠命地抱住翠翠吻了起来。翠翠使劲力气把他推开后,便匆匆地上山去。王成成望着她的背影,绝望极了。

杨五爷那天躺在床上病了。幸亏翠翠上去,才给他端碗水喝,又给他吃了药。翠翠想杨五爷老住在这个四处漏风的亭子里,总不是个解决办法。她想得为杨五爷筹集资金,发起一个募捐活动,先把他的屋子盖了。哪怕是盖一小间草屋,也好让他有个栖身之处。于是那天离开杨五爷后,她就开始为这事忙碌起来。

几天后,娘知道了反对地说:“你以为盖房子这么容易啊!要木材、要砖瓦、要水泥、要油漆,那一样不要钱?要是容易,杨五爷也不是七老八十,他才四十多岁,自己会盖的,要你瞎操什么心?”翠翠被娘骂了一顿后,觉得娘真是势利。尽管募捐得来的钱不多,但翠翠还是很有信心。只是杨五爷知道后,此事被彻底阻止了。翠翠知道,杨五爷是出于自尊。

日子又过去了半年,翠翠已经初中毕业了。王瑶琴原本十分赞成翠翠向杨五爷学习皮影戏的事,却反对了起来。她理由十足地说:“这么多年了,杨五爷也没教出你一些名堂来,你要想靠皮影戏赚钱吃饭,看来门儿都没有。你还是放弃皮影戏,另外找份工作算了。”

“不,不好。”翠翠说。

“那你想死心塌地啊!”王瑶琴有点懊恼地说。

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48章 去马市交易场 (1)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7章 九 堡 (1)第15章 大杨村 (4)第30章 职业流行病 (1)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63章 残 缺 (1)第16章 大杨村 (5)第48章 去马市交易场 (1)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12章 大杨村 (1)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62章 失 踪 (2)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54章 筒子间的生活(2)第46章 如风过耳 (5)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6章 破 碎 (5)第12章 大杨村 (1)第4章 破 碎 (3)第7章 九 堡 (1)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3章 破 碎 (2)第1章 序第57章 筒子间的生活(5)第13章 大杨村 (2)第34章 职业流行病 (5)第22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5)第33章 职业流行病 (4)第14章 大杨村 (3)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25章 手机短信 (1)第65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1)第2章 破 碎 (1)第14章 大杨村 (3)第13章 大杨村 (2)第8章 九 堡 (2)第6章 破 碎 (5)第34章 职业流行病 (5)第33章 职业流行病 (4)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5章 破 碎 (4)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8章 九 堡 (2)第9章 九 堡 (3)第44章 如风过耳 (3)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54章 筒子间的生活(2)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65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1)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32章 职业流行病 (3)第19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2)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44章 如风过耳 (3)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22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5)第57章 筒子间的生活(5)第41章 你好,上海 (7)第52章 去马市交易场 (5)第3章 破 碎 (2)第60章 苍茫人世 (3)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62章 失 踪 (2)第8章 九 堡 (2)第1章 序第62章 失 踪 (2)第66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2)第12章 大杨村 (1)第63章 残 缺 (1)第10章 九 堡 (4)第54章 筒子间的生活(2)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41章 你好,上海 (7)第50章 去马市交易场 (3)第19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2)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64章 残 缺 (2)第51章 去马市交易场 (4)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9章 九 堡 (3)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8章 九 堡 (2)第8章 九 堡 (2)
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48章 去马市交易场 (1)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7章 九 堡 (1)第15章 大杨村 (4)第30章 职业流行病 (1)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63章 残 缺 (1)第16章 大杨村 (5)第48章 去马市交易场 (1)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12章 大杨村 (1)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62章 失 踪 (2)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54章 筒子间的生活(2)第46章 如风过耳 (5)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6章 破 碎 (5)第12章 大杨村 (1)第4章 破 碎 (3)第7章 九 堡 (1)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3章 破 碎 (2)第1章 序第57章 筒子间的生活(5)第13章 大杨村 (2)第34章 职业流行病 (5)第22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5)第33章 职业流行病 (4)第14章 大杨村 (3)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25章 手机短信 (1)第65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1)第2章 破 碎 (1)第14章 大杨村 (3)第13章 大杨村 (2)第8章 九 堡 (2)第6章 破 碎 (5)第34章 职业流行病 (5)第33章 职业流行病 (4)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5章 破 碎 (4)第71章 顾艳:从“本色”到“角色”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8章 九 堡 (2)第9章 九 堡 (3)第44章 如风过耳 (3)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54章 筒子间的生活(2)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65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1)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32章 职业流行病 (3)第19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2)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44章 如风过耳 (3)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22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5)第57章 筒子间的生活(5)第41章 你好,上海 (7)第52章 去马市交易场 (5)第3章 破 碎 (2)第60章 苍茫人世 (3)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62章 失 踪 (2)第8章 九 堡 (2)第1章 序第62章 失 踪 (2)第66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2)第12章 大杨村 (1)第63章 残 缺 (1)第10章 九 堡 (4)第54章 筒子间的生活(2)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41章 你好,上海 (7)第50章 去马市交易场 (3)第19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2)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23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6)第64章 残 缺 (2)第51章 去马市交易场 (4)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9章 九 堡 (3)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8章 九 堡 (2)第8章 九 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