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赐字崇业 大军可用

第195章 赐字崇业 大军可用

糜旸看向丁封问道:“你很想出去训练?”

脸上浮现向往之色,眼神正不断往帐外瞄的丁封,突然见糜旸看向自己,问出了这句话,他脸上浮现了不好意思的神色。

丁氏兄弟出身贫苦,但也许正是因为出身贫苦,所以丁奉才会在从军之后悍不畏死,想着在军中用生命拼出一条出路。

在兄长丁奉的影响之下,丁封从小的梦想亦是成为一名猛将征战沙场。

丁封在被糜旸收入帐中成为亲军之后,作为糜旸的亲军,他在全军中的伙食,甲胄等待遇是最好的。

其余士卒在七日中每人只能分到一点肉沫,但身为糜旸的亲军,他七日之中能分到一块小肉块。

这种生活在从小苦大的丁封心中,已经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但丁封受到丁奉的影响,他的性格是闲不住的。

他不喜欢太过安逸的生活,他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征战沙场,为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

正是这种心理,让他听到帐外大军的训练声之时,心神才会不自觉的被牵引。

面对着糜旸的询问,丁封没有犹疑,他对着糜旸一拜答道:“唯。”

见丁封坦然的回答自己内心中的想法,糜旸的脸上浮现笑意。

麾下有敢于作战的人,身为主将的糜旸是颇为欣喜的。

他也能明白丁封的这种想法,肯定受到他兄长丁奉很大影响。

随后糜旸继续问丁封道:“你兄长字承渊,那你表字为何?”

在之前,糜旸的目光一直放在丁奉身上,倒是有些忽略了丁封。

他之所以将丁封放进他的亲军之中,未尝也没有以此来牵制丁奉的意思。

见糜旸问起自己的表字,丁封的脸上浮现窘迫之色。

方才糜旸问他是否想出去训练时,丁封很是果断的回答糜旸,但如今糜旸问及他的表字,却让他支吾不已。

在支吾了一阵之后,丁封方才答道:“属下,属下目前并无表字。”

当丁封此言一出,糜旸脸上闪过诧异之色。

怪不得刚刚丁封在面对自己询问他表字时,脸上有窘迫之色。

表字在当世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

《礼记·曲礼上》言:“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汉族男子行冠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拥有表字,乃是当世男子最重要的成人礼,亦是作为别人尊重他的一个重要象征。

但表字,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取得,例如出身贫寒的

例如王安、甘告。

按照当世人的观念,成年之后还未有表字,的确会让自己感到难以启齿。

因为这是体现自己不受人重视的一个表现。

历史上吴国史书中并未记载丁封的表字,原本糜旸还以为是遗漏了。

但现在想来丁封后来官至后将军,还获封宣城侯,面对着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大概率不会是遗漏了,所以很可能丁封到死最后都未获得表字。

这一点并不奇怪。

表字在当世对一个人很重要,但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取表字的。

而这种资格并不在于被取表字的人身份如何,而是取表字的人身份如何。

出身寒苦的人,当然有资格取表字。

但是一定要找寻德高望重的长辈,或者在当世有名望的人为自己表字。

否则就会被认为沐猴而冠,不被世人所认可。

就例如邓艾为自己表字士载,当初因为这一点,就颇受人嗤笑。

丁奉见自己无表字,而让糜旸脸上起了惊讶之色,他脸上的羞愧之色更浓。

他与兄长丁奉起于寒微,在乡里之时,就不认识什么德高望重的长者。

这一点,亦令丁氏兄弟心中常怀羞愧之情。

毕竟没有表字,在当世被人称呼时,就要被直呼其名,这是一种轻视,羞辱的行为。

当然丁氏兄弟亦可以为自己取个表字,然后谎称是某个德高望重的长辈所取,这样亦是一种办法。

但丁氏兄弟有骨气,不屑于采用这种办法。

他们想的是既然无表字,那就通过斩将夺旗的立功之举,来让当世名将为他们取表字。

后来丁封的兄长丁奉经常斩将夺旗,悍不畏死,凭借着战功受到原主甘宁的赏识。

在丁奉的恳求之下,他顺利获得了“承渊”这个表字。

至于丁封之前的战功并无丁奉大,所以他一直未曾有机会获得表字。

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等着立功的机会。

这一点亦是丁封,十分向往征战沙场的原因。

看着丁封脸上窘迫,羞愧的神色,糜旸表示理解。

随后他心中起了一个心思,糜旸看向丁封言道:“既然伱目前并无表字,那吾赠你一个如何?”

糜旸询问的语气,落在丁封耳中犹如天籁之音一般。

他眼前的糜旸乃是天下有名的名将,又师承关中名门,这样的人,当然有资格为他取表字。

而且越是名声越高的人所取的表字,旁人在得知表字的来源之后,心中就越会对这个人起重视之心。

例如糜旸的名和字,都是刘备亲自所取。

因为刘备的名望,哪怕有的人再怎么敌视糜旸,称呼糜旸时,最多只会直呼“糜子晟”,不会用一些太过侮辱性的话语在背后骂他。

这就是当世独特的表字文化。

嗯,孙权除外

而糜旸想为他取表字的举动,无疑是一种爱重。

面对着糜旸的爱重,丁封脸上浮现大喜之色,他当即跪下来,对着糜旸叩拜道:“还请将军赐字。”

看着跪在他身前的丁封,糜旸的大脑开始开动起来。

表字不是可以随便乱取的,所取的表字要与本人的名有相近或相反的意思,或者表字要从经史典籍中摘取。

在当世,封的字义有很多,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一种作为赏赐的用意。

想到此,糜旸对着丁封言道:“从今日起,你便表字崇业。”

崇者:有兴盛的意思

业者:有功勋的意思

所以崇业的意思是希望,丁封以后建立的功业能越来越多,最后能达到被君主封赏的结果。

这是糜旸对于丁封的一种祝福,亦可与丁封的名字相呼应。

在糜旸为丁封取完表字后,丁封的口中不断嘟囔着“崇业”二字,他越嘟囔越觉得欣喜。

自此之后,他便也拥有字了,而且这字的寓意很好,很符合他的心志。

得到字的丁封赶紧对糜旸叩首不停,口中不停感谢着糜旸。

从现在开始,他再不会被人直呼姓名了,而且他的字乃是糜旸所取,说出去倍有面子。

看见丁封不停跪在他身前叩首,糜旸的脸上浮现笑意。

这时代的人有时候很容易满足。

例如丁封只是获得一个字,就可以兴奋地难以自抑。

例如他麾下的大军只是七日有肉沫可食,就对他感恩戴德不已。

这是这时代的一种无奈,但有时却成为糜旸收拢人心的利器。

糜旸让丁封起身,而丁封在起身之后,用无比感谢的目光看向糜旸。

糜旸为他赐字,这是一种恩德,在这种恩德之下,丁封心中对糜旸的归属感正在大大加强。

而帐中的其余亲卫在看到丁封获得糜旸亲赐表字后,脸上亦都或多或少流露出艳羡之色。

例如当年为丁奉赐字的甘宁,如若当初甘宁不死,丁奉亦不会主动投降糜旸,而是会想方设法回到甘宁身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丁封如当年的丁奉一样,现在是糜旸的“门生故旧”了。

在丁封起身之后,糜旸亦从主将座上起身,而后带着丁封一众亲卫,朝着大帐之外走去。

在来到大帐之外,高站在台基之上的糜旸一行人,便看到了下方正在训练的热火朝天的数千士卒。

从糜旸的目光看去,只见在下方广阔的河谷场地之中,数千大军已经分为了两支泾渭分明的大军。

在两军的中央部位,都设有一个主将大帐所在,分别站立着孟达与张嶷二人。

在孟达与张嶷二位主将所在处,树立着无数旌旗金鼓。

他们的左边立着长枪兵,右边立着大刀兵,而在阵势最前方的乃是一队队盾牌甲士。

在那盾牌甲士身后,则是早就整装待命的上千弓弩手。

下方已经列好阵的两营大军,似乎察觉到了台上糜旸身形的出现,在左营大军中的孟达,为了在糜旸面前表现,他率先挥舞了手中的令旗。

在孟达手中的令旗挥舞之下,他大军中的各级将校都注视到了这个举动,于是各级将校纷纷提醒各列的士卒严阵以待。

随后不久之后,孟达命身旁的鼓手敲响了进攻的战鼓。

当身后的鼓声响起之后,孟达这营的三千大军开始前进起来。

对面的张嶷看到了孟达先发制人的举动,他并不紧张,在他的指挥之下,他这面的大军亦开始朝前进攻。

当孟达这面敲响一声鼓声时,他身旁的将官当即举起手中的青色旗帜。

而在各级将校看到那面青色旗帜之后,他们立马纷纷举起手中的青色旗帜。

三千大军看到这青色旗帜之后,立马就将阵型变成了一条笔直的军阵。

对面的张嶷在看到孟达摆出直阵之后,他马上就命身旁的鼓手敲响两声战鼓。

在两声战鼓响起之后,他身旁的旗手举起赤色旗帜,他这面的大军的阵型,就化作一种犹如三角形一般的锋矢阵。

众多长枪兵,站在锋矢阵的前方当做箭头。

在各自主将的旗帜令旗指挥之下,两阵大军化作不一样的阵型狠狠撞击在一起。

虽然因为是训练,所以两军大军手中都是手持没有刃口的武器。

但就算如此,被对面的士卒狠狠用木制武器击中,亦是很痛的。

因为张嶷的布阵得当,当两军阵型开始冲撞在一起之后,孟达这一方的大军有败退之感。

身为宿将的孟达看见这一幕,不禁冷哼了一声。

糜旸就在一旁看着,他要是今日又输了,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于是乎孟达又开始变阵起来。

在孟达的命令之后,他身旁的将官连续不断的按三声的节奏,敲响了战鼓。

而在听到这特定频率的鼓声之后,孟达军阵中的旗手,纷纷举起黄色旗帜。

在黄色旗帜的指引之下,孟达的这方大军开始化作方形的阵法。

虽然这时两军相接,变幻阵型显得有些仓促。

但在严格的军令及多日来的训练之下,还是有不少未与对面敌军开始对阵的士卒,将阵型变成了方阵。

因为在孟达及时的变阵之下,张嶷所摆出的锋矢阵,被孟达部分士卒所摆出的方阵给分割开来,成为了左右不能相顾的断箭之阵。

看到这一幕,张嶷并没有慌张。

他沉着的命令身旁的将官,敲响高亢的四声鼓声。

在四声鼓声的引领之下,张嶷这面军阵之中的将官,纷纷举起白色旗帜。

在看到白色旗帜后,张嶷麾下的士卒,纷纷顺着被分割的趋势,化作了一个个圆阵,抵御着孟达大军的继续分割包抄。

在圆形阵法的抵抗下,孟达的大军迟迟不能完全击溃眼前已经被他分割的张嶷大军。

孟达见状,他有些心急,他马上亲自敲响战鼓,战鼓连续不断发出五声鼓声。

这雄厚的鼓声让他大军中的将官,又纷纷举起黑色的旗帜。

孟达麾下的士卒在看到这黑色的旗帜之后,立马将自身的阵型按屯开始变成分散的军阵,攻击起张嶷大军的每个圆阵起来。

孟达的这一举措,令张嶷的嘴角露出笑意。

趁此时机,他连忙指挥起身前的大军,摆出了方才孟达摆成的一字长蛇阵。

张嶷大军的军阵,本来就是一个个圆阵互相依靠在一起。

在他们开始变成一字长蛇阵时,每个圆阵就犹如包裹身躯的毒蛇开始伸直身体一般,将孟达大军中分散的军阵给击的彻底崩溃。

当世基础的阵法就以上五种,但这五种基础的阵法,可以在不同的主将指挥下,不停反复转换变成新的阵法。

并且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阵法所带来的效果都完全不同。

孟达那一方大军,在阵势被完全分割之后,被张嶷的大军压着打。

那一声声木棍敲击在身体上的声音,远远地传到高台上的糜旸众人耳中。

因为有着甲胄的保护,那一下下木棍敲击在身上或许不会造成多大伤害,但身体的痛感却不会少。

看着孟达一方又被张嶷一方击败,糜旸并没有马上叫停。

在训练场上,失败会痛。在战场上,失败会死。

该有的教训,绝对不能少。

只是今日观看两军相互结阵,虽然看到了孟达一方惨败,但是孟达一方是败在指挥,单单从令行禁止,号令统一这方面来说,两军做得都不错。

这让糜旸的心中浮现了一个想法:大军可用矣。

今晚就2章,大家早点睡。

有点卡文,调整一下。

推书:我在霍格沃茨做卷王

喜欢这个题材的读者,可以前往一观。

(本章完)

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观之 且试锋芒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35章 糜旸声名初起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414章 精锐彝军 血染白袍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535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516章 内心煎熬 一网缚之第263章 以步克骑 奔溃无方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281章 来日之患 二气丕鹅第10章 三驳潘濬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516章 内心煎熬 一网缚之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峥嵘 历史重现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595章 场外大援 弘农杨氏第460章 惊人消息 刘晔反制第559章 军向上邽 淮南之变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推两本书第244章 武担山下 山呼万岁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8章 关羽之忧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396章 郝昭镇陈 诸葛告诫第41章 第三条路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333章 随军南下 交换日子第97章 吕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读!不要养啦!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4章 父子对质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327章 卑微上贡 私下任务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211章 隐患滋生 伯仁野望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七百七十一章 贺齐顿兵 赠我富贵第220章 断发认罪 曹仁亲征第333章 随军南下 交换日子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118章 火烧公安 (十更,求首订!)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135章 季汉情谊 子龙料敌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250章 满堂变色 武当封拜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512章 惨烈守城 马超伤重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119章 名将之殇 (十更,求首订)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415章 一擒孟获 鹿马相会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101章 将帅失和 (再来追读!)第574章 强汉將归 魏军险境第408章 今日便反 尔奈我何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53章 刘备应约 二王相会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
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观之 且试锋芒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35章 糜旸声名初起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414章 精锐彝军 血染白袍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535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516章 内心煎熬 一网缚之第263章 以步克骑 奔溃无方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281章 来日之患 二气丕鹅第10章 三驳潘濬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516章 内心煎熬 一网缚之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峥嵘 历史重现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595章 场外大援 弘农杨氏第460章 惊人消息 刘晔反制第559章 军向上邽 淮南之变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推两本书第244章 武担山下 山呼万岁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8章 关羽之忧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396章 郝昭镇陈 诸葛告诫第41章 第三条路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333章 随军南下 交换日子第97章 吕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读!不要养啦!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4章 父子对质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327章 卑微上贡 私下任务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211章 隐患滋生 伯仁野望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七百七十一章 贺齐顿兵 赠我富贵第220章 断发认罪 曹仁亲征第333章 随军南下 交换日子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118章 火烧公安 (十更,求首订!)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135章 季汉情谊 子龙料敌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250章 满堂变色 武当封拜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512章 惨烈守城 马超伤重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119章 名将之殇 (十更,求首订)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415章 一擒孟获 鹿马相会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101章 将帅失和 (再来追读!)第574章 强汉將归 魏军险境第408章 今日便反 尔奈我何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53章 刘备应约 二王相会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