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工业体系

bookmark

王汉章夺取雅鲁藏布江流域之后,修通两地的铁路也被正式提上日程,无论是现在还是从长远来讲,不可能永远靠汽车运输,而且费用实在太高了。

修通两地的铁路还是相当有难度的,钦敦江和雅鲁藏布江之间是崇山峻岭,要修路的难度很大,所以英国人没有修。

英国人不修是因为他是殖民者,他们就算付出也是为了更大的回报,但是王汉章不是,王汉章建设的是自己的国家,难度虽然大,但是却必须修,另外修通之后,对整个国家的战略来讲也都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多方的考虑,特别是从地形上,铁路工程师们最终选定了从密支那和曼德勒之间的文多沿着钦敦江的支流修一条铁路到钦敦江,然后修过钦敦江,最后到因帕尔,最后到卢姆丁,正好将卢慕丁这个铁路枢纽和战略要地因帕尔连接起来,而且这条铁路线是最好修的,地形相对于从其他地方更简单一些。

王汉章为了更快的完工,打算征集百万人分段修筑,这样一年多,顶多一年半就可以修筑完工,不过王汉章也没有去考察,这事铁路工程师们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王汉章必须保证物资的充足,另外就是真的能征集百万人修铁路,要不然缺少必要的压土机等机械,又没有足够的人手,那是绝对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完工的。

关于铁轨方面,中国自己是有能力制造铁轨的,而技术上,也没有多大的问题,攀枝花的铁矿现在生产的钢铁质量绝对过关,用来造枪造炮的钢铁绝对可以用来造铁轨的。

根据之前的实验效果,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仰光到彬马那的铁路因为战争缘故被摧毁严重,尽管王汉章当时没有修,但是除了担心鬼子飞机的轰炸之外,另外就是缺少钢铁,更缺少铁轨,但是并不代表王汉章不修铁路。

王汉章只是让人把陆基修好,只等铺设路轨,而这样也培养了一些半吊子的技术工人了,至少到了修筑完全没有形的铁路时也不用完全由技术工程师指导了。

钢铁方面并没有多大的问题,蒋介石现在月产量就有30吨,王汉章已经跟蒋介石达成了协议,五年内,每个月提供10吨给王汉章,另外秦国每个月也能捣鼓五吨钢铁出来,加起来就有15吨,除了5吨用来造枪炮,其他的用于民用和制造铁轨。

另外大规模的生产很快就可以实现了,现在做什么都需要钢铁,王汉章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可能不提前做好准备,王汉章早就在准备大规模生产钢铁,只不过找矿和建设厂房,还有缺乏设备限制了王汉章,不过国人到底是最聪明的人种,设备不好,缺乏没关系,我们找替代办法。

另一方面,王汉章也派人从美国订购大量的各种设备运过来,虽然英国不承认秦国,美国也没有承认,不过王汉章找的是澳门的华商出面,他们可以打着中立国葡萄牙的旗帜去,英美就算知道也不敢过分为难。

另外日本也不敢得罪葡萄牙,日本保留澳门就证明了这一点,葡萄牙现在可是有巴西保护,日本小辫子在巴西手中。

一个月之前船队发来电报,他们已经出发,虽然绕道澳大利亚,但是应该差不多到了。想起来足足装了12条大船的设备、机械,一旦运到,王汉章缺乏的设备和机械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而德国人也已经出发了,算算,到来的时间应该差不多,差不了几天。他们一道,王汉章就有了专业的生产铁轨的设备,还有炼钢设备。

从文多到因帕尔,到卢姆丁的铁路已经开工,目前已经组织了三十万人开始动工动土,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将会继续动员至少70万人。那个时候王汉章的钱应该也印出来了,到时候就可以统一货币了,动员起来也省很多事。

而王汉章着重动员的就是缅甸人,要是再从缅甸各族动员几十万人,那缅甸人就彻底闹腾不起来,没了青壮年,靠老弱妇孺,打游击都跑不动。

4月10日,从美国购买的物资率先运到,船只在多个港口卸货,这批物资的抵达,王汉章狠狠的松了一口气,这些物资可是耗费了王汉章不少真金白银,王汉章下次发行货币都没有什么黄金储备了。

王汉章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美国人并没有为难船队,或许他们知道,或许他们不知道,但是物资运到之后,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这批物资很早之前就在搜集,那是王汉章还没有跟德国搭上线,虽然想获得德国的援助,但是自己没有任何资本跟德国交还,德国也未必看的上,所以王汉章才派人去美国采购。

这批物资有秦国最紧缺的采矿设备,化工设备等,有了这些机械设备,王汉章就可以在秦国建立一个基本的工业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卸货,虽然海上很平静,但是不排除没有危险,早点将货物搬上岸,王汉章也更放心。

五天后他们终于卸货完毕,而这个时候德国援助的机械设备也抵达,德国援助的设备还是非常的齐全的,有化工、钢铁、电子等王汉章急需的设备,另外还有一千多名技术人员,不过这些人大多数虽然穿的衣服还很干净,但是面色如土,估计是被关了很久的犹太人了。

设备卸载完毕之后,根据之前的协议,德国人将货船全部装上德国紧缺的石油和部分稀有金属矿石运回德国。

而秦国则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开始组装设备,以便尽快投入生产。

首先是建立四座年产量10吨的钢铁厂和两座年产量20万吨的钢铁厂,另外化工厂2座,生物制药厂两座,还有在秦国沿海中部港口城市实兑建立一座船厂,还有机械设备工厂和稀有金属的工厂也会一一建立起来,虽然很多工厂建起来看不到很多实际的利益,或者说暂时没用,但是王汉章需要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非等到要的时候才去做。

德国人看到王汉章居然还从美国运回来那么多设备也十分的吃惊,本来他们还担心王汉章所有的东西都准备依靠德国的援助,不过明显不是,他们现在也明白王汉章为什么能异军突起,一年的功夫就从几十人的小排长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国土面积比德国还要大的皇帝,从王汉章的表现来看,王汉章确实是未雨绸缪,步步都算计的很好。

德国人相信王汉章早就在准备了,因为距离秦国成立也才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王汉章要是临时去采办,就算不还价也不可能这么快,因此王汉章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依靠德国的力量。

德国人援助的机械设备才装了6条船,而王汉章自己买装了12条船,因此德国人的工作量陡然增加了三倍,不过这些德国人并不抱怨,德国人做事确实很严谨,做事的效率也很高。

不过看着中国工人好技术人员、科学家加班加点的在那里干活,他们被秦国人民的吃苦耐劳精神折服了。

很多时候他们非常担心秦国的技术、和科学家们不会组装设备,但是秦国的技术工人们都会白天请教,然后自己模拟,到了晚上会继续组装。

为了赶时间,他们都市轮班工作,因此工地上日夜都有人在工作,王汉章不可能按照平常那样循序渐进,王汉章需要用人力换取时间,别人一个月完工,王汉章希望能压缩的更短,那样这些机械设备就能尽快的投入生产。

德国人虽然严谨,但是也都是按部就班,在他们看来,秦国的这种行为很不能理解,因为加快工程进度,有的东西是可以的,但是有的却不行,很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而这些王汉章自然也考虑到了,比如大型厂房的地基,王汉章都是宁可多花钱,也要将地基建的更加的稳固,能预防地震等等,还有厂房也是这样,王汉章并没有多花钱就放弃加大投入,王汉章知道这些东西要是现在不注意,到时候一旦出现问题,那么造成的停工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就更大了。

而且要是在战争时期还会影响战局,所以王汉章要求速度的同时,并没有牺牲质量,只不过通过加大投入来保障质量。德国的专家到来之后,王汉章的金融也开始了,之前王汉章已经准备了技术以外的所有东西。王汉章发行货币采用后世一样的币值,货币单位也是一样。

德国人的到来已经带来了印刷所需要的特种纸,制造货币模版的机器也有一套运抵秦国,还有就是生产特种纸的设备和技术也运抵,现在正在缅北开设工厂,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投入生产。

看着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王汉章终于松了一口气,经济、工业、农业、移民已经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王汉章操心,大的方针拿定,其他的就交给下面的人。王汉章也该收拾鬼子了,要不然他们还把自己忘了。

第62章 笼络人心第39章 灭印度第13章 夺取温都尔汗第18章 乱扯一通第31章 仰光大屠杀(中)第15章 内政(二)第49章 日本换人第28章 中苏领土谈判第17章 再歼日军整师团第34章 犹太真的要建国了第19章 进攻泰国第7章 中德结盟第28章 犹太建国谈判(一)第33章 美援第44章 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第3章 尼赫鲁也不傻第46章 见龙云(一)第3章 战争终结者第7章 中德结盟第28章 追击阿拉斯加舰队第59章 蒋介石翻脸第11章 英、日的对策第51章 对日条约第66章 世界震惊第13章 夺取尼豪岛第39章 中东战争(三)第54章 英美求援第47章 队友是用来卖的第47章 戈培尔的反击第50章 空战第8章 里宾特洛甫的野心第62章 惊诧小日本第32章 德国的实力第20章 夜间作战第13章 日本人的担忧第49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上)第19章 中途岛海战第59章 橡树行动(三)第6章 潜艇绞杀(中)第21章 进攻克孜勒第8章 确立合作第33章 美援第34章 汉语编程第7章 绝不忍辱偷生第3章 ,三巨头会议(下)第25章 工业发展第43章 顾氏外交第41章 日本又焦虑了第7章 唐刀第38章 中东战争(二)第24章 日本人凌乱了第40章 法兰西复国第3章 被坑的总是我们第2章 交易第3章 被坑的总是我们第21章 进攻克孜勒第43章 后果第35章 无声的战役第70章 轰炸美军舰队(下)第48章 夺取塔纳诺河北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12章 孙立人战温都尔汗第54章 英美求援第38章 中东战争(二)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17章 日本人的烦恼第50章 御前决议第47章 大德尔塔会战第58章 和社会党谈判第52章 民族未来(上)第27章 瘟疫来了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9章 王汉章 的担忧第40章 万颗导弹大轰炸第23章 石油大发现第64章 斯大林的阴谋第66章 太平洋局势第22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多少钱第60章 海战第2章 交易第1章 高卢鸡的恐惧症第15章 日苏勾结第57章 日本人的对策第4章 空中绞杀(下)第35章 赚钱第26章 邓尼茨的信条第8章 确立合作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33章 四大核心技术第63章 夺取威克岛第20章 夜间作战第33章 斯普鲁恩斯的阴谋第49章 开战第60章 夭折的叛乱第25章 第13舰队覆灭第33章 美援第64章 莫名其妙的东窗事发第7章 中德结盟第34章 汉语编程
第62章 笼络人心第39章 灭印度第13章 夺取温都尔汗第18章 乱扯一通第31章 仰光大屠杀(中)第15章 内政(二)第49章 日本换人第28章 中苏领土谈判第17章 再歼日军整师团第34章 犹太真的要建国了第19章 进攻泰国第7章 中德结盟第28章 犹太建国谈判(一)第33章 美援第44章 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第3章 尼赫鲁也不傻第46章 见龙云(一)第3章 战争终结者第7章 中德结盟第28章 追击阿拉斯加舰队第59章 蒋介石翻脸第11章 英、日的对策第51章 对日条约第66章 世界震惊第13章 夺取尼豪岛第39章 中东战争(三)第54章 英美求援第47章 队友是用来卖的第47章 戈培尔的反击第50章 空战第8章 里宾特洛甫的野心第62章 惊诧小日本第32章 德国的实力第20章 夜间作战第13章 日本人的担忧第49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上)第19章 中途岛海战第59章 橡树行动(三)第6章 潜艇绞杀(中)第21章 进攻克孜勒第8章 确立合作第33章 美援第34章 汉语编程第7章 绝不忍辱偷生第3章 ,三巨头会议(下)第25章 工业发展第43章 顾氏外交第41章 日本又焦虑了第7章 唐刀第38章 中东战争(二)第24章 日本人凌乱了第40章 法兰西复国第3章 被坑的总是我们第2章 交易第3章 被坑的总是我们第21章 进攻克孜勒第43章 后果第35章 无声的战役第70章 轰炸美军舰队(下)第48章 夺取塔纳诺河北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12章 孙立人战温都尔汗第54章 英美求援第38章 中东战争(二)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17章 日本人的烦恼第50章 御前决议第47章 大德尔塔会战第58章 和社会党谈判第52章 民族未来(上)第27章 瘟疫来了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9章 王汉章 的担忧第40章 万颗导弹大轰炸第23章 石油大发现第64章 斯大林的阴谋第66章 太平洋局势第22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多少钱第60章 海战第2章 交易第1章 高卢鸡的恐惧症第15章 日苏勾结第57章 日本人的对策第4章 空中绞杀(下)第35章 赚钱第26章 邓尼茨的信条第8章 确立合作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33章 四大核心技术第63章 夺取威克岛第20章 夜间作战第33章 斯普鲁恩斯的阴谋第49章 开战第60章 夭折的叛乱第25章 第13舰队覆灭第33章 美援第64章 莫名其妙的东窗事发第7章 中德结盟第34章 汉语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