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酝酿出兵 (1)

自去年入冬以来,一来是因为天冷的原因,二来是因为和南朝签订了共同伐辽的海上之盟,需要双方协同行动;故此,整个冬季,金国方面没有急于对辽国展开军事行动,而是一直拖延到了第二年春天。

第二年正月,按照双方海上盟约具体内容,该是到了宋金两国同时出兵南北夹击辽国的时候。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宋朝这边,爆发了江南方腊民变。当时,东南三个省的地方,均被方腊义军占领,起义军声势浩大,整个东南震动。

当时,朝廷上担任宰相职务正是奸臣王黼。这厮好不容易排挤了蔡京,当上了宰相,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儿,自然是要作威作福一番的。令王黼想不到的是,他刚接替蔡京担任窄巷不久,江南方腊就起义了,搅得江南地方不得安宁。

民变之初,王黼怕徽宗皇帝责怪,遂将江南地方上奏报上来消息,封锁在宰相府,既不向徽宗皇帝奏报,也不允许宰相府的人向外界透露任何消息。王黼的意思是想依靠地方上的力量,将方腊民变给压下去,到那时候,再给徽宗皇帝禀报相关情况,徽宗皇帝就不着急了,就不会责怪自己了。

王黼将江南民变的消息压在宰相府;江南地方上急等着朝廷出兵弹压,久久不见朝廷有任何动静,觉得奇怪,通过暗中打探,才知道宰相王黼根本没想徽宗皇帝奏报相关情况。

地方上的官员急了,遂绕过王黼的宰相府,通过特殊渠道,直降将江南民变的情况,奏报给了徽宗皇帝。

徽宗皇帝闻报,甚是惊慌。这是牵动国本的大事,万万儿戏不得。惊慌中的徽宗皇帝,顾不上履行和金国签订的海上之盟了,急忙将原本调集起来,准备用来证剿辽国的兵力,外加临时从西北调集来的部分兵力,合为一处,共二十万人马,交由童贯统辖,急赴江南,镇压方腊起义。

这个情况,金国方面并不知道。金国方面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冬天,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二年正月,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对辽发起攻击了,却不见南朝宋国方面有所动静。

金国方面寻思,正月是南朝的大年,估计南朝忙着过年呢,顾不上协同伐辽的事情。故此,金国方面又等了一个月,准备等出了正月,南朝宋国过完年了,腾出时间了,共同伐辽。

到了二月,宋朝仍然没有任何动静,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就着急了。为协调金宋两国行动,遂派大将完颜胡特和殿前侍卫阿博,前往南朝宋国东京,征询南朝宋国朝廷执行盟约的情况,落实南朝宋国将于何时对辽展开军事行动。

完颜胡特和阿博受令,星夜兼程,来到汴京,拜会宋朝相关官员,询问金宋两国海上盟约执行情况,准备何时出兵,夹击契丹。宋朝出于多方面考虑,不愿意让金国方面知道江南民变的事情,便将江南民变的消息压了下来,另找出种种理由,搪塞完颜胡特和阿博。

完颜胡特和阿博,在汴京呆了十余日,未得到任何具体答复,便被宋朝给敷衍回国去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三月底,北方的温度已经升了上来,正是用兵的好时侯,完颜阿骨打心里着急,遂又派完颜胡特和阿博,再次前往送朝东京,交涉联盟执行情况。

完颜胡特和阿博出行前,完颜阿骨打专门召见了他们二人。

召见中,完颜阿骨打指示完颜胡特和阿博二人,在向南朝朝廷征询相关情况前,先去找盟约具体签约人赵良嗣,私下里先打探些真实情况,也好在向南朝朝廷征询情况时,有确凿说法。另外,你们若见到南朝大皇帝时,一定要万分尊敬,莫要托大,以免招惹得南朝大皇帝不悦。

完颜胡特和阿博点头称是。

故此,完颜胡特和阿博再次来到汴梁后,先未请求觐见南朝皇帝,而是先找了盟约的具体签订人赵良嗣。双方在又一次商讨事情时,被银芝她们撞见,故此有了醉仙楼上的那场打斗。

金国使臣完颜胡特和阿博,在醉仙楼上和银芝她们打将了那一场架后,心里甚是恼怒。心想,俺们乃是金国出使南朝的使臣,南朝当正儿八经地接待俺们并商讨相关问题,如此偷偷摸摸的,都沦落到和南朝百姓打架的地步,简直是成何体统?!于是,完颜胡特和阿博,就催着赵良嗣给他们安排,要尽快面见徽宗皇帝,他们要向徽宗皇帝征询金宋之间签订的盟约是否有效、能否执行?若有效、能执行,南朝究竟于何时发兵征剿辽国?

对朝廷目前的情况,赵良嗣心里非常清楚。

朝廷大军刚刚征剿江南民变回来,还没有充分准备,尚不具备立即发兵攻打辽国的条件。

赵良嗣思来想去,觉得江南民变已经平息,朝廷接下来后,主要精力将放在宋金联盟、共行伐辽的执行上,现在将情况告知金国方面,也不为过。于是,赵良嗣遂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完颜胡特和阿博二人。

完颜胡特和阿博听了赵良嗣说的情况后,心里没底,也不知道南朝究竟啥时候能发兵?故此,完颜胡特和阿博,非要向赵良嗣要个具体的出兵时间。

关于具体出兵时间这么大的事情,显然不是赵良嗣所能决定的。

在完颜胡特和阿博再三催问下,赵良嗣除了安抚他二人稍安勿躁外,只能先于二人提前进宫,去觐见徽宗皇帝,向徽宗皇帝禀报金国使臣前来汴京的情况。

赵良嗣入宫进殿,觐见到徽宗皇帝,跪伏于地,高呼万岁。

徽宗皇帝于龙椅上俯视着赵良嗣,待其高呼万岁毕,摆了摆手,说道:“赵卿平身。”

赵良嗣获得徽宗皇帝平身旨令,遂站起身来,又向徽宗皇帝一拜,禀告道:“启奏圣上。自臣代表朝廷和金国签订海上之盟以来,已半年有余了。目今,有金国使臣前来,于日前拜访了为臣,征询朝廷伐辽事宜。启奏圣上,臣已安排金国使臣住于皇家驿站,专候着圣上召见。”

徽宗皇帝见奏,想了想后说道:“关于朝廷和女真签订盟约之事,乃是卿一手操办的,相关情况赵卿清楚。本来,朝廷已经调集了兵马,即行伐辽;然而,江南民变,影响了朝廷伐辽行动,以致延误下来。另外,据卿所言,女真方面好像也未做好准备,说是待来年开春再行伐辽之事。现在已是三月,女真那边是什么情况?女真使臣可曾说明?”

赵良嗣回答道:“启奏圣上。盟约签订之后,臣已在返程途中,金帝派快马追上臣,说还有要事相商。臣以为盟约之事发生变故,遂赶忙返回面见金帝。金帝见臣后,亲口对臣言:‘女真地面发生了牛瘟疫,只好暂且回师,待到来年约定时日,同举为之。’圣上,臣以为,金国方面大体上是因为冬季天冷,金帝怕失信于我朝,故有此说。目今,金使来京,专门至臣府邸,呈报于臣,女真已准备好了兵马,专待我朝情况,以便共同行动。”

徽宗闻奏,又想了想后,对赵良嗣说道:“卿先与金国使臣多接触几次,设法安抚住他们,让他们稍安勿躁。朕随即召见蔡太师、童枢密、王太宰,朕和他们及卿,共同商议调集兵马及筹集粮草之事,一旦诸事准备齐全,大军即行伐辽,收复燕云故土。”

赵良嗣弯腰答道:“臣谨遵圣旨。臣告辞。”

随后,赵良嗣向徽宗皇帝弯腰致礼,退出大殿去了。

第二日,徽宗皇帝便召蔡京、童贯、王黼、赵良嗣、蔡攸等人入宫,共同商议出兵伐辽之事。

蔡京等人闻召,急忙入宫进殿,跪伏于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道:“诸卿平身。”

蔡京等人起身立于大殿两侧。

徽宗皇帝道:“诸位卿,去年入冬前,朝廷和女真签订了盟约,约定今年开春,南北夹击,共行伐辽。目今已是开春时候,女真方面有使臣来朝,向朝廷征询执行联盟之事。诸位卿以为如何?”

徽宗皇帝刚说毕,童贯出班,冲徽宗皇帝一拜,高声禀告道:“启奏圣上。关于宋金结盟,共行伐辽,此乃既定之事。目今,江南民变已平息,大军陆续返回,我朝当依据盟约,集结大军,北上征剿契丹,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之疆域。”

徽宗皇帝闻奏,转脸看向蔡京,询问道:“蔡太师以为如何?”

蔡京见问,趋出班列,冲徽宗皇帝一拜,高声奏道:“启奏圣上。老臣以为,朝廷既是与金结有盟约,自然是要遵守的,这个不能有任何含糊。目今,江南方贼已灭,大军凯旋而回,正集结于京师周边,军士们摩拳擦掌,士气高涨,正好乘剿灭方贼得胜之势,挟众将士大破方贼之勇,挥师北上,讨伐契丹,一举收复幽燕故土。”

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辽 (5)第一百九十章 药师投宋(4)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释疑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进成婚第二百〇九章 收复燕京 (3)第二百二〇六章 张觉降宋 (3)第二百一十五章 药师叛宋 (5)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见旧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四十章 立业初期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复燕京 (5)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节第一百章 方腊起义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议和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纤 (1)第八章 奸贼蔡京 (2)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击童贯第一百六十九章 酝酿出兵 (4)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复燕京 (16)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托梦 (1)第三十七章 完颜崛起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赵桓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诛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银芝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六十七章 金使丧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六十章 首战宁边 (1)第三十二章:两族拼杀 (2)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难解 (4)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师第九十二章 居中闯殿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辽 (2)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八十八章 药师投宋 (2)第七十七章 火并梁山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章 方腊起义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复燕京 (9)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辽 (8)第二百二〇九章 张觉降宋 (6)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议出兵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二十七章 童贯用兵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第一百九十章 药师投宋(4)第二百五十九章 宫前情愿 (1)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复燕京 (7)第二百二〇八章 张觉降宋 (5)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药师叛宋 (5)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纤 (2)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四十五章 监视女真 (1)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二〇五章 张觉降宋 (2)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六十九章 酝酿出兵 (4)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辽 (5)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禅位 (2)第二百四十四章 与金议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纤 (1)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变第十五章 荣升太尉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旋而归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见马植 (2)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为惊慌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复燕京 (10)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师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击童贯第二百三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九十一章 药师投宋(5)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辽 (4)第二百〇九章 收复燕京 (3)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缢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见柴进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夺关 (1)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军抵京第二百一十六章 药师叛宋 (6)第七十九章 宋江杀惜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娇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禅位 (4)
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辽 (5)第一百九十章 药师投宋(4)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释疑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进成婚第二百〇九章 收复燕京 (3)第二百二〇六章 张觉降宋 (3)第二百一十五章 药师叛宋 (5)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见旧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四十章 立业初期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复燕京 (5)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节第一百章 方腊起义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议和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纤 (1)第八章 奸贼蔡京 (2)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击童贯第一百六十九章 酝酿出兵 (4)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复燕京 (16)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托梦 (1)第三十七章 完颜崛起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赵桓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诛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银芝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六十七章 金使丧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六十章 首战宁边 (1)第三十二章:两族拼杀 (2)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难解 (4)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师第九十二章 居中闯殿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辽 (2)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八十八章 药师投宋 (2)第七十七章 火并梁山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章 方腊起义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复燕京 (9)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辽 (8)第二百二〇九章 张觉降宋 (6)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议出兵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二十七章 童贯用兵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第一百九十章 药师投宋(4)第二百五十九章 宫前情愿 (1)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复燕京 (7)第二百二〇八章 张觉降宋 (5)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药师叛宋 (5)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纤 (2)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四十五章 监视女真 (1)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二〇五章 张觉降宋 (2)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六十九章 酝酿出兵 (4)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辽 (5)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禅位 (2)第二百四十四章 与金议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纤 (1)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变第十五章 荣升太尉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旋而归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见马植 (2)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为惊慌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复燕京 (10)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师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击童贯第二百三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九十一章 药师投宋(5)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辽 (4)第二百〇九章 收复燕京 (3)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缢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见柴进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夺关 (1)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军抵京第二百一十六章 药师叛宋 (6)第七十九章 宋江杀惜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娇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禅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