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

中秋节过后,关中大地的天气依然保持着炎热。

可相比于炎热的天气,曹真的心中却犹如被无数冰块填满一般,有冰冷彻骨的感觉。

曹真望着下方被他急召来的诸位魏将,再看着摆在案前堆砌得犹如小山高的奏报,良久的时间内,曹真都无法发出一句言语。

他案上那密集的奏表,都是分别从关中各地郡县中发来的。

每一道奏报,都代表着有一座城池,背叛了大魏投入了大汉的怀抱之中。

而看着那些奏报的密集数量,帐内众人都知道了一个无情残酷的事实——关中大部分郡县,都反了!

这个消息对一众魏将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关中大部分县城都反叛,那么他们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是退兵,还是继续与汉军在五丈原对峙?

要是退兵的话,汉军一定会在后追击。

要是不退兵的话,想来不用多久的时间,他们的粮道一定会受到袭扰。

还有可能会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境地中。

两难,惶恐、惊惧的情绪,不断萦绕在诸位魏将的心头。

整座大帐的气氛都显得十分凝重,甚至可以称得上死气沉沉。

诸位魏将感觉到,好似他们无论做出哪个选择,都会有可能让自己处于危险至极的境地中。

这种局势,想来没有人可以保持冷静。

但这一刻的整座军帐却显得十分安静,没有一位魏将主动对曹真有着建言。

不是他们在忌惮什么,是这一刻的他们早已六神无主,心乱如麻。

心态都完全崩乱了,还怎么可能会有建言献上?

在座的诸位魏将只能眼巴巴的,用求生的目光望向曹真。

他们希望他们的大将军曹真,能为自己想出一条生路。

可面对如此危险的局面,曹真仓促之下又岂能想出好的办法呢?

曹真是在数日前才得知杨彪被斩杀的消息的,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曹真立即就意识到大事不妙。

当年夏侯渊奉命征讨马超时,曹真是在夏侯渊军中的。

亲身经历过当年凉州之战的曹真,是很清楚知道关西世家的秉性的。

关西世家与天下间其他地域上世家不同的是,他们的血脉中流淌着一股军人特有的狠厉。

要知道关西世家的祖宗们,大多是百年前追随卫霍二位天骄征讨匈奴的将率。

当年凉州之战时,就连夏侯渊的大军也不敢直对马超锋芒,但关西世家却敢。

对于有着如此秉性的关西世家,是绝对不能逼之太甚的。

不然的话,很容易引发大变。

正因为心中的这层担忧,曹真在得知杨彪身死的消息后,连忙命人上书给曹叡,让曹叡要及时派精兵进驻关中诸郡。

唯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

可还未等曹真的奏表送出多久,他就收到了槐里被苏则攻陷的消息。

而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更多的坏消息就像春天破土而出的嫩芽一般,连绵不断的出现在曹真的眼中。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快到让曹真没有反应的机会。

明明曹真已经成功的将汉军堵截在五丈原外,明明再过两个月,关中的冬天就可以来临。

但就在突然之间,关中汉魏两军的局势,就直接发生了逆转。

这让曹真在心急如焚的同时,又不免地感受到一股彻骨的寒意。

因为这样的战局,曹真觉得似曾相识。

宛如去年的南郑之战——汉军不出手就罢,一出手就是绝杀!

这样的手笔,曹真知道只有糜旸做得出来。

可哪怕猜出眼下的关中大乱与糜旸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又有什么用呢?

对当下的魏军来说,何至于此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事已至此,他们该如何应对。

在沉默之时,曹真手中正紧紧攥着一封情报。

这封情报记录着槐里失陷的消息。

但曹真直到今日还会一直攥着这封情报不放手,是因为这封情报中还记载着一件事——扶风王曹衮,为贼军所弑,并被曝尸城头。

相比于失去槐里城,曹衮的惨死才更让曹真深受打击。

于公,曹衮是大魏的诸侯王,他的惨死对大魏的威信,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于私,曹衮是曹真的弟弟,身为兄长手中掌握重兵,却不能保护弟弟的安全,他曹真对得起已经去世的曹操吗?

曹真此刻通红肿胀的眼睛,向诸位魏将宣示着一个事实——在过去的几日内,曹真每日都是以泪洗面度过的。

面对着诸位魏将期待的目光,曹真很想开口安抚下他们的军心。

但思来想去,曹真这一刻的心中只有五内俱焚之感,又哪有什么妙策可以化解当下魏军的险境。

曹真的迟迟不语,让诸位魏将心中愈发惶恐。

若曹真都没办法,那他们不是死定了吗?

在内心的惶恐之下,很快有一位魏将主动开口打破沉默。

这位魏将正是孙礼。

孙礼起身来到曹真的身前一拜跪下,在对着曹真叩首后,孙礼再次抬起头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悲怆之色。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大将军,我军是守,是退,必须得尽快拿出一个章程!

要是长久拖延下去,我军军心只会愈发动荡,若在我军士气丧尽之时,糜贼突然发兵对五丈原发起猛攻,那我军就再无东归之日也。”

孙礼的话瞬间引起了在座其他魏将的共鸣。

在孙礼的话音落下之后,其他魏将都起身来到曹真身前,如孙礼方才一般对着曹真大礼参拜起来。

尽管诸将参拜后说的话并不一致,但他们表达的意思都是请曹真尽早做决断。

在所有魏将都叩首曹真之后,整座军帐很快被此起彼伏的求请声所淹没。

不能怪诸位魏将如此急切,实在是今日曹真的反应太过反常了。

以往听到噩耗时,曹真虽会暴怒,可暴怒之后曹真往往也会想出对策。

但今日的曹真却一反常态的没有任何暴怒的迹象。

在曹真的身上,他们只察觉到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沉默。

这种沉默好似在象征着,曹真已经放弃了挣扎。

相较于流于表面的爆炸,这种从内心深处开始的炸裂,才是一众魏将更加无法接受的。

望着下方一众惴惴不安的魏将,曹真不由得捂住了胸口。

这一副亡国之象是怎么回事?

他感觉到有口腥甜的血液,正从他的胸腹处快速上涌,一直来到他的喉咙处。

但为了不让军心进一步崩裂,曹真将这口腥甜的血液,又硬生生地吞了下去。

在吞下血液之后,曹真想起身搀扶起下跪的诸位魏将。

就在曹真起身的那一刹那,大帐的门帘被突然掀开,随后刘晔就从帐外大步走了进来。

刘晔的到来,第一时间就被起身的曹真注视到。见刘晔归来,曹真一下子就转换目标,他快步朝着刘晔走去。

在来到刘晔身前后,曹真一把抓住了刘晔的双手:

“子扬可有计教我?”

曹真的语气不像是询问,反而像是一种恳求。

被抓住双手的刘晔,看着身前一脸期待的曹真,再看着跪地的一众脸色惶恐的魏将,须臾之间他就知道方才帐内发生了什么事。

而面对着曹真期待的目光,刘晔并未有躲闪之意,这代表着他心中的确是有一个建言要献上。

“我军绝不能退!”

刘晔直接斩钉截铁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听到刘晔的话后,曹真握住刘晔的双手不禁愈加用力。

“快请教我!”

在曹真的催促下,刘晔并未拖延,他随即开口言道:

“从当下的情势来看,好似我军即将会被两面夹击,但实则不然。”

刘晔的话不仅让曹真眼前一亮,也让跪地的诸位魏将纷纷抬头看向了刘晔。

“关中大多县城反叛,对我军是很不利,可晔这几日一直在分析各地传来的军报,甚至还驾马前往临近的几县探查过。

在多番分析与探查之下,晔发现那些反贼之所以能那么快攻占县城,一方面靠的是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靠的是他们手中的族兵。”

“也就是说,那些反贼手中并无野战精锐。

大将军及诸位将军也知晓,世家族兵的战斗力算不上强,且每一家手中的族兵都不会太多。

诚然在攻占县城之时,那些世家会抱团起来。

可一旦攻占下县城之后,那些世家率先想的只会是保土安民,静待贼军。

非有特殊情况,他们是不会领兵离开自己的老巢的。

敌人兵马非精非多,势力又分散在各地,无一统一的指挥,在这两点弱点之下,我军又何惧他们袭击腹背呢?”

“依晔预料,他们就算想袭击我军粮道,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实际的情势来说,我军真正的敌人,一直就只是糜旸的大军。

糜旸这几日来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他等的就是我军撤军。

五丈原周围皆是平地,一旦我军慌忙撤军,就会给糜旸可乘之机,到那时候我军才会真正陷入绝境之中。

因此我军绝不能贸然撤军,唯有继续死守五丈原!”

当刘晔说完他的见解后,曹真及诸位魏将的脸上,皆流露出一些惊喜之色。

只是还是很快有魏将提出异议。

“侍中所言虽然有理,可只要糜旸大军一日不退,我军就一直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中。”

当这位魏将提出这点异议后,不等其他魏将附和,刘晔便立即正色言道:

“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军一直死守五丈原,虽看似有风险,但对贼军来说同样如此。

之前贼军曾数次偷渡渭水上游,想要袭取渭水北岸的营地,可那数次的进攻都被郭雍州击退。

从这一点来说,郭雍州之前的分兵之议,便是正确的。

郭雍州领兵在北,我军屯驻在南,这俨然形成一种夹击之势,令贼军无法安心越过五丈原。

而贼军是无法与我们相持太久的,距离冬季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了!

只要冬季一来,贼军的粮道一定会受到大量异族袭扰,到那时贼军怎可能不退?

相比于糜贼统率的贼军,关中诸县的叛乱只是疥癣之疾。

等贼军退却后,我军主力便可回撤一一讨平之!”

刘晔说完以上的话后,便又慎重对着曹真一拜道:

“大将军难道忘记了当年的兖州之乱了吗?

当年的兖州情势与今日的关中何其相似,但武帝当年并未着急收复诸县,反而是优先选择击退吕布大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下我军就是要与贼军比拼韧性呀!”

为了进一步说服曹真,刘晔不由得搬出曹操的事例。

而在刘晔提起曹操后,曹真及诸位魏将心中的惊惶正在一点点退去。

这倒不是说他们都认为刘晔说的一定对的,可相比于自己的惊惶,刘晔至少提出了一个看起来行之有效的策略。

正如刘晔所说,当下他们还有的选择吗?

在百般思索之后,曹真最后选择相信刘晔。

曹真放开刘晔的手,转身回到主座上,他用眼神扫视了下方的诸位魏将一圈,然后一句命令从他的口中发出:

“侍中所言有理,孤决意一切按侍中所言行事。

尔等回归本部后,务必要尽力安抚好各部兵士的军心。

即日起,若有人敢再妄言撤军者,孤定斩不饶!”

曹真威严的语气顷刻间传遍整座军帐。

而在曹真威严的语气之下,诸位魏将纷纷起身对着曹真一拜领命道:

“唯!”

领命之后,诸位魏将就陆续离开军帐前去安抚军心去了。

等诸位魏将离开之后,曹真再也弹压不住内心的悲痛,踉跄着跌坐在了座位上。

曹真的跌坐吓了刘晔一跳。

刘晔连忙上前来到曹真身旁,语带关心地问道:

“大将军万要保重身体!”

面对刘晔的关心,曹真的脸上却浮现一抹惨笑。

他举起手中那封一直紧紧攥着的情报,对着刘晔抽泣地说道:

“我无能,我无能呀!

将来九泉之下,先帝问我衮弟何以无头,我该如何作答?”

说着说着,因为心中的悲愤,曹真不禁握拳朝着身前的书案上不断重重敲击。

随着曹真的重力敲击,原本摆放在书案上的许多奏报,都渐渐散落在了地上。

散落一地的奏表,象征着眼下分崩离析的关中,看在曹真的眼中更令他气血翻涌。

由于身为人臣的本分,让曹真不会去怪罪曹叡,他也知道他若处于曹叡的位置上,恐怕也会与曹叡做出一样的决定。

见到曹真都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刘晔的眼神浮现悲切。

突然一旁的曹真再次握住刘晔的手,他问道:

“糜旸,是否还会有后招?”

曹真的突然询问让刘晔措手不及。

可在细细思量之后,饶是一向智计百出的刘晔,一时之间也无法给出这个疑问的答案。

以糜旸的手段,他会只布下关西世家这步暗棋吗?

若不止如此的话,他的后招会是什么呢?

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463章 空城计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7章 慑服徐详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393章 成都急报 南中将乱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279章 寒风如刀 骠骑忧惧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168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644章 南北联合 不惧强汉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谥之 忠臣周鲂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41章 乃父之风 司马跳脚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242章 顺天行诛 遍观战报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418章 杖责马谡 孙权资敌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4章 父子对质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289章 挡车骑者 人马俱裂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500章 锦囊妙计 突围而出第525章 拿捏孟达 作乱扶凤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97章 吕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读!不要养啦!第193章 大军分三 七斩为令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81章 先破鹿鸣,再枭羽首 (求追读)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381章 通敌卖国 成都沸腾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骂战 善诛人心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609章 弃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08章 糜旸醉钓 欲者上钩第137章 龙战于野 敌血漫漫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604章 设伏密林 斩断生路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268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第604章 设伏密林 斩断生路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125章 张昭谋国 孙权入荆(5000字!求票,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215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第125章 张昭谋国 孙权入荆(5000字!求票,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191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义驰谏 惊异莫名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251章 董允献策 法邈制延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232章 麋马角力 胜必生骄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
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463章 空城计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7章 慑服徐详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393章 成都急报 南中将乱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279章 寒风如刀 骠骑忧惧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168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644章 南北联合 不惧强汉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谥之 忠臣周鲂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41章 乃父之风 司马跳脚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242章 顺天行诛 遍观战报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418章 杖责马谡 孙权资敌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4章 父子对质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289章 挡车骑者 人马俱裂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500章 锦囊妙计 突围而出第525章 拿捏孟达 作乱扶凤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97章 吕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读!不要养啦!第193章 大军分三 七斩为令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81章 先破鹿鸣,再枭羽首 (求追读)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381章 通敌卖国 成都沸腾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骂战 善诛人心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609章 弃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08章 糜旸醉钓 欲者上钩第137章 龙战于野 敌血漫漫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604章 设伏密林 斩断生路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268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第604章 设伏密林 斩断生路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125章 张昭谋国 孙权入荆(5000字!求票,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215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第125章 张昭谋国 孙权入荆(5000字!求票,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191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义驰谏 惊异莫名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251章 董允献策 法邈制延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232章 麋马角力 胜必生骄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