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爷点名

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爷点名

坐在主座上看着群情激涌的诸将,方才拍裂一张奏案的张辽,脸上的怒气却反而有些消散。

在方才自己被作为主要辱骂对象之时,虽有部分将领对他这个主将被欺辱感到十分气愤想要请战,但是那时毕竟只是部分将领而已。

剩下的大部分将领即使脸上浮现气愤的神色,但却从未起身想要领兵击退张飞。

但现在在张飞开地图炮的举动之下,他将整个大帐中所有魏将的请战情绪都点燃了。

而且点燃的很高涨。

没办法,若说张辽面对张飞“曹丕毒害孝愍帝”一事,还能以那时出镇地方为理由推脱的话。

目前大帐中的绝大部分将领,可都是中军将领。

身为日夜拱卫曹氏父子的亲信将领,有些事他们肯定做过。

只是诸将的这副反应,却让张辽愤怒的心情有些冷静下来。

若是寻常的大将,这时已然率军出营与张飞对战了。

但是张辽能以一降将的身份,爬到现在的位子,他可不仅仅是一员勇将。

看着激烈请战的诸将,张辽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帐外的张飞想要的吗?

而熟读兵法的张辽知道,战争之中往往不能遂敌人的意愿行事,否则结果往往都不会好。

看着现今站在他面前唾沫横飞,满红涨红的一众将率,张辽想到了张郃。

张郃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但是在当年的宕渠之战中,张郃不就如此被张飞诱出,然后被打的全军覆没的吗?

那时的张郃就如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诸将。

想到这一点,张辽心中的愤怒正在快速消散。

他能有这种表现,并非是他本身的涵养有多好,只是他是一员降将,而且他原本的上司还是被天下人所不齿的吕布。

所以很多事他以前早已经经历过,他有着一定的心理接受能力罢了。

正因为他是降将的身份,所以他除了在战场上极为勇武之外,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实则是个颇为谨慎之人。

就如令他名声大躁的白狼山与合肥两场大战,虽说他都是具体指挥作战者,但那两场大战都是在曹操的授意下进行的。

没有曹操的授意,纵使他再勇猛,再有计略也是无用。

现在虽然曹操已死,但是曹丕就在宛城中,甚至曹丕的眼线就在他的身边。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纵使他想出战,也必须要经过一人的同意。

更何况他现在因为张郃的事例,也是不会轻易因为愤怒而选择出战的了。

在慢慢冷静下来,并思考完很多利害关系之后,张辽选择将目光注视在坐在他下首的杜袭身上。

而他也顺势看到了杜袭的脸色。

虽然张飞的举动亦曾经激怒了杜袭,让杜袭的脸上浮现怒色。

但是杜袭的眼光依然是清明的,他并没有被愤怒完全遮蔽了思绪。

杜袭光辉的履历以及被曹操的看重,足以说明他个人的能力十分不俗。

再加上他是世家出身,世家子弟这种生物,有时候是最看重脸面的。

但他们要是不要脸起来,那比任何人都彻底。

就如现今的杜袭。

或许年少时的杜袭会记得大汉年四百年的恩义,但现在身为颍川杜氏族长的他,现在的责任与使命有且只有一个,那便是将杜氏继续发扬光大。

家国家国,家在国前,而现在的颍川杜氏的利益与曹魏是绑在一起的。

当初杜袭背弃大汉,是为了家族利益。

而现在杜袭能不因为张飞的羞辱而丧失理智,亦是心中时刻挂念的家族利益。

而以杜袭的智慧,只要他不因为内心的愤怒丧失理智,那么他是能看出张飞的意图的。

既然看出张飞的意图,那杜袭自然就会做出对颍川杜氏,对曹魏有利的选择。

而这时杜袭亦察觉到张辽将目光看向他,杜袭对着张辽的目光微微点头。

随后杜袭缓缓从坐席上,而当他起身之后,他从身后的属吏手中接过了一根节杖。

帐内的一众魏将看到杜袭手持节杖朝着张辽的位子走去,他们立马就停止口中此起彼伏的请战声。

他们全都乖乖地朝着杜袭的方向拜去。

就连张辽看到杜袭手持节杖向他走来,他也当即起身站到一旁。

杜袭履历再光鲜,曹丕对他的信任再高,他又怎么保证自己在大军中能够及时拨乱反正呢?

他的依仗便是他手中那根曹丕赐给他的节杖。

“护军持节,使督诸军,如朕亲临,违者族灭。”

当杜袭手持节杖站到曹魏诸将身前之后,整个大帐中几近鸦雀无声。

经常督护地方的杜袭,身上自然带着一股气势。

他用威严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诸将,然后对着诸将问出了一个问题:

“半个时辰内,谁能率领三万大军快速击溃张飞所部?”

在杜袭的这句话问出来后,整个大帐中没有一位将领能回答他,就连张辽也是如此。

外面在通过伶优羞辱他们的,可是威震天下的万人敌张飞。

当年周瑜围攻江陵曹仁时,因为江东诸将的不给力,让曹仁打出一个天人之将的称号,气得周瑜向刘备借来了张飞。

而自从周瑜借来张飞后,吓得曹仁再也不敢出城野战,最后只能在江陵城中默默挨打。

更别说当年张飞率二十骑在当阳长坂坡为刘备断后时,他的一句怒吼吓得五千曹魏铁骑不敢追击,这个事例许多曹魏大将还记忆犹新。

面对这样的猛将,在他率领五千步军的情况之下,加上己方没有骑军助阵。

就算是魏武帝复生,也没有把握指挥三万大军,在半个时辰内快速的将张飞所部吃掉。

这不是惧敌,这是事实。

诸将无法回答的反应落在杜袭眼中,他并不觉得意外。

随后杜袭又看向诸将冷声问道:“偃城之外是无密林,然偃城的数里之外乃是一片山林,那片山林中可藏数万精兵。”

“若我军贸然出营与张飞所部对战,对战之时我军进退不能,诸位觉得若关羽在那密林中埋有伏兵,贼军能在我军击溃张飞前可赶到否?”

当杜袭说出这句话后,陷在愤怒中的诸将好似被点醒一般,纷纷抬起头用惊讶的目光看向杜袭。

他们惊讶的表现并非是觉得杜袭在胡扯,而是觉得杜袭说的事很可能发生。

刚才魏军诸将之所以会纷纷强烈请战,心中的愤怒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张飞再如何万人敌,所率的贼军毕竟只有五千。

在这种情况下,凭借着麾下中军的骁勇,他们是完全有能力击溃张飞所部的。

但是被杜袭点出一直被他们忽略的这一点后,他们的理智亦迅速回归。

大帐中诸将脸上的反应落在杜袭的眼中,令他心中的一颗大石头悄然放下。

虽然他在持节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下令让诸将不准出战。

但是那样的话,无疑会让诸将不解从而导致军心不稳。

杜袭不想大军贸然出战,亦不想看到大军的军心不稳。

所以他必须要先点醒帐中的诸将,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军的军心不动荡。

在点醒大帐中的诸将后,杜袭最后给偃城外的三万魏军下达了一个指令:

“若无皇命,再言出战者皆斩!”

下达完这个指令后,杜袭便命令大帐内的诸将回到各自的营帐,前去安抚部下的士卒。

在杜袭的命令之下,魏军诸将都忙不迭的离开主帐。

就算已经看穿张飞的意图,不打算再出战。

但是在那些辱骂话语不断飘进来的情况下,显然上至张辽、杜袭,下至各位将校,都已经失去了议事的心情。

在诸将都离开后,张辽用感激的目光看向杜袭。

虽然他以自身主将的身份,也能做到弹压诸将请战的效果。

但是没有天子符节在身的他,虽能做到强压诸将,却没办法做到像杜袭这般让诸将心服口服。

曹丕对他是很恩宠,但曹丕各种恩宠都给他了,却没给他持节的权力。

在曹魏没有天子符节在手,是根本没办法完全指挥中军的。

面对张辽感激的目光,杜袭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

他对着张辽一拜后,便也缓缓退出了大帐之外。

张辽的身份敏感,他无须与他太过热络。

而等杜袭退出主帐之外后,杜袭顿时将目光看向了北方的洛阳。

想来这时贾诩已经回到洛阳了吧。

在张辽率军离开宛城之时,已经是齐公傅的贾诩于同一日返回洛阳。

就在大军出发的前一日,按照惯例杜袭这个护军,要向贾诩这个最高军事长官太尉做礼仪上的告别。

但就在杜袭想着早点结束的会面上,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贾诩,却像是梦呓一般对他嘱咐了一句话。

“以守为攻。”

贾诩的这句话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让杜袭无法遗忘。

因为虽然杜袭看不起贾诩的为人,但是对于贾诩的智慧,全天下没有一人不感到信服。

正因为如此,对于一向不轻易开口的贾诩所说的话,身为实用主义者的杜袭感到颇为重视。

而以目前本身对局势的判断,杜袭认为贾诩所说的话便是现在曹魏最好的战略。

亦是他这三万中军到偃城后最好的战术。

既然如此,那他杜袭势必会坚定这个战术不动摇。

反正现在陛下想要的只是退敌与保住樊城不失,至于怎么做到这点,陛下是不会过多插手的。

想到这点,杜袭的心中感到很安心。

一直在魏军大营外通过伶优羞辱曹魏诸将的张飞,见他羞辱了数个时辰之后,曹魏的大营还未打开,他的脸上不禁浮现恼怒之色。

不管张辽的祖上以前姓啥,现在他总归姓张。

都是姓张的人,张辽怎么这么没血性!

张郃都比他有血性。

只是张飞虽对魏军的坚守不出感受到恼怒,但是魏军躲在营帐中不与他交战,饶是他有再大的勇武也派不上用场。

于是乎张飞见天色开始转暗,他只能怀抱着恼怒的心情提着长枪率军回到了汉军大营中。

在回到汉军大营后,气愤的张飞立马将手中长枪扔给了一旁的糜忠,突来掷来的沉重的长枪差点让糜忠闪到手。

在做完这件事后,张飞解下甲胄便来到关羽的主帐之中,张飞还未进帐时他的大嗓门就已经开始囔囔开。

“张辽是什么鸟人,这么辱骂都不出来送死。”

“就这种货色还能将猾虏打的丢盔弃甲,猾虏真是丢人现眼。”

今天五千汉军骂了一天,张飞可谓是等了一天,现在的张三爷可是一肚子气。

关羽的主帐中,只有寥寥的几位将军在。

不是关羽今日没有召集诸将议事,只是大部分诸将都领军去密林中埋伏了。

而早在张飞进入主帐前,一直关注张飞举动的帐内诸将军,早就通过斥候的回报知道了今日魏军大营外发生的事。

关羽见一脸气愤的张飞,大摇大摆的坐在自己的身旁,他脸上浮现一些笑意道:

“敌军不出,非益德计谋不好,实是张辽非冲动之人也。”

说实话,若说张飞一开始的骂战还属于正常操作的话,那么他后来的“伶优辱敌”一举已经算得上妙计了。

在张飞做出此举后,就连关羽对敌军会出来交战都抱着颇大的信心。

只是可惜的是,张辽不是寻常的对手。

不过这也正常,若是张辽是一般的对手,那他关羽又岂会那么想要他的项上人头呢?

听到关羽的安慰后,张飞的心情好了些。

张飞气愤归气愤,但他还是知道大战在即,他不能就这么放弃。

于是他说道:“明日我再去骂战,我就不信了,逆魏的贼子全都是泥塑的不成,完全一点脾气都没有。”

只是对张飞的这个想法,关羽却微微摇摇头。

奇计可一不可二,况且埋伏在密林中的大军,无法久待。

纵算大军能坚持,时日迁移之下,己方在密林中布置的伏兵亦很容易被发现的。

见关羽摇头,张飞心中的气恼更甚。

他是真的很想帮关羽打赢这场仗的。

气恼的张飞用一双虎目在大帐中巡视一圈,因为目前留在大帐中的人不多,所以张飞的目光很快就巡视完一遍了。

在巡视完后,张飞将目光注视在了一员年轻将军身上,这人正是糜旸。

见张飞将目光看向自己,有种叫做危机的感觉马上涌上心头。

小时候他一旦被张飞的目光注视到,身体轻则淤青,重则流血。

糜旸有意的不想和张飞的目光对视,但是张飞却直接喊出了糜旸的字。

“子晟,速速想条妙计助你妇翁。”

当糜旸被张飞的大嗓门点名后,大帐中的一众高级大臣,纷纷都将目光看向了糜旸。

世人现在谁不知道,糜子晟善奇计呢?

而一瞬间被众人目光注视的糜旸,嘴角却露出一丝苦笑。

冲呀!

(本章完)

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229章 强征私兵 军心崩丧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闿奔逃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344章 返回南郑 法邈五问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40章 第一次公安会议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327章 卑微上贡 私下任务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章推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01章 长安异动 警觉顿生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8章 关羽之忧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断兵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160章 士载之恨 汉水交接(求追读,冲精品第170章 兵围夏口 孙权震怖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516章 内心煎熬 一网缚之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500章 锦囊妙计 突围而出第148章 辅政之选 抚髯定婿第67章 糜旸自去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67章 糜旸自去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为何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无前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义心惊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671章 仪同三司 拜大司马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第454章 得陇望蜀 我要姜维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170章 兵围夏口 孙权震怖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646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国皆兵第120章 江东援军(十更,求首订!)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156章 用心深远 张飞安危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412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推两本书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273章 兄弟争吵 烛影哭声第268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
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229章 强征私兵 军心崩丧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闿奔逃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344章 返回南郑 法邈五问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40章 第一次公安会议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327章 卑微上贡 私下任务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章推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01章 长安异动 警觉顿生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8章 关羽之忧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断兵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160章 士载之恨 汉水交接(求追读,冲精品第170章 兵围夏口 孙权震怖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516章 内心煎熬 一网缚之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500章 锦囊妙计 突围而出第148章 辅政之选 抚髯定婿第67章 糜旸自去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67章 糜旸自去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为何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无前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义心惊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671章 仪同三司 拜大司马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第454章 得陇望蜀 我要姜维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170章 兵围夏口 孙权震怖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646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国皆兵第120章 江东援军(十更,求首订!)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156章 用心深远 张飞安危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412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推两本书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273章 兄弟争吵 烛影哭声第268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