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李治走前,光明正大地去钦天监衙门寻过一回袁天罡。

“晋阳公主仍旧住在立政殿,我已经在那里设下阵法,以滋养她的身体,袁台正也精通此道,必然知晓每隔九九八十一天,便要去把阵眼里耗尽精髓之气的玉石置换成新的。我此去晋阳,就把这件事托付给台正。”完全不是商量的语气好嘛?

袁天罡不以为意,毕竟如果对面的单单是一个晋王的身份,自己还不放在眼中的,可是对方是法术修为远远在自己之上的高人,高人有吩咐自然是莫敢不从的:“殿下真是菩萨心肠。”

“袁台正,道家的你说菩萨二字,未免太过轻率了。”李治并不喜欢别人将自己与佛家扯上关系,不知道是不是矫枉过正了。

袁天罡摸摸胡须:“殿下放心,此事就交给我了。”

李治自然不会让袁天罡又出力气又出钱财,早就准备好了一匣子炼制好的上等玉石,足够支撑两三年——按照惯例,自己每年都会被李世民召进长安,这里的分量是绰绰有余的。

说来也是奇怪,李治和武颜放心不下的人都是名为“妹妹”的生物。

长安去并州的路程并不很远,李治在属地的王府自然是建在太原。一行人浩浩荡荡,一路顺利地到达并州州府所在——太原郡。

并州的各级官员都守候在太原郡城门口恭迎晋王殿下。

李治年纪不大,只要在出了马车之后,摆出一副矜贵的模样便足够了。

武颜更是不需要露面,只要呆在马车里就是了。

官员和当地望族的当家人都是很有眼色的,如何不知晋王一行人车马劳顿?只在晋王面前挂了个号便纷纷告辞了。

等着车队到了太原晋王府的时候,早就有那被胡公公派遣过来的下人打扫了整个府邸。

武颜仍旧让胡公公帮衬自己处理家事,毕竟胡公公跟随李治多年,对原先的下人们还是很了解的,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眼见着胡公公先引着王爷王妃去了正院,正院的牌匾还是李世民钦赐的,龙飞凤舞的字体若不是武颜在古代呆得久了,必定是认不出来那是个啥。

现在嘛,她只能在心里嘀咕一下:扶风院,好奇怪的名字。

不管怎么说,御赐的牌匾,没人有胆子去把它换下来,也没人敢说不好听

虽然晋王和王妃没有显露出疲惫的神色,不过丫鬟们还是伺候着他们梳洗,洗净烟尘,早点歇息——一人一个院子,李治在扶风院,武颜在清影院。

次日天明,胡公公就拿来了门房收到的一大叠帖子,俱是上门拜会晋王的拜帖以及妇人们求见晋王妃的帖子。

李治和武颜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由李治清了清喉咙说:“先压着,过几日回复。”

胡公公自然觉得晋王殿下做得是再恰当不过了,吊一吊当地世家和官员的胃口,才显得殿下的身份高贵。

阿保和青桐翠柏服侍着李治、武颜用朝食,要说离宫的第一个好处就显露出来了:整个并州,他们俩是第一夫妻,再也不用去各处请安;他们是整个王府的最大,想要锻炼或者运动,尽可以放心地去做;他们是王府唯一的主人,想吃什么,就让下人去厨房点什么。

尽管在属地,但是一应吃穿还是按照晋王和王妃的份例来的,区区一个朝食就满满当当摆了两张桌子——分餐制。

武颜从前也不是不想厉行节俭,可是这些菜式摆上来的数量多、分量却不多,又有如今的惯例就是主人吃不完的赏给下人吃——还得是有头有脸的下人才能吃得到。

所以武颜和李治也早早就入乡随俗了。

吃完朝食,胡公公来请示如今王府的布置和规整事宜。

因为胡嬷嬷被留在了长安延康坊的晋王府里,武颜的奶娘徐氏也算是整个太原晋王府里数一数二的管事嬷嬷了——晋王殿下的奶娘,则是因为从前长孙皇后不想儿子与妇人太过亲近,早早就接受了赏赐回家享福去了。

饭后不宜喝水,武颜只是端着茶盏闻一闻桃花蜜露的香气:“陛下安排的属官都安置在太原郡府衙旁边的宅院里,方便他们去衙门处理事务;陛下赐下的北衙禁兵共三百人,住在一道门内,分成三队,每队每日负责巡逻王府四个时辰;其余婆子和我的陪房住在二道门,二道门入夜便锁了,内宅秩序不容乱;未许人家的丫鬟们住第三进的下人房;阿保近身伺候王爷是最妥帖的,这便照旧;胡公公仍是咱们晋王府的大总管……”

说到这里,武颜顿了一顿,又扭头对着李治说:“王爷觉得这样的安排如何?”

李治正在看着武颜安排事宜看得有些发呆,骤然被这么问了一句,只能说:“很好,一切都按王妃的意思办。”

武颜心想:再怎么样说,李治坐在旁边,当着下人们的面,自己都要做一做表面功夫的。不过,目前看来,管家真是一件一点难度都没有的事情,尤其是晋王府人丁单薄,等到下人们各司其职之后,自己该多无聊啊。

这么一番的安排,武颜倒是找到了当初身为将军之女、一国丞相的几分感觉了——毕竟在整个晋王府里说一不二,确实很酸爽。

安排好人事之后,武颜又对胡公公说:“胡公公且去把方才我说的那些都吩咐下去,青桐随您去把咱们府的院落布局图拿来我细看一看;我身边的徐嬷嬷知晓我平日的用度的衣物,便让她带着翠柏去整理箱笼,阿保最是了解王爷用惯的物件,也一同去。”

屋内的管事、丫鬟都去做事了,临走前,徐氏吩咐了椿儿等二等丫鬟在门外候着,听王爷和王妃的差遣——因为王妃不喜欢无事的时候身边围着太多的丫鬟。

恰好李治也有这个习惯,于是胡公公闭上了刚张开的嘴。五人出了扶风院的门,便分做两处各自行事。

青桐是个性子沉稳的,出了院子门就开始和胡公公寒暄,原本胡公公自持身份,不好拉下脸打听王妃的脾性——毕竟在长安的时候,王爷和王妃才大婚没几日便启程了,而启程的路上,王爷和王妃二人一人一辆马车,竟是等闲都不露面,所以胡公公统共也没能和王妃见几次面。

胡公公原指望干儿子从徐嬷嬷那边探听一些,没想到青桐倒是和自己攀谈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王妃性子很好,做事有度,只要下人按照规矩做事,必定会赏罚分明等等。

这绝对是青桐得了王妃的授意才会开口说这些的。胡公公想。

胡公公心想,若是王妃真的是一个按照规矩行事的人,那倒是不难伺候。来日方长,杂家先看着吧。

另一头,阿保嘴甜,对着徐氏嬷嬷长、嬷嬷短的,对着翠柏还喊姐姐。两方下人的头头们一时之间倒是相处融洽。

屋内仅剩李治和武颜,武颜闻着香甜的气息,还是忍不住小小啜了一口桃花蜜露冲泡的水:“这些帖子,你打算压几天?”

“三五天吧?”李治不太确定地说,尽管他心智成熟,这几年也耳濡目染,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那里学到一些驭下之道,不过初次行事,还是有几分不确定。

武颜知道这是着急不来的,并且她也相信用不了多久,李治就能上手了,便很随意地点头:“你……有考虑过成为九五之尊吗?”

有金大腿李治在,武颜不怕自己大逆不道的话被外人听去。

李治闻言也居然没有多少吃惊的神色,可见与武颜相交这么些年,他的心理素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我是曾见到太子身上的龙气正在散去,也推算过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任皇帝。”

李治平平淡淡地说这一番话,并不觉得成为人间帝王有什么值得激动的——那倒也是,人间帝王也不过是人间的而已,生老病死皆从天命。李治从前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上佛”,这么一比较,做一个皇帝确实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儿。

“按照你怕麻烦、又淡泊名利的性子,本应该会帮助李承乾吧?只要他不被废,日后你就不会上去顶包。”武颜明知故问。

李治摇摇头:“我能帮他一时,也没办法帮他五年十年。李承乾心性已定,日渐暴戾,东宫上空冤魂无数,纵使我连着三五日念往生咒也能不能散去。这样的人,一旦登基,便是生灵涂炭。而魏王李泰,没有龙气……”

看看,就算入了魔,李治还是这么悲天悯人。

武颜微笑:“我知道,就是想问问你。若是我没记错,还有两三年,太子就要被废了,被长孙无忌捧出来接棒的人就是你。我大概猜到了咱们来到这里的意义,咱们要不要联手开创一个空前的盛世?”

不仅是武颜知道,李治也知道jj大神希望他俩做的事是什么了。

李治没有什么野心,但是看到说起这番话,眼神清亮的阿颜,忽然觉得按照她的意思办也没什么不好,既然是阿颜想做的,并且又顺应了上仙的意思,就让她放心去做……

为什么会这么顺着她?因为欠她因果?还是?李治自己也不清楚了。

…………

把各方的拜帖压了三天,李治才叫人去下了回帖。这三天足够武颜和胡公公把晋王府梳理了好几遍,一些重要位子都换成了长安带来的人,尤其是李治所在的扶风院和武颜住的清影院,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人伺候着。

这一日,不只是李治在前头接见并州官员和当地望族的日子,也是武颜在后院宴请众人的正妻的日子——毕竟夫人外交也是外交的一部分。

李治的前院暂且不多说,毕竟来的都是人精,自然是觉得晋王日后都在并州,来日方长,总会有要和自己这些地头蛇合作的地方。因此对着年纪尚小的晋王只是众口一致的夸赞,并没多说什么前头的政事。

武颜后院的赏花宴大抵也是这样子,作为并州的第一夫人,完全没有不长眼的人会来寻武颜的不是,不过凭借敏锐的感官,武颜还是发现,领头的那个王家夫人郑氏身后的小娘子看自己的眼神有几分奇怪。

——王家,可不就是和长安城里王氏同宗同族的、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

那么这位小娘子应该是王郑氏的嫡次女,王素琴的堂妹——我去,这坑爹的世家圈子,兜兜转转到哪里都是能碰到他们的姻亲或者近亲。

不愿意把自己以后都局限在内宅之间,但是顶头**oss李世民还活的好好儿的,武颜若是出来在前头蹦跶了,必定是一个“死”字。所以她只能耐着心思和一众夫人打机锋。

一场宴会下来,表面上是宾主尽欢。实际上怎么样,只有各人心里清楚了。

王氏来的是太原一支的族长,同安大长公主之子,王素琴的叔父,王仁。

王仁不仅是太原王氏的族长,也是并州刺史。

今日他还带着自己的长子与次子——当然都是嫡出的。

其妻郑氏就是今日女眷的领头人物。

坐在马车里,郑氏想要开口说一说今日在晋王府后院的见闻。王仁挥挥手:“回去再说。”

郑氏眼见老爷手里开始转动三枚文玩核桃,便知道他正在思索今日所见所闻,于是不再出言惊扰。

到了王家,洗漱之后,王仁才开口问老妻:“你观晋王妃,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年岁不大,行事老练。今日花宴安排周到,便是各位夫人之间的座次,也都按照关系的亲疏远亲照顾到了;对着素巧打量的眼神也是全然没有在意……”没错,嫡次女王素巧今日会偶尔做出失礼的举动打量晋王妃,也是得到郑氏的示意的,不然依着太原王氏的家教,不论私底下如何,人前总是不会失礼的王氏女,怎么会做出如此不知轻重礼节的举动?

又不是长安城里春风得意进而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一支。郑氏在心里小声抱怨,很是不明白为何婆母不提拔自己相公去长安,反而抬举另一房。

其实还是郑氏目光短浅了,太原乃是王氏立族之地,同安大长公主把亲儿子弄成了从三品的并州刺史,可比在长安为官,权利要大得多。

王仁转了转手上的核桃:“有这么一回便够了,下一回就别在晋王妃面前做这么失礼的事了。”这次的试探也是王仁默许郑氏授意嫡次女做的。

“是。”郑氏虽然对婆母的做法不理解,不过还是很听夫君的话的,“那咱们素巧……”

“我早就说过了,咱们王家的嫡出女儿即便是做一个皇子正妃也是足够的,区区侧妃……不必再提此事。”并不是王仁一片慈父之心,只是他觉得嫡次女的婚事可以为自己谋划更多的利益,为何要去做区区皇子侧妃?更何况还是一个年级尚小的皇子。

武颜虽然不知道目前有哪几户人家想要把家里的女儿塞进晋王府,但是他们肯定不会现在行事的——最起码也不能表露得这么着急,在晋王大婚才一个月的时候凑热闹。

侧妃、小妾或者通房,在武颜的眼里都不是事儿,毕竟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晋王李治了。

如今要关注的事情,便是帮助李治了解并州各地的民生、军事等情况。其中又以民生为重。

第六十三章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14章 倒v第十章第四章第二十四章第8章 倒v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12章 倒v第三十二章第七章第三十四章第13章 倒v第四十八章第六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章第二章第六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七章第七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六十一章第9章 倒v第二十一章第四十章第13章 倒v第十章第11章 倒v第五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16章 倒v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八章第十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章第六十四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13章 倒v第五十六章第三章第四十八章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8章 倒v第十四章第十一章第四十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1章 捉虫第三十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二章第9章 倒v第二十五章第六十章第三十七章第9章 倒v第四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五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章第二十章第十章第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三章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14章 倒v第十章第四章第二十四章第8章 倒v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12章 倒v第三十二章第七章第三十四章第13章 倒v第四十八章第六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章第二章第六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七章第七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六十一章第9章 倒v第二十一章第四十章第13章 倒v第十章第11章 倒v第五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16章 倒v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八章第十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章第六十四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13章 倒v第五十六章第三章第四十八章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8章 倒v第十四章第十一章第四十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1章 捉虫第三十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二章第9章 倒v第二十五章第六十章第三十七章第9章 倒v第四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五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章第二十章第十章第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