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

蜀郡,是益州诸郡中最富庶的一个郡。

单单从经济方面来说,蜀郡的富庶程度并不弱于中原任何一个大郡。

天府上国,本质上赞颂的便是蜀郡。

经济上的鹤立鸡群,造就了蜀郡在大汉中特殊的地位,而蜀郡所代表的政治意义,更让蜀郡在益州诸郡中有种超然的地位。

蜀郡的治所为当今大汉的都城成都。

经济与政治地位上的超然,势必会让蜀郡成为当今大汉无数文人学子心中的向往之地,这也让蜀郡成为了当今大汉的文化中心。

作为大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中心的蜀郡,无疑是大汉的命门所在。

而每当大汉遇到危及国祚的险阻时,蜀郡也常常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来帮助大汉度过眼前的难关。

现任蜀郡太守的是杨洪。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

杨洪是益州有名的名士,早在刘璋时期,因为自身的名气,杨洪就历任益州诸郡吏。

这段经历让杨洪积累了丰富的理政经验。

后来刘备夺取益州后,犍为太守李严任命杨洪为功曹,可由于李严与杨洪政见不合,杨洪便主动辞去功曹职务,摆出一副要隐居的态度。

李严虽不喜杨洪违逆他的决定,但忌惮于杨洪的声望,后面还是将杨洪推荐到州府,让杨洪去诸葛亮的座下任职。

若只有这些经历,杨洪充其量只能算上一个有些臭脾气的益州名士,但随后发生的一件大事,改变了杨洪的人生轨迹。

那一年,汉中之战爆发。

汉中之战进行到中期时,法正为扭转局势向刘备提出了奇袭定军山的计策,刘备在去信与诸葛亮商议后,最后下定决心采取这个计策。

可奇袭定军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难。

要想从剑阁到达定军山,要连续翻越十多座山峰,那十多座山峰皆是常年人迹罕至之处,根本就没有成型的道路可供大军行走。

更何况法正不是想让数名军士翻山越岭,而是要让数万大军!

这其中所蕴含的难度,比跨越十条子午谷还难,对益州造成的后勤压力,也根本是难以想象的。

饶是诸葛亮,当时也对这一件事感到愁眉不展,他特地将此事询问杨洪。

当时杨洪的回答是:“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这句话透露出杨洪坚定的态度,而他也不是口嗨党。

在之后的日子里,杨洪利用自己在益州的声望,利用自己非凡的理政才能,硬生生协助诸葛亮完成了一个在当世看来几乎不可能的壮举。

人定胜天四个字,在当初的那段岁月中,在诸葛亮与杨洪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若要对汉中之战立下功劳的大臣排序,杨洪绝对是前五之列。

正因为这巨大的功劳,在刘备称帝后,刘备力排众议,将身份敏感的杨洪放在了蜀郡太守这个极为紧要的位置上。

也正因为这巨大的功劳,在去年犹如暴风雨的对益州系大臣清洗活动中,杨洪始终能独善其身,不被波及。

事后刘备还专门写信安抚杨洪来着,益州系诸臣子中,能得到刘备如此爱护与重用的,恐怕也只有杨洪一人了。

但杨洪并未恃宠生骄。

杨洪深知他自己身份的敏感,故而在成为蜀郡太守后,他继续保持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风格,兢兢业业地为大汉发展着经济。

对杨洪来说,这种不参与任何政治斗争,只一心为国效力的生活,让他十分甘之如饴。

可近日从北境收到的一则文书,却让杨洪的心情不怎么美丽。

这则文书,乃是由诸葛亮的幕府直接发到他的手中,最重要的是文书中的内容,让杨洪有回到往日之感。

“不惜一切,整合国力支援剑阁。”

这句话是文书中,诸葛亮亲笔写下的最后一句话。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杨洪便意识到了诸葛亮的意图。

当年汉中之战时,诸葛亮就是如此做的。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杨洪的心中难免浮现沉重的心情。

当年他能完成那个壮举,是诸葛亮在总览全局,而他在一旁负责具体执行。

现在诸葛亮去往剑阁,那么接下来很多事都要靠他一人完成了。

但不管心情如何沉重,杨洪心中却并没有退缩之意。

前路如何艰难,无非是再走一遍而已。

杨洪以最快的速度召集了郡府诸僚属。

当杨洪以府君的身份,说出议会的主题后,前来与会的诸僚属之间很快就开始躁动起来。

梁州之战是去年发生的,经过一年的发展,益州的国力是有所恢复。

可再如何恢复,益州的国力也不可能在一年之间,就恢复到鼎盛时期。

别的不说,当下转眼即将又是新一轮的播种时节,若按照杨洪的命令,将蜀郡内的大量人力都调往剑阁,那接下来一年益州的发展怎么办?

发展与战争这两个抉择,一向是最为矛盾的。

而对于这些身为大多是文吏的僚属来说,他们心中无疑更偏向优先发展这一点。

很快就有亲近僚属,对杨洪委婉地提出了心中的看法。

在一名僚属发言后,其他的僚属也接连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有多人相继发表看法,但他们的看法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无须要动用蜀郡近乎全部的国力,来支持前线打这场梁州之战。

诸位蜀郡僚属也不傻,他们当然知道现在杨洪要倾尽蜀郡国力,为的是什么。

可当下的局势较以往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之前大汉腹背受敌,不止梁州危在旦夕,就连益州的北大门剑阁也岌岌可危。

但近段时间以来,先是刘封大败魏军一场,又是丞相诸葛亮成功平定南中之乱,及时率军返回。

当这时,剑阁已经有了诸葛亮领军坐镇,可以说益州的安危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

那么这时候,还需要倾尽一切力量支援梁州吗?

或者说句更为实际的话,一旦蜀郡这么做了,那么蜀郡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国力就再度会受到重创。

而相应的,糜旸一定会打赢这场梁州之战吗?

这个答案没有人能做出断言,可人都是懂得权衡利害的,一个是百分百,一个是成功的希望不大,凡是正常的人都知道该如何抉择。

甚至有些人心中,有着更为诛心的想法。

不管梁州之战的胜利属于哪一方,只要蜀郡的国力在慢慢恢复,那么将来益州的主人是谁重要吗?

在场的僚属大多是益州士人出身,去年的那场大清洗只是将益州的上层世家荡涤一空。

但由于地理的因素,蜀郡,乃至整个益州的中下层官吏,大多还是益州本地士人担任。

若真按杨洪的命令那般,要想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无疑这些士人背后的家族利益,会受到严重的侵害。

在杨洪下达命令的不久之后,与当年汉中之战时类似的犹疑与不安,再度萦绕在众僚属的心头。

听着众位僚属七嘴八舌的讨论声,杨洪的脸色愈发难看。

可他并没有急着发火。

不能希望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大局观,很多人都只会在他们相应的立场上,做出符合他们身份的抉择。

但越是这时候,带头的作用就越重要。

杨洪先是重重的咳嗽了几声,在杨洪的咳嗽声之下,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杨洪能被刘备任命为蜀郡太守,除去他之前立下的大功之外,还因为他本身在益州士人中那庞大的声望。

不然当年诸葛亮又何必特地问询杨洪呢?

在场面安静下来之后,杨洪用回忆的语气开口道:

“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今我军亦可乎?”

“这是当年丞相询问我的一句话,今日我便借用这句话,以询问在场诸君。”

听到杨洪的这番话后,在场的诸位僚属,脸上都流露出不自然的神色。

晋阳之围与长平之战,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被人认为最为荡气回肠的两场战役。

那两场战役的胜利者,在场的人都知道。

而在场的人更加知道,那两场战役之所以胜利者最终属于赵无恤及秦昭襄王,绝不仅仅只是张孟谈及白起的功劳。

就拿长平之战来说,当年秦昭襄王为打赢这场战役,几乎将秦国所有能调的人力、物力都往前线调,为的就是支持白起能打赢这场大决战。

难道秦国当年就不难吗?

难道秦昭襄王当年就没有想过放弃退缩吗?

可正是秦昭襄王最后的坚持,才生生将四十万赵军送入了死境。

众人都明白杨洪提起这两场战役的缘由——以古鉴今。

而在众人动容的时候,杨洪继续说道:“尔等可能以为,梁州之战与当年的长平之战类似,我军纵不济可以舍弃梁州,坐守益州。

可梁州是益州咽喉,若梁州一旦失去,不提那时人心如何动荡,咽喉之地为敌人所控,益州难道还能存活吗?

诸君!诸君!

大汉现今面临的是没有退路的晋阳之围,是稍有不慎即国破家亡的晋阳之围,我们在这时候难道还能犹疑吗?

今日我等若不倾尽一切,助大将军打赢这场仗,将来千百年青史之上,我等俱将为后世人耻笑的亡国之臣!

悬釜而炊,正在此时!”

在说最后一句话时,杨洪几乎是吼出来的,这足以证明他这时心情的激动。

而杨洪的怒吼,也如晨钟暮鼓一般,将在场众人心中的犹疑与不安给驱散。

哪怕在场众人心思各异,但只要领头者有着足够的坚持,那在以血性著称的大汉,他们倒也不乏拼上一把的底气。

杨洪话音刚落之际,在场众人几乎是一瞬间齐齐从座上起身,他们异口同声得高喊道:

“一切但听府君均旨!”

看到在场众人有了同仇敌忾的气象,杨洪的脸上终于流露出笑意。

心有鬼祟者定然不缺,但在当今的大汉政治环境下,却终究是少数。

而只要大多数人愿意与他同心同德,纵有些许心怀不轨之辈,在大势裹挟之下,又岂能螳臂当车?

当然杨洪一开始就可以运用太守的权势,强制推行他的命令。

可杨洪知道这种事,若能尽可能发挥主动属下的主动能动性,那能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嗯,当年诸葛亮也是以类似方式,完全激发起他的主动能动性的。

见众人不再有犹疑之后,一道道具体的命令,开始从杨洪的口中发出:

“蜀郡各县,按人头留足半年饱食口粮后,其余存粮皆运来成都。

发各县年十五以上,皆至成都编入行伍。

另发令,各县年十五以上,四十以下,不论老弱,不论男女,皆编为民夫!

一道道不带丝毫感情的命令从杨洪的口中发出,惊得在场的诸僚属面面相觑。

一种熟悉的场面,好似顷刻间浮现他们的眼中。

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这么大的牺牲,要是糜旸没有打赢这场仗,那,那益州可就废了呀!

但悬釜而炊,不就是不问结果吗?

想到这,众人的内心变得无比坚定起来。

臣等正欲死战,还望大将军坚持住!

汉章武四年五月,在蜀郡各处官道上,出现了足以动人心魄,载入史册的一幕。

一条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长龙,正朝着成都的方向不断进发。

在那无边无际的队伍长龙中,有着身形或稚嫩或老朽却眼神坚定的百姓,有着面积不大种类各样却运载着大量粮食的粮车。

若是有不知情的人看到这一幕,第一反应可能会以为这一条条长龙队伍是去逃难的。

但实际上他们却是去出征的。

他们出征的方向,正是那聚集着数十万敌军的梁州。

他们会怕吗?

那自然是会的。

可有些事不是怕,就不会去做的。

而当蜀郡动起来后,由于它特殊的地位,它马上带动着周围的郡县,也如同它这般开始行动起来。

由点及面,由近及远,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战正在悄悄拉开序幕。

或许当这一幕被记载在史书中之后,会有不少后世人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可那些后世人不会知道,如果不是有着如此强大的动员力及雄厚的人心为基础,当年的汉中之战,刘备是怎么完成奇袭定军山的壮举的?

在后续曹操率主力魏军进入汉中后,刘备又怎么在无法从阳平关运送粮草的情况下,将源源不断的粮草、兵力运送到定军山下,让他与曹操打那一场对峙战的?

国弱,则汉人更当自强!

大汉能给糜旸支持的,已经在尽力做到最好。

接下来就看糜旸怎么回报大汉了

汉中之战绝对是被低估的一场大战。

最被低估的地方就在于,在曹操完全撤退之前,阳平关一直在魏军的手里。

一想到这一点,便心潮澎湃。

那一年的刘备集团,是真的牛。

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章推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订婚啦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敌骑第六百七十九章 挟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566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第463章 空城计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211章 隐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凉铁骑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344章 返回南郑 法邈五问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请假一天,调整心态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推两本书第570章 奋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20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408章 今日便反 尔奈我何第222章 大军出发 吃人的网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155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第658章 仲父有负 今日当解第566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571章 荡涤污秽 只争朝夕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304章 突然袭击 曹休弃城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无前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骂战 善诛人心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场第46章 吾师,卧龙诸葛公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7章 驻守公安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307章 云长晕厥 玄德得讯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章推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97章 吕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读!不要养啦!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81章 先破鹿鸣,再枭羽首 (求追读)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87章 汉魏对决 樊偃会战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23章 诛心第514章 积蓄骑军 千里入冀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
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章推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订婚啦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敌骑第六百七十九章 挟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566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第463章 空城计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211章 隐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凉铁骑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344章 返回南郑 法邈五问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请假一天,调整心态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推两本书第570章 奋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20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408章 今日便反 尔奈我何第222章 大军出发 吃人的网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155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第658章 仲父有负 今日当解第566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571章 荡涤污秽 只争朝夕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304章 突然袭击 曹休弃城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无前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骂战 善诛人心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场第46章 吾师,卧龙诸葛公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7章 驻守公安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307章 云长晕厥 玄德得讯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章推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97章 吕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读!不要养啦!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81章 先破鹿鸣,再枭羽首 (求追读)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87章 汉魏对决 樊偃会战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23章 诛心第514章 积蓄骑军 千里入冀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