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

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

孙权在同意陆逊所请之后,他便命人前去传召诸葛瑾。

诸葛瑾,字子瑜,琅琊阳都人。

诸葛瑾少时曾游览洛阳,又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等书。

诸葛瑾的生母去世得早,他在守孝期间一切合乎礼节,侍奉继母恭敬谨慎,甚得人望。

建安五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

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他,同年,诸葛瑾与鲁肃等人一起成为孙权的宾待。

诸葛瑾为人和善,在江东中不仅与步骘等淮泗派大臣关系友善、就是与严畯等江东籍贯的大臣,关系也很亲密。

建安六年时他们三人一起游历吴中各地,逐渐声名显赫,齐名被称为当世的英杰俊才。

在这之后,诸葛瑾被孙权任命为海盐县长。逐渐一步步升迁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

孙权之所以这时会传召诸葛瑾前来,为的便是让诸葛瑾替他出使荆州。

诸葛瑾言语多变,才思敏捷。

这样的人,是很适合做使者的。

孙权想让诸葛瑾出使荆州,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诸葛瑾是目前刘备麾下心腹重臣诸葛亮的胞兄。

孙权知道他之前偷袭荆州,无疑已经惹怒了刘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他派其他的使者前去,可能还未见到刘备就会被他下令砍杀,这样哪怕那员使者再如何巧舌如簧也是无用。

唯有派诸葛瑾前去,刘备爱屋及乌,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至少是会见诸葛瑾一面的。

在之前打算偷袭荆州之时,本来孙权是打算让诸葛瑾随军出征的。

但后来糜旸用疑兵之计令孙权迟疑,导致原定的出兵时间推迟了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中孙权派了诸葛瑾前去吴县督运粮草,所以错过了后面随吕蒙出征的机会。

后来孙权从建业去往公安之时,也并未带上诸葛瑾。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诸葛瑾自吴县回来后,一直呆在建业城中辅佐张昭处理政务。

而在孙权来到永安城中后,建业的张昭在得知公安大败的消息后,担忧孙权的他就曾派诸葛瑾前来永安问询。

面对张昭的问询,孙权只是手书一封传给张昭令他守好建业,然后他将诸葛瑾留在了身边。

在孙权的传召之下,一身宽衣博袖的诸葛瑾来到了大厅之中。

诸葛瑾仪表堂堂,又有种温文尔雅的气质,平日很得孙权的喜爱。

孙权见诸葛瑾到来,他还不等诸葛瑾行礼,就急忙迎了上去。

他扶住诸葛瑾要下拜的手,对着诸葛瑾言道:“子瑜,孤有一事要劳烦你了。”

诸葛瑾虽是诸葛亮之兄,但他对孙权忠心耿耿,面对孙权说有事要劳烦他,他退后一步对着孙权一拜道:“至尊有事尽管吩咐,为主分忧乃是为臣本分,何谈劳烦?”

诸葛瑾的话令孙权脸上浮现喜色。

孙权对着诸葛瑾言道:“自公安归来后,孤时常后悔之前侵袭荆州之举。”

“今大错已经铸成,汉中王意欲东征,江东危矣。”

“古语有言,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今孤欲命子瑜前往荆州拜谒汉中王,一为探汉中王口风,二为示孤求和交好之心。”

“值此江东危难之际,还望子瑜能接下这重任。”

当孙权说完后,他主动对着诸葛瑾一拜。

孙权很需要诸葛瑾替他走上这一遭,对于自己所需要的人,孙权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礼贤下士的一面。

诸葛瑾刚听完孙权的话,就见孙权对其一拜,他赶忙侧身,不敢受孙权这一拜。

而后他对着孙权言道:“既然至尊有命,瑾自然会为至尊奔走。”

说完这句话后,诸葛瑾在思考了当今两家的局势之后,他对孙权问道:“只是在走之前,瑾想知道至尊心中所求为何?”

既然是出使,那自然就要知道自己主君想要的是啥,并且知道主君的底线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有的放矢。

面对着诸葛瑾的问询,孙权眼神中抉择之色闪烁,最后他心中下了某个决定。

他握住诸葛瑾的双手言道:“保守江夏。”

在得到孙权这四个字的答复之后,跟随孙权日久的诸葛瑾,当即领会了孙权的深意。

他对着孙权一拜,而后对着孙权言道:“请至尊授我符节,瑾即日出发!”

孙权赶忙命人取来他的符节,亲手交到诸葛瑾的手中。

他对着诸葛瑾最后拜托道:“孤在永安城中,等着子瑜的好消息。”

随着一批批的南归民众被马良接收,汉水两岸汉、魏两军交换人口的事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并且已经快进入了尾声。

本来当年曹操北迁荆州民众便没有迁的太远,大多都迁居到汝颍一带,所以再次命那些民众南下,路程并不会有多遥远。

在襄阳城中的太守府中,刘备正坐在主座上,手中翻阅着马良及一众良臣,合力整理出的近日来关于,两军交换人口一事的明细及近况汇报。

在看完后,刘备抚着颌下的长须面露笑意。

他果然没有看错人,马良的确是个政略大才。

马良性格谦逊,做事也很脚踏实地。

无论多繁杂的政事交到他手中,在他细致的处理下,也能很快进入正轨。

这一点,马良的弟弟马谡,拍马亦赶不上。

想起那个号称“荆州奇才”的马谡,刘备心中有些不豫。

他看出此人虽有才干,然太过夸夸其谈,且为人自傲,眼高于顶,不可大用。

刘备在翻阅完手中的奏表之后,他将手中的奏表放置一旁,而后转眼看向了他座下的两员心腹。

这两人一人为前将军关羽,一人为护汉将军糜芳。

糜芳本来负责驻守江陵,但之前糜旸曾多次向刘备建言:“家父年老,常在旸面前有颐养天年之意,还请大王恩准。”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刘备善于识人,他当然知道他的小舅子是什么品性与才干。

但之前刘备感念糜氏一族对其的付出,而且自从糜氏兄弟跟随他的近三十年以来,糜芳虽才能不佳,但对他可谓忠心耿耿,从不背弃。

所以哪怕他知道糜芳不堪大用,亦还是将南郡太守如此要紧的职务给了他。

之前刘备之所以要对糜芳委以重任,也是为了让糜芳担当重任,希望他做出一些成就,能够帮到糜氏的第二代,好让将来糜氏不至于二代而衰。

如今糜旸已经不需要靠长辈的功勋帮扶了,所以在糜旸建言后,刘备就同意了。

在糜旸的建言之下,刘备便命陈到为南郡太守,代替糜芳驻守江陵。

而在免去糜芳的南郡太守的职务之后,刘备追录糜芳前后功,将其从原先的抚远将军,升任为护汉将军。

刘备势力中的军制与曹魏不同,在刘备治下,一些杂号将军的地位是高于四镇四征将军的。

而刘备势力中地位最高的杂号将军,莫过于安汉将军。

其余凡是带个汉字的杂号将军,地位亦十分超然。

例如李严的辅汉将军,例如现在糜芳的护汉将军。

所以虽然糜芳被免去了南郡太守的官职,但从地位上来说,他反而是提高了一大截。

刘备在看了一会关羽后,最后将目光都注视在了糜芳身上。

糜芳与关羽向来不对付,见今日刘备招他来与关羽对坐,且厅中只有他三人。

糜芳下意识地就感觉,关羽是不是向刘备告状了?

如今他见刘备又将目光都注视到他的身上,刘备那仿佛可以看透一切的目光,在他身体上下巡视着,令糜芳如坐针毡。

与糜竺不同,刘备对糜竺那是无以复加的尊敬。

但刘备对糜芳,因为恨铁不成钢,总是训斥居多。

所以糜芳是很敬畏刘备的。

当糜芳被刘备的目光看着,感觉自己又要挨批的时候,刘备对着糜芳说了一句话:

“子方,你生了个好儿子。”

刘备语气中有着欣慰。

糜芳本来以为自己要被训斥,却没想到刘备在看了他许久后,竟然难得的开口夸赞他,虽然只是夸他会生,但还是令糜芳感到很开心。

他马上对着刘备一拜答道:“多谢大王夸赞。”

会生也是他的本事不是。

在刘备夸完糜旸之后,另一边的关羽轻咳一声,想让刘备赶紧进入正题。

都在这坐快半个时辰了,他还有军务要处理呢。

得到关羽的提醒之后,刘备组织了一下言语,而后继续对糜芳说道:“子晟,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考虑婚事了。”

听到刘备这么说,糜芳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糜旸今年已经二十有余,在当世的确已经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

只是他脸有苦恼的说道:“只可惜无家世匹配之适龄女子。”

本来赵云的次女是个很好的选择,但可惜早夭,自那之后,糜芳一时之间亦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看着糜芳苦恼的神色,刘备脸上流露出笑容言道:“孤有一桩姻缘,想介绍给子晟,不知子方意下如何。”

听到刘备想亲自做媒,糜芳当然乐意至极,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呀。

糜芳兴奋的对着刘备言道:“大王介绍,那是臣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岂有不允之理。”

见糜芳这么说之后,刘备便笑指着关羽言道:“云长有一女,年方十九,尚未婚配。”

“孤曾见过这位侄女,其相貌清丽,举止端庄,实乃子晟之良配。”

“既然子方都说了没有不允之理,那子方就择一媒人去往云长府上,行纳采之礼吧。”

当刘备说完后,糜芳本来还满是兴奋的脸庞,瞬间垮了下来。

他没听错吧?

要子晟娶关羽的女儿?

当初孙权遣使向关羽求亲之时,他可是就在现场,他是亲眼见到那位吴使,是怎么被关羽喝骂的无地自容的。

现在想想,那场景还历历在目。

况且关羽一向对自己不满,又怎么会愿意与自己成为亲家呢?

他可不想自己也落得那副下场。

糜芳因为今日刚到襄阳城中,他并不知道之前关羽在大帐中,曾主动透露出对糜旸的招婿之意。

所以他只以为今日是刘备想主动撮合,糜旸与关羽之女。

糜芳看向关羽,见他脸上一副不怒自威的样子,他心中一紧。

他想主动开口拒绝,但又恐惹关羽不开心,所以他脸上浮现了一副为难之色。

思来想去,糜芳想着还是让关羽主动开口拒绝,想来他也是不会瞧得上自己这个亲家的。

可是糜芳左等右等,始终也没见关羽出言拒绝。

而刘备见糜芳脸上的为难之色,想起了他听闻过的关羽与糜芳不合的传言,他瞬间就明白了是糜芳误会了。

他当即笑着对糜芳说道:“是云长有嫁女之意,并且托孤向子方澄明此意。”

今日刘备之所以在糜芳一到襄阳城中,就将其召来,乃是之前关羽拜托他,让他当中间人向糜芳商议定亲一事。

毕竟虽然关羽有嫁女之意,但这事不能由关羽亲自对糜芳开口。

一般按汉代婚礼,若男女双方中有一方家长中意另一方,那方家长就会选出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作为中间人,去另一家中先探明情况口风。

在中间人了解大致情况后,才会真正进行婚姻六礼中的第一步。

目前在荆州中,能称的上关羽与糜芳的长辈的,唯有刘备一人。

而对于撮合糜旸与关羽女儿一事,刘备也是乐意至极的。

糜芳在听到是关羽想主动将女儿嫁给糜旸后,他脸上瞬间浮现了震惊之色。

他望向了关羽,关羽见糜芳的目光看来,他手抚长髯,淡淡说道:“吾乃重子晟之才也。”

“况你我共同风雨三十年,以往一些小节无须在意。”

当听到关羽所说后,糜芳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复杂了起来。

有欣喜,有震惊,还有愧疚!

是呀,他与关羽两人一起辅佐刘备,风风雨雨都度过了快三十年。

在这样久的交情之下,为何他糜芳非要记得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呢?

但想到关羽是如此的坦荡磊落,而他之前还因为与他的争执,竟然想着投降江东,割断他的后路。

想来自己与关羽相比,真像个十足的小人。

糜芳心中愧疚至极。

糜芳起身来到关羽身前,而后对着关羽深深一拜。

当世的拜礼分为多种,其中看身体弯曲的程度,来判断对一个人行的礼有多重。

现今糜芳的身躯已经弯成近乎九十度,这在当世已经算是极重的礼仪了。

“弟多谢兄长。”

同时糜芳在心中暗自道:“弟有愧!”

糜芳此礼既是言谢,亦是道歉。

糜芳的大礼俯拜令一向庄重的关羽,亦有些动容。

在他印象中,糜芳从来没对他这样过。

同样的,糜芳在他面前自称为弟,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在糜芳的这大礼俯拜之下,关羽对他心中的不满消去了很多。

都是一起征战数十年的兄弟,关羽对糜芳,又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关羽伸手扶起糜芳,他脸上流露出一丝笑容言道:“择期选媒人,来兄长府上提亲吧。”

刘备看到关羽与糜芳二人,有和好如初的迹象,他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本章完)

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119章 名将之殇 (十更,求首订)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93章 就是出兵干(求追读!求票!)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523章 一阻刘封 全军北伐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270章 张辽心思 三拜问安第470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66章 宗亲无用 另择大将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179章 虎贲校尉 刘禅心思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345章 千里追随 三省雏形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487章 邓艾被训 魏军压城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379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第144章 百骑逐虎 割须弃袍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246章 左将军旸 夜论孙权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25章 张昭谋国 孙权入荆(5000字!求票,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第139章 东三动乱 援军已到第597章 惊人喜讯 世家铁拳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183章 治政六术 是否佳徒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蛮?第632章 遥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250章 满堂变色 武当封拜第213章 人心莫测 扇动翅膀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316章 刘巴不满 难民临宛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317章 君臣无仪 倚天落地第213章 人心莫测 扇动翅膀第653章 当效忠武 势压孙权第342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卷天下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义心惊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
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119章 名将之殇 (十更,求首订)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93章 就是出兵干(求追读!求票!)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523章 一阻刘封 全军北伐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270章 张辽心思 三拜问安第470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66章 宗亲无用 另择大将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179章 虎贲校尉 刘禅心思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345章 千里追随 三省雏形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487章 邓艾被训 魏军压城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379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第144章 百骑逐虎 割须弃袍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246章 左将军旸 夜论孙权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25章 张昭谋国 孙权入荆(5000字!求票,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第139章 东三动乱 援军已到第597章 惊人喜讯 世家铁拳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183章 治政六术 是否佳徒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蛮?第632章 遥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250章 满堂变色 武当封拜第213章 人心莫测 扇动翅膀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316章 刘巴不满 难民临宛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317章 君臣无仪 倚天落地第213章 人心莫测 扇动翅膀第653章 当效忠武 势压孙权第342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卷天下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义心惊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