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见马植 (2)

看到赵良嗣惊恐的样子,贾世忠赶忙离座,站于赵良嗣对面,鞠躬一拜,说道:“哥哥莫慌。她们乃世忠的朋友,此番与世忠结伴而来,乃是为结交哥哥,并无恶意。哥哥,以前的时候,她们因不认识哥哥,多有得罪,还望哥哥谅解。”

贾世忠如此一说,赵良嗣从惊慌中缓过劲来,心里暗想,自己刚才的反应有点过度了,不管咋说,他们几位是俺义弟带来的;俺义弟既然带她们来了,其中必有缘故,自己不该反应过度,不该喊衙役们进来,显得太小气了,且伤了义弟面子。如此一想,赵良嗣忙对几位衙役道:“你们下去吧!是俺兄弟及几位长久不见得朋友,出了点误会而已。”

几个衙役闻令,退出了大堂。

银芝和金银铜铁四霞姑娘见状,也冲赵良嗣道了万福,以表示歉意。

几位姑娘中,金霞抱着双手,大不咧咧地冲赵良嗣一拜,说道:“赵大人,以前相见,互不相识,并不知道你是朝廷大员、秘书丞。当时,我们姐妹,因恶金人,故与大人有那番打斗。好在仅仅是打打而已,并无大碍。赵大人,多有得罪!金霞给你赔罪了。”

说着,又冲赵良嗣弯腰一拜。

赵良嗣见说,脸上勉强挤出了点笑容。

贾世忠刚忙让着赵良嗣说道:“哥哥且坐,听俺慢慢说与你听。”

赵良嗣闻言,冲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说道:“误会,误会,几位姑娘请坐。”

说毕,赵良嗣在八仙桌旁坐了下来。

贾世忠坐到了八仙桌另一侧。

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也在客位上坐了下来。

贾世忠遂将银芝及四霞姑娘如何去了燕郊,如何深夜投宿、如何与她们结识等等情况,详细说给了赵良嗣。

考虑到赵良嗣乃朝廷命官,贾世忠未说银芝公主的真实身份,只说银芝是汴京城里的大家闺秀,因家庭变故原因而流落燕郊的。

赵良嗣听贾世忠说了情况后,慌忙站起身来,双手抱拳,笑呵呵地对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说道:“有道是不打不相识,幸会,幸会。几位姑娘,故唐大诗人李太白有诗曰:‘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俺虽在朝廷为官,然,许多事情也是心不由己,无奈而为,多有烦忧,若有得罪,还望谅解。几位姑娘既然是俺义弟的朋友,就等于是俺赵良嗣的朋友。以往的事情,无须再提;从今以后,但凡有需要帮助的事情,几位姑娘只管开口便是,俺将倾尽全力,舍命相助。”

赵良嗣的这番话,让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对他有了好感。

银芝心里暗想,原来这人也不是多坏,只是官职在身,责任在肩,许多事情,不得不为而已。

于是,银芝的脸上,展现出了亲切柔和的表情。

当时,双方将以往的事情说清了,就不再拘束,开始说些闲话。

说话当中,贾世忠问道:“哥哥在上,俺有一事,想问问哥哥,不知当问不当问?”

赵良嗣道:“瞧贤弟说的,咱哥俩,还有啥当问不当文问的?贤弟如此一说,便是把哥哥当外人了。贤弟,有什问的,你只管问便是。”

“好!”贾世忠说道:“哥哥既是这样说了,俺就直接问了。哥哥,朝廷是不是和女真签订了盟约,欲共行伐辽?”

赵良嗣见问,说道:“确有此事,而且,这个盟约,便是哥哥亲自出面,和女真人签订的。去年冬天的时候,受朝廷委派,哥哥跨海而去,到了女真,经过多轮谈判,签订了海上盟约,约定宋金两国,于来年开春,共同起兵,共行伐辽。”

“哥哥,朝廷为什么要签订这样一个盟约?”

赵良嗣沉吟了一下,说道:“贤弟,你也也知道,俺从契丹,投奔南朝,就是为了献联金灭辽之计。后晋时,石敬瑭割让幽燕十六州与契丹,南朝因此失去战略要地。自太祖时,南朝就多次为收复幽燕失地而战,终因力不如人,不能收复回来。如今,女真崛起,牵制了契丹,南朝正好借势而收复失地,故有此盟约的签订。”

“哥哥,兄弟还得多问一句。朝廷为什么一定要灭了辽国?那女真人的金国可靠吗?”

“若不灭辽,燕云故土如何收复?贤弟,以前的时候,咱们是辽民,这个不假,但咱们更应该知道,咱们的根在中原。贤弟呀,根是什么?根是本呀!只有根深了,枝叶才能茂盛;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咱们都不能忘了本,都要要时刻牢记咱们是汉民,咱们的根在中原,咱们不能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赵良嗣的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很是感人,连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都给感动了。银芝心中,对国家和个人、朝廷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银芝的心中,对父亲策动江南民变,起兵造反的行为,开始有了反思。

在银芝反思的这个时候,贾世忠继续说道:“哥哥说的是。关于宋金海上盟约,我也是听说的,略知一二,但理解得没有这么深。哥哥,最近一段时间,俺在大禹山上,结识了道士许贯忠,以他的看法,签订如此一个盟约,似乎不是甚好。”

赵良嗣闻言,再次沉吟了起来。

关于签订此盟约究竟是好是坏,朝廷上也颇有争议,民间有议论,也是正常的;现在,见贾世忠问起此事,赵良嗣遂又将签订盟约的道理,给贾世忠和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说了一通。

赵良嗣说毕后,贾世忠又说道:“我们来的路上,见朝廷大军向北进发,可是去征剿契丹?”

赵良嗣点头道:“正是。此次,由童枢密率大军二十万,由南向北,攻取幽州。女真将从北向南,牵制契丹。契丹受南北夹击,自顾不暇,收复幽州,势在必得。”

贾世忠闻言点头。

赵良嗣续说道:“贤弟,两国交战,幽州一带,必定大乱,以兄之见,不如舍弃了幽州房产田地,定居京中。贤弟啊,有哥哥在,万事好办,哥哥会安排好的。”

贾世忠道:“多谢哥哥挂念。哥哥,要是你说的这个情况,俺得赶紧返回幽州去,等把那边的事情安排好后,再来京师找哥哥不迟。”

赵良嗣道:“不急,贤弟不妨在东京多呆些时日,带着几位姑娘们好好转转,观赏下东京城景,为兄也好尽尽地主之意。”

贾世忠闻言,心想也是,俺也没多转过东京呢,不妨借这个机会,带着银芝他们,好好玩玩东京城。至于幽州那边的战事,与小民们没多大关系,龙四他们会守好庄院的。如此想着,贾世忠遂望赵良嗣一拜,回道:“哥哥所言极是。”

赵良嗣见贾世忠答应在东京多带一些时日,大喜。

当天,赵良嗣设宴款待贾世忠和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

自那时起,贾世忠和金银铜铁四霞姑娘住在了赵良嗣的府邸,一直在东京城里逗留了十余日。

十余日后,贾世忠、银芝等人与赵良嗣辞别,返回到了大禹山中。

大禹山中,贾志忠、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再次见到许贯忠。

许贯忠见贾世忠、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从汴京返回,大喜,将贾世忠、银芝及四霞姑娘请入大堂。

大堂中,贾世忠将大宋以派枢密使童贯,统兵二十万,前往燕京,攻打幽州之事,告诉了许贯忠。

许贯忠闻听了这个情况后,陷入沉思。

一会儿,许贯忠看着贾世忠说道:“战事一起,无论结局如何,必将殃及百姓。以俺之见,贾义士当早做打算,或替辽抗金,难免以身捐国;或早归大宋,保存富贵。不知贾义士心下如何考量?”

贾世忠闻言说道:“世忠虽居辽地,乃是汉人。替辽抗金,非俺之责。回归中原故国,乃俺之愿也。俺的想法,先回幽州,将俗事做一番安排后,待将来朝廷有事,必挺身而出,尽子民的一份力量。”

许贯忠接嘴说道:“虽是如此,也得有所防备。当今之际,需储备物质,比如粮食战马,最为重要,如此,将来若是朝廷有事,俺们才好出力。”

贾世忠道:“正是如此!俺回去后便购买马匹,反正俺擅长的就是贩马。只是俺那地方,乃教化之外,只有马匹,没有铁器粮食之类,如此奈何?”

许贯忠道:“贾义士如不嫌弃,俺这里便是义士归宿。将来贾义士所购战马,可悉数送至此处,俺负责饲养,负责筹集粮食,铁器,打造铁箭,将来有事,俺们相互帮衬,共保富贵。”

贾世忠闻言说道:“如此甚好,只是银芝,又该如何安置?”

说毕,贾世忠、许贯忠一起看向银芝。

银芝见许贯忠、贾世忠皆看向自己,红了脸,款款说道:“银芝自小生于浙东水乡,习惯于绿水青山,见此处甚是清秀,十分喜爱。然,银芝得遇贾庄主,甚得贾庄主抬举;故此,银芝情愿随了贾庄主返回燕京,操持内务,替贾庄主分忧解难。”

贾世忠正不知该如何安置银芝,猛然听银芝如此说,大喜过望。

第四十九章 结识世忠 (1)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二百三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二百六十章 宫前情愿 (2)第二百〇八章 收复燕京 (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托梦 (2)第二百二十五章 药师献计第三十六章 调停族争 (2)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四十八章 马植探营 (2)第一百六十六章 酝酿出兵 (1)第二百三十一章 赵佶南逃 (1)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复燕京 (13)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赵楷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九十二章 居中闯殿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辽 (5)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议事第四十七章 马植探营 (1)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战清溪第二百〇七章 收复燕京 (1)第八十章 啸聚梁山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复燕京 (17)第二百二十四章 晋阳城下(2)第二百三十九章 陈东上书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变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复燕京 (10)第七章 奸贼蔡京 (1)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旋而归第二百二一〇章 张觉降宋 (7)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议事第二百二〇五章 张觉降宋 (2)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八十四章 鸩杀宋江 (2)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百二〇八章 张觉降宋 (5)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议出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见师师第一百一十章 大战苏州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六十四章 太祖称帝 (2)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毙命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二十三章 曹辅劝谏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楼上 (2)第一百八十九章 药师投宋 (3)第五十章 结识世忠 (2)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十九章 结识朱冲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为惊慌第二十八章 童贯得势第五十三章 马植献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封府尹第二百〇八章 收复燕京 (2)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辽 (4)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辽 (2)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纤 (1)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旋而归第八十六章 再议联金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复燕京 (12)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乱第一百〇三章 征剿梁山 (2)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楼上 (3)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议出兵第六十七章 金使丧命第八十九章 三次罢相第一百〇一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银芝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复燕京 (10)第八十六章 再议联金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托梦 (2)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辽 (6)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战清溪第一百二十四章 银芝公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六十六章 达鲁之战 (2)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十九章 结识朱冲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辽 (6)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六十三章 太祖称帝 (1)第二百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见旧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禅位 (4)第十五章 荣升太尉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十三章 曹辅劝谏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战清溪
第四十九章 结识世忠 (1)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二百三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二百六十章 宫前情愿 (2)第二百〇八章 收复燕京 (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托梦 (2)第二百二十五章 药师献计第三十六章 调停族争 (2)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四十八章 马植探营 (2)第一百六十六章 酝酿出兵 (1)第二百三十一章 赵佶南逃 (1)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复燕京 (13)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赵楷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九十二章 居中闯殿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辽 (5)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议事第四十七章 马植探营 (1)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战清溪第二百〇七章 收复燕京 (1)第八十章 啸聚梁山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复燕京 (17)第二百二十四章 晋阳城下(2)第二百三十九章 陈东上书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变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复燕京 (10)第七章 奸贼蔡京 (1)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旋而归第二百二一〇章 张觉降宋 (7)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议事第二百二〇五章 张觉降宋 (2)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八十四章 鸩杀宋江 (2)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百二〇八章 张觉降宋 (5)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议出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见师师第一百一十章 大战苏州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六十四章 太祖称帝 (2)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毙命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二十三章 曹辅劝谏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楼上 (2)第一百八十九章 药师投宋 (3)第五十章 结识世忠 (2)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十九章 结识朱冲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为惊慌第二十八章 童贯得势第五十三章 马植献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封府尹第二百〇八章 收复燕京 (2)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辽 (4)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辽 (2)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纤 (1)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旋而归第八十六章 再议联金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复燕京 (12)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乱第一百〇三章 征剿梁山 (2)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楼上 (3)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议出兵第六十七章 金使丧命第八十九章 三次罢相第一百〇一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银芝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复燕京 (10)第八十六章 再议联金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托梦 (2)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辽 (6)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战清溪第一百二十四章 银芝公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六十六章 达鲁之战 (2)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十九章 结识朱冲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辽 (6)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六十三章 太祖称帝 (1)第二百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见旧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禅位 (4)第十五章 荣升太尉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十三章 曹辅劝谏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战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