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先行安抚 再出杀招

听着下方孟达绘声绘色的描述,再低头看了看身前书案上堆积如小山的喜报,糜旸的眼中有着异彩。

糜旸倒还好,在座的诸位汉将的反应更加直接——一声声惊叹接连从他们的口中发出。

军帐内的气氛在孟达的不断叙说下,显得越来越热闹,这一点与魏军军帐中的气氛,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不要说曹真事先没有想到,就是当下的糜旸在听完杨彪与关西世家所走的每一步后,他的心中也感觉到有些难以置信。

在事前糜旸最多想到,杨彪可能会利用他的影响力,来鼓动关西世家背反曹魏——就像他在凉州之战时做的那般。

可谁能想到,杨彪竟然会用最壮烈的行为,来彻底引爆关西世家这个火药桶。

而当关西世家这个火药桶被引爆后,以苏则为首的一众关西世家所做出的激烈行为,也让糜旸颇有些刮目相看。

夺城占县倒是正常,可不留余地地直接逼死扶风王曹衮,这一步的确给了曹魏一个沉重的打击。

也让近几日发生的这场关西之乱,血腥程度陡然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不是糜旸大惊小怪,实在是主要生活在南方的糜旸知道,要是换做是益州与荆楚世家,他们是决计不会逼杀曹衮的,他们最可能会做的是将曹衮先关押起来。

但惊讶之后,糜旸再仔细想想,便也对关西世家这狠厉的做法表示了理解。

关西世家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刘邦开国时分封的功臣,要知道四百年前的关西世家为了自身利益,就连少帝都能奋起杀之。

至于关西世家的后身更加不得了了——缔造数朝辉煌的关陇集团了解一下。

孟达很快就叙述完这几日的亲眼所见,可当叙述完后,孟达脸上的自豪与激动之情还是久久不能散去。

关中举义浪潮如此汹涌,身为关西世家一员的他,感到与有荣焉。

最重要的是,在引发这股浪潮的过程中,他可谓是居功至伟。

孟达之前不顾危险深入洛阳,为的不就是想在事成后享受巨大的功劳吗?

现在大事已成,孟达自然会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激动。

孟达的神情,被坐在上首的糜旸清楚地注视到。

在注视到孟达的神情后,糜旸也大致猜出了孟达心中的想法。

而糜旸知道的是,眼下有这种想法的绝不止是孟达一人,参与这次举义的关西世家都在等着他的下一步态度。

他接下来的态度如何,将会直接进一步影响关中的局势。

知道这点的糜旸,让自己的脸上流露出惊叹的神情,同时他更是起身来到孟达身前,握住孟达的手言道:

“子度为大汉奔走东西,不避斧钺,微子度,岂有今日我军之大汉局面乎!”

说完这句话后,糜旸用眼神示意了下一旁的黄权。

得到糜旸眼神示意的黄权,立即会意的请出一道诏书。

在诸将汉将的面前,黄权大声朗读出了诏书中的内容。

这道诏书是刘备亲笔写下的一道封赏诏书。

在这道诏书中,孟达被刘备大笔一挥,直接拜为镇东将军,赐为绵阳侯。

至于主导扶风起义的苏则,也一下子由一介白身成为大汉的雍州刺史、后将军、景亭侯。

不仅孟达与苏则二人得到了刘备的重赏,凡是参与这次起义的世家家主,皆按各自功劳大小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当听完诏书中的内容后,孟达脸上充满着欣喜。

或许他的官位看起来没有苏则高,但他的爵位却是县侯,今汉开国至今,又有几位大臣能得到县侯爵位的封赏呢?

从这一点来说,自己能获得县侯爵位的封赏,是一件颇为光荣的事。

况且相比于大汉官方的官职,孟达更在意的是糜旸之前答应他的那件事。

而糜旸又怎么会让孟达失望呢?

在孟达期待的目光下,糜旸握住孟达的手高高抬起对着帐内的诸位汉将高声言道:

“今日起,子度为孤府中司马也!”

糜旸的话让帐内的一众汉将,瞬间变得不淡定了起来。

艳羡!

毫不掩饰的艳羡之情浮现在诸位汉将的脸上。

糜旸的权势在大汉如日中天,能成为他幕府中的军司马,不仅能让自己掌握着颇多实际性的兵权,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好处。

旁的不说,孟达一旦成为糜旸幕府中的属臣,只要他将来不犯下罪责,那么将来成为重号将军,乃至于三卿九公,都可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因为从此以后,孟达的身上就深深打上了糜旸的私人印迹。

背靠大树好乘凉。

孟达有着糜旸照拂,将来什么样的荣华富贵得不到?

可相反的是,纵算苏则眼下能一跃成为大汉的重号将军、地方大吏,可在大汉朝廷没有根基的他,将来是走不了多远的。

甚至他眼下获得的官职,将来也不见得能一直挂在他的身上。

两相一对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望着帐内诸位汉将看向自己的,那浓郁到化不开的艳羡之情,这一刻孟达内心欲望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糜旸并没有食言。

他之前一切的付出,也得到了令自己最为满意的回报。

对醉心于功名利禄的孟达来说,这一点才是他最看重的事。

由于内心中强烈的满足感,孟达激动地想对着糜旸下拜,可他的身体却被糜旸用手托住:

“今日一切,是子度应得的。”

糜旸的话落入孟达的眼中,直令他热泪盈眶。

感觉没有跟错人的孟达,这一刻只想再为糜旸“无私”地奉献自己。

很快孟达就主动自荐道:

“大将军,眼下我军应当趁贼军人心惶惶之际,对五丈原发动猛烈攻势。

臣愿为大将军为大军前锋,效死向前!”

孟达的话音刚落,立刻就引起了帐内诸位汉将的争相起立。

他们一边用哀怨的眼神看着孟达,一边忙不迭地拱手向糜旸自荐,想着与孟达争夺那先锋之职。

大帐内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起来。

诸位汉将热烈请战的气氛,让糜旸的脸上流露出笑意。

武将不怕死,这是大汉即将复兴的征兆呀!

可面对着诸位汉将的踊跃请战,糜旸在回到主座上让诸将先坐下后,却出言否决了他们。

糜旸的否决让大帐内的气氛一下子冷静下来。

迎着诸将不解的目光,糜旸出言解释道:

“当贼军着急往后方撤退时,才是我军大举出击的时机。”紧接着糜旸又说道:

“贼军当下分兵渭水两岸,俨为掎角之势,加之两岸贼军各有营垒、地形为凭,强攻之举对我军来说并不利。”

“眼下我军出击,或许可获得一些战果,但定然无法获取击溃贼军的战果,反而会平白增添我军的伤亡。”

当糜旸说完后,诸位汉将激动的心情渐渐冷却下来。

糜旸的话,让他们回忆起前段时间的作战。

在孟达勾连关西世家的时候,糜旸并没有闲着,毕竟身为一位统帅,不可能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之前糜旸在观察地图后,发现渭水的水域并不如长江宽广,加上郭淮手中的兵力也不多,不可能做到在渭水沿岸处处设防。

于是糜旸便派出赵云这员虎将,绕路西行,从渭水的某处上游越过渭水。

糜旸的这个举动,的确避免了汉军遭受被半渡而击的险境,但就算汉军渡过渭水了,还是未能顺利拿下魏军在渭水北岸布置的营垒。

郭淮是有才能的,赵云的数次猛攻都被他所击退。

这是前不久才发生的战事,帐内的每位汉将都清楚的很。

听完糜旸的话后,每位汉将的脸上都流露出思索之色。

还是黄权最先出言答道:

“贼军是想凭借地势,与我军比拼韧性!”

黄权的判断,让糜旸出言赞同道:

“然也。”

本来糜旸想的是,当关西世家大量起义后,担心后方有失的曹真很大可能会着急撤军。

这样一来,汉军的机会就来了。

这不仅是糜旸的想法,因为目前诸葛亮与糜旸相距不远,糜旸还特地写信与诸葛亮探讨过五丈原的战事。

探讨之后,诸葛亮是认同糜旸的判断的。

但可惜的是,魏军中有个大大的汉奸——刘晔。

在魏军中糜旸是有探子的。

从探子汇报的情报中,糜旸得知了是谁力劝曹真不要贸然撤军。

糜旸也大致知道了,刘晔那一日在曹真帐内献上的计谋。

不得不说,刘晔奸归奸,但他的眼光的确是十分毒辣。

不过糜旸在得知这件事后,也并没有太过遗憾。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魏虽江河日下,但人才还是有不少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性情急躁的魏延率先按捺不住,他拱手问糜旸道:

“大将军,难道我军接下来,只能继续坐等良机吗?”

魏延的话语中,有着能让人容易察觉的憋屈。

本来魏延还以为当关西世家大举起义后,汉军能一鼓作气击败魏军,可按照糜旸所说,眼下他们好似还是只能如之前一样坐等。

这样的话,那关西世家起义不起义,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魏延性情直爽,他说的话容易引起人的不喜,但同样的是,他的话也让不少汉将深以为然。

看着魏延那一脸憋屈的样子,糜旸的脸上却丝毫没有焦急之色。

“关西世家举义的意义,不在于让我军可直接拿下五丈原。

他们举义的意义在于,让关中的万里疆域,成为我军可以纵横的地带!”

当糜旸说出这番话后,魏延先是一愣,随后又脱口而出道:

“可我军目前无法越过五丈原进入关中。

就算我军今日派出大军返回南郑,再从子午谷出军奇袭长安,时日上也是来不及的。”

魏延精通军略,他自然懂得糜旸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可正如他所说的那般,想要做到糜旸心中打算的那一点,总得有支汉军能绕到魏军的背后吧。

魏延的话让帐内诸位汉将,也产生了与魏延一般的疑惑。

而糜旸见魏延到了这一刻,还心心念念想着他的子午谷奇计,他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难道我军就只能从祁山道与子午道进入关中吗?”

“要想让贼军粮道不安,上蹿下跳,从褒斜道出兵是最佳的。”

糜旸的话让帐内诸位汉将更加不解,从褒斜道进入关中,的确是对战局最佳的方案,可重点是。

重点是?

大将军为何会在当下着重提起褒斜道呢?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帐内诸位汉将纷纷用震惊且期待的眼神看向糜旸。

若他们没记错的话,在北伐战争之初,糜旸承担着吸引敌军主力的任务,率领着一万汉军进入褒斜道。

难道?!

在看到诸位汉将难以置信的眼神后,糜旸张开嘴角,露出了他那一口雪白的牙齿:

“当初孤奉诏从褒斜道前往街亭之时,率领的只有五千兵马。”

一语惊起千层浪,糜旸的话让帐内每位汉将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带一万兵马从南郑进入褒斜道,离开褒斜道时,却只率五千兵马离开。

那还有五千兵马呢?

“若路上没有耽搁的话,孤派出的传令信使现在已经到达褒斜道内。

想来就在这两三日,我五千精锐便可由褒斜道进入关中,直插贼军粮道心腹之处也!”

糜旸的话很好的解决了帐内诸位汉将的疑问。

同时糜旸的话,也再次将大帐内的气氛引爆。

诸位汉将皆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们纷纷从座上再次起身,然后来到糜旸身前,充满崇拜的对着糜旸深深一拜:

“臣等拜服也!”

在一阵阵响亮的拜服声中,还夹杂着魏延肆无忌惮的大笑声。

跟着大将军打仗,真是痛快!

眼下魏军能打的主力都在五丈原,加上关中各地起义频繁,魏军是没办法再派出兵力拱卫绵长的粮道的。

这种情况下,五千训练有素的汉军正兵出现在魏军后方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在众将的拜服声之下,糜旸猛地一拍桌案,他的眼神闪露出嗜血的寒意:

“贼军不是要与我军比拼韧性吗?

孤倒要看看粮道沦丧,他们还怎么韧!”

五丈原一定是汉军的,曹操复生也留不住,糜旸说的!

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576章 不为赵括 就做白起第594章 搅乱天下 先攻渭北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51章 万岁!万岁!(4000字,求追读,求票第251章 董允献策 法邈制延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卷天下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640章 以假乱真 惊死贾诩第六百九十章 数年不见 还是该骂第139章 东三动乱 援军已到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52章 魂断郁陵第118章 火烧公安 (十更,求首订!)第304章 突然袭击 曹休弃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敌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23章 轻摇令旗 二擒孟获第268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绝招 共食江东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603章 先行安抚 再出杀招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发笑 思索灭魏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七百零五章 挑衅糜旸 天真孙登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514章 积蓄骑军 千里入冀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624章 了却遗憾 天命所归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306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570章 奋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345章 千里追随 三省雏形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观之 且试锋芒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为乐 敢为前驱第624章 了却遗憾 天命所归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69章 真吾制胜之地也 (求追读,求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为乐 敢为前驱第340章 大庭广众 赠剑赠女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陈仓阻敌第605章 陈粮武功 渭北星落第316章 刘巴不满 难民临宛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7章 慑服徐详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463章 空城计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七百三十四章 铁索横江 再战公安第154章 煮酒相会 汉水之约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变故第578章 非死不退 剑履上殿第9章 糜旸到了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649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章 先斩后奏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
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576章 不为赵括 就做白起第594章 搅乱天下 先攻渭北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51章 万岁!万岁!(4000字,求追读,求票第251章 董允献策 法邈制延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卷天下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640章 以假乱真 惊死贾诩第六百九十章 数年不见 还是该骂第139章 东三动乱 援军已到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52章 魂断郁陵第118章 火烧公安 (十更,求首订!)第304章 突然袭击 曹休弃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敌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23章 轻摇令旗 二擒孟获第268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绝招 共食江东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603章 先行安抚 再出杀招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发笑 思索灭魏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七百零五章 挑衅糜旸 天真孙登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514章 积蓄骑军 千里入冀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624章 了却遗憾 天命所归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306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570章 奋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345章 千里追随 三省雏形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观之 且试锋芒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为乐 敢为前驱第624章 了却遗憾 天命所归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69章 真吾制胜之地也 (求追读,求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为乐 敢为前驱第340章 大庭广众 赠剑赠女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陈仓阻敌第605章 陈粮武功 渭北星落第316章 刘巴不满 难民临宛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7章 慑服徐详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463章 空城计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七百三十四章 铁索横江 再战公安第154章 煮酒相会 汉水之约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变故第578章 非死不退 剑履上殿第9章 糜旸到了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649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章 先斩后奏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