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甘宁

第315章 甘宁

诸葛亮虽已决定举家南下投奔刘景,但他毕竟和襄阳有着极深的牵连,加上现在南边局势尚未稳定,还需要耐心等上一段时间。

南下的理由也不难找,由于刘表政令不明,非英明之主,很多来到荆州避乱的中原士子都选择隐居不出,更有一些极端者,干脆一路南下,隐居荆南之地。

颍川杜袭如此、陈国颍容如此、汝南和洽如此……

杜袭自不用多说,昔日在长沙与刘景、诸葛亮皆交情深厚。

颍容是豫州陈国人,乃是太尉杨赐亲传弟子,其人博学多通,善治《春秋左传》,灵帝时见天下无道,郡举孝廉、州辟、公车征,皆不应命。后避乱荆州,聚徒千余人,隐居武陵郡。刘景族兄、刘宗胞弟刘承就曾前往武陵,拜入颍容门下学习。

和洽是豫州汝南郡人,灵帝时被举为孝廉,并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但都被他婉言谢绝。袁绍、刘表皆礼遇之,和洽却认为他们不足依赖,遂南渡武陵郡。

诸葛亮亦打算以此为说辞,与徐庶结伴南下武陵郡隐居。

当然,谁都不是傻子,诸葛亮和刘景的特殊关系,在襄阳士族圈里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况且,诸葛亮今年才刚刚在隆中安家,当此敏感之时,忽然决定南下武陵郡,其中没有鬼才怪。

不过知道归知道,却也没有人捅破,更没有人阻止。当年张汤奏颜异“腹诽”之罪,滑天下之大稽,总不能怀疑诸葛亮有投靠刘景之意,就不让他南下吧?世间没有这样的道理。

…………

章陵郡,新野县,淯水。

一艘雕刻涂纹,装饰精美的舸船停于淯水河心,船头青色帏盖之下,盘膝坐着一人,垂钓为乐,其年约三十余岁,身高七尺余,头戴武帻,身被锦衣,双目炯炯有神,一脸湖海豪气,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甘宁甘兴霸。

不一刻,鱼儿咬钩,水泛波澜,甘宁见状一拽,一条硕大肥美,重达十数斤的鲤鱼跃水而出,摔落在甲板上,不断翻腾跳跃,似乎想要摆脱鱼钩,逃回水中。

甘宁大手一把抓住鲤鱼,随手将它丢入身旁的鱼篓之中,其钓鱼技术极为高超,仅仅不过半天时间,就钓起了二十余条大鱼,两个鱼篓已经全部装满了。

甘宁有此出神入化的钓鱼技术,并不是什么奇怪之事,如果你整日无所事事,连钓六年鱼,你也能有甘宁这样的钓鱼本事。

没错,自从他于巴蜀起兵反抗刘璋失败,带领八百义从避入荆州,已经过去六年之久。

这六年,他就像是被刘表彻底遗忘了一般,又或许,是刘表心里根本就看不上他这等“粗人”,总之,甘宁始终不受重用,困顿于南阳,郁郁不得志。

甘宁少年时游侠巴蜀,横行无忌,长大后乃折节向学,颇读诸子,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豪杰,为人开爽有计略,有纵横天下之能,亦有建功立业之心。

这样一头本该尽情翱翔于天宇的雄鹰,却折翼囚于牢笼,几年来,甘宁曾抱怨过、不甘过、愤怒过……如今心中只有抑郁,以及深埋在抑郁之下的怒火。

这股被极力压制的怒火,异日一旦爆发,足以焚毁任何人。

历史上,甘宁在荆州蹉跎十数年后,冲入江东,这股怒火终于彻底释放出来,他面斥张昭、硬刚凌统、结怨孙皎,甚至连孙权的命令也时有违抗,所信服者,唯有周瑜、吕蒙而已,因为只有二人,能够真正的包容他。

眼见即将日落,鱼篓业已装满,甘宁当即起身,正准备下令回返,忽然看到一艘赤马疾速驶来。

“大兄……大兄……”

双方尚相隔十数丈远,轻舸上赤帻单衣的甘曜便扬声高呼,甘宁眉毛微扬,他能够听出族弟的喊声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意。

待赤马抵近大舸船,甘曜未等登船,便迫不及待地对甘宁说道:“大兄,有大喜事!荆州十万南征大军,尽被刘君所灭!”

“啪”的一声,手中鱼竿掉落了在甲板上,而甘宁浑然不觉,他一脸惊愕的看着船下的甘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甘曜身手敏捷地爬上大舸船,大步来到甘宁面前,将刚刚得到的情报,一五一十告知甘宁。

甘宁听完又惊又喜,不住在甲板上左右徘徊。

四年前,刘景北上南阳,迎娶新野邓氏之女,两人偶然结识于淯水之上。刘景虽为名士雅流,却不以身份为意,颇能折节下士,因此两人遂结为好友。

刘景返回长沙后,心里犹记挂着他,不到两年时间,来信竟达十余次之多,并且屡屡馈赠其钱财。可惜随着荆州南北之战爆发,双方就此断了联系。

甘宁去年闻刘景率军大破蔡瑁的荆州水军,高兴得欢饮竟日。

在他看来,蔡瑁只是仗着出身于望族,又进妹于刘表,才占据高位,统领水军,其本人并没有出众的才能。然不可否认的是,其麾下水军之强,天下无出其右者,刘景能够以弱胜强,破其兵舰,着实令甘宁刮目相看。

如今闻其以一县之地,尽灭荆州举国之兵,相比之下,去年击败蔡瑁又变得微不足道了,对刘景,甘宁心中唯有深深敬服。

甘曜开口劝道:“刘君素重大兄才略,昔日临别之时,以伏波将军马援许之,眼下刘君扬威于荆南,大兄何不南下投奔?”

甘宁沉寂多年的内心,此刻早已是波涛汹涌,他极力抑制激动之情,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我们先回去再说。”

“诺。”甘曜抱拳道。

甘宁乘船返回驻地,立刻召集麾下屯将、曲长,告知他们近期可能南下的决定。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他并没有直言投奔刘景。

接着,他借此番荆州南征大军全军覆没,刘表兵力捉襟见肘,上书刘表,慷慨陈词,自请率军南下,镇守江陵,抵御刘景。

刘表准其请。

(本章完)

第410章 中箭第190章 三窟第144章 褚方第167章 收获第398章 攻城(2)第206章 逃亡第44章 单程第506章 桃李第164章 动手第33章 示众第517章 古樟第261章第22章 交谈391.第391章 大败第2章 刘亮第444章 东曹掾第456章 房陵第427章 身当第104章 军法第7章 剑术书法第134章 流泪第202章 冲城(感谢盟主浮沉一念间)第464章 上书第213章 女诫第74章 变化第145章 离开第286章 军令第379章 屈服第411章 不义第61章 鞭笞第491章 徐宗第247章 病逝第466章 射策(上)第172章 出兵第209章 攻城第358章 战略第236章 看清第417章 柤中第485章 誓师第259章 送礼第275章 交趾第440章 匕见第416章 畅谈第96章 建安第521章 倾出第199章 撤离第275章 交趾第379章 屈服第396章 怒吼第17章 杜袭第484章 丹阳第356章 请婚第361章 巨楼第375章 返回第458章 斩羽第19章 桓阶第171章 结束第88章 腊月第400章 大雨第172章 出兵第82章 围攻第35章 马周第59章 严肃第543章 刺孙第515章 不忠第286章 军令第366章 叹服第333章第178章 来接第168章 募兵第314章 贤妻第296章 捷报第271章 火攻第392章 落幕第226章 死第7章 剑术书法第418章 预备第148章 警鼓第91章 壁画第32章 求字第290章 可惜第61章 鞭笞第25章 吏舍第420章 评价第270章 医所第209章 攻城第156章 邀请第446章 入城第250章 说服第333章第259章 送礼第235章 军市第67章 掌权第4章 赖慈第182章 慈幼第201章 北上 (感谢盟主浮沉一年间)第498章 城破第52章 归家第435章 裴司第154章 县舍
第410章 中箭第190章 三窟第144章 褚方第167章 收获第398章 攻城(2)第206章 逃亡第44章 单程第506章 桃李第164章 动手第33章 示众第517章 古樟第261章第22章 交谈391.第391章 大败第2章 刘亮第444章 东曹掾第456章 房陵第427章 身当第104章 军法第7章 剑术书法第134章 流泪第202章 冲城(感谢盟主浮沉一念间)第464章 上书第213章 女诫第74章 变化第145章 离开第286章 军令第379章 屈服第411章 不义第61章 鞭笞第491章 徐宗第247章 病逝第466章 射策(上)第172章 出兵第209章 攻城第358章 战略第236章 看清第417章 柤中第485章 誓师第259章 送礼第275章 交趾第440章 匕见第416章 畅谈第96章 建安第521章 倾出第199章 撤离第275章 交趾第379章 屈服第396章 怒吼第17章 杜袭第484章 丹阳第356章 请婚第361章 巨楼第375章 返回第458章 斩羽第19章 桓阶第171章 结束第88章 腊月第400章 大雨第172章 出兵第82章 围攻第35章 马周第59章 严肃第543章 刺孙第515章 不忠第286章 军令第366章 叹服第333章第178章 来接第168章 募兵第314章 贤妻第296章 捷报第271章 火攻第392章 落幕第226章 死第7章 剑术书法第418章 预备第148章 警鼓第91章 壁画第32章 求字第290章 可惜第61章 鞭笞第25章 吏舍第420章 评价第270章 医所第209章 攻城第156章 邀请第446章 入城第250章 说服第333章第259章 送礼第235章 军市第67章 掌权第4章 赖慈第182章 慈幼第201章 北上 (感谢盟主浮沉一年间)第498章 城破第52章 归家第435章 裴司第154章 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