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骑虎难下

“无论是对于中国,或是亚洲甚至于世界而言,西元1906年7月7日,在经历了长达一个半月的秘密谈判之后,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亚国家终于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尽管作为胜利者的中国迫使日本割让大量土地,同时索取了15亿日元的战费赔款,但是作为胜利者的中国,却出人意料的同日本签定了《中华帝国与日本帝国安全保障条约》,这一条约的签定不仅废除了《英日同盟条约》,同样使得日本,这个欲“脱亚入欧”的国家再次融入亚洲文明圈,尽管作为这个文明圈中最强大的中华帝国,同样在学习着欧洲,但不可否认,亚洲的,至少远东的局势随着这一条约的签定,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纽约时报》——《龙与佛的联盟》

“从即日起停止一切对华军事行动!等待中国政府接收官员到达,全军做好撤出朝鲜准备!待中国政府接收官员到达后,向接收官员移交一切朝鲜事物……”

汉城,“大韩帝国”的首都,同样也是日本“韩国统监府”以及“朝鲜军团”司令部所在地,当这么一份电报传来的时候,整个汉城都被震惊了。

但在震惊之多余,很多人却又长出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朝鲜根本就不可能保住,而且数十万军队因于朝鲜,坐视本土遭受入侵的现况,又折磨着每一个人,而现在,战争终于结束了。

而韩国人同样处于震惊之中,他们惊讶的看着报纸上传来的消息,日本被击败了,韩国,似乎在条约之中没有提到多少关于韩国的条款。

“也许……韩国会真正独立吧!”

“似乎,中国也不错!”

“是啊……”

相比于日本人表现出和复杂情绪,韩国人在复杂之余,反倒又长松了一口气,毕竟相比于日本,他们反而更习惯于中国。

“日本放弃《日韩保护协约》以及其它与韩国签定一切内外条约!”

听着这一条,李熙这位“大韩帝国”的皇帝,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从去年直到现在,一直悬在他头顶上的那柄日本刀,这会总算是消失了。

“列祖列宗保佑啊!”

虽说身为帝王,但是这会听到条约中的这一条款,李熙还是忍不住流泪大喊一声。

两年前的2月10日,日本对俄国宣战,日俄战争爆发,韩国被迫签订六条议定书,协助日本作战。战争结束后,日本公使林权助又强迫韩国签署日韩新协,规定韩国雇用日本财政和外交顾问、与外国缔结条约前要与日本协商等等。次年,日本派遣数万军队开入汉城,包围王宫,强迫韩国外部大臣朴齐纯签订了《日韩保护协约》共有5条:第一,“今后韩国对于外国的关系及事务”,“由(日本)外务省监理指挥”,在外国的韩国侨民及利益,由“日本国的外交及领事保护”。第二,“由日本负责履行韩国与外国所签订的现存条约,今后不经过日本政府同意,不得签订任何国际性的条约及协定”。第三,由日本政府设统监一名,专理外交一项,驻扎汉城,日本政府还往各地方派驻理事官,“在统监指挥之下,行使从前属于驻韩日本领事的一切职务,并掌管本协约的完全实施”。第四,“日本韩国之间的现存条约及协定,凡不抵触本协约的条款,均继续有效。”第五,“日本政府保证维持韩国皇室的安宁及尊严”。根据这个协约,韩国撤消外交机关,并不设外务大臣职务,这样,韩国就失去外交及内政主权,变成日本的保护国,实际上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也就是从那天起,“大韩帝国”这个建国不过8年的国家,基本上就等于亡国,而现在,中国击败日本之后,却废除了这一条约。

“陛下,日、日军从南山倭城台撤军了!”

这时,一名宫内太监全不顾宫仪的喊道,南山倭城台是日军监视皇宫所在。

“什么!”

李熙先是一惊,随后又是一喜。

“快,快,通知诸臣,往大报坛祀三宗!谢中华再造之恩!”

嚷喊着,李熙几乎是不存近侍的阻拦,便起身朝着宫外走出,因再有几日便是神宗皇帝即位大祭,所以大报坛早已经准备好了祭品,所以李熙才会如此这般。

“陛下,还请三思!”

平理院检事李俊连忙出言劝阻道。

“有可三思之虑?值此兴事,岂有不祀三宗之理!”

李熙诧异的反问一句。

“陛下,去岁,中华军队进入朝鲜,然后为与日人谈判,断然撤出朝鲜,陷陛下……”

不待李俊说完,李熙便直接摆手说道。

“今时不同往日,去岁,中国实力不及日本,而今日,日本先败于中国,和签条弃与韩条约,中华之恩,事同再造,祀以三宗,报以再造之恩,实属……”

“陛下,可,您要知道,中国可是派袁世凯来汉城!”

李俊急声提醒道,在中国的报纸上昨天就已经公布了往韩国的接收大臣是内务大臣袁世凯。

“袁世凯……”

“陛下,袁世凯为中国内务大臣,而内务部专司理藩,其意已无需多言,去岁,臣奉皇命往南京求见袁世凯,袁世凯态度暧昧,言称:“韩国非中国之藩,中国自无需负其责”……”

只要一想起去年往南京拜见袁世凯时,所遭的冷遇李俊便只觉一阵气堵,而却又显无奈,毕竟朝鲜已经“独立”为大韩帝国,非中国之藩属,他们自然不可能为韩国出头,而最后的中国人提出的“韩台交换”,却是完全基于中国的利益。

“袁大人所言属理,我等自不能与报怨,而今日,中国不惜国弩与日本血战,战胜而提朝鲜,中华再造之心,岂是我等小国寡民所能解,”

在李俊正欲反驳之时,李熙却又继续说道。

“万历年间倭贼大入朝鲜,八道糜烂,神宗皇帝勤天下之兵,费天下之财,七年然后定,到今三百年余年,生民之乐利皆神皇之赐也。天朝末年流贼之变,未必不由此,故我国以为由我而亡,没世哀慕至于今不已,十二年前,北国无能,败于倭贼之手,倭贼欲吞我朝鲜,迫我朝鲜独立,岂是吾等所愿,今日之中国,为中华之正朔,虽无明皇之脉,却有皇朝之血,即中华正朔得已匡扶,又再造与我,我自当取消独立,重回天朝母邦之怀!”

位于后苑春塘台的大报坛,是李朝王室为明代三帝设立的祭,明朝灭亡后,李朝王室一直进行各种追思活动,仁祖不忘宫中焚香望阙之礼。1704年甲申,明朝灭亡60周年,李朝肃宗自宜春门诣禁苑坛,以太牢祭祀崇祯皇帝。又命汉城府在后苑春塘台设“大报坛”,祭祀神宗皇帝。“大报”出于《礼记》郊特牲,是郊天之义,且兼有报德之意。1749年(乾隆十四年)又以明朝太祖、神宗、毅宗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这种祭祀活动每年进行,至今不改。

7月8日,上午十时,以李熙为首的韩国皇室亲王以及数十名官员以及各国领事、以及报社记者,立于大报坛前,跪于大报坛上的李熙手持着明黄祀文大声朗念道。

“我朝五百六十二年来,事大明三百年,两百六十二年前,中华陆沉,陷于蛮荑,然我朝事中华之心未改,至今仍沿崇祯纪元,其情其义,固不暇言。神宗皇帝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禾闻于载籍者,……近代以降,朝鲜遭日人强迫,迫行独立,非迫他国之势,吾藩邦之臣,焉敢为君,于去岁,中国正朔光复,大帝继位,吾藩邦小臣,虽遭日人陷囚于此,然向中华之心不改,吾神宗皇帝再造之国和神宗皇帝所活之民,今丁,再得中国大帝再造,大帝再造朝鲜之国,再活朝鲜之民,吾藩邦之臣焉敢再称为君,吾藩邦之臣,焉敢为国,今丁,皇朝遣使于朝鲜,我朝鲜自当取消独立,念列圣祖于天,吾朝鲜愿再为中华千世之藩,望列圣祖保佑,中华不弃吾有罪之藩,罪臣李熙叩首……”

用汉语读出的祭文一声读出,尤其是到最后一段取消独立、再为中国之藩时,一时众人茫然,尤其是那些外国人,他们在听到翻译时,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日本统监韩国时,韩国兴国抗议,诸大臣自杀殉以独立,而现在,中国派来的接收大臣尚还在海上,这边这位韩国皇帝便主动取消了独立。

“念列圣祖于天,吾朝鲜愿再为中华千世之藩,望列圣祖保佑,中华不弃吾有罪之藩,罪臣李熙叩首……”

“靖远号”战舰长官室内,看着手中电报,豆大的汗滴瞬间即从袁世凯光亮的额头涌出,足足沉默了半晌功夫,他才感叹一句。

“丢你娘的李熙,这小子……”

骂一句,袁世凯扔下手中的电报来回踱着步子。

“捧杀,捧杀……”

接连感叹两声,袁世凯的面上尽是感叹之意,更多的却是无奈。

“部长,这不是正好嘛,这李熙取消了独立,朝鲜再为我国之藩属,这样的话……”

不待唐昭仪把话说完,袁世凯便摇头说道。

“你不懂,你不懂,李熙这小子,这些年在满清、日本、俄国中间游着,他知道什么对朝鲜最好,什么对朝鲜最有利!”

半闭着眼睛,袁世凯又继续说道。

“去年《日韩保护协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立即激起朝鲜上下的强烈反对。签约的当天,被朝鲜人视为卖国贼的李完用家被人放了火。朝鲜上下一致要求“废除保护协约”、“驱逐倭寇、诛灭五贼”。而《皇城日报》立即把签约的真相公布于世。称保护协约公布之日为朝鲜“全民哀悼的日子”。主笔张志渊所撰写的题为“是日也,放声大哭”的社论,人民对保护协约痛恨之情。文中写道“学生闭校痛哭,教徒呼天悲泣,商贾撤市狂呼,儒生投章叫阖,元老大臣抗事累日,而日人或以兵劫之,或拘而辱之。于是侍从武官长闵泳焕拔刀自刎,原任议政大臣赵秉世饮药自裁殉国,可以说,当日之激荡啊!可谓世间少有,可李熙却一言不发,因为他知道,废除条约,只会让他皇位不保,所以,激荡就激荡,反对就反对……”

“那,部长,今天李熙取消独立,重为中国之藩,会不会也激起……”

“朝鲜人思明之心,绝非我等所能料想,今天重为中国之藩,反对,自然会有人反对,但只是少数几人而已,大多数人会乐见其成,甚至欢呼雀跃,可,这就是李熙最聪明的地方!李熙啊!李熙……”

感叹一声,神情显得颇为无奈的袁世凯便站在舷窗边,透窗看着窗外的海浪,在离开朝鲜十二年后,此次再往朝鲜,原本指着总督朝鲜回国升任帝国总理大臣之职的袁世凯清楚的意识到,怕是自己的朝鲜总督之梦要破灭了。

不行!

绝对不行!

朝鲜总督!这是自己得开疆拓土奇功,晋总理大臣之职的跳板,若是没有朝鲜总督之位,没有朝鲜纳入中国一行省之功,那总理大臣的位置可就……“陛下,陛下看到这会做何感想?”

“啧啧,”

放下手中的报告,陈默然足足失神数分钟,最后接连发出两声啧赞。

“哲勤,这李熙啊……”

“聪明!若是没这份聪明,只怕他早便被日本人弄死了!”

管明棠同样称赞一句。

“陛下,李熙先用明朝旧事,再造藩邦之事。这是一捧,再用今天之事,中国再造藩邦,这是二捧,这两捧可是捧的咱们上不是,下不是,上,就要坐视朝鲜为中国一藩属国,而不能纳为中国一行省,若是下,断然强纳朝鲜为中国一行省,到时,朝鲜民众非但不念我中国再造朝鲜之恩,反而会行以激事,这纳一行省之事,难度绝非先前可比!”

管明棠感叹着,在心里佩服着这“小邦罪臣”的精明之处,他的这篇祭文可以说是把中国逼到了骑虎难下之地。

“可不是嘛,原本咱们就想利用朝鲜人的思明之心,直接纳朝鲜为一行省,再封李氏为中国亲王,可以说一切都是顺水推舟之势,即便是有反对之声,但绝不会激起大规模反抗,而现在,李熙直接先送一顶高帽子给朕,不管朕是否乐意,至少朝鲜人看到了朕的高义,拿朕同神宗皇帝相比……”

苦笑着,陈默然第一次发现,这小国之君,当真是有自保之道。

“若是朕强行吞并朝鲜,朕便是负义之君,即朕负义,那朝鲜之民自无需再感再造、再活之恩,自然可断然反抗,朕负义之君之名顿时做实……”

说到这,陈默然冷冷一笑,而且笑声越发阴冷。

“若因此不吞并朝鲜,又难解朕心头之愿!”

话至此处,被逼到两难之境的陈默然又放声笑了起来,可笑声中却尽是冷怒之意。

“说来可笑致极,朕算计了英国人、算计了美国人、算计了日本人、算计了俄国人、前阵子,又算计了德国人,这世界诸列强几乎被朕算计了一遍,可到头来,却他妈的让朝鲜人给算计了!”

一口粗言,只让管明棠心头一颤,他知道这一次陛下恐怕是真的动怒了,若非如此,以陛下的脾气,是绝不会吐出这样的粗话。

可现在,气有什么用,李熙的这顶高帽子送的,陛下是不戴也得戴,戴也得戴,有时候总是如此,事不由人那。

“哼!”

冷哼一声,陈默然的目光一冷。

“今天李熙送朕的这顶帽子!朕戴了!而且还要堂堂正正的戴,让那袁世凯,在朝鲜给我摆出堂堂天朝大员的谱来,他不单单是接收大员,朕这就似旨,任命他为朝鲜总督,总督朝鲜一切军政事物!朝鲜不是愿为中国千世之藩吗?”

陛下的话只让管明棠心下一惊,他连忙起身说道。

“陛下,可……”

“可什么可?前清的时候,袁世凯都能总督朝鲜一切军政事物,怎么今个我中华帝国的朝鲜总督,就不能总督朝鲜了吗?”

冷笑着陈默然沉默片刻。

“朝鲜,我是要吞定了,纳朝鲜为中国一行省之事,绝不容改,嗯,即然为我中华之藩属,定朝鲜国语为汉语!”

“陛下,这个没问题,朝鲜识字之民,皆说汉语!”

管明棠这到是没有反对,从就任财政部长以来,他接触了不少朝鲜人,那些朝鲜人大都会说汉语,而且他也接触过一些去年曾入朝的军人,识字的朝鲜人写汉字、说汉语是很正常的事情。

“以前朕想快刀斩乱麻,现在嘛……”

冷哼着陈默然的目光变得越发森冷。

“慢慢来,欲灭一国……”

第89章 平地惊雷(上)第34章 意境第64章 疾风掠草第79章 转变第107章 传统的……第151章 说故事的人第11章 骨头硬,硬不过刀!第139章 限制第93章 会师第18章 愁!第33章 他们不知道……第189章 两个人第26章 友谊第274章 路政第214章第56章 在哈佛第41章 帮助第163章 冷与热第183章 第一舰队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15章 决定第138章 彼得格勒纪事第146章 疑惑第143章 国境线上的对话第143章 国境线上的对话第164章 不沉的靖远第68章 利益的纷争第3章 提前第79章 瘸子救美第82章 专家第9章 恐惧第229章 工具第211章 忠臣义子第183章 上海第229章 青春期第141章 家与兄弟第123章 所谓平等第222章 “礼物”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146章 疑惑第29章 梦想第132章 虎口狼群第272章 启航与美龄第2章 选择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3章 老少两狐狸第266章 最后一次第82章 自然的抉择第3章 征程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专家第58章 现实问题第86章 运气啊!第32章 化学战114章 交易下求定阅第21章 洋荤第153章 不离与不弃第31章 星夜第39章 收美钞不第181章 啊!东乡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117章 国之妖孽第88章 心腹之患第210章 各种心思第193章 焦土第214章第67章 怕什么第3章 征程第76章 目的所在第122章 绝不可能接受第97章 所谓的……第277章 对话第186章 强敌第202章 圣与贤第221章 你想当谁?第93章 会师第142章 最恐惧之事第11章 俄罗斯第92章 祈祷第211章 忠臣义子第58章 现实问题第80章 未来第92章 反应第270章 华北司令官的忧虑第165章 东京第70章 犹太人的本质第257章 我的决定第149章 继承者第134章 忧虑第137章 悲愤之事第265章 再次启航第47章 杀个人第207章 日本人第6章 情报会议第15章 达累斯萨拉姆港第202章 老伙计第134章 对马(上)第82章 自然的抉择第142章 交换第46章 阿拉伯第47章 无以复加
第89章 平地惊雷(上)第34章 意境第64章 疾风掠草第79章 转变第107章 传统的……第151章 说故事的人第11章 骨头硬,硬不过刀!第139章 限制第93章 会师第18章 愁!第33章 他们不知道……第189章 两个人第26章 友谊第274章 路政第214章第56章 在哈佛第41章 帮助第163章 冷与热第183章 第一舰队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15章 决定第138章 彼得格勒纪事第146章 疑惑第143章 国境线上的对话第143章 国境线上的对话第164章 不沉的靖远第68章 利益的纷争第3章 提前第79章 瘸子救美第82章 专家第9章 恐惧第229章 工具第211章 忠臣义子第183章 上海第229章 青春期第141章 家与兄弟第123章 所谓平等第222章 “礼物”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146章 疑惑第29章 梦想第132章 虎口狼群第272章 启航与美龄第2章 选择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3章 老少两狐狸第266章 最后一次第82章 自然的抉择第3章 征程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专家第58章 现实问题第86章 运气啊!第32章 化学战114章 交易下求定阅第21章 洋荤第153章 不离与不弃第31章 星夜第39章 收美钞不第181章 啊!东乡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117章 国之妖孽第88章 心腹之患第210章 各种心思第193章 焦土第214章第67章 怕什么第3章 征程第76章 目的所在第122章 绝不可能接受第97章 所谓的……第277章 对话第186章 强敌第202章 圣与贤第221章 你想当谁?第93章 会师第142章 最恐惧之事第11章 俄罗斯第92章 祈祷第211章 忠臣义子第58章 现实问题第80章 未来第92章 反应第270章 华北司令官的忧虑第165章 东京第70章 犹太人的本质第257章 我的决定第149章 继承者第134章 忧虑第137章 悲愤之事第265章 再次启航第47章 杀个人第207章 日本人第6章 情报会议第15章 达累斯萨拉姆港第202章 老伙计第134章 对马(上)第82章 自然的抉择第142章 交换第46章 阿拉伯第47章 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