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誓师

第485章 誓师

决议即定,孙权命人去请孙翊,不一刻,孙翊绛衣冠剑,飞步而来,其不但性格有孙坚、孙策之风,相貌也肖似父、兄,体躯健壮,姿容魁杰,颇具威仪。

孙权绕案而出,来到孙翊的面前,拉着他的手告知舅父吴景病死的消息,打算让他接替舅父的位子,以偏将军领丹阳太守。

孙翊听罢,一时间悲喜交加,五味杂陈,悲的是舅父不幸离世,喜的是终于能够得掌大郡。

他今年方及冠,正是急切想要建功立业的年纪,常有将数万兵,驰骋沙场之念。可孙权却一直将他留在身边,其纵有万丈雄心,亦无处施展,心中常感郁郁。如今出镇丹阳,天下精兵,皆归于己,何愁不能展翼翱翔?

看着孙翊悲喜形于色,缺少城府的模样,孙权暗暗摇了摇头,三弟天性峭急,喜怒快意,不加掩饰,和父亲、兄长简直如出一辙。不过话又说回来,孙翊本就继承了父、兄的骁勇果烈,若再有深沉心机,现在做主江东的可能就不是孙权,而是他了。

好在荡寇中郎将程普驻扎在丹阳石城,武锋校尉黄盖守春谷长,有这两位追随孙家三世的老臣扶助孙翊,令孙权安心不少。

孙翊可不知孙权内心的担忧,就算知道了也多半会不以为然,自矜地道:“弟愿往丹阳,施惠政、揽贤才,收吏民之心;讨除寇贼,清郡界之污秽……”

孙权重重拍了拍孙翊的手背,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丹阳,天下剧郡也,好乱难治,弟当谨慎。程公、武锋,俱在丹阳,可为依靠,有事可书信询之。”

“诺。”孙翊口中应道,随后与孙权把臂作别,踌躇满志的返回家中,令妻妾侍婢收拾行囊,次日一早,便带着家眷、部曲,与外弟吴祺一起前往丹阳。

路上,孙翊一直在思考人才问题,就像孙权所说,丹阳乃是剧郡,民刁夷恶,极难治理,这就需要贤才的辅佐。而他手下骁勇善战者不在少数,可要说治理之才,却是一个都没有。

在途经吴郡与丹阳边界时,孙翊猛然想起一事,吴之才俊妫览、戴员,似乎就隐匿于附近。

妫览、戴员乃是前吴郡太守盛宪所举孝廉,盛宪会稽人,以才器名重天下,深为孙策所忌,后被孙权杀死。妫览、戴员作为盛宪故吏,不愿服侍孙权这个杀主仇人,二人俱亡匿山野。

盛宪有知人之鉴,又能提携后进,在任职吴郡期间,举荐了很多贤才,如妫览、戴员、高岱等。可惜高岱亦被孙策冤杀,由此可见,孙氏在夺取江东的过程中,杀戮了多少名士豪杰。

孙翊对二兄的做法不置可否,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他认为妫览、戴员皆吴之英俊,弃之不用,太过可惜。

而且放任他们这样的人处于江湖之中,对孙氏的统治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不如招致麾下,为己所用。

孙翊性峭急,少顾虑,想到就做,孙翊招来部曲中有认识妫览、戴员二人者,携礼相请。

妫览、戴员并非孑然一身,当初随他们迁居山谷,耕植自给的就有三百余家,后来又陆续有民人举家来投,而今已近千户。

妫览、戴员虽居山中,却一直关注着江东的局势,刘景对江东的觊觎已是路人皆知,二人都不是甘于平凡之辈,现在就盼着刘景赶快出兵攻打江东,讨伐孙氏,他们好箪食壶浆以迎义师。

所以,当妫览、戴员得知孙翊有意请他俩出山,第一个反应,竟是以为这是孙氏设下的骗局,想把他们骗出山再杀掉。可仔细想想又觉得没必要,难道,孙翊真有意请他俩出山?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出其他理由了。

猜到真相的二人,不由面面相觑,这孙翊的胆子也太大了,当初孙策就是被许贡门客刺杀,孙翊居然不吸取教训,还想招揽他俩?难道他就不怕他俩刺杀其兄弟,为故主盛宪报仇吗?

妫览、戴员以需要考虑为由,暂时屏退使者,关起门来合计。

其实没什么好合计的,他俩实力有限,按照正常发展,只能充当看客,箪食壶浆迎接刘景。

今若答应孙翊的出山邀请,必受重用,好好谋划一番,或有机会夺取丹阳,届时献给刘景,甚至割据一方,亦未必不可。

二人几乎没有多做讨论,就达成了共识,数日后,将部曲千余家,前往宛陵,拜见孙翊。

对于妫览、戴员率众来投,孙翊大喜过望,当即以妫览为大都督,戴员为郡丞,分掌军政。

…………

九月一日,两千匹马骡运抵襄阳,驮马骡刘景平均分给诸营,战马则集中配给黄忠、韩广。

刘景原有战马八百余匹,今年先后两次从马腾处获得战马约两千匹,如今已有战马两千八百余匹,分作五营,每营在五六百不等。

此次出征江东,刘景将投出四个营的骑兵,以期在对阵缺马的江东军时收到奇效。

九月三日,刘景大集水、步、骑三万人,于襄阳城外誓师。另外江夏、长沙各有万人,进攻豫章的兵马多达五万之众。

要知道整个荆州的总兵力,也就在八万人左右,刘景一次投入八分之五的兵力,对豫章、庐陵二郡,显然是志在必得。

刘景站在高台之上,朗声宣读讨孙贲檄文,此文是由文采冠世,下笔成篇的王粲亲自撰写。

王粲半点不留情,将孙贲依附袁术,助纣为虐的黑历史全都扒了出来,甚至就连私德都不放过,直斥其抛妻弃子,以最华丽的辞藻,将孙贲骂得狗血淋头。

宣读完檄文,刘景又祭祀求福,接着卜之守龟,卦象大吉,预示着此次出征,必将获胜,三军咸悦,高呼“万岁”。

誓师完毕,刘景率军登船,汉江之上,弘舸连舳,巨槛接舻,帆旗蔽日,蔚为壮观。

大军顺汉水南下,至猪口,诸葛亮与大军分开,自将兵船万人,入夏水至江陵,奔赴长沙。

(本章完)

第533章 劝止第67章 掌权第31章 蔡升第227章 火攻第154章 县舍第398章 攻城(2)第398章 攻城(2)第544章 葛周第146章 剧县 (感谢长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145章 离开第333章第449章 隐户第181章 弃婴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97章 攻城(1)第65章 后续第335章 十哲第373章 盟约第275章 交趾第199章 撤离第122章 赠文第255章 后续第173章 南下第430章 落幕第388章 突破第380章 津乡第246章 名字第296章 捷报第28章 畅谈第475章 妹夫第291章 召见第169章 奔袭第457章 飞矢第232章 负伤第516章 夜取第229章 鸣金第488章 柴桑第41章 吟诗第8章 肿足第324章 膝席第193章 耒阳第290章 可惜第492章 名士第337章 同符第32章 求字第207章 合兵第472章 失策第160章 抢权第303章 复仇第173章 南下第242章 三爵第477章 要求第71章 洗手第222章第501章 彭虎第343章 斩将第257章 争执第515章 不忠第176章 亲耕第121章 王粲第49章 医圣第75章 百石第46章 马周第117章 清茶第314章 贤妻第11章 带经耕锄第68章 侠客行第54章 邓攸第272章 魏延第219章 开战第434章 伏击第119章 内忧第359章 八月第507章 占卜第175章 授田第511章 开战第468章 射策(下)第277章 急报第353章第17章 杜袭第24章 郡府第3章 后母第293章 奇策第173章 南下第308章 遗愿第186章 八月第144章 褚方第215章 南下第356章 请婚第163章 解土第443章 韩暨第248章 心绞第244章 生子第178章 来接第482章 预言第409章 诈降第448章 下马威第333章第408章 试探第102章 刘修
第533章 劝止第67章 掌权第31章 蔡升第227章 火攻第154章 县舍第398章 攻城(2)第398章 攻城(2)第544章 葛周第146章 剧县 (感谢长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145章 离开第333章第449章 隐户第181章 弃婴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97章 攻城(1)第65章 后续第335章 十哲第373章 盟约第275章 交趾第199章 撤离第122章 赠文第255章 后续第173章 南下第430章 落幕第388章 突破第380章 津乡第246章 名字第296章 捷报第28章 畅谈第475章 妹夫第291章 召见第169章 奔袭第457章 飞矢第232章 负伤第516章 夜取第229章 鸣金第488章 柴桑第41章 吟诗第8章 肿足第324章 膝席第193章 耒阳第290章 可惜第492章 名士第337章 同符第32章 求字第207章 合兵第472章 失策第160章 抢权第303章 复仇第173章 南下第242章 三爵第477章 要求第71章 洗手第222章第501章 彭虎第343章 斩将第257章 争执第515章 不忠第176章 亲耕第121章 王粲第49章 医圣第75章 百石第46章 马周第117章 清茶第314章 贤妻第11章 带经耕锄第68章 侠客行第54章 邓攸第272章 魏延第219章 开战第434章 伏击第119章 内忧第359章 八月第507章 占卜第175章 授田第511章 开战第468章 射策(下)第277章 急报第353章第17章 杜袭第24章 郡府第3章 后母第293章 奇策第173章 南下第308章 遗愿第186章 八月第144章 褚方第215章 南下第356章 请婚第163章 解土第443章 韩暨第248章 心绞第244章 生子第178章 来接第482章 预言第409章 诈降第448章 下马威第333章第408章 试探第102章 刘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