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章〗太子之意⑴
腊梅颇欣慰:“公主你能这样想才好,如今只该韬光养晦,好在表少爷还有……都在,必有一日能为你作主。”
“韬光养晦?”玲珑忽想起来,“姑姑,那位连瑞公公,你认得吗?”便把纸条的事说了,腊梅也不解何意,只道:“他是御前红人,我做宫中押班时多有往来,连瑞公公为人甚好,虽然得势,却从无作威作福之举,娘娘待他也极恩宽,或许是他心中尚念旧主,公主以后倒不妨多亲近亲近。”
玲珑想的是:“姑姑,我出宫第一日,清宁哥哥就找了来,他在京都外面隐姓埋名,要是宫中无人,这消息决计不能够那样快传了出去。我想,这消息,莫非就是连瑞公公传出去的?”
腊梅也觉有理:“连瑞公公在宫中多年,耳目通灵,公主出宫这个事情,连夜传了出去,若非凭借大太监之力不能致此,由此看来确有可能。”
这一天怒则怒,愤则愤,无论感慨起落都尝过,然而也并非没有收获,尤其是最后的那个推测,宫中或许有人,让玲珑双目闪亮起来,还是腊梅催请她早些歇息,不知太子召唤,又为何事。
“对了,公主……”玲珑准备离开之时,腊梅却将她唤住,然而脸上不无犹豫,吞吞吐吐。
“姑姑想说什么,但说无妨。玲珑对姑姑无所隐瞒。”
“是,腊梅也就直言不讳了。公主。”虽然这样,腊梅依然顿了顿,“那位郭大人,公主信任他吗?”
玲珑沉吟,腊梅有些着急:“公主!”
“腊梅姑姑。”玲珑决然道,“母后因何故致祸,玲珑今日方明。然而,此事最终受益者,还是她。我不信她清白无辜。所以,你放心,如今也只是——”一咬牙,“从权之计!”
她微微昂着头,小小的脸上流露出坚毅之色,目中却有一片凄恻,谁也看不透的心事。
腊梅
募然有些心酸,道:“公主明断。”
玲珑出来,见如烟无声无息立于门廊边上,这个位置,听不到房中她们的谈论,也可以在别人试图靠近的时候率先发现,这个女孩子沉默尽职,而不乏明慧,玲珑只觉得提拔她起来,不是一个错误的抉择。
太子穿着淡青色的袍服,亲自站在正门口迎接他的十五皇妹永仪公主。
北风萧瑟,翻卷着的枯叶瑟瑟地拂在衣角和光同尘,极淡至白的阳光勾勒起他清雅倦慵的容色,有一种不真实的飘忽,好象是光线幻结而成的人物,一口气就会吹散了。
玲珑不是不认得他,然而有关他的形像比以往每一次相见都更值回味,明明已经成为这个国家除皇帝而外最高贵的男子,眼底却凝结着最最不可陈述之悲伤,似乎这个高贵已极的身份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而他想要的东西这一辈子永远都得不到,那哀伤深入骨髓无可挽回。
他扶起玲珑盈盈下拜的手指微凉,客气但是疏远。
和他相比,一匹马飞驰到大门口刹住的郭易鑫就神采飞扬得多,斜挑着眉对玲珑说:“早啊!”
玲珑不知所措地后退了一步,戒备不已,郭易鑫叹了口气,“我以为我们算是熟悉了,怎么每次见到都象是从头开始,是否若非我突然来到,公主今天又打算隔帘见我?”
太子温和的笑笑,在两人之间打圆场:“两位都是我邀请而来的嘉宾,请进吧。”
说是同时邀请的嘉宾,可玲珑总觉得是事先商量好的诡计,安排圈套让她钻进来,当然,出主意的肯定是那个眉飞色舞的都指挥使,太子只不过是看在表亲的份上不予拒绝而已。
然而事实与她想的有所出入,太子邀请她过来,的确是有所谓的。他引他们到书房,安排香茗,指使下人把一大堆厚厚的资料分发到三人桌上。玲珑扫了一眼,有“秦安使节团”字样,仿佛不久以前听谁提起过。
郭易鑫始终在观察她细微变化的表情,不由大笑道:“玲珑公主,估计是把那天宴席上提到秦安使节将访我朝之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吧?”
经他提醒,玲珑记起在那个别扭之极的宴会上面,皇帝曾提到秦安使臣将访上国,此次接待事宜由太子亲自主持,而郭易鑫精通秦安文字,也在其间起着重要作用,甚至一度就住在太子的东宫殿,直到玲珑出宫他亲随保护为止。
同时也想到皇帝曾有让玲珑参予此事的意图,并说让太子亲自指点,只是她出宫后发生了许多事情,早将这句话抛诸脑后。
玲珑便微笑,道:“我没忘记,只是父皇提及之后,皇兄多日未至,便以为仍然会由清珑妹妹随同十二皇兄办事了。”
太子淡淡的笑了一下,解释道:“你住在仲尚书府里,往来多有不便。”
她现在还是住在尚书府里,区别只是,尚书府这两天少了一个人——鲁国夫人,换言之,太子在躲避鲁国夫人,哪怕不用他亲自前往,只需派人通信往来,他也尽可能避免与鲁国夫人有任何接触的机会。
玲珑想着,随口问道:“皇兄,是不想见到老师吗?”
平平淡淡一句话,使得原本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品尝香茗、欣赏佳人的郭易鑫挺直了身体,脸上陡然间阴云密布,看着玲珑的眼色隐隐含有警告和制止。
——玲珑,分明是在有意挑战那位看似温和平易的太子!
太子也有霎那间的震愕,低垂的眸间转过一抹茫然,但还是回答了:“正是,我此生愧见三姐姐。”
就算他口口声声称自己“玲珑妹妹”,也全不及这声“三姐姐”来的顺畅自然。
玲珑暗自冷笑,以现下的辈份而论,这个叫法大有问题,他这样叫秋明怡,又怎么称呼目前是皇帝“御妹”的王晴薇?更为有趣的是,皇帝是否知晓这里面的错乱关系,又是否在意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