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招揽

夜阑人静,荒郊野外的树林里,被淡淡的雾气环绕,雾气像轻纱一般飘渺,远处的树林,群山都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下,这个时候赶路,很难辨别前面的方向。

“方侍卫,通知其他人,在此地休整一下。”

淳于谙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匆忙疾驰了几天,比预想的速度快很多,主要还得益于拉车的两匹宝马,四蹄健壮,比寻常马剽悍,真可谓是千里马,他坐在马车里,不但没耽搁工夫,还加快了行程,所以白日就过了原本要下榻的驿站,夜晚只能在荒山野岭休整。

马车的减震设置的不错,坐垫也厚,在马车上闭目养神,丝毫不感到颠簸,这一路上不用忍受风餐露宿之苦,还能在车中抓紧时间调养,照此速度下去,不用一个月就能赶到北边的平阳城。

“少主,这边树林里都是雾气,咱们不好辨认方向,不如等到天亮出发。”

方侍卫撩着帘子下了马车,交待随行的侍卫们在原地生火做饭,一直赶路,大家的晚膳都没有用,这才出发四天,就比预想的行程多走了一天的路。他跟着自家少主在马车上,一点苦没吃,还有不少好吃的糕点,干果,那个烤鱼片上面抹了辣椒和蜂蜜,又甜又辣还鲜香,他一个不贪嘴的人都吃的停不下来,被自家少主一直瞪视,那些好像都是未来少夫人特地给少主携带的。

“好。”

淳于谙点点头,沉默不语,又恢复从前的模样,他抿着嘴,坐直身子,从马车的小几抽屉里,拿出一个沙盘,是平阳城地势分布图,心里猜想,若是大秦开战的话,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攻击。

大秦和大周之间,相隔一条水流湍急的河,只有一条细细地铁索桥,平日里,两国也做一些交易,想要出城,必须在平阳城的府衙登记,管理的相对严格,若是过到大秦境内超过一个月,回来的时候在府衙必须交一大笔银子,所以两国的贸易多半在铁索桥上进行,商人们把准备的货物清点好,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轻省不少。

因为大秦有异动,大周这边很快做出了反应,已经撤离这边的铁锁桥,并且关闭城门,大秦的军队想要攻城,首要任务就是渡河,这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

对大秦来讲,开战最有利的时候还是寒冬,河水冻冰,不用走桥就可以过河,大周的士兵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民风彪悍的大秦。可是大秦那边似乎是已经等不及,现在就着手做了准备,淳于谙想,或许大秦手里有什么底牌也说不定。

马车外,几名侍卫铺了一层厚厚地油毡布,分组,有人去附近寻找水源,有人去打山鸡野味,有侍卫负责生火,不在驿站里面,众人就要自己解决食宿问题,出行之前也带了干粮,就是那种脱了水分干硬的饼子,这样保存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少主,您要用点什么?兄弟们正在烤鸡。”

方侍卫搓搓手,心里寻思,这一路他在少主身边跟着坐在马车里面享福,实际什么也没干,少主习惯亲自动手,端茶倒水这样的小活计都轮不到他帮忙。

“马车上有小铁锅,装上水,给大家熬点粥吧。”

淳于谙转动了一下手上的戒指,在出行之前,青璃曾经叮嘱过,千万要让大家吃饱喝好,这样才有力气,一路上不会平顺,万一三皇子耶律楚仁有什么幺蛾子,大家吃饱饭也能有力气应付,所以出行之前,事无巨细都做好万全的准备。

“是,少主。”

方脸侍卫高兴的不行,兄弟们骑马出门,不可能带着太多东西,锅碗瓢盆也没地方放,还是少主仁慈,特地准备了精米,终于可以告别那些干硬的饼子,熬粥,把饼子撕碎放在粥里也好,吃着柔软。

淳于谙摆摆手,面上不动声色,离开青璃已经四天,感觉比四年还要漫长,最近都在想着平阳城的军情粮草一系列事宜,还要关注京都传来的消息,刻意让自己时刻有事做,这样才觉得心里不那么空荡。

早上,信鸽送来了京都的情报,一切都和他安排的一样,京都的百姓们已经被煽动起来,还有一些书生,整日到宫城的门口处下跪,写下血书情愿,请求皇上遵守老祖宗的留下的规矩,立嫡子四皇子耶律楚阳为太子,而朝堂上,也有支持四皇子的官员和一些御史台上书,要求弘德帝申饬三皇子耶律楚仁,作为皇家的皇子,如此不顾名声,和小倌厮混在一起,有辱大秦皇室颜面。

后宫之中,姜贵妃气得摔了好几套心爱的茶碗,最大的靠山姜太后死的不明不白,最近几天,她一直活在恐慌之中,很怕下一人就会轮到她,在她的寝宫,暗卫加强了好几倍,保证一只蚂蚁都进不来。

借着太后薨的机会,白皇后也不再隐忍,亲自接待了一些官夫人,从姜贵妃手中抢过凤印,重新掌管六宫,并且和五皇子的生母,一个昭仪娘娘联手,一起打压姜贵妃。

那个昭仪也是聪明人,不然五皇子也不会平安活到现在,她看得出来,若是三皇子耶律楚仁继承皇位,姜贵妃当上太后的话,以后绝对没有他们母子好果子吃,支持四皇子耶律楚阳是最好的选择。

“少主,信鸽又送来了消息。”

听到马车顶部有动静,方侍卫站起身,拉开马车的天窗,从信鸽的脚上拿下一张小纸条。这天窗设计的真好,对他们来说不但是能透风,若是遇见敌袭,打开天窗都上面飞出,也要比从车窗出去安全。

“少主,如您所想,皇上没能答应四皇子殿下出征的请求。”

方脸侍卫打开纸条看了一遍,检查信上有没有被涂毒,见一切无误,这才交给淳于谙,“不过,皇上最近身子不好,让三皇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到六部去历练。”

“恩,这样很好。”

淳于谙点点头,深邃的眼眸闪过一缕幽光。耶律楚阳出征,这事只是先提出来,三皇子耶律楚仁不会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提出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再说若是离开京都去边关,京都内的形势不好掌握,万一弘德帝和耶律楚仁合谋,迅速立下太子之位,那可就得不偿失。

马车外,点燃着两堆篝火,侍卫们在烤山鸡野味,另一堆篝火上架着铁锅,里面是晶莹的米粥,正汩汩地冒泡,空气中传来一种特有的稻香味,方侍卫手里拿着纸包,正在和大家介绍里面的东西,有脱水的蔬菜,白菜,胡萝卜,木耳,香菇和紫菜等,另一包有干虾仁,鱿鱼干,只要放在粥中,马上就成了海鲜粥,都不用加盐巴。

“恩,味道不错啊,这是未来少夫人准备的?”

“是啊,没看咱们也借光跟着享受吗,你刚才吃的瓜子就是少夫人给咱们少主准备的,方大哥说还有很多哩。”

吃饱喝足之后,两名侍卫靠在大树边窃窃私语,心里对青璃很是感激,虽然准备一些粮米熬粥,对她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让他们在赶路的时候不用和从前一样啃着干巴巴的干粮,也能吃一口热乎的,刚还方侍卫还和众人说,车里不但有米粮,有点心,有干果,有水果,还有肉干,等下次熬上一锅肉粥给大家尝尝。

与此同时,被众人念叨的青璃正在打喷嚏,她用帕子擦了擦嘴角,还是止不住“阿嚏!阿嚏!”她摸摸耳朵,有些发烫,就是不知道谁在念叨她。

“小姐,您不是染上风寒了吧?”

麦芽一脸担心地看着青璃,今日下雨,多少有点潮气进了马车,一冷一热,在这样的夏日里最容易生病,自家小姐算是身子好的,那些常年不出闺房的小姐们,经常要喝苦药汤子,一旦变天马上生病。

“无事,可能是谁念叨我呢,阿嚏……”

青璃摇摇头,让麦冬把马车上四壁的火烛灭了了两盏,马车里更加昏暗,对面的车凳已经被放置下来,上面放着一个枕头,和家里的小榻差不多宽度,小子喜睡在上面刚刚好。

下晌的时候,众人遇见桥祭,子喜亲眼目睹那么悲哀的一幕之后,哭了好久,他还是一个七岁的小娃,这件事给他不小的冲击,此刻睡着了,眉眼还紧皱在一起。

青璃想,或许早早的能明白这个世道,也是有些好处吧。小弟性子纯良乖巧,而这个世俗污浊太多,为了不让他被污染,青璃只能倾尽所能的教育,马上就是乱世,还有更多受苦受难的人。

诚然,自家现在的条件,可以管闲事,可以救人,但是,世间最难测的就是人心,若是救了居心叵测之辈,会给自家带来很多麻烦,甚至灾祸,从现在开始,她就要好好给自家小弟上课。

“小姐,您是不是嗓子有些紧呢?还是喝一杯姜枣茶吧。”

姜枣茶,是青璃自己琢磨的新品种,以前在府上,要用生姜和红枣加在一起熬制,要是路上感染风寒,生火也费劲,夏日马车里太热,所以她就把生姜磨成了粉末状,红枣也是如此,混合在一起,用热水冲泡,效果也还可以。

“恩。”

青璃吹了吹,抿了一小口,她在马车上,能听见前面大伯家里马车传来地呼噜声,让她很羡慕,大伯无论到哪里,什么环境,晚上都能睡的香甜,在马车里也是一样。

晚上夜宿的时候,大伯和大堂哥莫子冬带着小娃莫重远宿在一辆马车,大伯娘,大堂嫂和堂姐莫青菊带着小女娃穗穗宿在第二辆马车,她的马车最宽敞,有她和小弟,还有丫鬟婆子。

白日里折腾一天,于嬷嬷也靠着车壁睡的香甜,麦芽努努嘴,小声地对青璃道,“小姐,您还是睡吧,奴婢值夜就行。”

“然后呢,你半夜熬一宿,明日赶路继续睡吗?”

青璃点了一下麦芽的额角,轻笑道,“出门一切从简,就不值夜了,你们都睡吧,这是村里人家的院子,不会有什么事。”

下雨的夜晚,有些寒凉,多亏青璃带着丝被,她站起身,给熟睡的小弟盖好被子,这才躺到了对面,闭上眼睛小憩,同样是夜宿在马车里,比上一次和沈冰雨在渔村的时候,心里安定了些。

马车外,雨点打在车壁上,噼里啪啦,有节奏感的敲击声,青璃想着桥祭的事,不知不觉地就睡了过去。

天光放亮,夜雨骤停。

大清早,灶间上面的烟囱飘着袅袅的炊烟,小丫头二丫起身,端着鸡食盆喂鸡,因为院中有马车,她没把几只母鸡放出来,手顺着笼子的小口伸进去,摸到热乎乎的鸡蛋,高兴地眯了眼睛,“娘,咱家的母鸡又下蛋了,这次是两个,瞧瞧,还热乎呢!”

青璃下了马车,见到二丫眼睛都快眯成了月牙,也被她的喜悦感染,这种农家生活欢乐多,见到鸡鸭多下几个蛋,就能足足高兴上一天,她曾经体会这种淳朴的欢乐。

“我们出门之前,也带了鸡蛋。”

青璃打开小几上的拉门,拿出一盆的鸡蛋,拿出来的时候又特地从空间里收了几个野鸡蛋添上,递给二丫说道,“喏,都是鸡蛋,拿去给你娘吧。”

“漂亮姐姐,你给鸡蛋是干啥的,要炒着吃吗?”

二丫大眼睛圆溜溜的,看着盆里面的鸡蛋,有好多个,可以让自家吃两个月,这位漂亮姐姐真的是富人家的姐姐,拿出这么多的鸡蛋,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们不吃,这是给你家的,就当是借住一个晚上表示感谢。”

“可是,你们只是在院子,没有宿在屋子啊。”

二丫不贪心,也没有接过鸡蛋,最后青璃叹口气,把鸡蛋盆给了麦芽,鸡蛋还是这丫头提议带在路上用的,自家车上装了小袋的面粉,麦芽怕宿在荒野没吃的,想给她做手擀面条,正好加上一个蛋,脱水蔬菜和干虾仁,热气腾腾的吃上一碗,比干干的饼子和糕点强。

“这鸡蛋咋还多了呢。”

麦芽嘀咕了一句,这才去灶间送鸡蛋。二丫拉着青璃参观农家小院,家里比较空旷,没有什么得用的东西,前院种了一个葡萄架,还有一个挡雨的小棚子,从正屋来穿过,后面是一片菜地,地里有各种蔬菜,已经开花结果。

“家里这是来了客人了吗?”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子从屋子里出来,枯瘦的手扶着裂缝的土墙,她的嘴唇干裂,上了年纪,眼角上都是皱纹,说话之前,还咳嗽了两声。

“娘,这几位老爷夫人小姐,都是赶路路过咱们这的,昨夜下雨,所以马车就停在咱家的院落。”

二丫娘用裙摆抹了抹手上的水,听到动静从灶间里跑了出来,扶着老婆子,一脸紧张地道,“娘,你咋又咳嗽呢,是不是昨夜下雨染上了风寒?要不等会熬点生姜水喝吧。”

“没啥,人老了就是这样,禁不起折腾。”

老婆子耳朵有点背,二丫娘要在她近前说,她才能听到,片刻,房里又出来一个干瘦的小老头,两个人一起在院子里,搬着小板凳晒太阳,和青璃大伯,大伯娘说着闲话。

早膳,还有几块昨日没用完的玉米饼子,麦芽和于嬷嬷进了灶间,用细白面做了一大锅的面条,那一小盆的鸡蛋几乎都放了进去,一人一个,还带出二丫家里的份,青璃想给这贫困的家留点银子,无奈二丫娘说这是举手之劳,说什么也不要,说是自家没做什么,拿着银子烫手,心里不安稳,让她很感叹,还是村里的人淳朴。

“娘,这是细白面做的面条吗,真劲道,好吃!”

二丫喝着汤,眼睛眯着,这种细白面,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吃上,那时候家里会咬牙买上二斤细面,用来包饺子,可也没有这面条细白,面汤里还加了虾仁,有鸡蛋有青菜,她吃了一个肚圆,汤都喝了个干干净净。

“恩,你这嘴馋的丫头,咱这是借光,可不行乱要人家贵人的东西。”

二丫娘用筷子的另一面敲了自家闺女的头,进行说教,还是家里穷,全靠二丫爹一个人,她又没生出男娃,公婆开明,对她已经够好了,实在不能再有什么奢求,至少自家也没饿着肚子不是。

早膳之后,青璃家进行走前准备,把马车上空了的桶里装好水,麦芽听从青璃的安排,把车上的水果糕点和干货都放在一起,最后发现油纸包不够用,她找了一个包袱皮装着,青璃拎了一下,还挺沉。

雨后的空气清新,阳光也不刺眼,是难得的好天气,适合出行,青璃在门口处走了一圈,见家里人准备妥当,和车夫交待了一下路线,正要上车,突然听到前面有小娃的啼哭声。

“哇哇哇哇……”

“小妹,穗穗好像有些发热,一直哭个不停。”

付彩云用手摸摸穗穗的小脸蛋,小娃还不到一岁,正是脆弱的时候,这次来京都,她不想把小闺女给下人带着,怕她们不尽心,一路上她还要喂母乳,好在穗穗一直好好的,谁想到回去的路上,竟然发了热,这让她焦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我看看,不能是昨日下雨天赶路,染上风寒了吧?”

青璃登上莫子冬家的马车,把小女娃穗穗抱在怀里,这小娃眉头皱在一起,哭个不停,抬起小手,不停抵抗,在青璃的怀里挣扎。

“穗穗不是风寒,而是风热。”

青璃给穗穗把脉,小娃比较脆弱,需要更妥善的照顾,京都和凤阳的温度差很多,感染暑气,在这个时候发出来,所以啼哭不止,不太适合马上赶路。

“大堂嫂,安心,我这里有对症的药材。”

青璃回到马车上,实际是从空间里,取出蝉蜕,蝉为土木余气所化,饮风露而不食,气清虚,味甘性寒,所以能够治疗风热,而且蝉蜕含有的成分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效果,对啼哭小儿有安神宁心之用。

“唉,这可是要耽误咱的行程了。”

付彩云接过穗穗,抱在怀里哄着,不过丝毫没起到效果,穗穗一直哭个不停,嗓子都哭哑了,大伯娘和堂姐莫青菊也过来抱着,众人愁眉苦脸。

“吃上一副药就好,我们过晌午走也是一样。”

青璃让麦芽去煎药,安慰自家大堂嫂,她先给穗穗使用一个眩晕术,让小娃能睡上一会儿,再哭,可真是把她爹娘的心都哭散了。

“二丫娘,我回来了!”

门外一个汉子走进了门,大叫一声,看到家里停着三辆高头大马车,吓了一跳,呐呐地道,“这是,来了贵人吗?”

“哪里是贵人,我们就是路过的。”

莫子冬正好在车下,见到家里的正主回来,赶忙解释了一句,要是给人家带来麻烦,那就不好了。

“哦,不麻烦不麻烦,谁没有个出门在外的时候。”

那汉子笑声爽朗憨厚,穿着一身带补丁的粗布衣衫,背后背着一个口袋,站在院子里喊着,“爹娘,我回来了,给您二老买了松软的糕点,二丫,看看爹你给买了什么?你最喜欢吃的麦芽糖!”

“儿啊,不是和你说了,不要总是惦记我们两个老的,给二丫买块糖吃就行了,攒点银钱,也要给你媳妇买块花布才好。”

老婆子先听到动静,从树下站起身,听着是训斥的口气,实则脸上笑开花,自家儿子出门做工做了三个月,总算能回到家里来,他们想念的很。

“爹,娘,您二老年纪大了,也得吃点好的,等我赚了银子,给你们二老也买块好布料。”

汉子脸上带着愉悦的笑,那种穷人家赚了银子的幸福感,让青璃很是感动,她很喜欢这种勤劳朴实的农家人,不爱占便宜,二丫一家都是这个脾气秉性,让她更想招揽这一家为她做事。

“不是说还要几天才能回来,咋这么快呢?还没吃饭吧?”

二丫的娘喜滋滋地从灶间里出来,看到自家男人身后背着米面,心里松了一口气,原想着,家里米面都空了,还想和邻居家借上二斤,等买了再还回去,这次不用张口,孩子爹回来的及时。

“恩,没吃呢,昨儿晚上,东家就给我们发了银子,工期提前结束,我赶了一宿路,衣裳湿了又干,省了车马银子,这银钱都够给爹娘买糕饼。”

汉子抓抓头,看到青璃的大伯,大伯娘看向他,有些不好意思,随即又是爽朗一笑,“真是让贵人见笑,咱家条件不好,我想能省点就省点。”

“老弟,节约点好,不过也要注意身体。”

大伯拍了拍汉子的后背,想起自家原来的日子,也是从村里走到镇上,为了省下几个铜板,那几个铜板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斤粗面的银钱,坐牛车,总是舍不得。

“爹,你回来了,正好!”

二丫像一阵风一样,从屋子里面冲出来,亲昵地拉着他爹,大眼睛圆溜溜地转,“漂亮姐姐给了我很多的糕饼点心,我都分出来了,给爷奶,给你和娘,还有邻居家和我玩的好的小枝。”

二丫得了好东西,也不自己独吞,把能想到的人都想到了,怕自己吃的太多,还提前做好了分配,现在见到她爹回来,喜上眉梢,不停地蹦跳。

“爹娘,孩子娘,其实还有一件事。”

二丫的爹挠挠头,脸色红了红,似乎难以启齿,犹豫片刻,这才说道,“我到了镇上之后,看到了老家来的人,沐阳破了城,他们都是在破城之前逃出来的,也没带啥,现在走投无路,想来投奔咱们。”

汉子刚说完,门外又进来一群人,男女老少,一共有十多个,穿的破破烂烂,还背着带补丁的破布包,他们都是沐阳城的住户,因为那边被战火侵袭,一大家子早早就逃出来,路上还被山匪抢去了银子,靠乞讨才来到汝阳城。

“这是咋回事?”

二丫奶奶站起身,眼睛看着进门的十几个人,十多年以前,沐阳曾经遭受过水患,所以家里人成了流民,一路跑到了汝阳扎根,这么多年过的也是艰难,所以看到老家来的人这幅模样,也跟着抹泪。

“老姐姐,俺们实在不好意思打扰,可是也是没办法了,呜呜。”

人群之中,走出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妇人,她抹着眼泪,说家里的情况。他们家在沐阳一个镇上,真是边关要塞,家里都是手艺人,祖辈都靠手艺讨生活。前段时间,家里在铁匠铺做工的大儿子听说人说沐阳早晚会被破城,家里人商议,也觉得不安全,那时候大周的士兵已经要断了粮草。

他们这一大家子有手艺,也不怕养不活自己,目的地就设在汝阳,想等沐阳稳定在回去,谁知道才出了沐阳一天,沐阳就被破城,南部小国的士兵屠城,他们曾经亲眼看见过残忍一幕,那些刽子手士兵从沐阳城楼上扔下百姓的脑袋。

家里人商议,往京都这边来,谁想到路上遇见山匪,把仅有的银子都抢走了,这一路很辛苦,是做工加乞讨过来的。早上天刚亮,在镇上的时候,家里的小娃饿晕过去,二丫爹正好路过,就多问了几句,得知原来也是沐阳的老乡,这才带回家。

“唉,世道艰难啊,你们要是不嫌弃,就暂时住在我家。”

老婆子擦了擦眼泪,叹息了两声,说道,“只是家里面没啥地方,你们这些人住也不知道够不够,大家挤挤,咱家是乡下人,只有点糙米粗面的,你们别嫌弃才好。”

“呜呜呜,老姐姐说的哪里话,咱们以前就是小老百姓,勉强糊口,咱们就吃上一顿就成。”

“是啊,大娘,俺们都有手艺,俺们三兄弟都是木匠,俺两个儿子力气大,以前是做铁匠的。”

一个长的还算强壮的男子说话瓮声瓮气地保证,“俺们手艺不错,下晌就出门找活计,能养活自己,大娘您家真是善心人,俺们会记在心里的,俺也不会说话,就是在俺们落魄时候帮助的人,俺娘说要格外珍惜,懂得感恩。”

二丫娘见来了这么多人没吃饭,也没说二话,从二丫爹手中接过米面袋子,去了灶间里生火造反,来的这些有妇人,也不好闲着,也在洗过手之后,跟着进了灶间,几个力气大的男子,在院子里劈柴找活计,年纪大一些爷奶辈的两人就和二丫爷奶闲聊,说南边沐阳城的一些琐事。

“麦冬,你看这些人怎么样?”

穗穗喝完了药,又睡了过去,家里人也不敢走,怕一上路,这小娃又被惊醒啼哭,只好耽搁下来,青璃无聊地坐在马车上嗑瓜子,从车窗里看外面的一幕。

“还可以。”

麦冬给青璃倒了一杯茶,这才又道,“这家还不错,都是勤劳人,看妇人就知道,指甲缝隙里面没有泥,手上却有茧子,证明一路上也在干活计。”

“恩,观察真仔细。”

青璃不住点头,看那些人,知道过意不去找活干,开始也在门外没有进门,有一颗感恩的心,品行不错,二丫的爹爹更不错,是个热心人。

“一家子都是手艺人,有木匠和铁匠,正是我需要的。”

青璃吐出瓜子皮,轻抿一口茶水,心里盘算,若是这么人愿意的话,去海边帮助她造船不错,家里现在最缺工匠,特别是品行过关的,毕竟找人也不可能一家一家调查根底。

“小姐,若是他们愿意倒是好。”

麦冬附和一句,想起来刚才得到的消息,这才道,“小姐昨天交待的事,奴婢办妥了,那对掉在河里的龙凤胎兄妹,哥哥已经死了,妹妹救了过来。”

昨日龙凤胎的花车被做了手脚,从桥上掉到河水里,哥哥不会泅水,用最后的力量托起妹妹,所以妹妹就幸存了下来,现在得知真相,一句话不说,眼神淡漠,似乎是受了很大刺激。

“恩,怎么安排那个小丫头?”

青璃交给了麦冬,等于交给鬼罗刹处理,她只是出于关心,随口问了一句。还是因为龙凤胎兄妹的爹爹好赌成性,这才导致最后的家破人亡。当然,桥祭这样的古代迷信还是早早地取缔的好,不是龙凤胎兄妹也会有别人,难道真要把两个人活埋?

“要请示右护法。”

青璃点头,不过鬼罗刹太过神秘,听说分支也很多,她知道如玉是左护法,一直没见过右护法,从侧面,青璃看出一些问题,如玉是主管任务的,一些任务都需要她调派处理,而右护法那个神秘人,主要管理人事,这个龙凤胎的妹妹,心里只有恨意,这倒是一个好苗子。

很快,灶间传来阵阵饭香,这群流民蹲在院子里,依次净手之后,每个人都捧着饭碗,吃的很香甜,二丫站在树下,眼中带着好奇地看着众人,对她一个七八岁的小丫头来说,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战争,也不了解其中的残酷。

一顿饭,沐阳来的那些人吃得很快,如风卷残云,吃过之后还有点不好意思,和二丫家里人说,他们乞讨都是人家吃剩下的,夏日里,饭馊的快,怕吃出问题,也去地里挖野菜,有时候路过村里人家,会讨要上几根黄瓜解渴,也能填填肚子。

“大哥,咱们三兄弟都是木匠,最近在汝阳城,活计好找吗?”

刚吃过饭,几人忙不迭地打探消息,想尽快找到点活干,养活一家老小,总是吃住在别人家,还非亲非故的,良心不安。

“唉,最近不太好找啊,太后薨了,禁止嫁娶三个月,原本定亲要成亲打造嫁妆的人家,都无限期延后。”

二丫爹叹了一口气,要是打造嫁妆最轻省,在家里都行,村里人要嫁娶,也是要陪送床和柜子,多少能赚点银子,现在汝阳城招人都是盖房子或者修补房屋的。

“不过你说你两个儿子是铁匠,应该挺好找吧。”

二丫爹见他的话让几个人很失落,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他赶紧补充了一句,实在不行,码头也招人抗沙袋,就是辛苦一些,只要有力气,肯定能赚银子。

“俺们兄弟几个木工活做的还成,别的可不会啥。”

兄弟几个都紧皱双眉叹气,寻思能做点什么养家糊口,小买卖是不行,银子都被山匪劫光,一个大子儿的本钱都没有。

“麦冬,你去找二丫娘到马车上来叙话。”

青璃觉得她直接和这么多人说不太方便,就麦冬去叫了二丫娘,问问工匠这个问题,在海边可以给提供住处,这些人都可以做活,这些妇人们可以帮着浆洗,做饭。

“小姐,您找我吗?”

二丫娘第一次上马车,还有点拘谨,昨天晚上二丫说,马车很奢华,比村里的土财主家的马车还大,四周还有精美的雕刻和挂毯,她上马车的时候,麦芽正在点着安神的熏香。

“恩,是有点事和你说。不用拘谨。”

青璃淡淡一笑,让麦芽从小几的抽屉里拿出一盘蔬果,这些都空间里出品的苹果和梨,还有这个时候人们最喜欢吃的青杏子和桑葚,满满一大盘。

青璃以前倒是很喜欢吃桑葚,酸酸甜甜的,不过吃过之后吐舌头,整条舌头都成了紫色,有一天晚上差点把麦芽吓的惊叫出声,因为此,自家下人也很少采买桑葚。

“是这样的,你们一家愿意不愿意搬到海边去呢?”

青璃说起自己在海边有一个作坊,没具体说就是船坞,只说很缺人手,缺木匠和铁匠,只要他们一家答应去,都可以安排妥当,还有新来的这些人,也不愁找不到工。

在自家海边做工,待遇优厚,而且吃食上,自家全部供给,白面馒头,大米干饭,还有海里的海鱼,大虾,螃蟹,时常可以吃到肉,她在走之前,让人运送了一部分土,铺在木头箱子里,也能种一些青菜吃。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携带,那边提供衣衫,一年四季都有,还有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物品,只要用心做工就可以。

“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二丫娘有些不敢置信,孩子爹只是一个小木匠,虽然做活勤恳,可也赚不了这么多银子,还能带着家眷,而且她也能跟着做工,赚双份的银子,爹娘也不用担心,不用做活,也有贴补,还有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天三顿,不用担心饿肚子,这可真是遇见了贵人!

“只要勤快一点就行,你和家人商量一下吧,顺便问问今日来的这些人,要是愿意呢,我给写个帖子。”

青璃和二丫娘解释了一下,“我家在汝阳有一家花草铺子,就在中心地段,你们拿着我写的帖子,去找掌柜,他见到之后,就会安排你们去。”

“对了,需要说明一点,这次做工要签订工契,时间至少要在一年以上,每隔一段有休息时间,具体听安排。”

“小姐,我晓得,我去和孩子他爹说下,我想他准保愿意去。”

二丫娘喜滋滋地下了马车,这可真真的遇见了贵人,原本还要愁,这份工做完后,下份工还不知道在哪里,家里要节约一些,谁想到从老家那边来了这些人,这背井离乡的,她也能体会到那种苦楚,所以硬着头皮给他们做了一顿量足足的早饭,一下就用了三分之一的米面。

也就过了一个时辰,二丫娘又眉眼带笑地来给回话,家里人都愿意,而且那些从沐阳来的流民更是愿意的很,还想来给青璃磕头,多谢小姐给他们做工的机会。

青璃写了一个帖子,放在信封里,交给二丫娘,让他们收拾几件贴身衣物就可以,到时候在花草铺子,掌柜会安排他们坐马车到海边,路上也不用担心,都有人照应。

第071章 三尊大佛第004章 与家人吃晚饭第014章 相看第013章 赔礼第007章 又见淳于谙第060章 暗示?第064章 刘大牛登门第058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014章 二次救命之恩第030章 杂货铺大采购第048章 混乱第009章 回村第004章 灯会被掳第018章 解毒第092章 休书第080章 新帮工第098章 琐事第019章 有情况第014章 二次救命之恩第073章 山寨德胜班第092章 休书第040章 线索第092章 休书第030章 对策第073章 山寨德胜班第066章 邀请第006章 粮库第070章 尹府暗室第083章 找茬第076章 重阳节集市见闻第051章 镇上买院子第026章 营救第027章 下鸭蛋的鸡第031章 毒计第057章 待出征第080章 反转第064章 暴露第018章 试验田第072章 对战白可心第069章 同伙第016章 探望莫六婶子第003章 和爹爹识字第067章 喜相逢(打滚求月票)第020章 祈福第012章 故人第29章 恶战第046章 完爆第010章 谣言害人呐第026章 威慑第025章 去空间耕种第053章 诡夜第087 章 大结局(上)第046章 完爆第008章 交易第065章 追妻法宝第058章 享极乐第051章 征兵第075章 神秘鬼罗刹第053章 遇险第063章 好人做到底第085章 圆房第006章 粮库第058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039章 议定第011章 诗会第065章 骗术第028章 时疫第066章 一个不留第002章 一对红头绳第063章 年关第008章 京都一夜第060章 城门送行(万更求票)第015章 大哥的身份第014章 遭遇大忽悠神算子第002章 一对红头绳第081章 娃娃亲第040章 坏消息第071章 分礼物(万更求票)第085章 圆房第0686章 孕事第017章 不差钱第044章 迷路第080章 新帮工第048章 为你第004章 砍手党第082章 太后薨第063章 好人做到底第017章 收礼第009章 四美与四公子第100章 二伯一家第023章 端倪第097章 摆酒第026章 营救第096章 落雪,买马第079章 占领沛水第096章 商议第069章 同伙第002章 桥祭第052章 反击第013章 沐浴
第071章 三尊大佛第004章 与家人吃晚饭第014章 相看第013章 赔礼第007章 又见淳于谙第060章 暗示?第064章 刘大牛登门第058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014章 二次救命之恩第030章 杂货铺大采购第048章 混乱第009章 回村第004章 灯会被掳第018章 解毒第092章 休书第080章 新帮工第098章 琐事第019章 有情况第014章 二次救命之恩第073章 山寨德胜班第092章 休书第040章 线索第092章 休书第030章 对策第073章 山寨德胜班第066章 邀请第006章 粮库第070章 尹府暗室第083章 找茬第076章 重阳节集市见闻第051章 镇上买院子第026章 营救第027章 下鸭蛋的鸡第031章 毒计第057章 待出征第080章 反转第064章 暴露第018章 试验田第072章 对战白可心第069章 同伙第016章 探望莫六婶子第003章 和爹爹识字第067章 喜相逢(打滚求月票)第020章 祈福第012章 故人第29章 恶战第046章 完爆第010章 谣言害人呐第026章 威慑第025章 去空间耕种第053章 诡夜第087 章 大结局(上)第046章 完爆第008章 交易第065章 追妻法宝第058章 享极乐第051章 征兵第075章 神秘鬼罗刹第053章 遇险第063章 好人做到底第085章 圆房第006章 粮库第058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039章 议定第011章 诗会第065章 骗术第028章 时疫第066章 一个不留第002章 一对红头绳第063章 年关第008章 京都一夜第060章 城门送行(万更求票)第015章 大哥的身份第014章 遭遇大忽悠神算子第002章 一对红头绳第081章 娃娃亲第040章 坏消息第071章 分礼物(万更求票)第085章 圆房第0686章 孕事第017章 不差钱第044章 迷路第080章 新帮工第048章 为你第004章 砍手党第082章 太后薨第063章 好人做到底第017章 收礼第009章 四美与四公子第100章 二伯一家第023章 端倪第097章 摆酒第026章 营救第096章 落雪,买马第079章 占领沛水第096章 商议第069章 同伙第002章 桥祭第052章 反击第013章 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