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巨舰逞威

bookmark

对而言,在压制岸防火炮的战斗中,战列舰的表现比舰出色得多。

虽然在美军的重型岸防火炮中,主力仍然是那些老式的十四英寸,乃至十二英寸口径的舰炮,但是此时美军已经在本土重要地区部署了部分口径为十六英寸的重型岸防火炮,且部分还是最新的MK77型舰炮。

据战后获得的资料,在七十七年(年)八月底之前,美国一共制造了近一千门十六英寸舰炮,而其中应用到战列舰上的只有四百六十八门,另外还有一百零四门用来替换战列舰上损毁的主炮,因此剩余的十六英寸舰炮大概有四百门左右。这其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部署在了美国东海岸重要的港口与海湾附近。

虽然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当时部署在切萨皮克湾出海口南北两岸的十六英寸舰炮的数量,但是按照帝国情报部门最初的估计,不会少于五十门。

毫无疑问,这些大口径舰炮是非常巨大的威胁。

其实,不管是十六英寸舰炮,还是十四英寸舰炮,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干掉任何一种大型巡洋舰,如果距离够近,连老式的十二英寸舰炮都能够摧毁大型巡洋舰。相反,这些舰炮却很难对付第四舰队的四艘战列舰。

作为帝国海军最新锐的战列舰,“海军元帅”级不但配备了四百五十毫米舰炮,防护标准也完全按照主炮威力确定,能够抵挡住二十公里处打来的四百五十毫米穿甲弹(标准型)。按照帝国海军地测试,四百五十毫米标准型穿甲弹在二十公里范围内地威力超过了任何一种四百毫米穿甲弹,只有当射程增加到二十二公里的时候,威力才小于四百毫米复合穿甲弹。而当时美国并没有复合穿甲弹。也就是说,只要在二十公里外开火,“海军元帅”级战列舰完全不用惧怕美军的岸防火炮。

当然,实战中,没有人会主动让战列舰去挨炮弹。

除了防护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外,战列舰在火力上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美国不是日本,其工业生产能力不比帝国差多少,因此在本土防御方面,绝不会偷工减料。

从战后地实地考察来看。当时美军地重型岸防火炮工事都是由钢筋混凝土修建地。

因为永备岸防工事不能像战舰一样移动。所以更加重视防护。按照美军地标准。安置重型岸防火炮地永备工事地正面厚度超过了五米。顶部厚度超过了二点五米。且使用地都是高标号地水泥。

显然。这样地工事很难对付。

如果使用三百毫米舰炮。就必须使用穿甲弹。甚至得使用复合穿甲弹。才有可能打穿工事外地钢筋混凝土。按照海军地测试。三百毫米复合穿甲弹对五米厚地钢筋混凝土地穿透距离为一万四千米。而对二点五米厚地钢筋混凝土地穿透距离为二万二千米。如果考虑到炮弹地着弹角度。那么只能在一万一千米左右地距离上才能打穿美军工事地正面。几乎不可能打穿工事地顶部。

另外。永备防御工事地内部空间比战舰地炮塔大得多。且内部结构复杂地多。

三百毫米复合穿甲弹地装药量只有可怜地数公斤。即便在工事内部爆炸。也难以确保彻底摧毁。而穿甲弹没有预制破片地型号。且在对付战舰地时候。弹片与炮弹地威力没有太大地关系。所以穿甲弹形成地弹片都比较大。对人员地杀伤效果并不理想。加上工事复杂地内部结构。很难用穿甲弹杀伤工事内地所有人员。如果运气不太好。甚至难以直接摧毁工事内地重型火炮。

相反,这些问题对四百五十毫米舰炮来说都不存在。

即便在二万五千米的距离上,四百五十毫米复合穿甲弹也能轻而易举的击穿五米厚的钢筋混凝土,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穿美军工事的顶部。另外,四百五十毫米穿甲弹的装药量达到了四十七公斤,爆炸的威力是三百毫米穿甲弹的数倍。

最重要的是,在对付美军工事的时候,甚至不需要使用穿甲弹。

在帝国海军的测试中,使用四百五十毫米半穿甲弹,即便不能打穿美军工事外的钢筋混凝土,其上百公斤的装药量也能保证炸塌工事,或者破坏工事的结构,导致部署在工事内的重型火炮难以发挥作用。

实战中,战列舰一般都用半穿甲弹对付永备工事。

另外,就是拥有五十倍身管的四百五十毫米舰炮在相同的条件下,炮击准确性要比三百毫米舰炮高一个数量级。如果战列舰处与停泊,或者低速航行状态,且天气状况比较好,就算那些初次操作这些舰炮的炮手也能准确无误的打中目视距离内的固定目标。而在帝国海军的测试中,即便由雷达

击,在自身以十六节速度航行的情况下,“海军元帅舰对二十公里外以同等速度同向航行的大型战舰的命中率也在百分之五以上,如果炮手有足够的经验,甚至能够将命中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左右!

当时,白佑彬也想知道“海军元帅”级战列舰那九门主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在四日下午的战斗中,四艘战列舰轮番上阵,开始用重炮为美军的岸防工事点名。

当然,结果多多少少让白佑彬有点意外。

美军反击的对象不是二十公里外的战列舰,而是进入海湾航道的扫雷舰。结果,在傍晚之前,就有二艘扫雷舰被击沉了!

白佑彬不得不让另外四艘扫雷舰先撤下来,然后让杨定方安排驱逐舰去充当诱饵。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入夜之后,四艘战列舰撤了下来,而四十艘大型巡洋舰则再次轮番炮击了诺福克。

五日上午,四艘战列舰再次披挂上阵。

这次,执行前进侦察任务的驱逐舰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虽然美军的岸防工事修的很隐蔽,但也不是无迹可寻。比如,设置在特拉华半岛南端,也就是海峡北岸的那些岸防工事基本上都被伪装成了小土丘。问题是,特拉华半岛南端的地势本来就很平坦,一个个的小土丘显得非常的刺眼。

结果,仅仅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消耗了大概一千二百枚炮弹之后,四艘战列舰就打掉了北岸的三百多座“小土丘”。后来证实,这其中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是岸防工事,另外的都是假目标。

显然,美军并不笨,而其设置的假目标也让帝国海军多消耗了不少的弹药。

下午,炮击的重点放到了南岸。

与北岸不同,南岸的地形要复杂得多,且临海方向都是悬崖,即便了望员爬到桅杆驱逐舰桅杆的顶部,也很难看清楚远处的情况。

不得已,白佑彬让杨定方派出了一艘巡洋舰,并且释放了一具大型气球。

只是,炮击效果仍然不太明显。根据了望员的观察,美军的很多岸防工事都设在了悬崖内部,而不是悬崖顶部。

如此一来,战列舰必须抵近海岸,用直射的方式来摧毁美军工事。

晚上,四艘战列舰再次撤了下来,并且在进行弹药补给的时候,重新分配了作战任务。

这天晚上,四十艘大型巡洋舰没有炮击诺福克,而是将炮口对准了弗吉尼亚比奇。

六日上午,四艘战列舰再次上阵。

与之前的战术不同,四艘战列舰在到达距离海岸线不到十公里的地方时,航行速度都达到了二十七节,并且用九门主炮的齐射来对付一处岸防工事。

炮战仍然打得很激烈,结果也在白佑彬的预料之中。

美军炮手的素质确实低得有点离谱,在面对高速航行的战列舰的时候,炮击命中率连千分之一都不到。相反,经过了前几天的磨练,四艘战列舰上的炮手已经熟悉了新式舰炮的基本性能,在高速航行中打出的成绩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打到傍晚,至少摧毁了五百多个工事,当然其中肯定有不少是假目标。

“海军元帅”级战列舰也在这天接受了第一次防护考验。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弹击中了“陈渊洋”号的左侧舰体。结果厚达四百八十毫米,且倾斜设置的装甲经受住了考验,不但没有被击穿,甚至没有在穿甲弹爆炸之后松动变形。

七日,炮战继续。

打到下午四点左右,美军的重型岸防火炮全都变成了哑巴。

晚上,白佑彬再次派出了扫雷舰。

此时,按照杨定方提交的战斗报告,在持续了三个白天的炮战中,四艘战列舰用五千七百多枚炮弹摧毁了美军八百六十多处岸防工事。而据战后获得的资料,当时部署在该地的美军重型火炮仅有三百二十四门。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工事都是假目标!

毫无疑问,这个弹药消耗量确实很惊人。

如果算上发射药,当时四艘战列舰消耗的弹药足以塞满一艘快速战斗支援了。

当然,相对于取得的战果,这点消耗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干掉了美军的重型岸防火炮之后,切萨皮克湾的大门已经被踢开了一半。随着扫雷舰逐步推进,在开辟出了一条足以让主力舰通过的航道之后,第四舰队就能扬长而入,冲进切萨皮克湾,让美国本土的政治、军事、工业中心全面的体会下帝国海军的强大实力,品尝一下“帝国制造”的重型炮弹的威力!

第13章 不留后路第20章 单向屠杀第10章 公费旅行第39章 情势不明第29章 势均力敌第14章 群策群力第40章 半斤八两第26章 意料之中第19章 诱敌送死第8章 速度纪录第12章 第二战场第9章 关键失误第34章 评估报告第29章 长远规划第25章 两害相权第2章 正面缺失第34章 以命相搏第24章 进军美洲第11章 严格保密第51章 斗勇斗狠第18章 战役打响第13章 最后机会第4章 针锋相对第47章 背水之战第22章 临危而退第53章 谢幕演出第17章 继续前进第43章 响鼓重锤第26章 临危授命第49章 废物利用第29章 绣花枕头第36章 情势反转第52章 扩大战果第22章 敌人现身第17章 报仇雪恨第27章 乱成一锅第5章 责无旁贷第22章 拦截行动第34章 猫与老鼠第14章 浑水摸鱼第22章 西拆东补第44章 支柱崩溃第15章 主力破交第16章 歪打正着第39章 得意忘形第52章 喜忧参半第32章 选择战场第52章 突然遭遇第7章 将计就计第68章 疑惑不解第23章 尽职尽责第16章 重量对手第20章 侧翼突击第42章 对外新政第36章 静观其变第21章 意外连连第33章 虚晃两招第5章 复合炮弹第40章 无路可退第2章 权宜之计第22章 最大担忧第17章 为国尽忠第5章 十年规划第19章 穷途末路第6章 出奇制胜第48章 军人职责第45章 变化因素第15章 绕道而行第23章 有始有终第14章 决死胆量第41章 全新霸权第23章 恶意中伤第14章 秘密动员第18章 初为人父第44章 内心矛盾第43章 默契无间第21章 最新敌情第25章 全面进攻第44章 调兵遣将第26章 当局者迷第21章 当机立断第17章 兵力调整第17章 狼入羊群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6章 及时表彰第46章 独木难支第31章 将错就错第36章 前台演员第11章 网开一面第7章 直捣龙潭第59章 迎头痛击第11章 偷袭专家第24章 关键情报第18章 军歌嘹亮第30章 落荒而逃第25章 家族叛徒第66章 夹尾而逃第37章 战云密布第38章 双双挨揍第42章 减速交战
第13章 不留后路第20章 单向屠杀第10章 公费旅行第39章 情势不明第29章 势均力敌第14章 群策群力第40章 半斤八两第26章 意料之中第19章 诱敌送死第8章 速度纪录第12章 第二战场第9章 关键失误第34章 评估报告第29章 长远规划第25章 两害相权第2章 正面缺失第34章 以命相搏第24章 进军美洲第11章 严格保密第51章 斗勇斗狠第18章 战役打响第13章 最后机会第4章 针锋相对第47章 背水之战第22章 临危而退第53章 谢幕演出第17章 继续前进第43章 响鼓重锤第26章 临危授命第49章 废物利用第29章 绣花枕头第36章 情势反转第52章 扩大战果第22章 敌人现身第17章 报仇雪恨第27章 乱成一锅第5章 责无旁贷第22章 拦截行动第34章 猫与老鼠第14章 浑水摸鱼第22章 西拆东补第44章 支柱崩溃第15章 主力破交第16章 歪打正着第39章 得意忘形第52章 喜忧参半第32章 选择战场第52章 突然遭遇第7章 将计就计第68章 疑惑不解第23章 尽职尽责第16章 重量对手第20章 侧翼突击第42章 对外新政第36章 静观其变第21章 意外连连第33章 虚晃两招第5章 复合炮弹第40章 无路可退第2章 权宜之计第22章 最大担忧第17章 为国尽忠第5章 十年规划第19章 穷途末路第6章 出奇制胜第48章 军人职责第45章 变化因素第15章 绕道而行第23章 有始有终第14章 决死胆量第41章 全新霸权第23章 恶意中伤第14章 秘密动员第18章 初为人父第44章 内心矛盾第43章 默契无间第21章 最新敌情第25章 全面进攻第44章 调兵遣将第26章 当局者迷第21章 当机立断第17章 兵力调整第17章 狼入羊群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6章 及时表彰第46章 独木难支第31章 将错就错第36章 前台演员第11章 网开一面第7章 直捣龙潭第59章 迎头痛击第11章 偷袭专家第24章 关键情报第18章 军歌嘹亮第30章 落荒而逃第25章 家族叛徒第66章 夹尾而逃第37章 战云密布第38章 双双挨揍第42章 减速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