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夜袭

期间诸葛亮虽然多有提醒,要求刘琦注意张卫所率领的四万大军,刘琦大笑:“孔明你也见识过汉中军的战力,如何?如此军队,就是十万之众,也难奈何我刘琦,何况四万?另外,张卫与益州大都督杨怀对峙于剑阁一线,若是有异动,杨怀必然派出使者星夜赶往大营报告,汉中已经实力耗尽,何必如此小心?”

诸葛亮言又止,刘琦不以为意。来到三国后,虽然对诸葛亮还是很崇拜,但早已不像后世那样认为他是后算五百年的奇才.另外,诸葛亮性格过分谨慎也让刘琦一览无遗,打仗拼的是性命,若是过分谨慎,淡然七出祁山无功了。

刘琦现在才明白为何刘备死后,仿照孙策的安排,如张昭、周瑜般安排诸葛亮、李严的职位,如此看来,阅人无数的刘备,也认为诸葛亮过分保守,领军难有大作为。

当夜三更,刘琦正在梦中考虑如何接收汉中郡,如何谋取益州时,耳际传来阵阵喊杀声。

急忙穿上盔甲,呼唤亲兵,片刻周仓刘坤来到营中,告诉刘琦汉中军劫营,赶快逃命吧。

刘琦暗叹自己怎么流年不利,边走边想:蔡瑁他们被劫营而兵败,难道刘琦也会遭受此劫难吗?要知道刘琦为这个斩杀了张允,对蔡和实施了鼻刑啊。

难道是走夜路遇到鬼了,前段时间因为夜袭兵败,刘琦当众处罚了张允、蔡和,难道今天自己也要面对这种结局吗?

刚走到议事大帐,看见诸葛亮正襟危坐在一边,正在向传令兵传达命令,前世不是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吗?既然在敌军来袭的时候,我营中有诸葛亮在,大概也不必过分紧张,大概局势还没有到逃命的地步。

刘琦内心方渐渐安宁,笑着看诸葛亮发号施令。

诸葛亮看到刘琦非常平静的来到大帐,连忙起身迎接道:“大都督,外面传来喊杀声,亮估计汉中军夜袭,故暂代大都督督促将士。”

刘琦笑道:“孔明,甚好。不知敌情如何?”

诸葛亮摇了下扇子道:“目前前营、中军与左右营四营都发现敌人夜袭现象,只有后军向宠来报,敌人未夜袭其营,左右前营都联系不上。”

“为了尽快了解敌人夜袭情况,亮已经向前营与左右三营派出使者,严令各自谨守本营,防止被敌人所趁。另外,对营中喧哗者,逃跑者,立斩不赦。”

听到战报,刘琦感觉大惊,敌人同时袭击前营、中军、左右营四军,需要多么庞大的兵力,而汉中城原来仅仅一万老弱残兵,在刘琦猛攻数日后,早已经人疲马倦,怎么有如此强的实力前来夜袭荆州大军。

刘琦疑惑的看着诸葛亮道:“孔明兄,你说汉中军同时袭击我军四营,汉中城内只有数千老弱残兵,张鲁怎么积累起这样大的实力?”

诸葛亮边摇扇子,边说道:“亮最初也认为是汉中城内少量敌军夜袭,但不久发现四营同时被袭后,才感觉情形不对。将士反映,夜袭敌营将士也是操着汉中地方口音,但是其战力非汉中城内将士可比。如此亮怀疑为张卫大军。”

“张卫大军?这太神奇了?刘璋数万大军与其对峙于剑阁一线,剑阁离汉中有四百里远,张卫瞒过与其对峙的数万益州大军,从四百里前线回援汉中,真是不可思议?想刘琦自认为用兵能手,又有诸葛兄,贾文和等人相助,要做到这点,也是难亦?”

诸葛亮沉思片刻,良久说道:“大都督,若是刘璋军败,怎么会考虑到我军安危,也不会向我军通报张卫大军去处,若是如此,一般将领也能做到亦?”

刘琦先是暴怒,断言不可能,杨怀有数万大军,张卫数月未功,怎么能够轻易被张卫击败?良久,低头自语道:“从目前形势看,只有这种可能了!”

也怪刘琦不信,就是在四天前,杨怀六万大军被张卫四万大军所败,益州军将士不但被杀两万多,就是抗拒张鲁的门户剑阁关也在此战丢弃了。益州大都督杨怀突遭此惨败,慌忙领军向霞萌关逃窜,此时的杨怀正在大骂刘琦,哪有功夫管远在汉中的刘琦?

原来情形是这样的。

数天前巴蜀大都督杨怀听说荆州刘表已经派兵夹击张鲁。刘琦大军过处,如秋风扫落叶,旬日之间就攻破了上庸关,大军正向汉中进发。大喜,当即召集益州诸将军议事。

益州诸将听到这个惊天消息后,纷纷请战。声言如今刘琦兵临汉中城下,汉中旦夕之间将被攻破,在剑阁关前的数万汉中军听到这个消息后,早已风声鹤唳,将士归心似箭,主将也担心远在数百里外亲属的安危。如此形势,正是汉中军最为低靡时候,也是益州军一吐往日被汉中军所逼的痛苦。

杨怀一看,往日声言固守的众将居然都扬眉吐气,都纷纷请战后,也感觉是大破张卫大军的时候,以一吐往日的郁闷,以及稍稍改变因为兵败所遭到的责难。当即决定留五千将士守城外,其余部众全部出击,妄图毕其功于一役。

也怪杨怀等人流年不利,他们什么都估算对了,就是没有估计到时差。因为刘琦大军非常隐蔽,就是占领上庸也没有走漏一人,以及于在荆州前锋到达汉中城下时,张鲁才知道上庸被占,急忙要求与荆州议和,急忙派出信使前往张卫军中。

但是就是如此,张鲁信使还是晚了一步,如今竟然还在路上,以及于张卫根本没有得到汉中被围,其老巢可能被端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张卫感到非常惊讶,看到往日困守险关的杨怀居然大军尽出,全线向汉中军进逼。

奇怪归奇怪,但也是张卫连日来求之不得的事情。杨怀等人退守剑阁,导致张卫等人数日无功,前段时间还因此被张鲁责难。

于是张卫也排兵布阵,四万大军也列阵完成,向益州军发起猛攻。

汉中军主要由五斗米教众组成,平日惟张氏兄弟马首是瞻,非常顽强。且近日连连数阵大败益州军,早已经占据心理优势。

故两军一接触,高下立分,汉中军一个个视死如归,勇往直前,而益州军最初凭借一股锐气,凭借汉中军知道上庸关被破,老巢汉中不保的侥幸,谁知居然碰到这帮不要命的教众。

于是不到半个时辰,益州军呈现溃败之势,杨怀见势不妙,怎么后路被端,汉中军居然如此勇猛?难道情势估计有误,难道汉中军不知道上庸关被占,刘琦数万大军正进逼汉中城下吗?

当即让手下亲兵高呼“荆州大军已经攻破上庸关,正进逼汉中城下.”妄图动摇汉中军军心。

但不到一柱香工夫,张卫看到汉中军居然由胜转败,士气低靡,一问才知道益州人竟然如此卑鄙,放出消息,说什么荆州大军攻破上庸关,汉中城旦夕可破。

当即大怒,命令随军道士当众掐算,当然道士一算,汉中与荆州刘表目前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此怎么可能攻破上庸关,如此荆州大军怎可进逼汉中城下。

汉中将士本来对杨怀所说的有点疑惑,现在一看随军道士一算,居然是益州人耍小聪明,当即群情激愤。两军对阵,奸诈是可以的,但不能如此奸诈卑鄙吧。

于是转过马头,大军向益州发起排山倒海的攻势。

益州人一看,汉中军根本不相信上庸关被破,老巢正被围攻,攻击竟然比刚才更猛,在简单抵抗后,不敌,兵败如山倒,如潮水般的向剑阁关门逃窜。

但是一来一往,很多汉中军混在益州军阵中,随着逃窜的益州军,有上千人冲进了城门,趁慌乱占领了城楼,引导汉中军杀进关来。

张卫率队正在攻击,突然看到关门旗帜变为汉中军大旗,一查听,原来有千人汉中军趁乱占领了城门。当即督导大军猛攻,杀进城来。

在关前益州军本来就兵败如山倒,刚一落脚,竟然听说关门被占,张卫数万大军正向关内涌来。

当即将军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将军,大家唯一共同的想法就是逃离这片混乱的战场,退到安全的地方。

如此阴差阳错,刘璋用来阻挡张鲁的坚固堡垒剑阁关就这样轻易的被张卫占领了。

害得杨怀一路向霞萌关逃窜,边逃窜边嘀咕,刘琦是不是骗我,数万大军前行数百里竟然能够隐蔽踪迹,竟然如此轻易的占领了上庸关,进逼汉中城。

越想越是气,以及于杨怀身边所有将军都怀疑不贰,最后杨怀手下大将高沛竟然向刘璋发了一封书信,公开质疑刘琦攻破上庸关,进逼汉中讯息的真实性。

当然这是后话,在刘璋受到高沛书札后,大怒,手下这帮将军怎么与别人比差距这么大呢?别人真真实实的做到千里行军不留痕迹,城池朝夕可下,而自己手下这帮将军不但失地,竟然荒唐到怀疑别人做事能力。

这件事当然成为一时美谈,蜀州大都督杨怀也因此掉了大都督位置,最后保留一个副都督,戴罪立功。

不说杨怀一路向霞萌关逃窜,单说张卫攻破剑阁,杀敌逃窜百里后,方回到大营,正准备庆祝汉中军大捷时,信使来报。

刘琦大军在二十日前攻破上庸关,大军已经兵临汉中城下。张鲁要求张卫不惜一切代价,率军回援汉中,以期到时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带领家人北投曹操或者西凉马腾。

张卫大惊,当即召集大将杨松前来商议。杨松听后大惊,怀疑讯息真实性。

张卫连连摇头道:“此为兄长亲笔信,断不可能有假.何况若是虚假信息,也不会在我军大败杨怀后知悉,应该是我军与杨怀对峙过程中传开。”

于是商议决定,张卫率领剩余的三万大军回援汉中。留下大将杨松率领数千老弱残兵,以防备新败的杨怀大军,

大军星夜兼程,这一日离汉中城还有二十余里的时候,张卫在此碰到张鲁的信使。

听到荆州军几次差点攻破汉中城墙,张鲁家中教众,老弱妇孺都已经上了城墙后,张卫大惊失色。

不过信使还带来一个好消息,荆州军一意攻城,甚是骄纵,根本没有将斥候分散,他一路南下四十余里,竟然没有碰到一个伺候。

张卫在询问信使荆州军战力后,料想即使自己这3万大军投入汉中城内防守,亦难获胜,不如利用荆州军初到汉中,信息收集困难,也不知道自己这三万大军刚刚战败杨怀,对方讯息不明的有利条件,今晚率领大军夜袭荆州军军营。

料想黑夜中突然遭到袭击,荆州军必然军心涣散,大军离败亡不远矣。如此既然可以解汉中之围,又能打败荆州军,让张卫颇为自豪。

于是让大军就地宿营,天黑后率领2万精锐前来袭营。

张卫从小就在汉中,对汉中内外地形早已经了若指掌,在张鲁信使帮助下,于子时到达荆州军大营,同时发动攻势,妄图一举击溃荆州大军,解除汉中之围。

此时诸葛亮根据汉中军喊杀声,根据夜袭部队的声势,断言是张卫大军,刘琦初时不信,在一番计较后,也深信不疑了。

想不到杨怀数万大军就如此轻易的被张卫大败,想不到张卫大军北上数百里竟然未惊动敌军,看来张氏兄弟还是一个人物。

当然,刘琦也悔得鼻子都青了,自己完全凭借对历史的记载,估计对手,如此与纸上谈兵有何不同,看来自今日起,自己要切记切记。

但是没有时间给刘琦多想,外面喊杀声阵阵,由远及近,看来双方已经短兵相接了,是战还是撤,都需要尽快拿主意。

第196章 大结局扩张的帝国第62章 袁绍的盟约第165章 曹操南征2第187章 坚守河套第189章 曹操之死第93章 蔡瑁的阴谋第85章 女扮男装第44章 满宠耍毒计第150章 襄阳风波2134章 形势逆转第1章 魂归三国第121章 明出陈仓第5章 花园风波2第31章 射杀凌操第26章 活捉刘琦133章 自刎第161章 攻陷建业2第97章 驱赶俘虏攻击第80章 转危为安第7章 荆襄词第21章 受伤第169章 开科取士2第61章 撤离宛城第87章 龙阳君之嗜?第56章 妻妾之争第63章 学子徐庶第54章 豹骑第31章 整军向前第53章 曹操之痛第73章 悲壮出击第78章 纸上谈兵第7章 荆襄词第114章 中国式教堂第116章 迎亲第142章 中原会战第182章 天下一统1第40章 收复周仓第48章 掉入陷阱第50章 杀胡儿第95章 打虎英雄第48章 豹骑第81章 真相大白第189章 曹操之死121章 个人所得税第91章 人工呼吸第62章 袁绍的盟约77章 兵临汉中城下第19章 夜宴第164章 曹操南征第11章 活字印刷第160章 攻陷建业1第83章 戏祢衡第187章 坚守河套第49章 斩杀牛金第3章 丫鬟紫凡140章 势如破竹第141章 刘表称王第111章 形势逆转第81章 张鲁弃守汉中第153章 势均力敌第91章 血腥抢马第63章 学子徐庶第91章 人工呼吸第37章 不平等条约128章 曹操的锦囊第168章 开科取士1111章 另类入赘第138章 巩固汉中第63章 学子徐庶129章 华南虎第57章 名分大如天第154章 关羽之死第65章 刘表发怒了第80章 转危为安第45章 杀胡儿第152章 三面围攻第18章 荆南抗旱第141章 刘表称王第70章 后院起火第166章 正统争论第165章 曹操南征2第83章 戏祢衡第79章 西凉抢马第163章 刘表称帝2135章 夜袭春节不更新第142章 中原会战第61章 撤离宛城今日不更新明日两更第12章 警讯140章 势如破竹第19章 落魄甘宁第79章 西凉抢马第54章 豹骑第14章 暗杀1 月29日不更新明日第128章 形势逆转第51章 高祖之剑第96章 诱拐猛张飞第57章 仇恨教育
第196章 大结局扩张的帝国第62章 袁绍的盟约第165章 曹操南征2第187章 坚守河套第189章 曹操之死第93章 蔡瑁的阴谋第85章 女扮男装第44章 满宠耍毒计第150章 襄阳风波2134章 形势逆转第1章 魂归三国第121章 明出陈仓第5章 花园风波2第31章 射杀凌操第26章 活捉刘琦133章 自刎第161章 攻陷建业2第97章 驱赶俘虏攻击第80章 转危为安第7章 荆襄词第21章 受伤第169章 开科取士2第61章 撤离宛城第87章 龙阳君之嗜?第56章 妻妾之争第63章 学子徐庶第54章 豹骑第31章 整军向前第53章 曹操之痛第73章 悲壮出击第78章 纸上谈兵第7章 荆襄词第114章 中国式教堂第116章 迎亲第142章 中原会战第182章 天下一统1第40章 收复周仓第48章 掉入陷阱第50章 杀胡儿第95章 打虎英雄第48章 豹骑第81章 真相大白第189章 曹操之死121章 个人所得税第91章 人工呼吸第62章 袁绍的盟约77章 兵临汉中城下第19章 夜宴第164章 曹操南征第11章 活字印刷第160章 攻陷建业1第83章 戏祢衡第187章 坚守河套第49章 斩杀牛金第3章 丫鬟紫凡140章 势如破竹第141章 刘表称王第111章 形势逆转第81章 张鲁弃守汉中第153章 势均力敌第91章 血腥抢马第63章 学子徐庶第91章 人工呼吸第37章 不平等条约128章 曹操的锦囊第168章 开科取士1111章 另类入赘第138章 巩固汉中第63章 学子徐庶129章 华南虎第57章 名分大如天第154章 关羽之死第65章 刘表发怒了第80章 转危为安第45章 杀胡儿第152章 三面围攻第18章 荆南抗旱第141章 刘表称王第70章 后院起火第166章 正统争论第165章 曹操南征2第83章 戏祢衡第79章 西凉抢马第163章 刘表称帝2135章 夜袭春节不更新第142章 中原会战第61章 撤离宛城今日不更新明日两更第12章 警讯140章 势如破竹第19章 落魄甘宁第79章 西凉抢马第54章 豹骑第14章 暗杀1 月29日不更新明日第128章 形势逆转第51章 高祖之剑第96章 诱拐猛张飞第57章 仇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