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十年规划

bookmark

参加培训的将官来说,最难适应的不是新的旗舰,而+T挥方式。

以往指挥官在一线指挥战斗,能够及时的,准确的掌握战场态势,并且迅速的做出判断与决断。因为能够亲身的体会到战斗的激烈程度,指挥官往往会凭感觉与经验做出判断,并且由此做出决策。即便在“省”级战列舰服役之后,指挥官会被送入避难所,从而无法直接观察海战情况,可也能够通过舰长,或者其他人员汇报的情况,甚至是旗舰的中弹情况对战局做出判断。

对很多指挥官来说,对战斗的感受比很多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都要直接与准确。

在由巡洋舰担任舰队旗舰之后,指挥官将没有机会在第一线指挥战斗,甚至会在战场之外遥控指挥战斗。在此情况下,指挥官不但看不到战斗的场面,感受不到战斗的激烈程度,甚至难以获取战场信息,也就难以做出准确与及时的判断,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耽搁了战机。

培训的主要课程,就是解决指挥官遇到的这个麻烦。

只是,在白佑彬与郑恩博这批久经战阵的“老将”看来,仅仅在舰队指挥官身上下手,肯定无法解决新指挥系统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月底的时候,白佑彬就向卫延年提出,应该让舰长轮番回来接受类似的培训,让舰长能够理解,并且熟悉新的指挥体系,从而使指挥官能够在不直接参加战斗的情况下,从各舰的舰长那获取准确的战场信息。

这一建立以及就被采纳了。

八月上旬,第一期舰长培训班开课,而参加培训的正是第12队与第31舰队的二十多名暂时还没有分到战舰,或者没有执行作战任务的舰长与编队指挥官。

后来,海军还扩大了培训范围。

比如在八月中旬的时候,各战区舰队与作战舰队的参谋长都被派了回来,参加了“参谋长培训班”。月底的时候,又开办了战区舰队参谋培训班。

为了让新的指挥系统顺利运作,几乎所有相关人员都参加了培训。

作为当年海军学院地“状元”。加上经验最为丰富。白佑彬与郑恩博成为了第一期将官培训班最先结业地二名将领。

其实。在结业之前。白佑彬就将更多地时间花在了其他地事情上。

在七月底地时候。白佑彬见到了被海军请来地董翔宇等人。只是。让他感到万分意外地是。在前来地人员中。并没有最应该出现。也是最重要地汪华华。

“去世了?”白佑彬不敢相信地看着董翔宇。“怎么可能。汪师兄……”

“是癌症。医生说了。劳累过度。且生活毫无规律。”董翔宇长出了口气。“本来。我们当时想联系你地。可是想到你在前线指挥作战行动。怕影响你地心情。所以我们没有告诉你。”

白佑彬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

虽然在岛上学习的时候,汪华华并不是众多学生中与白佑彬关系最好的一个,但是在白佑彬离开永兴岛,加入海军之后,汪华华却是与他接触最多的一个。早在去年的时候,白佑彬就发现汪华华的身体状况很不好,而且还劝过汪华华,要他注意休息,别过于操劳。可是,谁能想到,这才过去几个月而已。

按照董翔宇的说法,汪华华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

而在此之前的一次例行体检中,他就被查出患了癌症,而且已经到了晚期。可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其他人,甚至让医生替他保密。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仍然担负着帝国海军第二种超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并且力所能及的完善了设计方案。

被送到医院去的时候,汪华华最关心的还是有没有人接替他,继续完成设计工作。

听到这,白佑彬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如同所有在前线战斗的帝国将士一样,汪华华这些在呆在后方的工程与科技人员也在战斗,他们在与时间战斗,在与敌人的同行战斗,在与自己战斗,还在与病魔战斗。军人用鲜血与生命捍卫帝国,而工程与科技人员则在用智慧与生命捍卫帝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方式,可他们做出的贡献同样的伟大。

汪华华病逝的事情已经得到了帝国海军,乃至帝国高层的高度重视。

原先针对为军方,以及帝国政府服务的工程师与科研人员的例行体检从每半年一次,改为每三个月一次,且体检项目增加了三十多种。另外,萧鼎昆正在游说议政院,要求议政院为确保高级人才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出台一部法律。而在战时情况下,萧鼎昆已经通过行政立法的方式,颁布了新的科研与技术管理条例,其中就规定,帝国海陆两军将为每一位关键技术的主要科研与工程人员

康与生活服务,具体的做法就是安排私人医生,以及TT官的勤务兵。

即便这些措施只能算是亡羊补牢,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

“你们这次来,是不是确定转让技术的事情?”

薰翔宇点了点头,说道:“除了由我们确定可以转让的技术之外,我们还要向陈锦宽元帅做一次汇报。”

“什么汇报?”白佑彬深吸了口气,神色逐渐恢复了平静。

“海军十年规划报告。”说着,薰翔宇就拿出了一份文件,“我已经问过卫延年了,他说你可以接触这些敏感文件。”

白佑彬点了点头,以他的涉密级别,除了陈锦宽与卫延年不想告诉他的,海军的事情没有他不知道的。

《海军十年规划报告》并不是一份体制改革的文件,而是一份远景技术的预测文件。

一页一页的翻下去的时候,白佑彬也渐渐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在海军重点确保的十二项技术中,有十一项与董翔宇等人有关,而且这些技术,白佑彬在十多年前就听说过了。

比如,通过“加氢裂解法”生产出轻质燃油。这是董翔宇与薄文翰二人十多年来倾注了全部心血的研究课题。

早在去年,帝国就开始小规模生产裂化柴油,并且首先应用到了战舰上。

现在,董翔宇与薄文翰正在研究大规模生产的工艺,主要就是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催化剂,并且改进生产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除了裂化柴油之外,薄文翰还在推进裂化汽油的生产技术,并且在年初的时候试制了一批裂化汽油,只是质量不怎么好,而且生产难度更大。

以裂化轻质燃油为基础,魏福莱开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内燃机。

第一种内燃机就是应用到战舰上的柴油发电机。而魏福莱现在主要在进行二项研究,一是内燃机的小型化,使其能够应用到车辆等比战舰小得多的平台上,并且成为主要动力。二是提高内燃机的单位重量功率,以提高内燃机的性能。

让白佑彬惊讶的是,以内燃机为基础,张祥云设计出了一种能够飞行的机器。

并不是以往的热气球与氢气球,而是比重比空气大,依靠气动力飞行的机器,即飞机。当然,设计还没有完全完成,试制工作也在准备之中。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需要功率更大,重量更轻的内燃机。

配合张祥云的工作,田尚云负责开发质量轻,强度高的新材料,其中就有铝合金。

最让白佑彬觉得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科学家与工程师,依据他们的发明与发现,认为未来的海战模式将与现在的海战模式有着天壤之别,决定海战胜负不的再是火炮,而是能够投掷炸弹与鱼雷的飞机。战列舰也不再是海洋战场上的绝对主力,能够搭载飞机,并且支持飞机作战的战舰才是真正的主力。

显然,以白佑彬的认识,他很难理解这些“学者”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在白佑彬看来,董翔宇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指挥过战斗,又怎么知道海战的发展方向呢?

只是,这些权威学者的意见得到了高度重视。

至少,在以往的二十年中,他们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且事实反复证明,他们的发展不但提高了帝国的实力,还改变了整个帝国的面貌。那么,谁会认为他们的建议没有重大的意义呢?

关键是,董翔宇他们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的理论。

为此,在《海军十年规划报告》中,董翔宇等人提出了证明其理论的实际操作方法,或者说具体手段。比如,争取在战争结束之前制造出第一架飞机,然后用二年左右的时间使其“军事化”,即具备携带与投掷炸弹的能力,然后在三年之内组建一支试验性质的飞行部队,并且由其来检验飞行部队的作战能力。

如果他们的理论得到了证明,帝国海军必然发生一次自进入火炮时代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革命,从而彻底颠覆以往的海战战术,彻底改变海军的面貌,甚至彻底改变海战的方式。

白佑彬不得不佩服陈锦宽的胆魄,而十年之后,他不又不得不佩服陈锦宽的眼界。

可以说,正是陈锦宽在众人都认为不可能,在众人都不相信的情况下,采纳了董翔宇等人的方案,从而为帝国海军三百年来的第一场技术革命打下了基础。等到十年之后,当所有人回头看此时的帝国海军时,恐怕不会有一个人否认科学家与工程师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不会有一个人否认陈锦宽的远见卓识!

第7章 战舰动员第36章 乌合舰队第4章 后生待遇第26章 临危授命第9章 战略投送第25章 无路可退第47章 一波三折第21章 当机立断第29章 下定决心第14章 专业狼群第48章 无果之战第15章 谨慎为先第40章 旧貌新颜第29章 被动反应第34章 远方来讯第68章 海军之梦第45章 临终遗赠第9章 迫在眉睫第6章 主动挑衅第46章 利益冲突第34章 创新战术第1章 借题发挥第34章 轻重对决第8章 海军癌症第3章 军事技术第8章 巨舰逞威第15章 再上征途第17章 无畏雷击第12章 绕来绕去第59章 渔翁得利第20章 偶然相遇第39章 实验田地第21章 回归大海第30章 大肆杀戮第36章 前台演员第21章 绝杀敌酋第9章 战局突变第37章 戏剧转变第17章 重拳出击第10章 死亡威胁第43章 默契无间第26章 初试身手第6章 积极进取第4章 关键鸡肋第2章 文化割裂第10章 为人精明第23章 全身而退第41章 决战在即第41章 决战在即第9章 迫在眉睫第11章 实战考验第29章 火速回国第44章 冒牌主力第19章 风火元帅第19章 毫厘不差第44章 后悔晚矣第13章 败将言勇第1章 欲盖弥彰第4章 海军准尉第38章 突然遭遇第15章 谨慎为先第16章 困难重重第17章 将计就计第33章 虚晃两招第26章 世事难料第15章 谨慎为先第10章 为人精明第30章 快速专家第17章 为国尽忠第31章 一鸣惊人第10章 战术优势第29章 被动反应第17章 各怀鬼胎第2章 陆战双雄第53章 倒霉战舰第45章 临终遗赠第41章 大梦初醒第18章 战役打响第7章 弹如雨下第23章 惨烈代价第10章 为人精明第41章 头阵落败第28章 特种部队第6章 出奇制胜第32章 危险机会第22章 最大担忧第30章 争先抢前第32章 危险机会第48章 前仆后继第41章 指东打西第10章 成功抢滩第57章 求胜心切第39章 明确目的第32章 海军形象第18章 绝对优势第6章 重重险阻第21章 绝杀敌酋第16章 根本差别第4章 引蛇出洞第38章 反客为主
第7章 战舰动员第36章 乌合舰队第4章 后生待遇第26章 临危授命第9章 战略投送第25章 无路可退第47章 一波三折第21章 当机立断第29章 下定决心第14章 专业狼群第48章 无果之战第15章 谨慎为先第40章 旧貌新颜第29章 被动反应第34章 远方来讯第68章 海军之梦第45章 临终遗赠第9章 迫在眉睫第6章 主动挑衅第46章 利益冲突第34章 创新战术第1章 借题发挥第34章 轻重对决第8章 海军癌症第3章 军事技术第8章 巨舰逞威第15章 再上征途第17章 无畏雷击第12章 绕来绕去第59章 渔翁得利第20章 偶然相遇第39章 实验田地第21章 回归大海第30章 大肆杀戮第36章 前台演员第21章 绝杀敌酋第9章 战局突变第37章 戏剧转变第17章 重拳出击第10章 死亡威胁第43章 默契无间第26章 初试身手第6章 积极进取第4章 关键鸡肋第2章 文化割裂第10章 为人精明第23章 全身而退第41章 决战在即第41章 决战在即第9章 迫在眉睫第11章 实战考验第29章 火速回国第44章 冒牌主力第19章 风火元帅第19章 毫厘不差第44章 后悔晚矣第13章 败将言勇第1章 欲盖弥彰第4章 海军准尉第38章 突然遭遇第15章 谨慎为先第16章 困难重重第17章 将计就计第33章 虚晃两招第26章 世事难料第15章 谨慎为先第10章 为人精明第30章 快速专家第17章 为国尽忠第31章 一鸣惊人第10章 战术优势第29章 被动反应第17章 各怀鬼胎第2章 陆战双雄第53章 倒霉战舰第45章 临终遗赠第41章 大梦初醒第18章 战役打响第7章 弹如雨下第23章 惨烈代价第10章 为人精明第41章 头阵落败第28章 特种部队第6章 出奇制胜第32章 危险机会第22章 最大担忧第30章 争先抢前第32章 危险机会第48章 前仆后继第41章 指东打西第10章 成功抢滩第57章 求胜心切第39章 明确目的第32章 海军形象第18章 绝对优势第6章 重重险阻第21章 绝杀敌酋第16章 根本差别第4章 引蛇出洞第38章 反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