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问题

中央那边就出售盘尼西林生产权的问题,现在传来了相当不错的消息。杨震已经下定决心,如果江北拒绝贷款或是援助坦克生产线,自己就算拿现汇也要购买。尽管T二六坦克已经不算先进,但这种结构简单的坦克相对于自己一空二白的情况之下,却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就像后世建国后引进生产的苏制T五四A式坦克一样。虽然这种主要设计还是延续二战时期T三四坦克思路,可以说是二战时期设计的T四四坦克最终量产型的坦克,即便是在当时的苏军中,也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产品。

与随后出现T五五相比,只有高低单向稳定器,缺乏双向射击稳定器和红外观瞄系统、潜渡系统,已经算是比较落后的产品。但却比较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况且,在眼下T二六坦克虽是轻型坦克,但并不算是已经落后的坦克。

火力与防护力并不次于德军的一型和二型主战坦克。防护力上虽然差了些,但至少在火力上优于只装备了三七炮的日军最新式九七式坦克,比日军九五式坦克更是强的太多了。也许在今后面对日军新型坦克上会处于下风,但杨震有信心等日军新型坦克投产的时候,自己也会有更加强大的坦克。

毕竟眼下距离太平洋战争爆发也不过一年半的时间而已。自己如果按照眼下的情况发展下去,相信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来说,会是用来分散日军兵力,对日军进行牵制的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这笔账,杨震相信精明的美国人会算计的明白的。

所以对于杨震来说,装甲兵现在取得在各种环境之下对日军的作战经验,为将来的发展和壮大打好基础。至于心疼装备的问题,只能暂时先放到一边了。毕竟没有好的使用经验,无法发展出适合自己的战术,再多的装备也只能是白搭。

就像一年后的苏德战争初期的苏军一样,上万辆坦克半年之内便损失余烬,又有什么用?尤其在两军的对手作战风格与战术,几乎都是迥然不同的情况之下,更需要有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作战风格与素质。

杨震可不想自己的部队像某一支军队一样,先学日本,在学德国、苏联,后来又学美国人,可谓是学遍东西,各国的顾问找了无数。可就始终没有打造出一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发展出一支有自己作战风格的军队来。

杨震之所以鼓励部下在作战中大胆创新,敢去尝试没有经过,甚至前人没有经验的领域,就是希望能够打造出一支有自己作战风格的合成军队来。不要人云己云,跟在别人的屁股后边吃剩饭。外国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自己在不形成符合自身状况的作战风格,还何谈什么发展?

这也是杨震明知道孙三的选择对眼下自己的装甲兵来说更适合一些,但为何要让他们还是调头向西攻击前进,单独对付第五联队。就是要让他们从基础做起,培养起合成化作战能力。

无论从培养人才,还是今后装甲部队的发展,杨震是真心的希望,自己的部队也能出现卡图科夫、罗特米斯特罗夫、巴巴贾尼扬等那样擅长合成装甲作战的装甲兵人才。更希望自己部队能出现雷巴尔科、莫斯卡连科、罗曼年科那样的高级合成战术指挥人才。

人才的真正成熟和成长,是要到战场上去体验的。不经历过战火考验的人,是成不了真正的人才的。杨震现在的决心很大,就算这个实验性质的装甲旅真的打光了,只要能培养出一批合格的装甲兵指挥员,自己也就认了。

对于装甲兵使用杨震只能摸索着来,但是眼下的战局却是让他有些头疼。第八师团解决的虽然很轻松,这多少有些让人感觉到意外。尽管这是去年就布好的这个局,原本只是想钓一条小鱼,却没有想到钓上一条大龙虾。

一个日军老牌常备师团居然就这么毁到了毒品上,说实在的杨震多少有些感觉意外。但无疑第八师团的轻松解决,给自己减小了伤亡,给下一步的作战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至少在围歼十一师团的时候,不用担心侧后方的安全。

至于十一师团那边虽然还在顽强的抵抗,但还是在按照原定的计划来。至于十四师团那边还在和王效明你来我往的在拉锯。被抽调走两个旅,只余一个旅外加上三分区部队的王效明虽与十四师团几经苦战,双方伤亡数字虽然都不小,但却是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现在让杨震有些疑惑的却是位于整个战场中线的二十九师团。这个二十九师团在十一师团被合围后,不退反进。攻势非但没有减弱,而且还有加强的趋势。甚至在陶净非已经出现在他的侧翼,却还是在不顾伤亡,向锅盔河一线猛冲猛打。

就算知道日军向来没有见死不救的传统,但杨震却是总感觉二十九师团如此做多少有些显得诡异。按照目前整个战场的态势来看,如果二十九师团放弃北上勃利的意图,西撤与十四师团汇合,对于日军来说还能有一个缓手。

但在眼下整个中部战局已经明朗的情况之下,十一师团已经陷入合围,其两路对进的态势已经被打破。继续坚持北上,就算有心救援十一师团,对于二十九师团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难道他上村利道真的不担心把自己在搭进去?他难道就真的不怕自己还有什么其他的动作?

杨震越想越感觉二十九师团此举有些不寻常,难道这又是上村利道耍什么阴谋诡计?感觉面前笼罩着一层迷雾的杨震,拿起电话正准备要通在勃利郭邴勋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又放下。

既然将整个中部的战局都交给了郭邴勋指挥,而郭邴勋又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自己又干嘛总是抓住不放,自己应该相信自己的战友有能力把握住战机。杨震放下手中的电话,将视线又转向了地图。

现在对于杨震来说,他知道自己该研究下一步作战怎么去打的时候。坐在地图前的杨震将视线从勃利战场上又转移到了密山境内。最终他的目光还是落在了密山的西南部地区,也就是后世的鸡东县境内。

那里有日军一个所谓的永备国境筑垒地域密山小鹿台要塞,有日军正在组建中的一个第三国境守备队。这里,自杜开山顺利的拿下密山县城以及东安后,杨震的目光就一直放在这里。

杨震的手点在密山西南部半截河地区,也就是后世鸡东的向阳镇一直没有松开。半截河地区虽然只是所谓的国境阵地,其火力与工事的坚固程度与北面的虎头要塞,南面的东宁要塞群无法相比。

但是却正是扼制这整个东满要塞群的中间地带,其向北可以策应虎头要塞群,向南可以威胁到东宁、珲春两大要塞群。拿下半截河要塞,尤其是已经修建完的小鹿台要塞,向南可以直接攻下东宁要塞群北面屏障,绥阳境内的天长山国境筑垒地域。向北,可以将完全将虎头要塞孤立起来。

杜开山虽然拿下了大半个密山,但这个半截河要塞就像一道铁索一样,死死的卡住了杜开山南下的道路。在拿下密山县城后,兵锋已经直抵兴凯湖一线的杜开山已经三次来电,请示是否对所谓的关东军半截河要塞区发起攻击。

眼下驻守在半截河要塞区的关东军第三国境守备队只有一千五百人,只有一个炮兵中队,弹药的大部分都被调拨给第八师团。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都正处于极度的空虚的时候,此时正是攻击的最好机会。

关东军在东北修建了大量的所谓要塞与筑垒地域,仅仅杨震知道的成规模的就有十四处之多。部队今后作战遭遇到这种工事的情况不会少数,杜开山攻击半截河日军筑垒地域可以取得相当多的攻坚经验,对今后的作战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杨震也有些担心。一是担心部队没有类似的攻坚经验,在面对这种有坚固工事的筑垒地域的时候,会引起较大的伤亡。二也是担心杜开山所部被这个半截河要塞拖住,给下一步作战的总体部署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但这个半截河要塞不拿下来,就有如一块卡在嗓子里面的骨头。不仅无法对南面的东宁要塞造成威胁,而且要牵扯自己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尤其在下一步作战很有可能在穆棱、宁安、苇河境内展开之时,这个半截河要塞区对于自己始终是一个威胁。

杨震看着地图上密山西南地区以及侧后方向的穆棱,思虑良久还是决定无论如何这个半截河要塞区还是拿下来。拿下半截河要塞,一是取得类似的攻坚经验。二也是为了拔出一颗时刻威胁到自己的钉子,第三点就是南边的东宁要塞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这个半截河地区的日军要塞性质的所谓永备筑垒国境守备地域都必须要拿下来。 шшш ●тTk Λn ●¢O

终于下定决心的杨震拿起电话,没有发电报,而是乘车绕过正在激战的宝清外围战场,直接赶赴密山。对于这次攻坚作战方案,他还要和杜开山仔细研究一下。尤其是攻击手段,必须的仔细琢磨,以求最大的减少伤亡。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个父亲的拜托第一百五十三章 倾巢而出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实力第五百零二章 德国战俘的贡献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径庭的杨震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达夫的感觉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个决心很难下第六十八章 不服气的牛岛满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执与坚持第三百零一章 实战化的装甲兵指挥学校第二百二十七章 韩仁和的猜测第四百二十八章 阴沟里翻船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断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决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250章 棘手的战场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并夺回来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后的勾心斗角第一百三十章 血战天津(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开序幕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买到飞机的原因第七十章 同志们杀鬼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三百零八章没有草包第七十章 奇袭苇河(1)第三百二十九章 谈话之两难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结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议第五十三章 遇险(2)第二百四十八章 势在必得第二百七十五章 苏联人的交换条件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之才的杜开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们同意我就认账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费了第四十八章 假想敌中队第四十五章为什么你们没有那些毛病第一百五十二章 赌徒性格第三百八十八章补充协议第四百零三章 底气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这是自欺欺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杨震的好胃口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为动力第一百零三章 雪耻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五百七十八章 清剿与反击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七十六章 杨震的苦心第一百零三章 探讨第四百零三章 底气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春生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军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价注定是要付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们的手太短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万幸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之滑头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师团的整顿计划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锤子买卖?第七十九章 一只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坚持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一百三十二章 调整部署第五章 鸡生蛋的道理第三百九十二章 国崎登的自以为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辉煌的开端(6)第三百三十三章 谈话之束星北第六十二章 冈村宁次的选择第三十一章 战场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们的手太短第三百二十一章劝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觉第三百零二章 战局如棋盘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觉不正常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杨震的意图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只是一个引子第三百六十章 战后影响(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杨震的自信第二百九十九章 变生肘腋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二百三十四章 这些东西都是给你们的第226章 连皮毛都算不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轴承之困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谋划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头烂额的泽田茂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个父亲的拜托第一百五十三章 倾巢而出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实力第五百零二章 德国战俘的贡献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径庭的杨震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达夫的感觉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个决心很难下第六十八章 不服气的牛岛满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执与坚持第三百零一章 实战化的装甲兵指挥学校第二百二十七章 韩仁和的猜测第四百二十八章 阴沟里翻船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断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决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250章 棘手的战场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并夺回来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后的勾心斗角第一百三十章 血战天津(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开序幕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买到飞机的原因第七十章 同志们杀鬼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三百零八章没有草包第七十章 奇袭苇河(1)第三百二十九章 谈话之两难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结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议第五十三章 遇险(2)第二百四十八章 势在必得第二百七十五章 苏联人的交换条件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之才的杜开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们同意我就认账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费了第四十八章 假想敌中队第四十五章为什么你们没有那些毛病第一百五十二章 赌徒性格第三百八十八章补充协议第四百零三章 底气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这是自欺欺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杨震的好胃口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为动力第一百零三章 雪耻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五百七十八章 清剿与反击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七十六章 杨震的苦心第一百零三章 探讨第四百零三章 底气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春生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军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价注定是要付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们的手太短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万幸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之滑头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师团的整顿计划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锤子买卖?第七十九章 一只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坚持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一百三十二章 调整部署第五章 鸡生蛋的道理第三百九十二章 国崎登的自以为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辉煌的开端(6)第三百三十三章 谈话之束星北第六十二章 冈村宁次的选择第三十一章 战场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们的手太短第三百二十一章劝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觉第三百零二章 战局如棋盘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觉不正常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杨震的意图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只是一个引子第三百六十章 战后影响(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杨震的自信第二百九十九章 变生肘腋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二百三十四章 这些东西都是给你们的第226章 连皮毛都算不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轴承之困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谋划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头烂额的泽田茂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