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开战

第511章 开战

韩当、蒋钦,一个军旅陪隶,一个闾里游侠,出身都不高,没读过什么书,更别提兵法了。

不过两人带兵多年,特别是韩当, 从极北的幽州之地,辗转大半个天下,一路打到长江以南,可谓用兵老矣。虽然说不出“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经验与眼力却都不差。

对面的荆州军旌旗杂乱, 队伍交错, 乍一看似乎符合军心动荡,仓促出战的形象, 可不知怎地,韩当总隐隐感觉不对劲。

蒋钦不及韩当敏锐,但他为人谦虚谨慎,听了韩当的疑虑,细心观察下,也慢慢品出不对。

韩当性情果决,立即便派数百轻兵前去试探荆州军的虚实。

结果证明,他们的感觉没错,荆州军的乱象只是表面,实际上方阵散而不乱, 士卒杂中有序, 派去的轻兵很快就败下阵来。

韩当、蒋钦不由面面相觑,内心皆生疑窦, 荆州军竟然精锐至此?就算面临后路断绝, 军心不稳, 依旧能够保持战斗力?

蒋钦眉头深锁,对韩当道:“韩校尉, 孙府君虽使孙庐陵袭取宜春,但我们至今也没有收到南边的消息。你说,楚贼连日来的种种表现,会不会是为将我们引出,而故意设下的圈套?”

“应该不是,”韩当想了想,摇头道,“楚贼前天确实派遣数千人回援宜春,我方探骑一路尾随,亲眼看到楚贼渡江西去,后面也没有发现楚贼潜回。”

韩当猜测道:“或许楚贼自恃有刘景在北为奥援,加上诸葛亮治军有方,才慌而不乱……”

韩当、蒋钦正讨论间,孙贲率步骑八千出南昌,赶来与二人会合。与此同时,荆州军亦大开营门,鱼贯而出,驰赴战场,双方皆摆开阵势,大战一触即发。

孙贲乘马出于阵前,遥望对面的荆州军阵地, 只见荆州军方阵随旗而动,士卒如臂使指,整个阵地除了移动时发出的声响外,几乎听不到一点杂音。

待列阵完毕,荆州军士卒黑压压一片,无边无际,好似乌云盖顶一般,铺满整个视野。各色旌旗杂居其间,迎风飞扬,长矛密集如林,玄甲耀日夺目,远远望去,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

此时不用韩当、蒋钦再和孙贲多说什么,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对面的荆州军乃是一支士气锐盛,军纪严明的虎狼之师。

见到这样的对手,孙贲内心开始止不住疑神疑鬼起来,脑袋里也是一团乱麻,出战前那种必胜之念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可惜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然,孙贲身为一军主将,众目睽睽之下,自是不能露怯,面上始终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对孙贲来说,惟一的好消息是,荆州军分兵回援后,能够出战的人数并不比江东军多多少。

鉴于楚贼强势,孙贲决定修改计划,变攻为守,以韩当为前部,潘璋为左部,蒋钦为右部,孙贲自将精锐居中,严阵以待。

时值日出,一万五千名荆州军将士皆屏息凝神,屹立不动,静静等待中军那辆装饰简朴的车舆下达作战命令。

素舆内,诸葛亮危襟正坐,成竹于胸,万众期待下,手旌指向前方,麾旗随之摇动,顷刻间,数十面牛皮大鼓同时擂响。

荆州军率先发起进攻的,既不是黄忠、魏延所在的中军,也不是蔡升所在的右军,而是单日䃅统帅的五部荆蛮所在的左军。

单日䃅麾下这五部荆蛮,主要由衡山旧部,及武陵蛮组成,总兵力超过四千人。

衡山旧部随单日䃅投入刘景麾下,征战多年,铠甲兵器已和汉人士卒无异,加上单日䃅善于治军,战力之强,不逊于汉营。

武陵蛮质野不驯,彪悍好斗,曾凭借自身骁勇与地利优势,同装备精良的汉军血战百余年,经过单日䃅的调教,武陵蛮战力提升极快,直追衡山旧部。

单日䃅出身蛮夷,却素有雄心壮志,去年他率部留守武陵,未能随刘景北伐,后来虽北上镇压了三峡邓忠、邓任之乱,但这点功劳对他来说也就聊胜于无。

此次攻打豫章,几乎兵不血刃就杀到了南昌城下,如今好不容易引出孙贲,单日䃅哪还忍得住,立马主动请缨,为军先登。

诸葛亮见他求战心切,也乐得答应。

对面江东军打出的旗号是“别部司马蒋”,对此单日䃅不屑地撇了撇嘴,他现在的官职可是衡山中郎将,而且得到了汉庭的承认,别部司马算个屁,他手下就有好几个军司马、别部司马。

单日䃅一声令下,前营八百余人快速向江东军阵地推进。

冲在最前方的荆蛮,相比后面的同伴明显更加高大健壮,他们不但身上穿着厚厚的盔甲,手中亦持数尺板楯,罩住周身。

在这些楯甲士的身后,是手持角弩的弩手,弩手之后,则是刀楯、矛楯等,他们无一例外,使用的都是汉人的制式武器。

双方相距百余步远,江东军阵地就开始弓弩集射,荆蛮任由箭矢雨点般砸落,闷头举楯,继续猛冲,直至相距数十步,荆蛮弩手才扣动弩机,大叫还击,仅仅一轮弩射,战果就堪比江东军多轮射击。

一来抵近射击,杀伤力更强。二来荆蛮有弩猎传统,单日䃅麾下弩手之前多是弩猎老手,弩射本领完爆对面的江东军弩士。

荆蛮第二轮弩射很快来袭,不过这一次江东军有了防备,应对充分,以彭排挡下了大部分弩箭,只有少量的流矢,穿过盾墙的缝隙,伤害到里面的士卒。

荆蛮随后又发动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弩射,此时双方已是近在咫尺,荆蛮楯甲士个个悍不畏死,直接持楯蛮撞上江东军的盾阵,强行撕开一道道缺口。

后面手持刀矛板楯的荆蛮,口中呼喊着蛮音,顺着缺口蜂拥而入,与江东军士卒贴身厮杀。

由于荆蛮性情憨直,血性好斗的特点,完全没有试探,双方战斗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白热化。

(本章完)

第509章 设计第196章 招揽第193章 耒阳第544章 葛周第239章 严法第106章 调离第341章 冲锋第428章 突围第427章 身当第544章 葛周第279章 连雨第137章 洞房第184章 七夕第270章 医所第351章 班底第466章 射策(上)第33章 示众第370章 同州第62章 拔刃第231章 劝降第223章 习珍第131章 嫁妆第179章 到来第341章 冲锋第273章 攻城(上)第162章 免役第153章 龚氏第483章 定议第406章 打击第65章 后续第55章 邓瑗第181章 弃婴第395章 悲凉第217章 床弩第369章 出使第12章 质书救邻第534章 归心第323章 为寿第498章 城破第116章 再见第432章 献计 (2)第230章 败走第162章 免役第174章 灭族第287章 自刎第20章 南阳来客第195章 韩广第194章 羌笛第470章 策论第284章 泽国第318章 放归第81章 必须死第36章 刘瑍第455章 投降第398章 攻城(2)第244章 生子第154章 县舍第419章 猛将第438章 劝降第371章 慰问第138章 征辟第488章 柴桑第203章 魄力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422章 出阵第31章 蔡升第477章 要求第272章 魏延第308章 遗愿第39章 自负第59章 严肃第117章 清茶第124章 宴会第297章 除孝第9章 躬耕养客第44章 单程第138章 征辟第77章 赤骥第28章 畅谈第463章 三郡第264章 突袭第131章 嫁妆第255章 后续第72章 偷长第5章 虎头第395章 悲凉第330章 封拜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第24章 郡府第367章 跛马第182章 慈幼第36章 刘瑍第141章 酃县第164章 动手第330章 封拜第445章 荐才第541章 有望第304章 北上第149章 要求第439章 文聘
第509章 设计第196章 招揽第193章 耒阳第544章 葛周第239章 严法第106章 调离第341章 冲锋第428章 突围第427章 身当第544章 葛周第279章 连雨第137章 洞房第184章 七夕第270章 医所第351章 班底第466章 射策(上)第33章 示众第370章 同州第62章 拔刃第231章 劝降第223章 习珍第131章 嫁妆第179章 到来第341章 冲锋第273章 攻城(上)第162章 免役第153章 龚氏第483章 定议第406章 打击第65章 后续第55章 邓瑗第181章 弃婴第395章 悲凉第217章 床弩第369章 出使第12章 质书救邻第534章 归心第323章 为寿第498章 城破第116章 再见第432章 献计 (2)第230章 败走第162章 免役第174章 灭族第287章 自刎第20章 南阳来客第195章 韩广第194章 羌笛第470章 策论第284章 泽国第318章 放归第81章 必须死第36章 刘瑍第455章 投降第398章 攻城(2)第244章 生子第154章 县舍第419章 猛将第438章 劝降第371章 慰问第138章 征辟第488章 柴桑第203章 魄力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422章 出阵第31章 蔡升第477章 要求第272章 魏延第308章 遗愿第39章 自负第59章 严肃第117章 清茶第124章 宴会第297章 除孝第9章 躬耕养客第44章 单程第138章 征辟第77章 赤骥第28章 畅谈第463章 三郡第264章 突袭第131章 嫁妆第255章 后续第72章 偷长第5章 虎头第395章 悲凉第330章 封拜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第24章 郡府第367章 跛马第182章 慈幼第36章 刘瑍第141章 酃县第164章 动手第330章 封拜第445章 荐才第541章 有望第304章 北上第149章 要求第439章 文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