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

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

在曹操的灵榻之前,魏王太子曹丕伏地痛哭不已。

看着曹丕那悲痛不能自已的模样,殿中的诸位大臣无一不被曹丕的孝心所感动。

这时谏议大夫身兼领丧大臣的贾逵,他走到曹丕身前,对着曹丕言道:“先君薨逝,乃是魏国生民之哀。”

“太子身负国之重任,大王方才薨逝,人心势必浮动。”

“太子应暂息悲痛之心,承接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安抚人心,如此大王在天有灵,方才不再有所牵绊。”

但面对着贾逵的劝谏,曹丕依旧一副悲伤不能自己的样子。

君父骤然薨逝,曹丕的悲哀虽然贾逵可以理解,但这时不是只顾着哭的时候。

贾逵利用领丧大臣的身份,取过魏王玺绶,而后他捧着魏王玺绶来到曹丕身前。

魏王玺绶代表着魏王的权力与身份,在来到曹丕身前后,贾逵将魏王玺绶亲手交到他手中。

然后贾逵扶起曹丕,让他面对殿中哭泣的众大臣。

贾逵强忍心中悲伤,他扶着曹丕面对诸位大臣言道:“先王不幸薨逝,然太子在此,国有储副,按礼制,先王薨逝,当由太子继位,诸卿还不来拜见新王。”

说完后贾逵率先朝着曹丕下跪朝拜。

贾逵在魏国中一向很有声望,加上他又是曹操临死前亲自指定的主丧大臣。

所以在他的率领下,殿中的诸位大臣与曹操的家眷子嗣纷纷朝着曹丕跪拜,行君臣大礼。

“臣等拜见新王。”

在一阵阵的跪拜声中,魏国太子曹丕灵前继位,正式成为了魏国新的王。

曹丕看着身前向他跪拜的上百位大臣,看他们俯拜在自己脚下的样子,他在心中悲伤之余,心中亦涌出了一股执掌大权的兴奋感。

这便是至高权力的滋味吗?

曹丕身为魏国太子多年,并不是没有掌握过权力。

在去年的“魏讽谋反案”中,负责留守邺城的曹丕,就借助着他手中的权力,对邺城展开了一场大清洗,连坐者数千人。

只是之前他是魏国太子,他手中的权力是来源于曹操,并不稳固,也很有限。

但自今日起,他已经成为了新的魏王,成为天下六州实际上的主人。

从此以后他所说的每句话,都是上千万生灵都必须要遵守的王令。

他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种无有节制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让曹丕的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兴奋与期待。

只是曹丕心机深沉,他知道目前不是随意施展他魏王权力的时候,他的魏王地位还不稳固。

就在诸臣朝拜过新魏王曹丕之后,马上就有一位大臣出来向曹丕谏言:

“当今外有刘备孙权虎视眈眈,内有心怀叵测之辈蠢蠢欲动,先王又骤然薨逝。

臣以为不如暂且将先王薨逝消息隐瞒,秘不发丧,待局势稳定之后,再公布先王薨逝的消息。”

出拜谏言这人,是时任魏国侍中的陈群,陈长文。

陈群,颍川郡许昌县人。乃是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

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早年曾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

曹操入主徐州时,他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

曹操封魏公时,他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封昌武亭侯,后转任侍中。

陈群有着杰出的治世之才,曹操在世时十分器重他,而陈群也一直竭忠尽职。

他历任中外,理政经验丰富,为魏国礼制及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他乃是曹丕的“太子四友”之一,乃是标准的太子党,曹丕的心腹。

陈群出来建言之后,因为他在魏国朝野中的威望以及他的建言却有可取之处,所以有不少大臣附议。

刚刚继任魏王的曹丕,在听到陈群的建言后,脸上亦有着赞同之色。

但是陈群的建议却遭到了贾逵的反对。

贾逵对着曹丕建言道:“自古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

“今先王薨逝,大王以太子身份继位乃是合理合法,有何隐瞒之处?”

“况且今日大殿之中臣子众多,又如何能做到秘不发丧?”

“大王当务之急,一则要将先王薨逝的消息送至许都天子处,让天子正式册封大王继承魏王、丞相之位。”

“二则要将先王薨逝,大王继位的消息派出使者四处告丧,让各地官员都来奔丧,朝拜新王。”

名正言顺,这是历代以来权力交接最重要的一环。

虽然曹操之前是天下六州实际上的主人,但在名义上他还是大汉的魏王、丞相。

所以曹丕继承魏王之位,从程序与名义上必须要得到汉天子的诏命。

再者曹操薨逝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一旦传播出去,势必会引得人心惶惶。

在这时去秘不发丧简直就是掩耳盗铃,结果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曹丕先前魏王太子的身份已经深入人心,天下人心中都做好了曹丕有朝一日继承王位的准备。

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公布曹操死讯,并让各地除领兵将领以外的官员前来奔丧,正式定下主臣之名分,这样才是安抚人心的最佳办法。

陈群与贾逵截然不同的建言,令刚刚成为魏王的曹丕有些犹疑。

两个人都说的有道理,虽然从情感上曹丕更偏向陈群,但贾逵身为曹操亲自指定的领丧大臣,他的话曹丕亦不能忽视。

在细细思索之后,曹丕最后决定采纳贾逵的建言。

也许如今他的身份,只得到了邺城中大臣的认可。

但邺城乃是魏国的权力中心,邺城中的大臣都是魏国的高级官员。

一旦他们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么不久后,曹操治下的所有人,自然而然都会承认他的身份。

最重要的是,这时各地的领兵大将大多是诸曹、夏侯宗亲,他们肯定是拥戴自己的。

有着他们的拥戴与镇压,各地并不会因为先王的薨逝而发生大的动乱。

曹丕能被曹操立为王太子,也许他的战略目光不如曹操出众,但他本身的才智也是不差的。

心中有了决断之后,曹丕对着贾逵言道:“贾卿被先王委以治丧重任,今先王薨逝,孤心中悲伤不能自抑,恐短时间内无法视事。

在这段时间以内,还望贾卿主持内外事宜,安定魏国。”

在曹丕吩咐之后,贾逵当即对着曹丕跪拜道:“臣必誓死稳定魏国。”

跪拜曹丕之后,贾逵起身看向大殿中的诸位大臣,他口中发出了一道道命令。

贾逵先是命武卫中郎将许褚率领所典禁军,将整座王宫给守卫起来,势要在曹操大丧期间,保证王宫中一干人等的安全。

随后贾逵再命令中领军曹休,统领邺城中的部分中军,分布重兵把守邺城的各处城门。

并让他派出中军在邺城中的大城小巷中巡查,以防止在大丧期间有宵小作乱。

贾逵本来就是曹操临死前指定的主丧大臣,有着在曹操葬礼期间,主持一切的权力。

现在贾逵又得到了新王曹丕的正式任命,所以当他的命令发出之后,许褚与曹休抹掉脸上的眼泪,立即起身按贾逵的吩咐布置防务去了。

在许褚与曹休离开不久之后,大殿之外突然响起了一阵阵甲士因为奔跑发出的甲胄碰撞声。

在大殿的窗户之上,亦映照出许多雄壮武士的身影。

大殿之中的群臣看到这一幕,心中齐齐一凛。

先王虽薨,然魏国却尚有柱石。

在许褚与曹休领命离去后,贾逵又转身对着曹丕一拜道:“先王在军中威望深重,一旦等先王薨逝的消息传去,邺城的大军难免会有躁动。”

“还请大王领百官群臣,乘王驾,率禁军巡视诸营,稳定军心。”

贾逵深知邺城乃是魏国的权力中枢,只要邺城不乱,那么邺城发往各地的文书就不会被阻隔。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下各地就算知道了曹操薨逝的消息,那么就不会引发大的动乱。

人心浮动之际,最忌政令不畅。

而要想保证邺城不乱,就务必要保证邺城的大军不乱。

那些大军都是魏国的精锐所在,只要他们能服从新王曹丕,那么曹丕在邺城王宫中的位子才算坐稳了。

贾逵的建言虽让曹丕有些犹疑,但他最后还是应允道:“可。”

在得到曹丕的应允之后,贾逵大喜,新王或许没有先王的文韬武略,但他的果决还是有先王之风的。

贾逵马上命人取来丧服给曹丕换上,而后他命在大殿中的众臣尽皆换上丧服。

因为在之前曹操就有感自身可能时日不久,所以一应丧服仪具,他早命人准备好。

做完这一步后,贾逵让他的副手司马懿留在大殿中,负责安排灵堂、为先王整理遗体仪容的一切事务。

面对着贾逵的吩咐,司马懿下拜领命。

贾逵自己则亲自陪同着曹丕领着文武百官,朝着大殿外走去。

在大殿外的台阶之下,停着往年曹操在世时乘坐的六马金根车。

看到那驾代表着王权的王驾,曹丕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渴望。

但在群臣面前,他掩饰的很好。

当曹丕与文武百官下了台阶,来到六马金根车前时,贾逵亲自将曹丕扶上六马金根车。

而后他命文武百官跟在王驾身后,朝着城内的军营进发。

当王驾上的御者挥舞起马鞭,抽在身前的六匹骏马身上时,也许是骏马通灵,它们似乎感觉到今日它们所载乘的,不再是之前那个睥睨四方的魏王了。

所以它们口中纷纷发出一声悲鸣,而后迈动着马蹄朝着宫门外而去。

邺城乃是魏国王都,要想将这样一座布满公卿世家的王都戒严,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是做不到的。

曹休听从贾逵的吩咐,并没有将曹操薨逝曹丕继位的消息隐瞒,他亦正是用这理由对邺城实行戒严的。

而当曹操薨逝的消息渐渐传进军营中时,因为邺城的军士大多苦于服劳役,没有了曹操威望的镇压之下,一些小规模的骚动就开始在军营中蔓延着。

就在这时,一辆气派威严的六马王驾开始驶入军营之中,王驾由上百位大臣及数千虎豹骑所守护着。

当军营中的士卒看到那熟悉的,代表魏王威严的王驾到来时,他们的内心中的不安渐渐安定下来。

曹操虽死,余威尚在,况且曹丕留守邺城多年,在邺城中亦是有着威望的。

也许底层士卒是会不安,但邺城大军中的将官,大多是曹操留下的亲信。

在魏王威望与各级军官的压制下,那些小规模的动乱及时被弥平,最终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动乱。

曹操的遗体经过整理之后,已经被放进了棺椁之中。

曹操的棺椁在众多灵幔的遮掩下,隐在大殿的深处。

曹操生前遗留下的熏香,正在大殿中的香炉中燃烧着散发着香味。

在偌大的大殿中,许多灵烛正在缓缓燃烧着,为漆黑的大殿中带来为数不多的光亮。

时值深夜,在灰暗幽深的大殿之中,曹丕一身丧服跪在曹操的灵位前。

曹丕在从军营中回来之后,就来到了大殿之中。

他将大殿中的侍卫全部屏退,他有些私密话想要与死去的父亲诉说。

“父王,还记得小时候,我听从你的教诲,广学博览,很小的时候就通读诗、论。

那时候你亲自教我学射箭,在你的教导之下,我六岁射箭,八岁能骑,十岁就可以跟随伱四处征战。”

“虽然你那时候很严厉,并且目光都在大兄的身上,但是那段时间我却很开心。

因为我每当学有所成,你总会摸着我的头夸赞我。”

“但是后来变了,大兄战死宛城之后,你对我就不再有过夸赞,对我越来越严苛。

难道父王是认为当年死在宛城的应该是我,不是大兄吗?”

“为了引起你的重视,我不断砥砺自身,但二十多年以来,我一直所想要的夸赞却从未有过。”

“大兄在时,你的目光都在大兄身上。大兄死了,又有了仓舒。

仓舒死了,你又将希望都寄托在子建身上。

难道我就真的那么差劲,得不到你的肯定吗?”

说到最后,曹丕的话语中充满了不解与悲哀。

在曹操临死前的一刻,曹丕都在隐藏着真正的自己。

在曹操死之后,曹丕才敢真正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曹丕的心中,他并非不敬爱他的父亲。

曹操一直就犹如高山上的苍松一般,是他一辈子追赶的对象。

但后来,在曹操的刻意打压之下,他对曹操的敬爱变成了畏惧。

只是曹丕不知道的是,在曹操临死前的那一刻,他是有想像幼时一般,伸出手抚摸他的头的。

但可惜的是,他二十多年来苦苦追求的一个动作,最后却被他的畏惧所破坏。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本章完)

第289章 挡车骑者 人马俱裂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344章 返回南郑 法邈五问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18章 杖责马谡 孙权资敌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552章 所见略同 呼唤援军第493章 魏军攻城 汉军受挫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278章 女装送丕 骠骑旗扬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239章 两劝满宠 局势转变第418章 杖责马谡 孙权资敌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七百二十五章 张郃心思 博望变天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370章 分化打压 釜底抽薪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场景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106章 公安内应第535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第607章 阳谋逼军 魏营告破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184章 气若游丝 魏王薨逝第24章 屠杀?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458章 怒掀帅案 再渡汉水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449章 吕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658章 仲父有负 今日当解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613章 最后一步 张郃诡计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订婚啦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势逆转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为上 为时未晚第400章 刘晔献计 备兵十万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变故第289章 挡车骑者 人马俱裂第七百二十二章 饥渴诸将 糜旸定计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旸枷锁 避实击虚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66章 关平请命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国皆兵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239章 两劝满宠 局势转变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
第289章 挡车骑者 人马俱裂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344章 返回南郑 法邈五问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18章 杖责马谡 孙权资敌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552章 所见略同 呼唤援军第493章 魏军攻城 汉军受挫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278章 女装送丕 骠骑旗扬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239章 两劝满宠 局势转变第418章 杖责马谡 孙权资敌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七百二十五章 张郃心思 博望变天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370章 分化打压 釜底抽薪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场景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106章 公安内应第535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第607章 阳谋逼军 魏营告破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184章 气若游丝 魏王薨逝第24章 屠杀?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458章 怒掀帅案 再渡汉水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449章 吕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658章 仲父有负 今日当解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613章 最后一步 张郃诡计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订婚啦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势逆转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为上 为时未晚第400章 刘晔献计 备兵十万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变故第289章 挡车骑者 人马俱裂第七百二十二章 饥渴诸将 糜旸定计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旸枷锁 避实击虚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66章 关平请命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国皆兵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239章 两劝满宠 局势转变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