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第333章

诸葛亮、徐庶皆乃不世奇才,可他们目前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刘景心里自然希望二人能够随军南下,积累经验。此次南下零陵讨伐张津,不出意外当是近期荆南最大的军事行动了,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就太可惜了。

只是诸葛亮、徐庶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而今刚刚抵达临湘便要随他马不停蹄南下,刘景有些担心他们的身体吃不消。

对此,二人一再表示身体状况良好,并无任何不适,刘景也就点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接着刘景和二人聊起目前掌握的张津情报,对于张津,诸葛亮、徐庶前时已经从刘瑍那里听说,不过并不知具体细节。

刘景在言及张津时,神情从容,言行自若,交州地域广大,囊括了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北部,在籍人口曾一度达到两百万。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这其中内附的蛮夷占了大半,真正的汉民也就几十万而已,和零陵、桂阳二郡总人口差不多。而零陵、桂阳总人口,却不及长沙。换句话说,交州看似一州七郡,可论人口,还比不上长沙一郡。

正因为如此,张津堂堂交州牧,倾尽全力也仅能聚集万余兵马,莫说同为一州之主的刘表,就连张羡实力都在他之上。

这样的对手,刘景岂会放在眼里。要知道,在兼并了一部分荆州军后,其麾下水步军超过三万之众,兵力已然倍于张津。

张津实力有限,今又顿挫于泉陵城下,锐气已失,败之不难,刘景现在唯一的顾虑是,刘表会不会趁他南下时在背后发难?

由于荆南有武陵郡这个“内鬼”向北方通风报信,张津入侵荆南的消息根本隐瞒不住。只不过随着数万精锐尽丧于荆南,刘表此时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十有八九会选择坐山观虎斗,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出兵的可能。

对此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诸葛亮,他此前通过联姻已经成功融入襄阳士族群体,对近期襄阳的动向,不说了如指掌也差不多。

面对刘景的询问,诸葛亮并没有矜持,直接道出自己所了解的情报。而且他在途经江夏时,更听闻江东的孙权正在率兵讨伐庐江太守李术,使得与庐江相邻的江夏太守黄祖大为紧张,唯恐殃及池鱼。综合眼下荆州内外情势,诸葛亮斩钉截铁地下断言,刘表最多只会派兵骚扰,短期内绝无大举进犯荆南的可能。

诸葛亮乃是汉末三国最伟大的战略家,他对局势的判断及眼光,并没有受到年龄的限制,听了他的一番分析,刘景彻底放下心来,不再以刘表为虑。

接下来,刘景说回自身,和诸葛亮、徐庶谈到目前在长沙实施的“禁酒”、“禁赌”、“抑贷”、“赈灾”、“免赋税”、“废除口钱”等一系列政策。诸葛亮、徐庶对此十分感兴趣,期间频频发问,刘景一一作出解答。

时间就在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中飞速流逝,转眼便过去了一个多时辰,直到诸葛亮、徐庶家眷到来,三人才终止了谈话。

刘景为显示对徐庶的重视,亲自出门迎接其年过五旬的老母。此举着实令徐庶感动不已,他出身寒门,亦无令名,现年近三旬,仍是一事无成,而刘景仅仅通过诸葛亮的引见,以及短暂的交谈,就以国士遇之。徐庶此刻心中唯有以国士报之之念。

对徐母一番嘘寒问暖后,刘景视线一转,发现诸葛亮身边多出一男一女,其中男子年约十七八岁,身材修长,一表人才,五官与诸葛亮有五六分相像,正是诸葛亮的胞弟诸葛均。女子则姿容粗鄙,偏偏神色安然,气质端雅,此女不用问亦可知,必是诸葛亮之妻黄月英无疑。

刘景不禁嘿然,当年他北上襄阳时,曾在老师宋忠举办的宴会上与沔南名士黄承彦有过一面之缘,其人姿容不凡,高爽开列,风度翩翩,给刘景留下了极佳的印象。其妻则是襄阳大族蔡氏长女,想必也绝非寝陋之人,没想到两人结合,居然会生出一个黄头黑肤的丑女来。

刘景心中感慨良多,径直来到三人面前,诸葛均当先长揖拜道:“均拜见刘君……”

“均弟不必多礼。”刘景微笑颔首道。说来他能与诸葛亮结识,诸葛均功不可没,正是当年他一番言论,让双方产生交集。

黄月英亦执礼下拜道:“妾身黄氏,拜见刘君……”

刘景笑着说道:“我们虽是首次见面,但我对你却闻之久矣,孔明此前在信中屡次谈及,称能够娶得黄氏妇为妻,乃平生之大幸也……”

黄月英从容回道:“不敢当夫君及刘君如此盛赞……自荆州战起,道路断绝,夫君常为失去刘君音信而叹息……”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刘景拉着诸葛亮的手感慨道。“现在好了,我和孔明终于又再次重聚,日后当履行当初共同许下的诺言,诛除逆乱,振兴汉室……”

诸葛亮动容道:“亮年轻才疏,身无长计,唯有一腔热血,承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刘景连连摇头,诸葛亮要是才疏,当世还有人才吗?轻拍其手背道:“你我当携手共进。”

随后刘景引两家家眷前往官舍。邓瑗深知夫君对诸葛亮的看重,因此亲自抱子来到丞舍,指挥僮仆婢女洒扫屋宇院落。这次轮到诸葛亮感动了,急忙带着妻子黄月英向邓瑗表示感谢。

黄月英性情淡然,内心亦不免震惊于邓瑗的美貌。

邓瑗同样也对黄月英惊叹不已,后者固然相貌不佳,可她身上却有一股淡然优雅的气质,仅交谈片刻,邓瑗便对黄月英这位奇女子生出一抹亲近之意。

邓瑗性情温柔善良,然其出身高门,才学出众,内心又是一个颇为骄傲的人。是以她对待任何人都显得彬彬有礼,但真正能让她刮目相看的人却少之又少。

(本章完)

第75章 百石第380章 津乡第231章 劝降第420章 评价第286章 军令第133章 邓芝第127章 襦铠第126章 六礼第242章 三爵第464章 上书第216章 取名第106章 调离第439章 文聘第395章 悲凉第506章 桃李第254章 突围第465章 出使第490章 尽出第166章 崩溃第278章 射中第66章 徙边第6章 葛生第309章 终抵第182章 慈幼第210章第507章 占卜第47章 冲突 (三千字)第206章 逃亡第64章 擒获第264章 突袭第182章 慈幼第435章 裴司第177章 施恩第332章 徐庶第229章 鸣金第315章 甘宁第338章 乌浒第496章 铁壁第91章 壁画第62章 拔刃第191章 计议第257章 争执第429章 逆转第24章 郡府第313章 隆中第286章 军令第160章 抢权第98章 高利贷第271章 火攻第394章 夜袭第218章 楼船第125章 新野第412章 刺史第334章 洗兵第497章 来投第271章 火攻第438章 劝降第86章 醉乡居第282章 建言第170章 斩首第12章 质书救邻第246章 名字第247章 病逝第202章 冲城(感谢盟主浮沉一念间)第122章 赠文第422章 出阵第430章 落幕第61章 鞭笞第5章 虎头第506章 桃李第533章 劝止第260章第40章 悲歌第8章 肿足第260章第393章 破城第516章 夜取第261章第210章第59章 严肃第168章 募兵第316章 禁酒第269章 地突第79章 命案第221章 矢石第475章 妹夫第356章 请婚第41章 吟诗第153章 龚氏第127章 襦铠第230章 败走第400章 大雨第528章 恶气第522章 变故第355章 立春第21章 未婚妻第277章 急报第6章 葛生第423章 战死第510章 计成
第75章 百石第380章 津乡第231章 劝降第420章 评价第286章 军令第133章 邓芝第127章 襦铠第126章 六礼第242章 三爵第464章 上书第216章 取名第106章 调离第439章 文聘第395章 悲凉第506章 桃李第254章 突围第465章 出使第490章 尽出第166章 崩溃第278章 射中第66章 徙边第6章 葛生第309章 终抵第182章 慈幼第210章第507章 占卜第47章 冲突 (三千字)第206章 逃亡第64章 擒获第264章 突袭第182章 慈幼第435章 裴司第177章 施恩第332章 徐庶第229章 鸣金第315章 甘宁第338章 乌浒第496章 铁壁第91章 壁画第62章 拔刃第191章 计议第257章 争执第429章 逆转第24章 郡府第313章 隆中第286章 军令第160章 抢权第98章 高利贷第271章 火攻第394章 夜袭第218章 楼船第125章 新野第412章 刺史第334章 洗兵第497章 来投第271章 火攻第438章 劝降第86章 醉乡居第282章 建言第170章 斩首第12章 质书救邻第246章 名字第247章 病逝第202章 冲城(感谢盟主浮沉一念间)第122章 赠文第422章 出阵第430章 落幕第61章 鞭笞第5章 虎头第506章 桃李第533章 劝止第260章第40章 悲歌第8章 肿足第260章第393章 破城第516章 夜取第261章第210章第59章 严肃第168章 募兵第316章 禁酒第269章 地突第79章 命案第221章 矢石第475章 妹夫第356章 请婚第41章 吟诗第153章 龚氏第127章 襦铠第230章 败走第400章 大雨第528章 恶气第522章 变故第355章 立春第21章 未婚妻第277章 急报第6章 葛生第423章 战死第510章 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