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

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

在得知糜旸突然袭击汉水之上水寨的消息之后,申仪虽然心中很是惊骇,但是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生死的关头,申仪还是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

他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发泄欲火,他大喝着让堂中的那些少男少女滚下去。

而后他马上让亲卫去召集,西城中他的属吏来堂中议事。

而本来在大堂之中跪地的那些少男少女,在听到申仪的怒喝之后,在申仪的淫威之下,都吓得赶紧起身离开大堂之中。

但是她们在离开之时,心中不免闪过一丝庆幸。

对申仪来说犹如噩耗般的消息,在她们听来却是今年以来听过的最美妙的消息。

因为这个消息代表着,申仪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中,都无法再“宠幸”她们。

同时她们的心中亦慢慢浮现一个想法,申仪族子口中所言的府君,申仪所惧怕的府君,就是那个击破江东十万大军的糜旸吗?

糜旸的名声之大,纵是她们也有所耳闻。

好希望府君能将申贼除去呀!

一种叫做期待的情绪,在众多少男少女的心中开始荡漾着。

而这种情绪,不久后就会借助着这些少男少女的口,在西城中慢慢传播开来。

在申仪的急速召唤之下,不久之后,西城中能从事务中脱身的县长属吏,就都到了大堂之中。

当他们到达大堂之后,就看到坐在主座上一脸阴沉的申仪,以及大堂中那几位浑身带血的士卒。

在见到这一幕后,到达大堂之中的西城属吏,脸上皆露出了惊疑之色。

看着人已经到达的差不多,申仪便低沉着语气,将糜旸突然率军封锁汉水的消息,告知给了堂中的诸位西城属吏。

这些西城属吏虽都是挂着官职,但他们实际上要么是申仪的族人,要么是申仪的宾客。

所以他们都算是申仪的心腹,申仪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而这些西城属吏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脸上的惊疑之色都变成了惊惧之色。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

西城外的汉水乃是西城长申仪的辖区,而糜旸突然派大军夺过那里的控制权,这已经是图穷匕见的行为了。

糜旸竟在他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对他们“宣战”了。

“宣战”二字很是荒谬,因为糜旸乃是汉兴太守。

别说糜旸派兵封锁汉水,就是糜旸派兵到西城中来个一日游,顺便将他们全部抓起来扔进大牢中,都是看糜旸心情而做的事。

但这显得很是荒谬的二字,在这些早已经将西城当做申仪私家产业的属吏脑海中,却很是自然的冒了出来。

申仪看着在座的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脸上的那副惊惧之色,他的脸色愈发阴沉。

尽管他方才亦是这种神色,但他召集这些属吏是要听取建议的,不是看他们惧怕的神色的。

ωωω¸ тт kǎn¸ CΟ

申仪冷声问向在座的诸属吏道:“今汉水通道已失,想来糜旸的大军不日就会到达西城之下,你们有何建议助我度过此难关?”

在问出这句话后,申仪又着重强调道:“今日我申仪能担任西城长,在座诸位都是功不可没。”

“若我申仪最后为糜旸所擒,恐怕在座诸位亦逃不过糜旸的屠刀。

所以在座诸位最好尽心为我谋划,否则城陷之日,便是我与诸位一同赴死之时。”

申仪用饱含威胁的语气,告诫了在场的众人一般。

他之所以要这么做,是怕有人会起异心。

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糜旸从成都带来了一万大军。

而现今既然糜旸敢直接“宣战”,那就说明糜旸麾下的一万大军已经训练完毕。

再加上糜旸的威名,那莫大的威名加上一万大军的威慑力,是很容易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起一些不该有的心思的。

正如申仪所担心的那般,在在座诸人知道糜旸即将领大军到来的消息之后,不少人的心中都因为畏惧而起了一些心思。

但他们的这些心思在申仪这番充满威胁的话语之下,又很快的被他们压了下去。

他们现在与申仪是一条船上的人,要是申氏这条大船沉了,那他们的下场亦好不到哪里去。

在申仪的威胁之下,在场诸人的脑袋都在快速的开动起来,现在是救申仪如救己。

在良久之后,在场的诸人之中有一名文吏,率先出来向申仪一拜道:

“县君,勤认为当务之急,是不能让西城陷入糜旸大军的包围之中。”

申仪在千等万等之后,见终于有一人出来进言,他脸上浮现一丝喜色。

申仪看向这人,发现这人并不是他的族人。

这人名赵勤,字公勉,乃关中人士。

当初因为关中连绵战乱,有不少关中民众穿越子午谷来到汉中郡中。

而因为西城就在子午谷旁,所以有许多民众逃难到西城中。

对于这些天降福利,申仪当然全都笑纳了。

而在那众多民众中,亦是存在着不少文学之士的,这赵勤当初便是其中的一员。

后来申仪为了继续掌握西城,便吸纳了不少来自关中的文学之士成为他的属吏,赵勤便是在那时进入了申仪的县府之中。

在申仪的印象之中,赵勤这人自加入他的县府之中后,就人如其名勤勉用事,除此之外并无突出之处。

没想到如今竟然是他第一个出来进言。

听完赵勉的进言之后,申仪脸上马上流露出期待之色,申仪示意赵勤继续说下去。

在申仪的示意之下,赵勤继续开口言道:“糜旸师承名门,且在成都城中长大,所以他定然深知出师须有名的道理。”

“糜旸能够出其不意逆流而上,这就证明上庸长或许已经遭遇不测。”

“今虽然他是以府君之尊而出兵,但是上庸长乃是列侯,身份不同于一般的县长。糜旸要想堵住悠悠之口,一定会向大王上书解释。”

“糜旸大军已经颇为棘手,若是大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听信糜旸所言再派出援军支援糜旸,那西城危矣。况西城之侧还有镇远将军乎?”

“而相比于上庸,西城距离成都更近,离汉中亦更近。

故而勤建议县君,应立即手书上奏大王,言明糜旸擅自杀害员乡侯之罪行。

这样纵使大王在收到糜旸的上书之后,因为大王远在成都,并不了解本郡真实形势,所以犹疑之下不会发援军。”

“在向大王上书之后,县君可以西城长的名义,向汉中郡的镇远将军及附近的郡县发出控诉糜旸暴行的文书。

这样便可扰乱周围郡县的想法,令他们无法第一时间配合糜旸,对西城展开合围之势。”

在听完赵勉的建言之后,申仪的脸上流露一丝喜色。

虽然赵勉的办法无法治本,但总归能为他争取一些喘息的时间。

而只要能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只要短时间内西城不陷落,那申仪就可以派信使前去联络汉水下游的曹仁。

只要曹仁能出兵救援他,那么事情就还有转机。

得到了良策的申仪,当即按照赵勤所说的去做。

很快的几封文书就由他亲自写好,然后派遣亲信发往各地。

最后申仪召来一队族兵,将他那封写给曹仁的亲笔信交到他们手中,申仪叮嘱这队族兵,一定要尽快将这封信送到宛城的曹仁手中。

这是目前申仪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西城通往南阳的汉水,虽然已经被张嶷率军封锁。

但是汉兴郡中河流纵横且山林密布,西城通往南阳的,供少数人行走的隐秘道路不止汉水一条。

在申仪的沉重嘱咐之下,那队申氏族兵在取过申仪的亲笔信笺之后,就急忙跑出了县府。

看着那队申氏族兵离去的背影,申仪的心中稍微安定下来。

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守好西城,静待曹仁援军的到来。

就在张嶷封锁汉水后的第二日清晨,一支数千人的水军船队开始出现在西城外的汉水之上。

是糜旸率军赶到了。

在拿下上庸城的第二日清晨,糜旸就留下两千兵马给孟达,让他留守上庸。

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着剩余的五千大军,朝着西城快速进发。

上庸城初定,人心还不稳,留两千大军给孟达,是防止上庸城中出现变故。

在一日一夜的行军之下,他终于领着大军来到了西城之外。

在得到糜旸到来的消息之后,张嶷便留下一千大军给吕乂,而后他自己亲率着两千大军赶来与糜旸汇合。

汉水上的各处水寨,都被申仪建立在各处险要之处。

所以哪怕是曹仁率大军猛攻,那么留给吕乂的一千大军亦足够坚守水寨一段时间。

在那段时间当中,西城外的糜旸可分派援军救援。

掌握了汉水的制水权,在行军速度这一点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张嶷率领两千大军与糜旸汇合后,这时西城之外的糜旸大军,总兵力达到八千之众。

而西城之中的申仪族兵,兵力至少在三千以上。

单单看兵力对比,好似糜旸的大军不占优势。

毕竟兵法有言: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但孙武的这句话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那般,一旦攻城就必须要用到十倍的兵力才可以。

孙武的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谋攻》,这句话的意思是提醒统兵大将要知己知彼,审时度势,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例如兵力是对方的十倍,那就想办法把敌人全部围歼,如果兵力是对方的五倍,那就可以攻击敌人了。

在当世攻城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攻城与守城之间并不是单单靠兵力多少决定胜负,还有着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军心、策略、以及城池的城防情况等等。

就例如不久前发生的襄樊之战,关羽的兵力并不算很多,襄樊两城中本来的守军也不算少。

但只要关羽策略运用的正确,曹仁一样被打的没脾气。

在糜旸的大军到达西城之后,西城中的申仪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看着城外不远处的战船上,一队队士气高昂、军容肃整的糜旸大军,申仪的心中重新开始涌现出不安。

要是被这些如狼似虎的大军冲进城中,那他申仪就死定了。

在糜旸大军的军容威胁之下,申仪赶紧发出一道道命令,让城墙上的族兵打起精神,以防糜旸率军突袭城墙。

而楼船上的糜旸看着不远处的西城,眼前的这座西城在他眼中,显得很是简陋。

无论是城外的护城河,还是城墙的高度,都远远不如公安。

这时来到糜旸身边的张嶷,向糜旸禀报了他之前的一切布置。

听完张嶷设下的疑兵之计后,糜旸开心地拍着张嶷的肩膀言道:“诞实匍匐,克岐克嶷,夸赞的就是伯岐这样的人呀!”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这句话出自诗经中的《大雅·生民》。

这句话本来是夸赞后稷少时聪慧的话语,后来渐渐延伸为夸赞一个人聪慧。

而张嶷的名与字当中,正好有岐与嶷两个字石,所以糜旸对张嶷的夸赞可谓是十分合适。

糜旸的夸赞在张嶷听来很是悦耳,毕竟这是来自当世名将的肯定。

糜旸对曹仁的判断,与张嶷相差不多,同时糜旸心中还有着一层推断。

如今曹丕应该在忙着代汉事宜,在这种情况下,曹丕要的是稳定。

而曹仁身为目前曹氏宗亲的第一大将,所以曹丕代汉的心意肯定与曹仁提前通过气了。

在知道曹丕心意的情况下,除非有必胜的把握,否则曹仁是不会轻易出兵的。

夸赞完张嶷之后,糜旸看着眼前守护西城的汉水岸上的那一道道木栏,糜旸命身旁的丁封唤来邓艾与丁奉二人。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阻挡住支援孟达的汉军援军的要塞,其中有一处便是这木门塞。

而就在糜旸领军到达西城外的不久之后,在汉中的魏延率先收到了申仪的文书。

在看到申仪的文书之后,身形雄武的魏延的眉头深深皱起。

(本章完)

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652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385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第431章 曹真大笑 杨阜私请第5章 糜旸献策第80章 吕蒙失棋 (求追读)第154章 煮酒相会 汉水之约第70章 如此孙桓(三更求追读)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491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72章 两军对阵(三更求追读)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获臣服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578章 非死不退 剑履上殿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120章 江东援军(十更,求首订!)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第342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14章 接班人第416章 惊弓之马 糜旸引诱第1章 江陵城中第289章 挡车骑者 人马俱裂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六百八十三章 于无声处 乍见惊雷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217章 群臣劝进 你我君臣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593章 郭淮计策 联吴抗汉第523章 一阻刘封 全军北伐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538章 荆州出兵 两面夹击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34章 你方先来 以牙还牙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479章 汉水之誓 主动出击第427章 兵分两路 交州兵至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爷点名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闿奔逃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652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297章 龙驹腾凌 骠骑煊赫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323章 仲达崛起 既悼既檄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535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241章 陆续撤军 董允失态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73章 噫兴!噫兴!(三更,求追读)第511章 魏营变故 疾行捕麟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197章 吕乂诱耽 河谷之宴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649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
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652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385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第431章 曹真大笑 杨阜私请第5章 糜旸献策第80章 吕蒙失棋 (求追读)第154章 煮酒相会 汉水之约第70章 如此孙桓(三更求追读)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491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72章 两军对阵(三更求追读)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获臣服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578章 非死不退 剑履上殿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120章 江东援军(十更,求首订!)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第342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14章 接班人第416章 惊弓之马 糜旸引诱第1章 江陵城中第289章 挡车骑者 人马俱裂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六百八十三章 于无声处 乍见惊雷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217章 群臣劝进 你我君臣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593章 郭淮计策 联吴抗汉第523章 一阻刘封 全军北伐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538章 荆州出兵 两面夹击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34章 你方先来 以牙还牙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479章 汉水之誓 主动出击第427章 兵分两路 交州兵至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爷点名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闿奔逃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652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297章 龙驹腾凌 骠骑煊赫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323章 仲达崛起 既悼既檄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535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241章 陆续撤军 董允失态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73章 噫兴!噫兴!(三更,求追读)第511章 魏营变故 疾行捕麟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197章 吕乂诱耽 河谷之宴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649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