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

汉章武五年五月末,一支饱经旅途风霜的部队来到了酒泉郡内。

凉州地域广大,但大致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目前汉军与魏军作战的主要区域——陇西五郡。

还有一部分就是在天下间赫赫有名的河西四郡。

若说河西四郡可能许多后世人都不曾听闻过,但河西四郡还有个统一的称谓,那便是河西走廊。

无论是当世还是后世,只要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人,恐怕对河西走廊都会有个初步的了解。

而相比于遥远的后世人,当世人对河西走廊是怀抱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的。

三百余年前,一位横空出世的少年将军,在雄心帝王及无数公卿将相的瞩目下,率领大汉铁骑踏入了这片为匈奴人占据的土地上。

在那位少年将军的英明指挥下,近十万匈奴精锐铁骑或死或降,匈奴王庭倚为臂膀之一的河西军团,彻底覆灭于那位年轻将领的手中。

自此河西走廊彻底归属于大汉,而匈奴不可一世的国运几乎被那一人拦腰斩断。

没有一位热血的汉人,会不向往孝武帝那个金戈铁马的岁月。

亦没有一位热血的汉人,会不对被称为孝武帝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河西之战,有着膜拜之情。

更别说河西走廊的归入版图,对后续大汉的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

至此大汉拥有了大片的牧场,至此大汉奠定了在西域的话语权。

在这种种影响之下,当世人对河西四郡是有着特殊的情感的,哪怕河西四郡一向贫瘠。

就例如当下的姜维。

自投效糜旸后,因感念于糜旸的恩德,姜维将糜旸复兴汉室的志向,也当做了自己的志向。

有着如此心志的姜维,在率部队迈入酒泉郡中来到一处险关中后,他的脸色顿时肃穆起来。

姜维眼前的这处险关,名为玉门关。

可能由于华夏内乱的缘故,玉门关内外不再驻扎有雄兵。

可能由于年久失修的缘故,玉门关的城墙有着坍塌。

但那座依然矗立着的雄壮的关门,却是大汉在西域主权的象征。

关门上的诸多刀痕剑伤,亦是一种荣耀的体现。

这种荣耀,不会因朝代的更替而有所改变。

因为这份荣耀是属于全体华夏人民的。

想到这,姜维深吸一口气,率领着身后的数百汉军,对着眼前的关门齐齐深深一拜。

数十年前因为战乱,大汉不得不放弃了对玉门关的控制权。

这无疑是对无数在此流下热血的先辈的一种背叛。

现在姜维在糜旸的命令下,再次带领汉军站在了玉门关外。

眼前的场景加上心中的愧疚,让姜维不由自主地做出了这种举动。

拜完后,姜维抬头再次看向眼前的玉门关。

他心中有种冲动,想追寻着先辈的脚步,让大汉重新在河西之地,在西域之地恢复主权。

可很快的姜维生生压制住心中的这种冲动。

他知道当下时机未到。

姜维转身对着身后的一名将校吩咐了几句。

在听完姜维的吩咐后,那名将校连忙指挥士卒分散开来,似在周围寻找着什么。

他们寻找的,正是石油。

当初吕乂从马超身边回返,为糜旸带来了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消息。

那就是石油在当世的亮相。

而那时候从吕乂的禀报中,糜旸也知道了马超军中的石油是从哪里来的。

那个地方正是酒泉郡中的玉门县。

当年孝武帝在设置玉门关后不久,为了让当地的守军能够自给自足,便下令移民于玉门关外屯田。

后来玉门关就慢慢变成了一个县。

只是玉门关附近的地势,毕竟不适合发展农耕,故而玉门县的规模一直不大,说到底最多像一座大的村落而已。

而桓灵以来,居住在凉州的异族时有作乱之举,玉门县这一有着战略非凡意义的区域,更是许多异族经常进攻的地方。

异族数次进攻,加上中央朝廷无力派兵平叛,久而久之,玉门县便已名存实亡。

玉门县的百姓,更是为生存,不得已向陇西之地逃难。

马超军中的石油,就是从那些逃难的玉门县百姓身上获得的。

在得知玉门县有着露出地表的石油后,糜旸便一直将这件事暗暗记在心中。

并在知道魏军有着杀伤力巨大的投石车后,心中想出了用玉门县的石油破敌的办法。

由于石油的外在特征十分明显,故而当数百汉军散出去没多久之后,就有一小队的汉军跑回来向姜维禀报,说是发现了溢出石油的地方。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姜维激动的站起身来。

他一方面下令四散出的汉军回拢,一方面迫不及待的的跟在那队汉军的身后,朝着发现石油的地方走去。

随着不断接近那处地方,在姜维还未看到石油的时候,他便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强忍着心中的不适,姜维继续前进。

在越过几处山包后,姜维于看见了一片山泉。

阵阵恶臭在山泉中散发,引得周围不断围过来的汉军齐齐遮鼻。

在众多汉军的视线中看去,他们发现在山泉清澈的泉水之上,正漂浮着一块又一块的乌黑漆状物。

奇怪的是,那些乌黑漆状物虽在山泉上,却不融入泉水中。

好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让那些乌黑的漆状物就这么漂浮在水面上。

姜维也无法解释眼前看到的一切。

但他却记得糜旸嘱咐的注意事项。

想起糜旸嘱咐的姜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然后他对着周围的汉军下达命令道:

“不要漏掉一滴石脂。

给我上!”

天授不取,必受其罪,这便是糜旸给姜维这次行动定下的宗旨。

在这个宗旨下,那些泉水上漂浮的石脂,看来得集体换个新家咯。

后世当地县志载:“.县外水有肥,如肉汁,又似膏,浮水上如漆,燃之极明。章武年间为糜公闻,遣骠骑掘之!”

姜维出发至今已有快一个月的时间,糜旸知道哪怕姜维是凉州人士,但让他前往千里之外的酒泉郡取来石脂,这定然是个耗时不短的任务。

故而糜旸并不心急。

当然糜旸也在心中为魏军的投石车准备了其他预案。

那些预案虽然不能彻底毁坏魏军的投石车,但阻挡一些时日还是问题不大的。

可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街亭的魏军一直未有所异动。想来是糜旸之前推测的那般,投石车的制造并不简单,加上曹彰在知道自己到来后,心中又多了力求稳妥的缘故。

在街亭魏军不行动的情况下,糜旸也只能将目光投往其他的战场。

当世没有遥遥领先的手机,糜旸想要得知其他战场的情况,只能通过阅览一封封情报。

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其他战场的局势的确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半月前魏大将军曹真领兵三万奇袭至下邽城外。

曹真的动作不可谓不快,但他的奇袭之举并未取得多大的成效。

因为刘备在率军攻打陇西郡前,让赵云与马超率军留守天水郡。

赵云生性沉稳,他不是那种会创造多大战绩的名将,但他是那种可以托底的名将。

早在刘备率军离开天水郡后,赵云就每日向天水郡外派出斥候探查敌情。

为了万无一失,赵云派出的斥候俱是军中的精骑,且斥候的探查范围,最远可到达陈仓城外。

故而当大量魏军出现在陈仓外后,赵云亦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赵云与马超一致认为曹真的目标在于下邽。

于是赵云与马超这两员虎将,先一步率军急行至下邽城下,将下邽城包围了起来。

当曹真领军到达下邽城外后,见到的便是被大量汉军营垒围困起来的下邽城。

被抢占了先机的曹真,倒也没放弃原本的打算,他下令魏军在下邽城外的数里处安营扎寨。

半个月以来,魏军倒也在曹真的率领下,想着朝汉军的侧后方发动袭击。

但守卫汉军侧后方的,是汉骠骑将军马超

有着两员虎将坐镇,哪怕魏军占据着人数优势,可他们一时间也只能与汉军形成对峙之势。

而魏军突袭下邽的军情被刘备知道后,刘备当下就动了退兵之念。

正如曹真所预料的那般,任何主帅都不会坐视后方有危险而无动于衷。

不过就在刘备欲退兵之时,黄权想出了一个计策。

黄权命人在军营中树起糜旸的军旗,并让身形酷似糜旸的一名将校,身穿明光铠没事就往狄道城下溜达。

黄权这么做,是想营造出糜旸到达狄道城外的假象。

除此之外,黄权还让汉军在深夜中外出,而到了天明之际,就大摇大摆的进入汉军大营中。

黄权安排的这两件事,成功让狄道城内的游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游楚认为糜旸已经率大批汉军前来狄道支援刘备。

这不能怪游楚不察,偏居陇西的他从未见过糜旸,只听过糜旸大致的外貌描述。

而身穿明光铠,正是世人心中对糜旸外形的最显著了解。

再加上狄道城已经被汉军围困两个月,内外消息根本就不通,游楚压根就不知道糜旸现在在街亭的消息。

在做出以上的推断后,游楚心中的斗志渐渐被瓦解。

正如他之前对刘备说的那样:只要魏军的援军不进入陇西,那么他迟早会投降的。

糜旸率领大量汉军前来支援,将近两个月都未等到援军,这两个残酷的事实让游楚履行了他当初的诺言。

在黄权实行计策后的第三日,游楚于冷风中身穿单衣,命人打开城门孤身一人手捧印绶来到汉军大营中请降。

游楚的请降让刘备大喜过望。

游楚在陇西郡有着巨大声望,否则他也不可能能坚守如此久。

游楚的归降,代表着整个陇西郡上下将诚心实意的纳入大汉的统治中,也意味着汉军在陇右再无后顾之忧。

喜悦之余的刘备,大大嘉奖了黄权与游楚二人。

黄权被刘备直接晋升为征西将军,而游楚则被刘备提前封为京兆尹。

在收服了陇西郡后,刘备再不迟疑,不久后他就率大军朝着下邽进发。

至于刘备目前是否已经率军赶到下邽,这个情报糜旸尚未收到。

在看完关于汉军的情报后,糜旸又拿起案上的一封情报看了起来。

这封情报有些与众不同,它不是关于汉军,而是关于吴军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肥之战的结果也传到了糜旸的手中。

当看完情报中的内容后,糜旸的脸上多了几分异样。

这样的神色,是他刚刚看汉军的情报时不曾拥有的。

因为尽管陇右的战局有了一些变化,但那些变化都在可控内。

相反淮南的战局,在糜旸看来是有些意外了。

糜旸希望吴军北上攻打合肥,因为这可以让曹魏三路接战,左右为难。

这本来也是当初刘备要与孙权结盟的最大战略意义。

在得知是陆逊率军北伐后,糜旸心中也做好了合肥被吴军攻下的准备。

毕竟当下曹魏大部分精锐,要么在关中,要么在宛城,合肥兵力空虚。

以陆逊的能力,拿下兵力空虚的合肥,算不上多难得事。

但糜旸是不希望吴军这么快就拿下合肥的。

哪怕是一座残破的合肥。

糜旸可以接受江东与大汉一起分曹魏这块大蛋糕,但他不想江东分到的蛋糕,比大汉的更多更美。

想到此,糜旸开始伏案疾书起来。

很快的,糜旸就写好一封信交到丁封的手中。

糜旸对着丁封嘱咐道:“尽快将这封信发回成都。”

看到信封上的收信人名称,丁封的目光不由得一凝。

以往糜旸不乏有往成都写信的行为,可那些信笺大多是送给诸葛亮的。

而当下他手中的这封信,却是糜旸送给糜芳的。

丁封可是知道他的这位主君,一般是不会写信问安的。

不过丁封并未多想,他拿着信就快速朝外走去。

丁封不知道的是,糜旸这封写给糜芳的信,不是为了问安。

当年公安之战时,糜芳曾联系了他在江东生意上的好友,促成了一些有利于糜旸的局面。

现在糜旸想故技重施。

至于能不能办到这一点,糜旸心中有着信心。

虽然公安一战后,糜芳与许多江东好友断绝了来往,可还是有一些人不愿放弃糜芳这颗摇钱树。

况且糜旸想让糜芳做的事,并不算难。

合肥大胜,在合肥数次惨败的孙权,不会想着去合肥城下逛一逛?

糜旸一向有成人之美之心。

要想吴军扩张不太迅速该怎么办?

很简单,召唤孙权即可。

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417章 各取所需 粮草危机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222章 大军出发 吃人的网第369章 人生抉择 喊杀震天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341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411章 王平为辅 二蛮呆滞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136章 亲军相争 龙虎相对第85章 宁为玉碎(四更求追读)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254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656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170章 兵围夏口 孙权震怖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90章 再围冠带 魑魅末日第86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读!)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势逆转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170章 兵围夏口 孙权震怖第39章 公安城中的争论第511章 魏营变故 疾行捕麟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200章 张嶷设计 申仪炸了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443章 似若无敌 魏军大败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262章 却月却月 关公擂鼓第207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3章 先斩后奏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贼尚在 荐司马懿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五十七章 敌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628章 无一男儿 运动作战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308章 携子前往 兄弟相见第94章 三日已过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七百五十四章 颇有锋芒 子瑜盗书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314章 君臣相见 帝王嘱托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预感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191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第555章 先震刘封 再杀满宠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69章 真吾制胜之地也 (求追读,求票)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问吕岱 扭曲事实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553章 二帝反应 汉鹿亢奋第618章 先发制人 汉军快来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169章 孝直再现 将兵迎质第532章 汉皇冬狩 夙愿将偿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334章 你方先来 以牙还牙第122章 再杀周泰 吴军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63章 江东柱石 三气吕蒙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第386章 攻击开始 天子离座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
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417章 各取所需 粮草危机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222章 大军出发 吃人的网第369章 人生抉择 喊杀震天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341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411章 王平为辅 二蛮呆滞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136章 亲军相争 龙虎相对第85章 宁为玉碎(四更求追读)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254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656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170章 兵围夏口 孙权震怖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90章 再围冠带 魑魅末日第86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读!)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势逆转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170章 兵围夏口 孙权震怖第39章 公安城中的争论第511章 魏营变故 疾行捕麟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200章 张嶷设计 申仪炸了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443章 似若无敌 魏军大败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262章 却月却月 关公擂鼓第207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3章 先斩后奏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贼尚在 荐司马懿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五十七章 敌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628章 无一男儿 运动作战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308章 携子前往 兄弟相见第94章 三日已过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七百五十四章 颇有锋芒 子瑜盗书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314章 君臣相见 帝王嘱托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预感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191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第555章 先震刘封 再杀满宠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69章 真吾制胜之地也 (求追读,求票)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问吕岱 扭曲事实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553章 二帝反应 汉鹿亢奋第618章 先发制人 汉军快来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169章 孝直再现 将兵迎质第532章 汉皇冬狩 夙愿将偿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334章 你方先来 以牙还牙第122章 再杀周泰 吴军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63章 江东柱石 三气吕蒙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第386章 攻击开始 天子离座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