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过香积寺

长安,朱雀大街上有孩童相互追逐着跑过,浑不知天下大局,没心没肺地嬉闹。

纵马驰过的李光弼见了,拉住缰绳放慢了马速,冷峻的面容上泛起微微的笑意,之后赶到了位于平康坊的元帅府。

元帅府其实就是把李林甫当年的宅邸换了一块牌匾临时充用的,如今李琮已下旨封北平郡王薛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李光弼为副元帅,使得形势愈发稳定。

平常时候,各地的军情递到元帅府,薛白、李光弼、颜真卿三人至少会有一人在,简便事务谁在便由谁处置,大事则再行商议。今日,李光弼才到就得到了从河东来的消息,说是程昂已经从上党出兵攻魏郡,断安庆绪的后路了。

程昂原本是安西将领,据李光弼所知,薛白与他应该也没有私交,此次却能轻易说服他,倒让人颇为诧异。

李光弼遂命人去调了文牍,看薛白是派了谁去上党,本以为会是哪个能臣,结果却是默默无闻的小将领。

“张光晟?”

李光弼想了想,不知这是何人,遂将此事放下,想必程昂也是遵循圣旨才出兵的。

再看局势,上党地处于太行山以西,向东出了太行径就能进入河北,这对安庆绪是一个极强的威慑。当然,河东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这点李光弼最是清楚,程昂此举,也只是一种威慑,唐军兵力不足,目前依旧没有攻打洛阳的实力。

他站在沙盘前摆弄着兵棋,不多时,薛白也到了。

“北平王,想必已听说了?”

“是。”薛白才进堂中,径直以一种果决的语气道:“到了我们反攻的时候了。”

长安粮草不多,不利于持久作战,当然得尽快反攻,加上关中民心在大唐,各地都有民间游侠暗杀叛军,局势确实已经渐渐扭转过来了。

可另一方面,此前既定的战略就是不与叛军的精锐骑兵野战交锋。那么,要反攻,薛白的目标显然不是困在关中的崔干佑部。

他手指点了点沙盘上洛阳的位置,道:“出一支兵马,攻洛阳如何?”

原因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局势就是——关中的决战必须缓,洛阳的收复必须快。

敌方有个心志不坚的皇帝,击败他就能决定大势,一有机会,怎么能不打?

李光弼道:“崔干佑犹在虎视长安,关中出不了太多兵力。”

“三千人足矣。”

“三千人收复东都?”李光弼低声自语,知道这是很大的挑战,但也是极大的功劳,问道:“北平王欲以何人为将?王难得?”

然而,薛白摇了摇头,道:“以王思礼为主将,李晟副之,如何?”

“王思礼在潼关大败过啊。”

李光弼、王思礼当初同在王忠嗣麾下效力,两人之间的差距正是在近年来拉开的,一个在河北大胜,一个在潼关大败,而后守长安期间,王思礼也只是中规中矩,并无亮眼表现。

出兵洛阳不是小事,李光弼对人选还是十分谨慎的。

薛白却是早已想得很清楚,道:“给王思礼一个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机会?”

~~

两日后,薛白在春明门置酒,为王思礼送行。

王思礼才年逾四旬,却已是陇右军中的老人,早在天宝五载,他跟随王忠嗣从朔方到河陇时,与哥舒翰同为军中押衙。不同于哥舒翰的大器晚成,王思礼是从小就在军营中长大,少年成名,难免有些心高气傲。潼关之败对他打击很大,许久没能走出来。

虽说在潼关时王思礼力劝哥舒翰拥立东宫,可逃回长安之后,他反思是否自己私心太重而导致大败,反而对拥立之功不是很看重,没有太过亲近李琮或薛白,有些心灰意冷的架势。

薛白知道王思礼的心结在何处,送行之日,向他道:“此战务必收复洛阳,洗掉你在潼关的耻辱。”

“多谢北平王给我这个机会!”

“这封信,你寻时机让人递到雍丘。其余的,便靠你自己了。”

王思礼接过信封,看了一眼,郑重收下。

“哥舒翰还在洛阳。”薛白稍放低了些声音,以私下谈话的口吻道:“他已降贼,若想朝廷不追究,你得立功,也得让他立功。”

“末将死也要收复洛阳,必不辜负北平王的信任!”

王思礼不太会说奉承话,对这次领兵的兴奋以及对薛白的感激却是难以掩饰。

“去吧。”

马蹄声远去,薛白登上城头,目送着那滚滚烟尘消失在天际,脑海中还在对河南的局势做着推演。

可世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常常是出人意表的,又岂是什么事都能由他掌控?他有可能高估王思礼,也有可能低估了安庆绪。

落子无悔,他只能相信自己用人的眼光。

~~

元帅府每天依旧繁忙,各种消息进进出出。

就在王思礼出发的次日,城南的急报传来,道:“叛军杀入樊川了!”

薛白皱了皱眉,看向李光弼,问道:“节帅对此可有预料?”

“不错。”李光弼沉声道:“樊川地势本就不好守。”

樊川地处于长安城南二十里,是少陵塬与神禾塬之间,由潏河长期冲刷而形成的一片平原。曾经是汉高祖赐给樊哙的食邑,由此得名。

此地交通便捷,田亩肥沃,是达官贵人们最喜欢安置别业之处,私园荟萃。同时,它也是寺庙云集,其中包括了十分有名的“樊川八大寺”。

这样一个聚集了良田美宅、寺庙宫观的地方,自然是拥有许多存粮的。

薛白、李光弼在长安城解围之后,当即就派人往樊川征粮、迁人,尽可能地做到坚壁清野。但这不是易事,那些达官贵人也并不配合,隐匿粮食奴婢的情况只怕是不少,如今还在清查,便被叛军攻破了,资敌是难免的,只看资敌多少,对情势的影响有多大。

“打仗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既作了警告,樊川若有人不听,那便是活该作了叛军口粮。”李光弼对此显得甚是冷漠,他只担心叛军还能撑得更久。

接着,他走到了沙盘前,话锋一转,道:“此事未必全是坏事,樊川左右皆是塬地,能限制骑兵冲锋。”

“夺回少陵塬?”

“不错。”李光弼道,“崔干佑这是要逼我们决战,我们虽不愿决战,却也不能寸步不进。”

正在商议,有人匆匆赶入内,向薛白道:“北平王,杜有邻来了。”

~~

杜有邻在元帅府的前院等了一会,他曾经也来此拜见过李林甫,待看到薛白走来,不由心想,薛白终于成了这府邸的主人。

见了面,薛白第一时间屏退左右,让杜有邻不必见外。

“我听说,叛军攻占了樊川,可是真的?”

“消息不假。”

杜有邻当即面露苦色,扶着长须欲言又止。

薛白也不问他,等了一会,他只好长叹了一口气,道:“杜氏的族人已经闹翻了,一定要我来求见你。我只好来一趟,算是对他们有所交代。”

这个态度,可见杜有邻是并不想强求薛白的。

薛白遂问道:“杜家在樊川有很多产业?”

“都说是‘京兆韦杜,去天尺五’,其实原话是‘城南韦杜’。从晋代开始,杜氏、韦氏便居住在樊川道上。”

“是,杜甫说‘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那里是个倚塬面水的好去处。”

杜有邻脸色愈苦,继续道:“朝廷下了坚壁清野的命令后,我已是几番劝那些杜氏宗族们暂时迁入城,或避至子千谷,他们也都答应得好好的,也有些不肯听从的,说是生死有命,不需我多管闲事。没想到,如今他们又说,樊川老宅里还留了人看守门户,或是偷藏了存粮,甚至有躲过了官兵、举家并未搬离的。”

薛白道:“事已至此,再说这些还有何用?”

那些人其实已经影响到薛白平叛了,但他也懒得去说他们如何,战争之下,每个人都如蝼蚁一般。包括薛白自己,也随时有可能陷在某一座城里,轻易地失去性命,他尽力了,愿赌服输。

杜有邻犹豫了一会,轻声道:“杜家、韦家牵了头,以及城中还有别业在樊川之人,都希望我能劝北平王,尽快出兵收复樊川,以免那里成为人间地狱。”

薛白道:“你去安抚他们,就说我答应你了。朝廷很快会出兵,让他们踊跃参军捐物,报效朝廷。”

杜有邻其实没想打乱朝廷平叛的节奏,一来便说了,他来一趟算是有个交代,倒没想到薛白答应得这般干脆。

“那,何时出兵?”

“等着……”

自从李光弼抵达长安以后,舆情就认为平叛就在眼前了,军民都信心膨胀,一战决胜、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呼声很高。这种过份的热情在薛白看来反而需要警惕,他一直告诉自己,现在是最需要冷静的时候。

但叛军进入樊川显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仅是担心着自家别业、祖宅的达官贵人们着急万分,就连平民百姓们也在热切期盼着朝廷立即出兵收复樊川,因为樊川的寺庙中有着他们十分信奉的高僧。

次日,朱雀大街上便有人在悲嚎。

“护国兴教寺的照韶禅师被叛军吃了!”

“照韶禅师原本可以逃的,可他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甘心留下,以身喂贼,只求叛军放过躲藏在兴教寺的孩子们……”

这件事给舆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加上,军中有个将领给的回应不太合时宜,说“朝廷坚壁清野时老和尚把人藏着,现在被叛军找到了,以身喂贼有用吗?叛军只会嫌他的肉又老又柴,依旧吃嫩的。”

于是朝野沸腾,心忧樊川的官员们纷纷弹劾,李光弼迫于压力,也只能把那将领杖了三十军棍。

恰此时,又有坏消息传来。

“王思礼才出陕郡,被安守忠带人伏击,败退。”

这种情况下,与王思礼一同从潼关败逃回来的另一名大将李承光也跑来求见薛白。

~~

“王思礼虽有谋略,却不擅攻战,尤其不可任他为主将临阵指挥。”

李承光一见到薛白,毫不避讳地便开始贬低王思礼。事实上,哥舒翰在潼关中风之后,这两人一个主管步兵、一个主管骑兵,就开始互相争权,也无甚好避讳的了。

末了,李承光直抒胸臆,道:“北平王用他,何不如用我?”

薛白道:“王思礼虽不擅攻战,但军法严明,士卒听凭号令,又皆是陇右骑兵,可奔袭洛阳。”

李承光道:“末将领的虽是步兵,可为北平王破崔干佑部。”

“你认为时机到了?”“尚差些火候,但不得不出击了。”李承光道,“王思礼攻洛阳必败,若消息传回,反而坚崔干佑之决心。甚至安庆绪反攻长安,则长安危矣。而倘若先破崔干佑,北平王亲自挥师东征,何愁叛乱不平?”

薛白道:“此时与叛军决战,伤亡如何?”

“叛军久攻长安不胜,粮草耗尽,此天时;樊川倚塬面水,不利于叛军骑兵展开,此地利;叛军士卒思归范阳,士气低迷,长安军心振奋,此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必胜!”

李承光目光灼灼,以极大的热情盯着薛白,又道:“恳请北平王给末将一个机会,末将绝不辜负北平王信任!”

薛白若稍有不坚定就有可能答应了,最后他却只是挥手让李承光退下。

“北平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李承光依旧不死心,退下时还在苦劝不已。

“今崔干佑肯战,而胜机在我。若不战,使之流窜它方,反而贻误良机啊……”

元载拿着几道公文过来,见此情形,向薛白问道:“郎君何不答应他?依我看,如今决战,当胜。”

“那又如何?”

元载道:“不说圣人、忠王,只说太子殿下,拖得久了,只怕对郎君不利,倒不如趁热打铁,一举树立威望。”

“崔干佑之所以肯战,因他实力还在。樊川虽有山塬,地势其实不险,一旦开战,伤亡必然惨重。伱可想过,如何是好?”

“李光弼忠于圣人,而非忠于郎君。”元载低下头道:“如今决战,正是树立郎君在军中地位之时。”

薛白心想,李承光也该是这想法,方才有把握跑来说服他吧。

“郎君,妇人之仁要不得。”元载又劝道。

“目光短浅更要不得。”薛白脸色一冷,语气严峻了几分,叱道:“精兵强将皆属大唐,大唐社稷早晚归我辈,今日‘驱狼吞虎’沾沾自喜,来年外虏来犯,你让我如丧家之犬仓皇而逃不成?”

元载心中一凛,不敢再劝。

~~

入夜,元帅府,偃月湖。

“若可以,我真想亲自去洛阳,以免得在长安苦等消息。”

薛白与李腾空走在湖边散步,如此感慨了一句。

元帅府并不是他的私宅,而是衙署,但他有时会悄悄带李腾空进来,看看熟悉的风景。

“你如今地位不同了,岂能事事亲力亲为的?”

“罢了,用人不疑,安心等消息吧。我要学谢安,人家坦然自若。”

李腾空知道薛白近来受到的压力颇大,有心安慰他,遂不像往日那样故作清高,而是柔声软语,难得肯在屋外就与他亲近。

两人不知不觉走到竹林里相拥了一会,之后,她却是拉住薛白的动作。

“不行。”

“那去你的闺房?我特意保留着那个院落。”

“是……是那个来了。”李腾空有些失望,“这个月,未修得正果。”

薛白在解县时难得大意了几回,心中也有担忧,此时反而是松了口气。

很快,他又想到了杨玉环说他生不出孩子之事……不久前,他刚刚让杜五郎护送着杨玉环,与高力士的队伍向西,那队伍走得慢,如今想必还未到金城县。

接下来几天,薛白也是处理着各种事务。

有一回他独自在元帅府的大堂里看着公文睡着了,却是梦到了杨玉环,她在梦里都还在讥讽着他。然后,忽然间,禁军包围了他们,耳畔全是“杀!杀!杀!”的呼声。

他遂诧异地向杨玉环问道:“这是哪里?”

“马嵬坡。”

薛白脑中灵光一闪,正要带她跑,忽然被人推了两下,抬头一看,是刁庚。

“郎君,消息来了。”

“给我。”

“信使还未入城,好像是洛阳的消息。城门问是否开城,李节帅不在城中……”

薛白已然站起身来,亲自往城门赶过去。

“郎君,衣服。”刁庚连忙拿起薛白的外袍跟上。

骑马奔到城门处,薛白下了马,感到被夜风吹得有些凉了,回过头,刁庚给他披上衣袍。

“郎君,我喊了你一路,可莫着凉了。”

薛白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没听到刁庚的呼喊,他终究是做不到谢安那么泰然处之。

那边,信使已被吊篮吊入城中。

“北平王,捷报,捷报!王思礼以偏师吸引安守忠,主力绕小道奔袭洛阳,张巡亦出兵开封,安庆绪弃洛阳逃奔河北,至孟津渡口,王思礼与张巡追至,两面夹击,大胜。安庆绪只以不到五千人渡河,其中,骑兵不满一千……”

“恭喜北平王,收复东都!”

薛白原本以为自己听到消息会非常惊喜,可事实上,他只是不由自主地笑了一笑,然后觉得放松下来。

次日,朝廷宣布了洛阳的大胜以及准备与崔干佑决战的消息,一时间,长安人心振奋。

此前那些责骂朝廷不去收复樊川的人依旧还在大骂,但却已掀不起任何波澜。

薛白没有在此事上做任何的纠结,他率兵出了长安城,在马上回望了一眼,然后驱马南向,去与崔干佑决战。

~~

潏河发源于秦岭,向北而流,绕过汉长安城流入渭水。

李光弼的大营便驻扎在潏河畔,绵延了数十里。

薛白策马赶到时,李光弼正在一处高高的山塬上望阵。

“洛阳告捷,安庆绪逃了。”

“我已遣哨马向叛军传递这消息,打击叛军士气。”李光弼道:“但崔干佑还有想与我等决战之势态。”

薛白坚决不愿打,道:“无非是敌进我退,寻找最有利的时机。”

“看到那里吗?香积寺,如今崔干佑便驻扎在寺中。”李光弼递过他的千里镜,道:“你再看那寺庙前方的山林,地势复杂,我敢肯定崔干佑必有伏兵。”

薛白接过千里镜,见到了隐在山林中那寺庙的一角,不由微微笑了笑。

他不必让大唐精兵血染香积寺了,已创造了足够的条件看着叛军渐渐分崩离析。

“我带了很多馎饦!”

“什么?”

“这第一战,我们给叛军送馎饦,愿意出来吃馎饦的士卒,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这是王维写的《过香积寺》,崔干佑也是读过的。

但崔干佑之所以选择把自己的大帐设在香积寺,因为它不仅是长安南郊地势最有利的地方,还规模宏大。有“骑马关山门”之说。

如今叛军一进来,原本禅音袅袅的寺庙便被糟蹋得乌烟瘴气,到处弥漫着血气。

崔干佑想要决战,但前提是打探出唐军的阵列。他派遣出了很多的哨骑,让他大为恼火的是,这些哨骑回来之后,只懂得惊慌失措地告诉他,唐军已经攻破了洛阳。

之后,一些人头被立在了神禾塬上。

燕军这边有不少将领去看过,确实是有很多洛阳那边的大燕官员。

士气自然是大为动摇。

崔干佑的神经像是由铁铸成的,面对如此情形,依旧不为所动。坐在大殿上,对着佛像,绞尽脑汁地想着决战的布置。

有脚步声传来,他回头一看,是麾下的大将,阿史那从礼。

“唐军在营地外煮馎饦,有不少士卒逃出营投降了。”

崔干佑皱了眉,道:“那我们也煮馎饦。”

阿史那从礼犹豫着,欲言又止。

“你若是想劝我投降就闭嘴。”崔干佑道:“长安的局面绝没有你想的那么好,我们还有最后的机会。”

“可……”

“你忘了?”崔干佑道:“你和阿史那承庆已经对薛白食言过一次。旁人可以降,你若降了,必死无疑。”

“我没想投降!”

阿史那从礼坚决应了一声,转身便走。

他确实没想投降,他上次就与薛白谈判过,结果反过来袭击了薛白,助安庆绪除掉了被俘的安禄山。

但他转头就招过自己的麾下,道:“姓崔的没有撤军的意思,大股的兵马也不可能突围出关中,我们一两千人反而好走,北上,穿过朔方,收服几个部落,我们割据一方,好过在这里送死。”

54.第54章 白膏油75.第75章 报案第363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98.第98章 御状第348章 渡河第445章 将计就计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236.第233章 设局245.第242章 惊醒主人第414章 传承第117章 鱼钩第480章 赢第465章 大局155.第152章 新派系第359章 成王败寇64.第64章 上元夜第400章 调动307.第301章 遮羞布111.第111章 派系28.第28章 塞上诗228.第225章 上任第10章 人脉302.第296章 征辟296.第290章 师徒第4章 良娣172.第169章 盛宴倒第395章 缓兵之计22.第22章 置身事外44.第44章 信任95.第95章 谗言第457章 思长安第419章 杀鸡用牛刀319.第311章 礼成301.第295章 担责194.第191章 起家官202.第199章 家人214.第211章 法海114.第114章 踏青第439章 无贵贱187.第184章 世族第6章 蝼蚁146.第143章 世情如纸199.第196章 赐婚105.第105章 局外人第418章 乱起197.第194章 官袍98.第98章 御状155.第152章 新派系224.第221章 仙官205.第202章 早做准备319.第311章 礼成第376章 报仇的决心第460章 宝鸡132.第129章 金饭碗80.第80章 小礼物156.第153章 妙法212.第209章 铺路270.第266章 发苗69.第69章 案发第469章 贵庶340.第332章 鱼目混珠31.第31章 寻亲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第435章 秋后算账第476章 骗子138.第135章 分利第452章 长安乱271.第267章 聪明误18.第18章 追凶者58.第58章 人脉网第376章 报仇的决心155.第152章 新派系107.第107章 怪圈168.第165章 风花雪月76.第76章 春雨第365章 救星第2章 大祸临门第369章 情敌第353章 建关144.第141章 书坊98.第98章 御状88.第88章 师徒212.第209章 铺路第365章 救星92.第92章 申告第452章 长安乱183.第180章 贪心273.第269章 首阳晴晓第343章 谱写第510章 小乌龙134.第131章 新朋友140.第137章 斩死286.第281章 痿厥42.第42章 纨绔339.第331章 天下本无事136.第133章 岁考237.第234章 撕开一角第403章 叶公好龙
54.第54章 白膏油75.第75章 报案第363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98.第98章 御状第348章 渡河第445章 将计就计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236.第233章 设局245.第242章 惊醒主人第414章 传承第117章 鱼钩第480章 赢第465章 大局155.第152章 新派系第359章 成王败寇64.第64章 上元夜第400章 调动307.第301章 遮羞布111.第111章 派系28.第28章 塞上诗228.第225章 上任第10章 人脉302.第296章 征辟296.第290章 师徒第4章 良娣172.第169章 盛宴倒第395章 缓兵之计22.第22章 置身事外44.第44章 信任95.第95章 谗言第457章 思长安第419章 杀鸡用牛刀319.第311章 礼成301.第295章 担责194.第191章 起家官202.第199章 家人214.第211章 法海114.第114章 踏青第439章 无贵贱187.第184章 世族第6章 蝼蚁146.第143章 世情如纸199.第196章 赐婚105.第105章 局外人第418章 乱起197.第194章 官袍98.第98章 御状155.第152章 新派系224.第221章 仙官205.第202章 早做准备319.第311章 礼成第376章 报仇的决心第460章 宝鸡132.第129章 金饭碗80.第80章 小礼物156.第153章 妙法212.第209章 铺路270.第266章 发苗69.第69章 案发第469章 贵庶340.第332章 鱼目混珠31.第31章 寻亲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第435章 秋后算账第476章 骗子138.第135章 分利第452章 长安乱271.第267章 聪明误18.第18章 追凶者58.第58章 人脉网第376章 报仇的决心155.第152章 新派系107.第107章 怪圈168.第165章 风花雪月76.第76章 春雨第365章 救星第2章 大祸临门第369章 情敌第353章 建关144.第141章 书坊98.第98章 御状88.第88章 师徒212.第209章 铺路第365章 救星92.第92章 申告第452章 长安乱183.第180章 贪心273.第269章 首阳晴晓第343章 谱写第510章 小乌龙134.第131章 新朋友140.第137章 斩死286.第281章 痿厥42.第42章 纨绔339.第331章 天下本无事136.第133章 岁考237.第234章 撕开一角第403章 叶公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