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

费耀没有拦住魏延的大军,他成为了第三个,不,是第四个被魏延耍的魏将。

可尽管他未完成曹真交给他的任务,他却探查清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那便是魏延的真正去向。

但在明白魏延要去的是阳平关之后,费耀整个人的脑袋显得懵懵的。

在魏延领军在成固城外甩掉魏军之后,魏军上下无人不对魏延的真正去向进行猜测。

猜测的人中有洞察时局世无双的刘晔,有虎步关西败异族的曹真,除去这两人之外,还有至少上百员身经百战的魏将。

如此多的优秀统兵者,在之前却没有一人猜出魏延的真正动向。

懵逼的费耀下意识地将他探查清的真相,以快马报给了兴势城外的曹真。

信使不过三日,就快速的来到兴势城外的魏军大营中,将费耀的军报亲自交给了曹真。

而曹真听到是费耀有军报送来,他连忙着急的打开手中的军报看了起来。

在打开之前,曹真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他既想听到费耀送来的是捷报,哪怕不是捷报,也要是成功堵截住魏延大军的军报。

而在心中期待的同时,曹真的心中隐隐还有些担忧。

毕竟魏延大军的动向,在之前就像一片沉重的迷雾一般弥漫在他的心中。

怀着复杂的心情,曹真以极快的速度看完了军报中的内容。

而在看完军报中的内容之后,当心中的担忧成真之后,曹真整张脸因为气愤而涨的通红。

他手中紧紧攥着那封费耀送来的军报,最后实在无法平复心中情绪的曹真,气的直接将费耀的军报狠狠地掷于地上!

阳平关?

怎么可能会是阳平关!

糜旸到底要干什么!

曹真知道魏延作为糜旸的大将,他突然如此急行军,肯定是有着糜旸的授意。

对于糜旸,曹真从未轻视过。

可现在不是曹真轻视糜旸的问题,是糜旸的布置让曹真头疼不已。

刘晔曾对魏延的真正进兵方向给出过推断,魏延领军从西城出发,大概率去的方向无非就三个,一个是可能性最大的南郑,另外两个分别是骆谷斜谷或者剑阁。

领兵前往这三个方向,可以说对当下汉军面临的险恶战局,都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

唯有阳平关这个方向,在之前哪怕是刘晔也没预料到。

可能刘晔有想过这个可能,但这个可能却很快被他给否定了。

为何?

原因很简单,阳平关从来不是魏军的进攻核心。

曹真不是不知道阳平关对汉中的重要性,但他也知道阳平关是有多易守难攻。

就不提当年曹操征伐汉中之际,在阳平关下吃的亏。

哪怕是在那场令魏军黯然失色的汉中之战中,阳平关在张郃的坚守下,也一直未被汉军攻下过。

故而曹真在战前规划中,想的只是封锁阳平关,除非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曹真是不想去啃这块硬骨头的。

这一点从他的进兵方向中,就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

这一点,也肯定是瞒不住糜旸的。

而恰恰是这一点,让魏军上下都着了魏延的道,或者说魏军上下都被糜旸的威名所惑,导致一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五千机动野战精锐,对于当下的汉军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

糜旸明知道阳平关不是魏军的进攻方向,以他的韬略怎么会突然调遣魏延急行军至阳平关呢?

图什么?

就为了拿数万魏军寻开心?

魏军上下都不信糜旸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可就是这种坚定的不信,在这一刻化作无比汹涌的浪潮,在不断冲击着曹真的内心。

曹真不禁捂住了头。

他头疼了起来。

糜旸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他肯定是在谋划着什么大事。

可现在汉中诸县沦丧,又有什么大事比这个更重要呢?

一道道疑问,一道道笃定在曹真的脑海中不断激荡,在如此汹涌的思虑之后,曹真这个百战老将,感觉到了局势正在风诡云谲的变化着。

就在曹真头疼不已的时候,刘晔听闻费耀的军报送到一事,他来到了曹真的大帐之中。

在刘晔来到曹真的军帐中后,他就看到曹真正抱头难受着,这吓了刘晔一跳。

他急忙上前来到曹真的身前扶起他,然后关怀地问道:“大将军贵体可好?”

曹真是曹魏南征大军的主帅,要是他的身体出了差错,那对当下的魏军来说,可谓是一个灭顶之灾。

幸亏刘晔担心的事并未发生。

曹真在刘晔的搀扶之下,抬起头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刘晔,他先是宽慰了刘晔一句:

“孤没事。”

随后曹真的语气陡然转变为沉闷,他对着刘晔说道:“魏延又逃走了。”

“据费耀所报,他要去的真正方向,其实是阳平关!”

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纵算是平常智计百出的刘晔也不禁愣了一下神。

方才曹真心中涌动的情绪,现在也在刘晔的心中快速翻滚着。

争战之事,敌人强大并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当你一直将敌人当做神对手对待时,他却做出如“猪”一般让人无法理解的事。

因为这就意味着,战胜敌人的根基——知己知彼,正在被松动着。

不过刘晔跟随曹操多年,他也是见过大风浪的,他很快就调整情绪,快速的分析起糜旸此举的目的起来。

良久分析之后,刘晔眼中的亮光越来越渺茫。

谁知道糜旸是要做什么?

难不成糜旸还想凭借数千兵力,前去攻打骠骑将军的数万精锐?

这完全是天方夜谭呀。

没办法,刘晔最后只能对曹真建议道:

“不管糜旸怀抱何种目的,我军还是应当以静制动,加大攻势迅速夺下汉、乐二城。”

“一旦这二城被我军夺下,兴势、南郑就会彻底陷入我军的包围圈之中。

到时候不管糜旸想用这五千精锐,行何等之歹事,我军终将立于不败之地!”

在听完刘晔的进言之后,曹真收拾好心情,沉重的点了点头。

刘晔的这个方法,对当下的魏军来说,可谓是最好的了。

只是曹真与刘晔不知道的是,就在数日之后,一道消息会解开他们心中所有的疑问。

就看他们能否承受住了。

在经历千辛万险,数次转进之后,魏延终于率领五千梁州军来到了阳平关之外。

迎接魏延的,正是阳平关守将吴懿。

在看到吴懿的那一刻,魏延有些惊讶。

他本以为糜旸会出来亲自迎接他。

接下来吴懿的私语解开了魏延的疑惑——州牧不想太多人知道他现在在阳平关。

听到这个隐秘之后,魏延更加兴奋起来。

魏延自小家境贫寒,是没读过什么书的,但他在地位慢慢提高的时候,热爱兵法的他就喜欢上了读史。

史书中有各种名将事迹,这是魏延所无比向往的。

看过无数名将事迹的魏延当然知道长平一战中,秦昭襄王为保证战争的胜利,做得一种安排。

现在糜旸用上了类似的安排,岂不意味着糜旸也在酝酿着一个大动作?

一想到这,魏延的心中就激动不已。

他千辛万苦转进来此,为的不就是建功立业四个字吗?

怀抱着心中的兴奋,魏延跟随吴懿来到一处他的主帐内,见到了将近半年未见的糜旸。

在看到糜旸的那一刻,魏延当即对着糜旸一拜,口中尊称牧伯。

不管在刚开始投入糜旸麾下时,魏延的心中有多么不愿,但随着数年的相处,不知不觉间,魏延心中对糜旸也渐渐服气起来。

现在在魏延的心中,天下间只有两人配得上指挥他,一人是汉帝刘备,另一人便是坐在他眼前的糜旸了。

见到魏延之后,糜旸脸上的笑意丝毫不加掩盖。

在魏延到来之前,他便提前将他这段时间来的一切举动,都写成军报汇报给了糜旸。

与曹真看军报,越看越气不同,糜旸在看完魏延的军报后,心中不由得感慨——这才是历史上那个提出子午谷奇谋的魏延呀。

胆大,善于灵活作战。

糜旸知道魏延性格孤傲,以他的性格,是不屑于在军报中弄虚作假的。

所以他说的那些事,肯定不掺杂半点水分。

对于优秀的属下,糜旸一向不吝啬于赞赏。

糜旸看向魏延说道:“当年我离开成都之时,陛下曾叮嘱过我,言文长是能与我共谋大事者。”

“陛下之言,今日现矣。”

糜旸的夸奖让魏延笑了起来。

一般人的夸奖,魏延不屑于接受。

可糜旸夸奖他,那是绝对有资格的,而且糜旸话语中还提到了他的恩主刘备,这更让魏延心中欣喜。

陛下一直未曾忘记他。

在糜旸的夸奖之下,不止魏延脸上露出笑容,此刻在帐内的吴懿、法邈、吕乂也对魏延投去了赞赏的眼神。

千里转进于数万魏军的包围圈之中,最后还能带领大军毫发无伤的来到阳平关内,如此行为,足可让魏延担的上名将的美誉。

不过开心归开心,糜旸并没有忘记召魏延前来的正事。

在糜旸眼神的示意下,法邈将近来他们在谋划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魏延。

这让魏延明白了,糜旸为何会急召他来此的缘由。

曹魏中路军主将曹洪,为吴懿假意投诚所骗,愿意带兵来“接收”阳平关。

这是多么好的,击败曹洪大军的机会?

或许由于己方大军的人数劣势,不能将曹洪的大军全歼,但只要能打出一场大胜仗,这一场大胜仗势必能大大提振己方的军心。

守城战,打的不就是人心吗?

魏延马上意识到了这件事将给他带来的巨大功勋,及会对当下汉魏两方战局带来怎么样的深远影响性。

魏延郑重地对糜旸抱拳道:“牧伯军令一出,延必赴汤蹈火,在此不辞!”

见魏延有如此表态,糜旸更是高兴地大笑起来。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想来那东风,也等的急不可耐了。

最后糜旸将眼神看向了吴懿,对着他点头示意。

看到糜旸的这个举动后,吴懿会意的抱拳回应,然后他便换上一副欣喜的笑容,转身向帐外走去。

吴懿这是去找他近来的知己好友任祥了。

汉章武三年九月,曹洪在武街外的大营中,等的有些望穿秋水。

任祥再次前去阳平关,至今已经过去半个月的时间。

这么久的时间,任祥一直未回来复命,要不是任祥一直有亲笔书信送回,曹洪恐怕早就怀疑吴懿心怀不轨了。

欣喜的是,在九月初的一天,曹洪终于等来了从阳平关折返的任祥。

一路风尘仆仆的任祥,整个人的精神显得有些萎靡。

但他的眼睛却是亮闪闪的。

此番回来,他为曹洪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骠骑将军,吴懿终于下定决心,愿意按照你的计划行事了。”

щшш▪ Tтkā n▪ ℃ O

当得到这个准信之后,曹洪不禁激动的以拳击掌。

苦心谋划将近一个月,他的苦心终于没有白废。

曹洪对吴懿的投诚,并非没有疑心,不然他不会提出那种计划。

可曹洪的疑心,在吴懿应允他计划的情况下,已经渐渐在心中消散了。

说实话,他的计划已经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己方大军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他若还犹疑,恐怕武帝复生,都会怪罪他延误战机。

在得到吴懿的准信之后,曹洪马上令人敲响了召集议事的大鼓。

当雄厚的鼓声的在魏军大营中响起之后,众多魏将不久后都来到了曹洪的主帐内,其中也包括杨阜。

在看到诸将到齐后,曹洪马上将吴懿愿献关投诚的消息透露给在座的诸将听。

诸将中除去杨阜之外,都是第一次听闻这个消息。

所以他们在听完这个消息后,脸上都浮现了惊喜的神色。

那可是阳平关,能不惊喜么?

况且以曹洪的身份地位,他既然能在诸将面前透露这个消息,想来对这事已经有了十拿九稳的把握。

不过嘛,也不是没有将领心怀疑虑,例如就有一位将领对曹洪进言道:

“糜贼向来善使诡计,还望将军慎之。”

听到这位将领提起糜旸,曹洪的脸色冷了下来,连带着帐内原本欣喜的气氛,也渐渐变得消失不见。

曹洪对着那位将领冷哼一句道:

“糜贼是善使诡计不错,可若是因为此而诸事犹疑,我军又为何南征,何不静坐洛阳自缚双手待擒?”

在说完这句话后,曹洪又紧接着不屑道:

“况且糜贼目前身处兴势,为子丹大兵所围自身难保,我军又有什么好忌惮的?”

糜旸若在阳平关,曹洪肯定也不会相信吴懿。

可现在他鞭长莫及,不趁这时候一举夺下阳平关,还等何时!

第280章 惟贤惟德 孟起拜服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143章 双壁合兵 十万俱灭(5000字!)第532章 汉皇冬狩 夙愿将偿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发笑 思索灭魏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618章 先发制人 汉军快来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为上 为时未晚第55章 此子该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136章 亲军相争 龙虎相对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320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第561章 火烧合肥 江东野望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610章 血债血偿 天下仰视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变故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69章 真吾制胜之地也 (求追读,求票)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548章 张郃出手 霹雳震空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孙权认怂第46章 吾师,卧龙诸葛公第70章 如此孙桓(三更求追读)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开第1章 江陵城中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217章 群臣劝进 你我君臣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506章 敬告太庙 北伐檄文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250章 满堂变色 武当封拜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153章 刘备应约 二王相会第七百七十五章 孙权猜疑 密诏杀吕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609章 弃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281章 来日之患 二气丕鹅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章推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推书《三国之银狐》第384章 欲先取之 开大朝会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597章 惊人喜讯 世家铁拳第390章 再围冠带 魑魅末日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问吕岱 扭曲事实第645章 赏封齐侯 天水羌乱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2章 当为班超第348章 精兵强将 共震异心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671章 仪同三司 拜大司马第115章 糜旸设计 (十更,求首订)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578章 非死不退 剑履上殿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628章 无一男儿 运动作战第222章 大军出发 吃人的网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563章 孙大知兵 姜大运输第179章 虎贲校尉 刘禅心思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
第280章 惟贤惟德 孟起拜服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143章 双壁合兵 十万俱灭(5000字!)第532章 汉皇冬狩 夙愿将偿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发笑 思索灭魏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618章 先发制人 汉军快来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为上 为时未晚第55章 此子该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136章 亲军相争 龙虎相对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320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第561章 火烧合肥 江东野望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610章 血债血偿 天下仰视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变故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69章 真吾制胜之地也 (求追读,求票)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548章 张郃出手 霹雳震空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孙权认怂第46章 吾师,卧龙诸葛公第70章 如此孙桓(三更求追读)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开第1章 江陵城中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217章 群臣劝进 你我君臣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506章 敬告太庙 北伐檄文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250章 满堂变色 武当封拜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153章 刘备应约 二王相会第七百七十五章 孙权猜疑 密诏杀吕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609章 弃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281章 来日之患 二气丕鹅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章推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推书《三国之银狐》第384章 欲先取之 开大朝会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597章 惊人喜讯 世家铁拳第390章 再围冠带 魑魅末日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问吕岱 扭曲事实第645章 赏封齐侯 天水羌乱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2章 当为班超第348章 精兵强将 共震异心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671章 仪同三司 拜大司马第115章 糜旸设计 (十更,求首订)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578章 非死不退 剑履上殿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628章 无一男儿 运动作战第222章 大军出发 吃人的网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563章 孙大知兵 姜大运输第179章 虎贲校尉 刘禅心思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