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

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

两汉以来,因为有着众多名臣的涌现,所以在两汉时期是有很浓厚的周公思想的。

在这种思想之下,不乏有大臣名为辅政大臣,实际上一国军政尽操他手。

曹操那糟心的案例就不提了,霍光便是那些辅政大臣中最著名的一位之一。

所以在后世看来,或许追封王爵这种事只有天子才能做。

但在两汉时期,只要大臣手中的权柄够盛,那么他也是能在一些时刻时为主宣命的。

这是刘备今日对糜旸嘱托这些的原因之一。

先有可能如此做,才有办法去做。

而刘备今日会对糜旸如此嘱托,还出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刘备的视角看来,现在天下大势尚未清晰。

他所建立的大汉还未得到天下所有人的承认,他自身的威望也比不上世宗、世祖这两位先帝。

最重要的是,刘备所处的时代,从未有任何臣子被追封为王的先例。

所以刘备必须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完成他心中的想法。

这是刘备身为一个帝王的无奈。

但是刘备知道自己已然垂垂老矣,在关羽离他而去后,这点认识更是在他的心中深种。

在这种认识之下,刘备担心的便是若是将来有一日天下尚未光复他就先一步离去。

以刘禅那副优柔的性子,哪怕自己有留下密诏给他,但没有魄力的他或许会在强大的阻力下,并不会遵照他的密诏行事。

这样的结果,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刘备要为将来未雨绸缪,他要为他今日的想法上一道保险。

而糜旸就是他所选择的那道保险。

以关羽与糜旸之间的关系,以糜旸果决敢为的性格,纵算将来时机成熟的那个时刻,自己已经不在了。

但只要糜旸还在,他一定会用尽所有的努力,来替自己完成心中的这个惊世举动的。

只是这样无疑会给糜旸造成很大的压力。

虽然按刘备自身的猜想,只要他建立的功业或者糜旸建立的功业足够大,那么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可能完成他内心中这个期望的。

只是在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的情况,刘备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而且刘备深知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提出追封关羽为王的想法,在朝野上下遇到的阻力定然是十分大的。

而将来这巨大的阻力,可能会尽数落在糜旸的身上。

这让刘备对糜旸的承诺感到满意的同时,心中还有着不少担忧。

在心中的担忧之下,刘备用考教的语气对着糜旸复言道:

“今日朕对你的嘱托,可能会让来日的你面对朝野上下无休无尽的争斗,你会怕吗?”

“朝堂上的冷刀暗箭,钻营苟且,有时比战场上的刀刃更加难以提防,伱有想到这一点吗?”

听到刘备内心中的担忧或者说是一种预料,糜旸脸上的坚定之色未有丝毫动摇。

刘备所担忧的事,糜旸难道会不知道吗?

但就算是知道,糜旸亦不会改变他方才的承诺。

人要懂得感恩,这是糜旸一直牢记在心的一个信条。

无论是刘备还是关羽,都可以说的上对自己恩重如山。

所以刘备今日对自己的嘱托,只要将来他有能力可以完成,那么他就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去做。

面对着刘备担忧的眼神,糜旸再次对着刘备深深一拜:

“在君为君,在父为父。

陛下是臣的君主,妇翁对我如同亲子,故陛下请放心,将来臣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听到糜旸如此说,再看到糜旸脸上充满坚定的神色,刘备的脸上终于浮现一丝这几日第一次出现的笑意。

他刘备没有看错人,关羽亦没有看错人。

糜旸的第二次承诺声,铿锵有力地飘荡在关羽的灵堂内。

或许今日刘备对糜旸的嘱托,今日糜旸对刘备的承诺,不会记载在史册之中为世人所知晓。

而将来的事,也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料。

但不管将来的事会如何发展,刘备对糜旸今日的表现是十分满意的。

糜旸只是他为将来上的一道保险,但这不影响刘备因为今日之事对糜旸愈发器重。

在心中担忧的第一件事有相对完善的解决办法之后,刘备便开始思量起第二件事的安排起来。

第二件事便是近来在新野城中,大臣之间分为两派争论不休的,关于荆州都督选择谁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今日看到糜旸的表现后,刘备心中原本早就做好的打算更加坚定了几分。

刘备看着糜旸言道:“云长在生前曾对朕建言过,荆州将来由你镇守最为恰当。”

听到刘备的这句话后,糜旸脸上并没有浮现诧异之色。

关羽在生前,亦对他说过类似的话。

只是糜旸脸上心中也没有浮现欣喜的心思,因为刘备的话语中说的是将来。

糜旸只是脸色如常的等着刘备接下来的话。

果不其然,刘备对着糜旸接着说道:

“近来新野中有不少大臣推举你为荆州都督,但朕不会接受这等推举,云长薨逝后的下一任荆州都督是益德。”

天子一言,重若九鼎,当刘备说出这句话后,代表着荆州下一任都督人选已然确定。

而在听到刘备的这句话后,糜旸脸上浮现一些失望之色。

尽管心中有着类似的猜测,但当真的知道自己无法成为荆州都督后,糜旸说不失望那肯定是假的。

刘备在对糜旸说以上话语的时候,一直在注视着糜旸的神色。

他自然察觉到了糜旸脸上浮现的失望之色。

而糜旸的这种表现在刘备看来很正常,相比于当初张飞落选汉中都督的反应,糜旸已然算的上沉稳有加了。

但是刘备之所以选择张飞担任荆州都督,不是他不信任糜旸的忠诚与能力,或者是不想重用糜旸。

恰恰相反的是,糜旸无论是之前还是今日的表现,都让刘备认为糜旸是可以继承他的志向,辅弼汉室继续前进的人。

刘备的这个想法,与关羽生前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在这种想法之下,刘备心中早对糜旸的将来有着独到的安排。

看着糜旸脸上的失望之色,刘备适时说道:

“襄樊会战我军虽大胜魏军,但这一战亦让我军损失颇重。

且荆州中的粮草已经难以为继。

当此时,荆州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连番大战。”

“若让你在此时都督荆州,你或许可以将荆州守的很好,但已经很难再立新功。”

“等此间事了,你便率军回到你的益北都督区,好好厉兵秣马,等待着来日跟随朕一同北伐关中。”

听到刘备的话后,糜旸瞬间惊讶的抬起头看向刘备。

原来刘备不让他这时成为荆州都督,抱着的竟然是这种打算。

不得不说,刘备对局势的把握很是精准。

暂且不说襄樊会战后,荆州的内部情况如何,就单单在这场大战中,汉军一众将领就充分意识到己身的不足。

那便是没有成建制的骑军。

襄樊会战汉军能获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在关羽与糜旸的设计下,魏军的精锐骑军并没有在那场大战中参战。

否则的话,战争的胜利很可能是属于魏军的。

而当宛城的曹丕知道这场大战的败讯后,纵算他再如何不通兵略,同样的错误他定然也不会犯第二次。

再加上新野往北继续深入便是中原地带,在中原汉军水军的优势无法发挥,反而要面临着魏军大量骑军的攻击骚扰。

单单是一项袭扰粮道,就是汉军解不开的难题。

所以为了将来更好的北伐中原,大汉必须要尽快建立起数支成建制的骑军。

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唯有北伐先拿下雍凉或关中地区,那里有着大量优良的战马及骑士。

这是从军事方面考虑的,而从政治方面来说,长安这座汉朝旧都就位落于关中。

若今汉能将国都迁回长安,那么对现今天下的局势,会造成一种剧变。

除去这两方面的考虑之外,刘备之所以打算将来日大汉的主攻方向定为关中,还有着一种特殊考量。

虽然他嘴上是说要等天下一统后,凭借着自身立下的丰功伟业再对关羽追封为王。

但是那个时间是漫长的,刘备不想让关羽等得太久。

在有捷径的情况下,刘备是一定会想方设法去走的。

而相比于遥远的天下一统的理想,北伐关中,还于旧都无疑是一件可以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个人巨大威望的机会。

这样的诱惑对于现在的刘备来说,是无法抗拒的。

历史上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前,有着大把的时间为关羽赐予谥号,但他却一直没有做。

或许历史上刘备的想法与现在的他一样。

那便是在灭亡孙氏一统南方之后,凭借着这样的功勋从而为关羽定下更高的爵位。

只是可惜的是,那场由刘备发起的集结季汉绝大多数精锐的大战,最终以季汉一方的惨败告终。

这让刘备的一切想法都彻底打了水漂。

但是虽然今世的局势与历史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只要人不变,那么刘备终究会做出如他原来历史上相似的做法。

从这三方面来说,接下来刘备主要用兵的方向,肯定便是雍凉或关中地区。

而在这个战略方针之下,能跟随刘备北伐的将领,立功的机会无疑是非常多的。

战功在当世,是快速积累个人威望的最有效的手段,对刘备来说是如此,对糜旸来说亦是如此。

这便是刘备为糜旸打算的,他接下来几年中最紧要的事。

既然自己今日的嘱托会让糜旸将来产生极大的压力,那么他当然也要为糜旸铺就一条,将来能够抵挡这巨大压力的升天之梯。

当糜旸听到刘备要自己来日跟随他一同北伐关中时,他便明白了刘备的用心良苦。

在荆州短时间内无法再发起一场大仗的情况下,留镇荆州最多让他的声望与现今保持着同一高度。

但若是将来他能在大汉的北伐关中一战中再次立下大功,那他在大汉,在世间的威望无疑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这对他的将来来说,是极好的一个安排。

在明白刘备的良苦用心之后,糜旸脸带感激的对着刘备一拜。

从他小时候到现在,刘备对他的栽培一直是不遗余力的。

刘备的培养虽不像关羽那般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可以润物细无声的让糜旸一生受益。

今世他能遇见关羽与刘备这两位尊长,真是他的荣幸。

而刘备在看到糜旸对着他感激的一拜后,他眼神中流露出柔和之色。

其实糜旸不知道的是,刘备心中对他将来的安排,远远不止这些。

但是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所以刘备在糜旸对着他一拜后,他便让糜旸起身将灵堂外的费祎召进来。

面对刘备的命令糜旸没有迟疑,他马上起身前去打开房门,然后传刘备的口谕将一直守候在外的费祎给召了进来。

而这几日来一直脸带沉重之色的费祎,在得知刘备竟突然要召见他后,他脸上马上浮现出惊喜之色。

在往日的时日中,刘备可是一直将自己关在灵堂中,轻易不见任何大臣的。

没想到今日糜旸一来,竟然让刘备终于肯召见他了。

这让费祎在进入灵堂的时候,对着糜旸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朝野上下盛传陛下与左将军之间的感情,犹如当年的孝武帝与霍冠军一般,此言果然非虚。

只是费祎不知道的是,糜旸自进入灵堂内后,一句劝慰的话都没说,他只是做出了一个承诺而已。

在费祎快速来到刘备的身前后,刘备抬眼看向费祎,他对着费祎言道:

“拟诏:仿博陆侯故事,以天子礼仪为大将军筹备一应丧葬器具,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刘备的声音并不大,但当他的这句话落入费祎的耳中时,却让他的神色震撼不已。

这,这规格也太高了吧。

什么叫隆重哀荣,费祎可算是真的见到了。

看着费祎震撼的神色,糜旸心中暗暗想道:震撼的事,后头还多的是呢。

(本章完)

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388章 满殿皆惊 帝王举剑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207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391章 风雨将来 阵阵悲泣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27章 兵分两路 交州兵至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135章 季汉情谊 子龙料敌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241章 陆续撤军 董允失态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推书《三国之银狐》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339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306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200章 张嶷设计 申仪炸了第5章 糜旸献策第106章 公安内应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600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283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351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爷来也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40章 第一次公安会议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东震动第270章 张辽心思 三拜问安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呕 掀案而起第488章 大将军,大事不好啦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529章 伯言挂帅 智分敌势第530章 隔空联合 曹休轻敌第531章 明光熠熠 汉胡重沓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279章 寒风如刀 骠骑忧惧第280章 惟贤惟德 孟起拜服第215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第195章 赐字崇业 大军可用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质问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449章 吕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14章 君臣相见 帝王嘱托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谋 再效班超第116章 得偿所愿 (十更,求首订)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301章 遥望北方 一刀断生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
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388章 满殿皆惊 帝王举剑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207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391章 风雨将来 阵阵悲泣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27章 兵分两路 交州兵至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135章 季汉情谊 子龙料敌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241章 陆续撤军 董允失态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推书《三国之银狐》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339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306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200章 张嶷设计 申仪炸了第5章 糜旸献策第106章 公安内应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600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283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351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爷来也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40章 第一次公安会议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东震动第270章 张辽心思 三拜问安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呕 掀案而起第488章 大将军,大事不好啦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529章 伯言挂帅 智分敌势第530章 隔空联合 曹休轻敌第531章 明光熠熠 汉胡重沓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279章 寒风如刀 骠骑忧惧第280章 惟贤惟德 孟起拜服第215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第195章 赐字崇业 大军可用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质问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449章 吕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14章 君臣相见 帝王嘱托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谋 再效班超第116章 得偿所愿 (十更,求首订)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301章 遥望北方 一刀断生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