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雨落幽燕

在李家庄村民的接应下,董遵诲打了一个大胜仗,将两倍于自己的辽军彻底击溃。就连辽军主将高谟翰也险些被董遵诲所部士兵斩杀,他只能歪戴着头盔,狼狈逃窜!

董遵诲立即命令部下搜集沿线船只,确保在北岸没有留下任何船只。至于这段时间内百姓们休渔所导致的损失,皆由幽州府库加以补偿。反正萧海真新投靠周朝,正要收买民心、巩固权势,对这些白条肯定会乐于认购,免得百姓离心离德。

不得不说,高谟翰找的那些老农对天气很有研究,才过了两天,天就开始下了大雨,一下就下到月底。等到了九月初,好不容易才停了雨,可天还是阴沉沉、雾蒙蒙的,始终没见过晴天。

本来耶律述律还准备再次派出兵马南下震慑幽燕地区,可看到这天气情况,耶律述律果断叫停:万一南下兵马被大水冲散,那新近登基称帝的他就会颜面大损!还不如停止南下,将这烂摊子交给后周呢!

此时幽州北面的几条河流,河水全都暴涨,就算是南方善泳者,也根本无法泅渡。董遵诲眼看着幽州城外的护城河已经与地面平行,心中大骇。幽州城地势较高,就连这里都积攒了这么多的雨水,那整个幽燕地区还不得洪水泛滥啊!

董遵诲很是担忧,主动来到萧海真的府邸求见。经过前几天的大胜之后,萧海真也对董遵诲很是客气,亲自迎出府门,把臂入府。

两人来到客厅,分主客坐下,董遵诲便充满焦虑的说道:“萧大人,上个月连降大雨,各地河水暴涨、积水甚多。我听当地的百姓说,这几年十月里很容易下大雨,万一到时候形成洪涝灾害,百姓们可就要受苦了!”

萧海真不以为然,撇着嘴说道:“董将军不必担心,天有不测风云,老天爷总是下雨,咱们能有什么办法?!就算出了什么差错,相信陛下也会理解我们的!”

董遵诲看着萧海真不以为然的样子,忍不住问道:“萧大人,不知您有抗洪救灾的预案没有?咱们总得预作准备啊!”

董遵诲见萧海真连连摇头,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怒火。既然为官一方,就得造福一方,你现在装聋作哑,怎么能对得起叫你父母官的那些个百姓!

不过,现在董遵诲并没有权力掌控民政,刚刚被皇帝敲打过的他也不敢越权行事,万一惹恼了萧海真,那董遵诲更没有办法防洪救灾。

董遵诲眼珠一转,低声说道:“可能萧大人还不清楚,咱们周朝有许多闲置的官员,他们平日里没有本职工作,天天以抨击朝政为乐,赢得了不少的清名!尤其是那些烦人的御史,天天盯着咱们,每日都想着一举名动京城!对他们来说,将咱们弹劾下马就是他们最大的机会!咱们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免得招惹这些个贱人!”

董遵诲这么一说,萧海真倒是听了进去,他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兄弟提醒得甚是,咱们大周就这点不好,要是在大辽……”

董遵诲连忙笑道:“大哥慎言,咱们现在都是周臣,凡事还是以咱们的大周标准为好!”

萧海真连连点头,“兄弟我跟你说句实话,过去每年下大雨的时候,我这个幽州节度使也只是派人守住幽州四门,避免大水入城,至于四面的百姓,也只能听天由命。用你们中原人的话说,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兄弟对这‘抗洪救灾’有什么方案、措施?”

董遵诲早知道萧海真对抗洪一事漠不关心,却没有想到他居然只是守住四门,没有采取一点儿措施。怪不得幽燕落入辽人的统治之下后,百姓人数明显减少,刚开始董遵诲还以为是百姓不忍盘剥全都背井离乡,现在才明白:光是每年的自然灾害,就要了不少无辜百姓的性命!

董遵诲转世之前,在现代也就是个平头百姓,哪里有什么防洪救灾的经验,只不过前世他倒也在电视、报纸上看了些报道,总算是能想出点东西来。

董遵诲苦笑着说道:“我就是个打仗的料子,哪里懂什么防洪救灾的措施。不过当年在开封府的时候,也听那些地方官们说过些防范的法子,更亲自领军疏通过汴水。我觉得咱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通过各县衙役、里正组织当地青壮,对辖区内河流进行清查,并加固河堤;其次,立即撤离高危地区的百姓,防止突然溃堤;第三,对各地府库进行排查,对府库里的粮食存粮进行登记,以便赈济灾民……”

董遵诲一口气说了十余条,就连萧海真这样的民政文盲都觉得这些措施确实可行,充满了真知灼见。萧海真很是佩服,你看看人家,打起仗来顺风顺水,就连防洪救灾这样的民政活,人家都能游刃有余,这才叫文武双全!

萧海真立即招来文书,命他将董遵诲所讲的措施仔细誊抄一遍,立即雕版,向整个幽燕地区的官府进行分发,确保每个县都能收到两份文告。同时,萧海真还采纳董遵诲的建议,将各县的防汛工作落实到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如果本地区因为人为原因出现溃堤,就将一把手就地正法!

这条命令一出,各地怨声载道,牢骚满腹,不过各地行政长官终于对防汛工作重视起来,不再固守在县城中,更不会一直待在船上办公,而是亲自走上了堤坝,率领本县民壮进行大规模加固。

到十月初三,各地虽然警讯不断,可基本上还没有出现大规模溃堤,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难民潮。低洼地区的百姓已经在官府的劝说或强制执行下离开了故乡,前往大城市或者地势较高处避祸。因为有着幽州府的严令,官吏们虽然对赈灾物资有所克扣,却也不敢做得过于过分。霉米饭虽然味道不佳,可也能勉强果腹,百姓们因此存活者,比起历史上来要多了好多。

董遵诲也没有闲着,一直率领部队奋战在抗洪抢险的一线。有他做榜样,刚刚投向周朝的幽州官吏们也不敢怠慢,虽然心里咒骂个不停,可还是跟着董遵诲身后,不断在由州府附近的堤坝上巡视。还别说,虽然每天都出一身臭汗,可是心里安稳,不像过去收了昧心钱那般,夜里时时做着噩梦。

十月初三的这一天晚上,天气还算凉爽,董遵诲匆匆洗了个澡,提前睡下。昨夜下了整宿的大雨,昨晚上一天都泡在了堤坝上,今天又在堤坝上转了大半天,他实在是没有了气力再熬夜。

等到半夜时分,就见天上突然一道亮光,不久就传来了一声巨响!打雷了,下雨收衣服喽!不久,天空中电光飞舞,雷声不断,豆大的雨滴连成串地冲下来,将屋顶瓦片砸得咚咚乱响!

董遵诲一个翻身从铺上跳起来,连忙推开门看去,就见大雨连绵,虽然举着火把,却也看不见五米外的地面!董遵诲心中大惊,立即对屋子里的士兵们喊道:“马上集合,咱们准备上堤坝!”

士兵们这几日累成了泥猴,听到董遵诲的命令后,虽然尽力节省时间,可等到全军集合的时候,也耗费了小半个时辰。

董遵诲随手披上一件蓑衣,就要领着部队上堤坝,这时从不上堤坝的萧海真居然也小跑着冲了进来,对董遵诲大声喊道:“贤弟,大事不好,我刚刚得到通报,河间、莫州等地突发大雨,水势暴涨,咱们幽州各地也不断传来险情!据说河堤已经被水漫过,现在城下全是积水!”

董遵诲马上说道:“还请兄长立即下令,封堵四门,避免灌水。反正这四面城墙处已经备好了大量的蒲团土石,幽州各地百姓也进行过统一的疏散,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可怜那些护堤卫士,没有时间逃离,这是我的过错啊!”

萧海真立即命人照做,接着与董遵诲一同登上城楼远眺。就见白日里董遵诲他们所坚守的河堤如今已经看不出任何痕迹,全都泡在了大雨里。董遵诲本部人马因为路况不熟,一直没在堤坝上值夜,全都得以幸免,而堤坝上负责值守的五百余名青壮,只有百余人得以逃回!

见董遵诲很是懊恼,萧海真叹了口气,“贤弟不必后悔,我看这溃堤之罪过,并不在你们,一定是上游官府玩忽职守,这才导致河堤崩溃,河水暴涨!幸好在你的提议下,已经将四野里百姓提前撤离,要不然今天晚上就得有数万人被洪水冲走!”

董遵诲长叹一声:“看这大雨的来势,这才咱们幽燕可要遭了大难喽!我立即上奏朝廷,请求救援,希望兄长一同与我上书。陛下待人宽厚又善待百姓,一定会派人前来救援。只是大水过后往往有大疫,幽燕百姓可要受苦了!”

第454章 极不愉快的会面第328章 空城计(下)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63章 夜袭(一)第349章 刺杀郭荣!第36章 落魄青年赵匡胤第238章 刘子陂大战(6)第466章 一声霹雳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241章 刘承佑之死(上)第268章 大战长寿村(上)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20章 党进大战杨继业(上)第162章 千里外的算计(下)第41章 小巷刺杀(上)第394章 河上斩蛟龙第1章 重生古代第400章 断人念想(下)第72章 襄州巨变(上)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64章 夜袭(二)第86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487章 匕首现第81章 月黑杀人夜第94章 北上中原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300章 确立储君第456章 击退儋珪第316章 御营密谈(下)第53章 赵匡胤的出走(中)第292章 赶赴幽燕第5章 客栈送王朴(上)第85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205章 逼退辽军第113章 浴血搏杀(1)第378章 六合大战(下)第272章 辽国剧变(中)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343章 断我粮草?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264章 城头伏击战第150章 劝说解晖第339章 奸佞误国第398章 是贤士还是大头兵第296章 亲密战友副统帅(上)第57章 桂英,误会啊!第166章 食君禄 不惜死(中)第312章 有过必究第490章 瓜分权柄第61章 郢州内争第481章 难堪与憋屈第507章 筑基第276章 漫长血夜(中)第283章 贿赂皇帝郭威第496章 两封求援信第351章 转行工程兵?!第285章 郭威遇刺第233章 刘子陂大战(1)第308章 高平之战(2)第60章 告别与行军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229章 占据滑州第6章 客栈送王朴(下)第452章 各有心机第65章 夜袭(三)第69章 浴血城头(二)第477章 风雨扬州城第468章 铁打的泽州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414章 大战洪泽湖(上)第209章 大政变(2)第121章 御营议事第473章 老将末路第10章 坊中起争端第432章 北疆巨变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479章 好大一场火(下)第202章 将相失和(上)第33章 喜得大将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72章 襄州巨变(上)第171章 铁口神算(下)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410章 暴怒出击第103章 甲具骑兵第268章 大战长寿村(上)第457章 挥军泽州第321章 党进大战刘继业(下)第386章 将帅失和第154章 大战王景崇(1)第312章 有过必究第460章 奇袭高平关第106章 争斗(中)第171章 铁口神算(下)第256章 黄旗加身(下)第338章 平边策第431章 李煜登基
第454章 极不愉快的会面第328章 空城计(下)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63章 夜袭(一)第349章 刺杀郭荣!第36章 落魄青年赵匡胤第238章 刘子陂大战(6)第466章 一声霹雳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241章 刘承佑之死(上)第268章 大战长寿村(上)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20章 党进大战杨继业(上)第162章 千里外的算计(下)第41章 小巷刺杀(上)第394章 河上斩蛟龙第1章 重生古代第400章 断人念想(下)第72章 襄州巨变(上)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64章 夜袭(二)第86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487章 匕首现第81章 月黑杀人夜第94章 北上中原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300章 确立储君第456章 击退儋珪第316章 御营密谈(下)第53章 赵匡胤的出走(中)第292章 赶赴幽燕第5章 客栈送王朴(上)第85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205章 逼退辽军第113章 浴血搏杀(1)第378章 六合大战(下)第272章 辽国剧变(中)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343章 断我粮草?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264章 城头伏击战第150章 劝说解晖第339章 奸佞误国第398章 是贤士还是大头兵第296章 亲密战友副统帅(上)第57章 桂英,误会啊!第166章 食君禄 不惜死(中)第312章 有过必究第490章 瓜分权柄第61章 郢州内争第481章 难堪与憋屈第507章 筑基第276章 漫长血夜(中)第283章 贿赂皇帝郭威第496章 两封求援信第351章 转行工程兵?!第285章 郭威遇刺第233章 刘子陂大战(1)第308章 高平之战(2)第60章 告别与行军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229章 占据滑州第6章 客栈送王朴(下)第452章 各有心机第65章 夜袭(三)第69章 浴血城头(二)第477章 风雨扬州城第468章 铁打的泽州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414章 大战洪泽湖(上)第209章 大政变(2)第121章 御营议事第473章 老将末路第10章 坊中起争端第432章 北疆巨变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479章 好大一场火(下)第202章 将相失和(上)第33章 喜得大将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72章 襄州巨变(上)第171章 铁口神算(下)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410章 暴怒出击第103章 甲具骑兵第268章 大战长寿村(上)第457章 挥军泽州第321章 党进大战刘继业(下)第386章 将帅失和第154章 大战王景崇(1)第312章 有过必究第460章 奇袭高平关第106章 争斗(中)第171章 铁口神算(下)第256章 黄旗加身(下)第338章 平边策第431章 李煜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