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卫太原 (3)

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被送达金营后,完颜宗望手里有了人质,胆气壮了许多,又派使去催促,催着大宋朝廷交纳已经答应了的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一万头牛马、绸缎一百万匹,割让的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金使受令,进入汴京,找到了白时中、李邦彦两位拿事的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其他事情上拿得住,这件事情上拿不住,遂将金使带入宫中,觐见钦宗皇帝,由金使直接催促钦宗赵桓。

金使见到赵桓后,又将上述条件提了出了,让钦宗赵桓立即兑现,否则就攻打汴京。钦宗见说,心里暗想,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一百万匹绸缎,数量巨大,正在筹措,一时还无法筹齐;即使是筹齐了,朕也不能立即交给金人。至于一万头牛马,这个可以。可以给金人未调教的马匹。牛无所谓,交付给金人后,只会成为他们的累赘。至于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割让,一来,这三镇据汴京较远,一来一往就得十余日时间,可以先安排交割给金国,以拖延时间;二来,就算朕要将太原、中山及河间三镇交割给你,三镇的主管未必答应,再加上地方是死的,就算是割让给他金人了,他又搬不走,等将来收复回来就是了。

在心里盘衡了一番后,钦宗赵桓宁可先割让土地,也不肯交纳金银绸缎。故此,钦宗答复金国使臣道:“大宋乃文明古国,言而有信,既是答应了你国金银、牛马、绸缎,就一定要交纳给你国的;只是数量巨大,又至此非常时期,朝廷正在抓紧筹集,等备齐后,便送往你国兵营。为表示朝廷诚意,答应割让你国的三镇,现在就可以交割。你国可派人,随我国大员,前往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办理交割手续。”

金国使臣闻言大喜,与钦宗告辞,赶回金营,将上述情况报告给了完颜宗望。完颜宗望除对大宋朝廷不能立即交纳所答应的金银牛羊绸缎不满外,对大宋朝廷答应立即交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做法甚是满意,遂派手下大将,各率马军一百余,押送宋国官员,前往三镇,办理交割事宜。至于金银牛马绸缎,继续催促就是了。

大宋派往太原宣谕割让事宜的大臣乃是枢密院事路允迪。押送路允迪前往太原的金国大将是完颜琮。出于对等原则,也为了保险起见,路允迪也由一百余名大宋马军护送。一路上,完颜琮催着路允迪急行;路允迪磨磨蹭蹭,能拖延点时间就拖延点时间,一千里的路程,一直走了五天时间。

路允迪抵达太原时,金宋两国兵马正在进行并州城攻守大战。

路允迪一行来到太原城下,勒住马,望着把守太原城南门的兵士吼叫道:“传令进去!朝廷枢密院事路大人写圣上旨令,前来太原宣旨。”守城将领遂令手下兵士,将情况报告给了负责把守太原的宋军大将杨可世。大将杨可世得报,来到城头,往下看去,果然是一宋国大臣在二百余名马军的陪同下,站在下面。杨可世见路允迪旁边,还有金国大将及兵马。

城头下,路允迪又将情况告诉了杨可世。

杨可世见说,直接回道:“本将受张知府、王总管之令把守太原城池。至于朝廷割让太原于金国,那是朝廷的事情,钦差可去并州与张知府、王总管谈,本将只执行张知府、王总管命令。”

把守太原城的杨可世不认路允迪。路允迪无奈,只得和完颜琮带着手下兵马,绕过太原,来到并州城下。

当时,并州城被金军团团围住。

完颜琮令人禀告金国西路军统帅完颜粘罕。

完颜粘罕闻听到这个报告,赶忙来和完颜琮见面。完颜粘罕见了完颜琮后,先是询问了汴京方面战况,随后命令兵士向并州城头喊话。

城头上宋军守城将领问明了情况,忙派人禀告张孝纯、王稟,道朝廷派枢密院事路允迪前来宣旨。张孝纯、王稟得报,亲自来到城头。

路允迪向上望去,见张孝纯、王稟出现在城头上,遂高声喊道:“张知府、王将军,别来无恙,本官受朝廷委派,前来并州宣旨。请打开城门,放本官进去。”

王稟道:“路大人此话何其可笑!打开城门,金军冲将进来如何办?你将置城中百姓军民安危于何地?路大人,若放你进来也可,你让金军退后一里。”路允迪见说,转头对完颜粘罕、完颜琮说道:“本官进城宣旨,你们重兵相跟,多有不妥,可退后一里,待本官宣旨后,自然割让太原于你国!”

完颜粘罕道:“我军围困并攻打并州,并州被破,只在旦夕之间,你们无权向我军提出条件。令你国守将打开城门!”

路允迪道:“这个本官断难从命。”

完颜粘罕不答应撤后一里,王稟也不打开城门。双方僵持了一阵后,协商出一个办法,就是让城上守将,将路允迪吊上城头。

王稟遂命令兵士们放下一个吊蓝。特殊情况,路允迪也不好计较,遂坐入吊蓝中。城头上几名兵士一同用力,将路允迪吊上了城头。

上了城头,路允迪显得威风了许多,摆出钦差大臣的样子,高声吼道:“张孝纯、王稟听旨!”张孝纯、王稟及城头上的将领、兵士们跪伏在地,恭听钦宗赵桓旨意。

路允迪展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目今汴京情势危急,经朝廷与金国东路军统率完颜宗望协商,决定割让太原于金国。圣旨抵达之日,即行交割,勿得延误。钦此!”

路允迪刚刚宣旨完毕,正等着张孝纯、王稟接旨呢,那王稟却仗剑而起,目眦尽裂,高声说道:“国君应保国爱民,臣民应忠君守义。现并州军民以大宋国为重,宁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并州及太原军民坚不受命,以死固守。钦差回去告诉圣上,我王稟只知守城有责,只知以辖下百姓军民性命为重,从不知道有割地与敌之说!钦差请回吧!”

张孝纯也站起身来,高声说道:“我等只为守城死!不为让城活!”

张孝纯、王稟身后,守城的兵士及百姓均跳起身来,举着手中的武器高声喊道:“我们愿和王总管、张知府坚守并州,与城共存,绝不退却!”

路允迪见状,羞愧万分,遂又缒城而下。

完颜粘罕见状,暴跳如雷,在送走了路允迪及完颜琮后,调集兵力,轮番攻城。

并州城中,柴进自告奋勇,把守开远门。柴进向张孝纯、王稟下战书道:“禀告张知府、王总管,末将愿带千余名兵士,把守开远门!有米将在,金狗妄想从开远门进入并州城中。”

张孝纯、王稟大喜,遂令柴进率兵士一千余名,把守并州城最为重要的开远门。

柴进来到开远门城头上,见金军搭建云梯、偏桥、抛石车等武器,轮番攻城,大怒,将他的穿心透骨点钢枪放在一边,对身边副将说道:“现在还用不到俺这杆钢枪,看俺射他一员大将,杀杀他的威风!”说毕,柴进从背上去下弓来,从箭袋中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往下看去。

城头下,一员金将,骑在高头大马上,来回驰过,吆吆喝喝地指挥着金兵攻城。

柴进道:“看我射翻这厮!”说毕,柴进拉满了弓,嗖地一箭射将出去。那箭像一道流星,划成一道光线,飞向那员金将,正射在那员金将的面颊上。那员金将惨叫一声,跌倒马下。

城头上,宋军兵士高声欢呼。

柴进道:“看到没?就这样射!看他金狗如何攻破俺的开远门!”兵士们闻令,纷纷射箭,将攻城金兵射到在城头下。

金军将领大怒,督促着金军攻城,均被柴进及守城兵士击退。

当天夜里,金军攻城将领将战况报告给了完颜粘罕。完颜粘罕也毫无办法,只好命令手下将领,在城外构筑工事,用鹿角连营的办法,把并州城团团围住,断绝并州城对外的所有通道,企图困死张孝纯、王稟及并州军民百姓。

完颜粘罕心想,就算你王稟再顽强,你城中的粮食总是有限的,等你没粮了,我看你如何守城?

这厢边,王稟率并州军民顽强守城,不使金兵越过太原,南下汴京。那厢边,路允迪及完颜琮返回到汴京,分别向钦宗及完颜宗望做了汇报。

钦宗得报,大为振奋,连声说道:“好!好!好!”

完颜宗望得到金军大将回报,气得暴跳如雷,将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叫至中军大帐,威胁道:“宋国朝廷言而无信,我军将予以攻打汴京。”张邦昌见状,吓得浑身颤抖。康王赵构稟然正色,不亢不卑地说道:“大宋朝廷从不食言,从不会出尔反尔的,无奈治下官民,并不知道朝廷实际情况,拒绝执行也是情有可原,当慢慢操作。假若你军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执意要攻打汴京,所谈金银牛马绸缎,割让的城池等条件,一律作废,你们只管敢打汴京城池便是。”

完颜宗望见说,被气得哇哇大叫,遂将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赶出了大帐。随后,完颜宗望又派出使臣,催促大宋朝廷交纳已经搜刮到的金银财宝及牛马。钦宗令王时雍,先交纳金军一部分金银及牛马,稳住当前局势,静待援兵的到来。另外,钦宗还令王时雍,加紧收刮金银财宝,万勿松懈,以备情况变坏。

第二百〇七章 收复燕京 (1)第十九章 结识朱冲第四十六章 监视女真 (2)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缢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复燕京 (17)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夺关 (1)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第七十九章 宋江杀惜第一百六十六章 酝酿出兵 (1)第一百九十一章 药师投宋(5)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辽 (7)第十九章 结识朱冲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禅位 (6)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酝酿出兵 (2)第一百三十九章 云壁救难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六十六章 酝酿出兵 (1)第三十八章 吞并石显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夺关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复燕京 (7)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楼上 (2)第三十二章:两族拼杀 (2)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禅位 (3)第四十二章 出尔反尔第二百〇八章 收复燕京 (2)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禅位 (1)第二百一十章 收复燕京 (4)第五十一章 天祚继位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师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二一〇章 张觉降宋 (7)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诛第一百〇一章 运筹帷幄第三十八章 吞并石显第一百〇六章 归顺朝廷第七十章 叛贼下场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议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一百六十八章 酝酿出兵 (3)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辽 (6)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复燕京 (15)第七章 奸贼蔡京 (1)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难解 (2)第五十章 结识世忠 (2)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六十二章 首战宁边 (3)第二百〇八章 收复燕京 (2)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二百〇七章 收复燕京 (1)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封府尹第五十三章 马植献策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六章 赵氏诸君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复燕京 (16)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复燕京 (9)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节第七十四章 林冲遭祸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娇第三十六章 调停族争 (2)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进成婚第二百二〇九章 张觉降宋 (6)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辽第一百二十四章 银芝公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见马植 (2)第二十七章 童贯用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药师投宋 (3)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禅位 (2)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第四十八章 马植探营 (2)第六十七章 金使丧命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赵楷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为惊慌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击童贯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乱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赵佶南逃 (2)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禅位 (4)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一百三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二百一十二章 药师叛宋 (2)第三十四章 完颜函普 (2)第二百一十三章 药师叛宋 (3)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变
第二百〇七章 收复燕京 (1)第十九章 结识朱冲第四十六章 监视女真 (2)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缢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复燕京 (17)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夺关 (1)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第七十九章 宋江杀惜第一百六十六章 酝酿出兵 (1)第一百九十一章 药师投宋(5)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辽 (7)第十九章 结识朱冲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禅位 (6)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酝酿出兵 (2)第一百三十九章 云壁救难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六十六章 酝酿出兵 (1)第三十八章 吞并石显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夺关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复燕京 (7)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楼上 (2)第三十二章:两族拼杀 (2)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禅位 (3)第四十二章 出尔反尔第二百〇八章 收复燕京 (2)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禅位 (1)第二百一十章 收复燕京 (4)第五十一章 天祚继位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师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二一〇章 张觉降宋 (7)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诛第一百〇一章 运筹帷幄第三十八章 吞并石显第一百〇六章 归顺朝廷第七十章 叛贼下场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议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一百六十八章 酝酿出兵 (3)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辽 (6)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复燕京 (15)第七章 奸贼蔡京 (1)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难解 (2)第五十章 结识世忠 (2)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六十二章 首战宁边 (3)第二百〇八章 收复燕京 (2)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二百〇七章 收复燕京 (1)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封府尹第五十三章 马植献策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六章 赵氏诸君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复燕京 (16)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复燕京 (9)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节第七十四章 林冲遭祸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娇第三十六章 调停族争 (2)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进成婚第二百二〇九章 张觉降宋 (6)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辽第一百二十四章 银芝公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见马植 (2)第二十七章 童贯用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药师投宋 (3)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禅位 (2)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第四十八章 马植探营 (2)第六十七章 金使丧命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赵楷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为惊慌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击童贯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乱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赵佶南逃 (2)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禅位 (4)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一百三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二百一十二章 药师叛宋 (2)第三十四章 完颜函普 (2)第二百一十三章 药师叛宋 (3)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