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慰问

第371章 慰问

腊月初的临湘,天气时阴时雨,既潮湿又阴冷,即便人们身上裹着内絮丝绵的复衣,以毛为表的裘服,仍难挡刺骨的寒意。

“嗒、嗒、嗒……”

两名头戴赤帻,身着黑袍的雄壮骑吏,高举旌旄,并排行于巷道。两名导骑之后,是二十名手执棨戟的骑士。骑士之后,则是五十名持矛戟、刀楯、弓弩的步卒,分居两侧,将一辆皂盖朱轓的华贵轺车护卫于中央。

轺车轮声辘辘,碾过泥泞的道路,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

由上好豫章木制成的车厢,将冬雨隔绝在了车外,但车中依旧湿寒侵人,刘景、邓瑗夫妇二人不得不借助怀炉驱寒。

二人此次出行,是因年关将近,慰问鳏寡孤独。《礼记》曰:“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乃是天下间最穷苦无依者。

刘景前世便是公职人员,对此可谓是驾轻就熟。

而邓瑗天性仁善,爱恤下民,早在酃县之时,就常常跟随刘景慰问穷苦。加之其执掌慈幼居多年,令长沙境内几无啼饥之童,在长沙士民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刘景曾和邓瑗开玩笑说,百姓们爱戴她,更甚于自己。

轺车最终停于一栋简陋低矮的茅草屋前,屋主人是一名年近六旬,患有肿足病的孤寡老人,其本有二子,却先后战死沙场,儿媳亦改嫁,十分孤苦可怜。

屋主人而今正束手站在家门口,神情既紧张又惶恐。

荆南百姓,只知刘景,不闻天子。

刘景亲自登门慰问,若非有官吏事先告知,在门内束手而迎即可,他早就出门跪迎了。

屋主人甫一见到刘景、邓瑗,未等二人走近,便迫不及待的下拜,依照官吏所教言道:“小、小人拜见将军、夫人……”

刘景立即快步上前,将屋主人搀扶起来,道:“老翁年高,且腿部有疾,不必多礼。”接着紧紧握住其粗糙冻裂的手,一边走进屋子,一边嘘寒问暖。

屋主人连感动带激动,没说几句,就落下泪来。

刘景哀其孤苦,二子殉义,握手交谈良久才起身离开,临别之际,刘景赠以钱布、米肉、薪炭等,使屋主人免于饥寒之忧。

接下来刘景、邓瑗又马不停蹄走访五六家,直至午后方归。

刘景奔波大半日,略感疲惫,回到官舍,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就接到了江东使者到来的消息。

刘景手指轻轻敲击书案,一脸玩味,“才坐领江东不过一年半,这就开始跃跃欲试了吗。”

孙权的目的,并不难猜。历史证明了,孙权对荆州有着极大的野心,就算没有刘景,他也会在不久之后举兵攻打荆州。

双方结盟,共同对付刘表,符合刘景的利益,他没道理不答应,至于是否会引狼入室……

历史上孙权多次领军攻打江夏,虽然每次都能取得大胜,却难以彻底覆灭黄祖。直到赤壁前夕,甘宁来投,将黄祖的底细全部泄露给孙权,孙权这才成功击杀黄祖,但也没能全取江夏。

历时多年,数次兴兵,却只夺取江夏数县之地,一方面说明了黄祖、刘表绝非易与之辈,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孙权的不济。

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每次孙权领军出征,江东后院都会起火,山越、豪杰、黄巾……只要见有机可乘,马上就会发动叛乱。

宝鼎年间(公元266年),当时东吴立国已近四十年,居然还被山越一路打到国都建业三十里处,简直不可想象,江东内忧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刘景毫不担心引狼入室,受后方掣肘,孙权根本打不下江夏,更勿提与其争夺荆州。

退一万步讲,就算因为有刘景这个变数,使孙权提前灭掉黄祖,占领江夏,根基不稳的他在短期内也无力与刘景争夺荆州。

不怕说句自大的话,或许等到自己击败刘表,全据荆州,孙权都未必能够彻底整合江东五郡。

四日后,诸葛亮督统大军归来,其等自七月出征武陵,耗时近半年,总算赶在年末归来。

刘景亲自出城相迎,看着葛巾素袍,却甚有威仪的诸葛亮,刘景欣慰地笑了笑,他之所以不将诸葛亮留在身边,而是派往武陵,便是存有历练他的考虑。

而诸葛亮亦不负刘景的期望,破五溪蛮,正是出自他的计谋。

出于明年北伐刘表的考虑,在攻克武陵后,刘景下令暂缓对五溪蛮的围剿,改为以抚为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停止军事行动,九月,诸葛亮亲率精锐及单日䃅部,深入不毛,大破五溪蛮余众,并恢复义陵县,前后不过八十日,即凯旋而归。

义陵县乃西汉武陵郡郡治,东汉初废弃,并入辰阳县。在原本的历史中,直到唐高宗时期,才在义陵原址建县,诸葛亮将这一进程,生生提前了四百余年。

刘景虽不知其中详细,但在汉室风雨飘摇的时代,还能收复失地,无疑是一项非凡的壮举。

此前族兄刘宗等人,私下都认为刘景对诸葛亮恩宠过甚,心里多有不满,但刘景自认对诸葛亮的任用,还是比较谨慎的。

当年面对年仅二十二岁,仗策来投的邓禹,光武帝刘秀立即就将其提拔成为麾下第一人,邓禹内则献计进贤,外则领兵击贼。次年,即二十三岁,便以将军持节身份,督军入关中,犹如高祖之韩信,当方面之任。

事后诸葛亮来看,刘秀当时明显有些操之过急了,邓禹虽深负才略,但到底太过年轻,经验不足,难以应对关中错中复杂的局面,以致最终功败垂成。

有了邓禹的前车之鉴,刘景虽深知诸葛亮才能绝世,却也没有像刘秀那样拔苗助长。

诸葛亮去年来投,刘景让其随军南下征讨张津,接触并熟悉军务。今年初成立安远将军府,拜其为军师,参与荆南政事。七月出兵武陵,以其为督军,并初掌兵,成绩斐然。此番从武陵撤军,以其督万余水、步军,积累统帅大军的经验。

可以说诸葛亮每步都走得极稳,刘景坚信照这样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用几年,诸葛亮即可辅佐他内治民事,外平天下。

(本章完)

第43章 荆蛮第346章 青绶第227章 火攻第188章 三年第153章 龚氏第430章 落幕第185章 许愿第494章 战临第186章 八月第521章 倾出第335章 十哲第453章 拦路第337章 同符第400章 大雨第507章 占卜第48章 取字第297章 除孝第251章 入主第506章 桃李第124章 宴会第135章 归来第92章 先贤第92章 先贤第63章 突袭第254章 突围第56章 谢良 (三千字)第190章 三窟第340章 部督第16章 决定第473章 回归第355章 立春第398章 攻城(2)第60章 跋扈第62章 拔刃第363章 揽才第129章 双戟第239章 严法第20章 南阳来客第41章 吟诗第461章 守节第63章 突袭第332章 徐庶第174章 灭族第339章 出战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35章 十哲第500章 败慈第203章 魄力第394章 夜袭第188章 三年第62章 拔刃第519章 抵达第152章 改名第211章 计划第175章 授田第502章 选将第83章 预言第440章 匕见第489章 太史慈第114章 襄阳第20章 南阳来客第355章 立春第347章 郁林第239章 严法第21章 未婚妻第186章 八月第545章 对策第469章 重法第446章 入城第418章 预备第252章 周岁第480章 买马第268章 填堑第475章 妹夫第500章 败慈第376章 出征第63章 突袭第75章 百石第63章 突袭第215章 南下第535章 人望第28章 畅谈第520章 厚礼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501章 彭虎第2章 刘亮第530章 仁义第125章 新野第513章 斩当第499章 缢杀第437章 薨第344章 中箭第331章 倚仗第226章 死第458章 斩羽第16章 决定第184章 七夕第178章 来接第313章 隆中
第43章 荆蛮第346章 青绶第227章 火攻第188章 三年第153章 龚氏第430章 落幕第185章 许愿第494章 战临第186章 八月第521章 倾出第335章 十哲第453章 拦路第337章 同符第400章 大雨第507章 占卜第48章 取字第297章 除孝第251章 入主第506章 桃李第124章 宴会第135章 归来第92章 先贤第92章 先贤第63章 突袭第254章 突围第56章 谢良 (三千字)第190章 三窟第340章 部督第16章 决定第473章 回归第355章 立春第398章 攻城(2)第60章 跋扈第62章 拔刃第363章 揽才第129章 双戟第239章 严法第20章 南阳来客第41章 吟诗第461章 守节第63章 突袭第332章 徐庶第174章 灭族第339章 出战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35章 十哲第500章 败慈第203章 魄力第394章 夜袭第188章 三年第62章 拔刃第519章 抵达第152章 改名第211章 计划第175章 授田第502章 选将第83章 预言第440章 匕见第489章 太史慈第114章 襄阳第20章 南阳来客第355章 立春第347章 郁林第239章 严法第21章 未婚妻第186章 八月第545章 对策第469章 重法第446章 入城第418章 预备第252章 周岁第480章 买马第268章 填堑第475章 妹夫第500章 败慈第376章 出征第63章 突袭第75章 百石第63章 突袭第215章 南下第535章 人望第28章 畅谈第520章 厚礼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501章 彭虎第2章 刘亮第530章 仁义第125章 新野第513章 斩当第499章 缢杀第437章 薨第344章 中箭第331章 倚仗第226章 死第458章 斩羽第16章 决定第184章 七夕第178章 来接第313章 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