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洗牌 (2)

不知是项羽的攻击力太过强大还是刘季守关人员能力太过稀松,项羽没费周折轻易攻入函谷关。随即,项羽军团高速推进,在骊邑(陕西省临潼县)的一个叫鸿门坂的地方扎营修整。

据测量,这地方距刘季扎营的霸上(今西安市东)不过二十公里。

如果刘季及刘季的智囊团足够清醒,他们一定可以感受到来自东北方向的巨大威胁。从目前来看,化解这威胁其实不难:马上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伟大的项羽将军莅临检查、指导、接收即可。

然而,现在大家都陷于军事和政治双重胜利,万民拥戴的喜悦当中,他们的精神亢奋却麻木。

刘季手下倒有一个人稍微清醒,他是刘季的作战参谋(左司马)曹无伤,然而遗憾的是,曹无伤随即做出了一个很不清醒的决定。

从曹无伤后来的表现来看,这家伙是一个没啥道德的政治投机分子。

曹无伤的判断是,项羽必然对刘季军团发动进攻,刘季军团必然全军覆没,项羽必然称霸天下。

因此,曹无伤决定,背叛刘季,投靠项羽。为了向新主子表达忠心,他向项羽打了刘季的小报告。

他派出亲信告诉项羽,刘季小子早就想在关中称王称霸,他连执政班底都选好了,要让您老人家的世仇、秦国原国王嬴子婴担任丞相,更令人不齿的是,他已经将秦国的所有珍宝尽数纳入囊中。(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所谓“以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云云,完全是曹无伤这衰人裸的造谣,他不过借此表示和刘季决裂,对项羽忠诚。

如果说曹无伤的小报告激怒了项羽,使他决定进攻刘季的话,另有一个人敲打边鼓,坚定了项羽的信心。

这人是项羽的首席智囊,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老汉范增。

范增告诉项羽,想当初刘季在山东(崤山以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现在进入咸阳城,财宝也不要了,女人也不睡了,突然转了性,说明他有更大的野心(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为了进一步说服项羽发起进攻,范增甚至搞了唯心主义的一套说辞。他告诉项羽,俺找了半仙望气,发现刘季的行营上空有五彩云霞,形成龙虎形状,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子气”,不收拾刘季,后患无穷!

项羽于是拍板,明天一早发起总攻,为刘季送终!

一夜其实可短暂了,眼一闭一睁,一夜就过去了!

然而,在很短暂的一夜里,有时会发生一些重要的事情,这事情甚至会影响历史的走向乃至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公元前206年12月的那个夜晚即是如此。

就在项羽决定向刘季发起总攻的前夜,在项羽阵营里有一个人坐卧不安。

这人叫项伯。时任项羽军团副司令(左尹),更重要的是,他是项家班的核心成员,论起裙带关系,他还是军团司令项羽的叔父。

项伯知道,数时辰之后,项羽会亲率大军灭了刘季,这过程如同以石击卵——项伯素来对自己侄儿的攻击指数很有信心。

令项伯担心的是,他恰好有一个好兄弟身处刘季阵营,他不愿看到这人和刘季玉石俱焚。

他的好兄弟名叫张良。

关于项伯和张良的关系,张良曾有过简要说明:想当初二人共同闯荡江湖时,项伯背了命案,是张良想办法救了他的老命(良曰:秦时与臣游,尝杀人,臣活之)。

看来,项伯和项梁这对难兄难弟都不是安分守已的人。

项伯认为现在是他回报张良救命之恩的时候了。他连夜奔赴刘季驻扎的霸上行营,劝张良迅速逃离,不要和刘季一块玩儿完(毋俱死也)!

这事证明,项伯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

恰好,张良也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他拒绝听从项伯的劝告,告诉项伯,出于大义,俺对刘季不抛弃不放弃,我必须把这事向刘季汇报。

得到消息的刘季很恐慌,张良告诉刘季,现在想活命只有一个办法了。

于是,实力派演技大师刘季上场。

和项伯见面后,刘季服低作小,诚恳地请求项伯向项羽转达自己的忠诚:并无野心,不敢背叛。为了进一步套近乎,刘季甚至提出要和项伯联姻,把刘家大小姐嫁给项伯的儿子。

眼看着敌人瞬间变成了亲家,项伯觉得脑袋有点乱。

他重新理了理,决定接受刘季的诚意。

项伯告诉亲家刘季,他负责说服项羽取消军事行动,但刘季明天一大早必须到鸿门坂向项羽报到述职。

当夜,项伯飞马回营,向项羽报告。

从霸上到鸿门相距二十公里,预测夜晚骑马来回最快也要两个时辰,西安地区的冬季夜晚极是寒冷,这一晚,真是难为这老家伙了。

项伯很容易地说服了项羽,他告诉项羽,刘季进入关中,为你扫平了障碍,有功无过,当奖不当罚。

项羽被老叔说服了(项羽许诺)。

自这一刻起,历史成功变轨,刘季绝处逢生。

历代史家均认为这是项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最愚蠢的错误。

1949年4月,在人民解放军攻克长江防线后曾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借古喻今、发人深省的警言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他老人家给项羽的愚蠢定性为“沽名钓誉”。

其实,诗中更多是要表达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其时国共两党对峙态势和刘项当时情景大有不同。

项羽放弃攻击刘季有其合理的考虑,愚以为:

第一,项羽当下和刘季仍为同一反秦阵营,名义上同归楚怀王芈心辖制,况且刘季已然臣服,突然向战友动刀子下黑手,无以服天下诸侯;

第二,在项羽的眼里,刘季不过小角色、小把戏,机遇甚好,水平有限,实在没有与自己抗衡的能力与潜力。

历史由时间、空间、人物共同演绎,其间存在太多变数,倒推历史,指摘古人,如同打牌作弊,实在并不高明。

其实,项羽最终在争夺天下的棋局中满盘皆输,究其根源,不是他没在开局时将对方棋手打翻在地并踏上一脚,而在于他中场上的昏招迭出。

现在,棋局刚刚摆开!

次日清晨,刘季按照和项伯的约定,硬着头皮,带领骑兵100余人,在张良、樊哙的陪同下,带着重礼来鸿门坂大营晋见项羽。

刘季的心里委屈啊:自己辛苦玩儿命打下的咸阳,现在却要拱手让给项羽。

公元十九世纪,时任法兰西帝国皇帝的波拿巴·拿破仑曾发浩叹:上帝永远站在大炮多的一方!

刘季固然不明白上帝是何方神圣,但他比拿破仑明白这道理早了近两千年!

刘季很清楚。在项羽的四十万大军虎视之下,对抗或不合作等于找死,臣服或有生机。

站在鸿门坂项羽大营外的刘季心中惴惴不安。项羽将如何处置他?心里实在没底。

朋友来了有好酒。

迎接刘季的是一场盛大的饭局。

这出饭局因设在鸿门坂,因此被称为“鸿门宴”。

这出饭局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先生的妙笔生花而声名不朽。

谈到鸿门宴,即使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会联想到阴谋、暗战和浓郁的杀机。

在宴会上,项羽大度地接受了刘季的诚意,双方把酒言欢,达成共识:大家还是好战友,好兄弟,一切误会都因小人曹无伤调唆而起。

然而,项羽的高级参谋、老汉范增拒绝信任刘季,他坚定地认为刘季才是最危险的敌人、而这次宴会,将是定点清除敌人的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为了实现干掉刘季的目的,这尽职的老汉在饭局上坐立不宁,小动作不断。

他老人家在酒席场上数次举起玉玦向项羽挤眉弄眼,暗示项羽要早作决断,杀死刘季。(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项羽显然认为这老头偏执得可笑,他拒绝回应(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对项羽彻底绝望了。既然领导指望不上,只有靠自己了。他启动了应急预案。

范增的计划是,在酒席场上,制造一起意外事故,除掉刘季。

被范增选中执行这计划的是项庄。据唐代学者张守节先生考据,项庄是项羽的堂弟(从弟),也是项家班的核心成员。

项庄自告奋勇提议要在宴会场上表演舞剑,为各位来宾助兴。

我以为,这是一个差劲的提议。

宴会场上助兴的节目很多,一千余年后,南唐大臣(中书舍人)韩熙载大摆家宴时,美女琵琶轻弹、歌伎表演的方式最为高杆,实在条件受限,找人唱个助酒歌也算是不错的选择,让一个老爷们儿在宴会时挥剑劈砍、大呼小叫,踩踏得灰尘飞扬,想想都足以使人倒了酒兴。

然而项羽显然是个没享受过高档次娱乐消费项目的粗线条,他认为堂弟的提议很对胃口,表示同意。

于是项庄开始耍剑,并调整步伐和角度,准备找机会给观众刘季放血。

对刘季来说,这是一个紧张得让他汗毛倒竖的节目。套一句南方俗语:险过剃头。

在紧要关头,刘季的契约亲家项伯挺身而出。他以上场和侄儿对舞为名,用自己的身体为刘季做了一面厚实的人肉盾牌。

危机似乎暂时消除了,然而范增老先生层出不穷的恐怖手段让刘季胆战心惊,他在樊哙的劝告下,借小便为名逃席。当项羽派人找刘季入席时,刘季已一溜烟似的逃回霸上军营。

顺便说一下,这个被项羽派去请刘季入席的小角色名字叫陈平,当时的职务是作战参谋(都尉),记住这个人,他和他智慧的头脑将在今后的故事中大放异彩,使这出大戏变得愈发生动。

这出饭局似乎最终不欢而散,不了了之。

对项羽来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不战而屈人之兵,成功地获得了入主咸阳的权利,天下盟主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第5章 造反 (1)第9章 乱局 (2)第19章 洗牌 (1)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9章 乱局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44章 大风歌 (2)第46章 大风歌 (4)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43章 大风歌 (1)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8章 乱局 (1)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21章 洗牌 (3)第1章 村中无赖第9章 乱局 (2)第4章 大秦帝国 (3)第1章 村中无赖第8章 乱局 (1)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44章 大风歌 (2)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41章 匈奴 (1)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7章 造反 (3)第22章 翻盘 (1)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7章 造反 (3)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4章 大秦帝国 (3)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23章 翻盘 (2)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24章 翻盘 (3)第11章 乱局 (4)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6章 造反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章 村中无赖第19章 洗牌 (1)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8章 乱局 (1)第26章 翻盘 (5)第7章 造反 (3)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29章 楚汉相争 (2)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46章 大风歌 (4)第22章 翻盘 (1)第21章 洗牌 (3)第25章 翻盘 (4)第41章 匈奴 (1)第36章 楚汉相争 (9)第41章 匈奴 (1)第7章 造反 (3)第6章 造反 (2)第2章 大秦帝国 (1)第46章 大风歌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1章 乱局 (4)第45章 大风歌 (3)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24章 翻盘 (3)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45章 大风歌 (3)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22章 翻盘 (1)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7章 造反 (3)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42章 匈奴 (2)第6章 造反 (2)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章 村中无赖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9章 楚汉相争 (2)第13章 冤狱 (2)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45章 大风歌 (3)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5章 造反 (1)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46章 大风歌 (4)第23章 翻盘 (2)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2章 大秦帝国 (1)
第5章 造反 (1)第9章 乱局 (2)第19章 洗牌 (1)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9章 乱局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44章 大风歌 (2)第46章 大风歌 (4)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43章 大风歌 (1)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8章 乱局 (1)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21章 洗牌 (3)第1章 村中无赖第9章 乱局 (2)第4章 大秦帝国 (3)第1章 村中无赖第8章 乱局 (1)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44章 大风歌 (2)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41章 匈奴 (1)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7章 造反 (3)第22章 翻盘 (1)第17章 帝国的终结 (4)第7章 造反 (3)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4章 大秦帝国 (3)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23章 翻盘 (2)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24章 翻盘 (3)第11章 乱局 (4)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6章 造反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章 村中无赖第19章 洗牌 (1)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8章 乱局 (1)第26章 翻盘 (5)第7章 造反 (3)第18章 帝国的终结 (5)第29章 楚汉相争 (2)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46章 大风歌 (4)第22章 翻盘 (1)第21章 洗牌 (3)第25章 翻盘 (4)第41章 匈奴 (1)第36章 楚汉相争 (9)第41章 匈奴 (1)第7章 造反 (3)第6章 造反 (2)第2章 大秦帝国 (1)第46章 大风歌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1章 乱局 (4)第45章 大风歌 (3)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24章 翻盘 (3)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31章 楚汉相争 (4)第45章 大风歌 (3)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22章 翻盘 (1)第14章 帝国的终结 (1)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7章 造反 (3)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42章 匈奴 (2)第6章 造反 (2)第33章 楚汉相争 (6)第34章 楚汉相争 (7)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章 村中无赖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9章 楚汉相争 (2)第13章 冤狱 (2)第30章 楚汉相争 (3)第32章 楚汉相争 (5)第45章 大风歌 (3)第3章 大秦帝国 (2)第16章 帝国的终结 (3)第5章 造反 (1)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46章 大风歌 (4)第23章 翻盘 (2)第15章 帝国的终结 (2)第2章 大秦帝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