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

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

在等待糜旸归来的时间之中,在刘备王命之下,上万汉军在城外临时搭建起一个大帐。

在大帐搭起之后,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之下,上万士卒分布大帐周围守卫。

而在城外的百余公卿大臣,亦被刘备迎入了大帐之中安坐。

虽已经到春季,但成都城外的天气依旧寒冷,刘备并不想让他的大臣们,继续站在寒风之中。

只是在让诸位大臣进入避寒的大帐之中后,刘备自己却带领着诸葛亮来到了大帐外的田野边上,看着田亩中的百姓劳作。

许多在田亩中的百姓注意到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到来,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两人的身份是什么,只知道不远处被众多护卫守卫的这两人,身份一定很不同寻常。

在意识到这点后,许多百姓纷纷不敢直视刘备与诸葛亮,他们将所有的目光都注视在脚下,专心着忙着自己的事。

众多百姓一俯一仰之间,汗水从额头低落在脚下的田间,这辛劳的一幕落在刘备的眼中,令其的心情变得很好。

刘备手指下方的百姓对着诸葛亮言道:“中平以来,天下丧乱,孤一直以为,天下之所以会发生动乱,乃是因为民心乱了。”

“而那些便是民心!”

刘备的手指指向百姓手中的稻苗,对着诸葛亮言道。

对于刘备此语,诸葛亮的脸上浮现笑容。

诸葛亮对着刘备一拜道,“若非有大王,益州今日不会有这番场景。”

诸葛亮的话让刘备放声大笑起来,刘备眼中流露笑意对诸葛亮言道:

“孔明,纵使孤有匡济天下之心,但若是没有孔明的经世之才襄助,孤亦无法取得如今这番功业。”

在笑完之后,刘备看着眼前劳作的百姓,他好像回想起他的小时候。

他对着诸葛亮继续言道:“孤自幼早孤,那时涿郡时常有异族掳掠,母亲不敢带孤外出劳作。

因此孤从小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十分艰苦。”

“那时候,孤就想着,要是有田地可以耕作自给自足,那孤就心满意足了。”

“后来世事变迁,孤应国家相召,从军为国家效力,及至今日。”

“当年的一懵懂孩童,成为了今日的汉中王。”

说到此,刘备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信的语气。

哪怕是在说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也没想到自己今日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在天下三大诸侯中,唯有刘备才算得上少时穷苦之辈。

曹操虽出身阉竖家庭,但曹家在曹腾开始便是巨富之家,从小衣食不愁。

孙权虽年幼丧父,但他有个好兄长孙策,在孙策的照顾下,他从小亦没吃过什么苦。

或者说在当初割据天下的十八路诸侯中,谁的出身会比刘备更穷苦呢?

“但孤虽然如今贵为汉中王,孩童时的梦想却依旧没有忘。”

“当年之刘备,犹如今日之眼前百姓,所求者不过薄田几亩而已。”

“有此,心足安定。民心安定,天下就安定了。”

“只不过让孤不明白的是,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何有些人就不懂呢?”

说到此的时候,刘备的笑意已经消失不见,他的脸上已经挂上冷意。

“当初季玉治益州,妄施德政,以小恩小惠拉拢人心,用美好高位尊宠臣下,导致益州诸豪族纷纷僭越法度,积重难返。

“孤自入主益州以来,训章明法、劝善黜恶、儒法并用,多次宣明己心,想的便是益州士族豪族能与孤一起同舟共济,共同兴复汉室。”

“但人心难测,无论孤如何作为,依然还是有些国之蛀虫,仰仗名望,做出残民自肥之事。”

“荆益两州虽广,但国力却远远不如中原、河北二地。”

“在此情况下,若是再有人损公肥私,耗费国力为己用,那孤是无法与曹操匹敌的。”

“孔明,你说这些人,该不该杀呢?”

说到最后,刘备看向诸葛亮。

面对着刘备的询问,诸葛亮给出了他明确的态度。

“乱法害民,自然当杀。”

诸葛亮并不是酷吏,他一向反对擅杀,乱杀,但如果对方真的触犯法律,诸葛亮亦不是心软之辈。

见诸葛亮这么说之后,刘备从怀中取出一份奏表,交到诸葛亮手中察看。

诸葛亮在取过刘备手中的奏表后,细细看了起来,而后他的脸上显露了沉重之色。

诸葛亮在看完后,眉头紧蹙,他对着刘备言道:“不曾料到,周仲直清名之辈,竟然会放纵族人如此行恶。”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感慨后,轻笑了一声。

“以往周氏子弟多有违法乱纪之举,那时孤只以为周群有管教不严之过,但如今看来,并非如此。”

“这封奏报乃是益德之前呈报于孤的,孤在得到此奏报后,曾派御史到当地去探查过。”

“去年,孤命益德暂不回阆中,而转向汉兴郡驻守,为的便是让周群以为有机可乘。”

“果然在益德不在阆中之后,周群所为愈发过分,近乎猖狂。”

“如今其种种所为,孤已经无法忍受。”

刘备说完这句话后,有侍卫来报,说是周群已经被糜旸带到,现正在大帐之中。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刘备转眼看向诸葛亮,对他说道:“走吧,将一些蛀虫清除,孤才好入城。”

说完后刘备便带着诸葛亮回到了大帐之中。

当刘备回到大帐之中后,他便看到了站在帐中,身上不停散发酒味的周群。

而大帐中的群臣在看到刘备回来后,纷纷对着刘备行礼。

在诸臣的行礼之下,刘备越过周群来到大帐中的主座之上。

在刘备来到王座上坐好后,他伸手虚扶,让大帐中的群臣纷纷起身。

在诸臣及周群起身之后,刘备将目光注视在周群之上:“仲直,听闻你今日染病在身,怎的还饮酒?”

周群方才在府中喝了不少酒,他身上的酒味在密闭的大帐之中,谁都能清晰的闻到。

刘备此言一出,大帐内便窸窸窣窣响起了议论声。

今日是刘备王驾归来之日,按礼制,他们身为汉中王的臣子,都应该出城迎接。

而周群之前曾向诸葛亮禀明他今日染病,不能前来迎接。

这件事,因为周群的声望,所以不少臣子是知道的。

可没想到的,染病不能外出的周群,却能在府中饮酒。

到了这一步,任谁都知道,周群今日假意托病故意不来迎接刘备。

刘备似在询问周群,但其实是在直接拆穿周群的真面目。

面对着刘备的询问,周群默然不语,只是对着刘备俯拜。

不辩解,不承认。

刘备自入主益州以来,虽颁布《蜀科》以严法治理益州,但他宽仁下士,对益州士族一向很礼敬。

他大量擢用原刘璋部下文武官员,用人不疑,让他们人尽其能。

所以按照刘备以往的作风,他是不会贸然派人带兵闯进府邸捉拿他的。

而刘备会有此举,断然不会是因为他今日没来迎接他。

所以周群想来,刘备是出于其他的原因,才会有此举。

在不知道原因之前,周群觉得自己最好便是保持沉默。

反正就算被刘备知道了他今日是假意称病不来迎接他,以刘备的仁义,他也不会对他太重处罚的。

看着面对自己询问默然不语的周群,刘备脸上并未浮现愠怒之色。

而大帐中的众臣也不理解,为何刘备会突然让糜旸领兵将周群带来城外。

所以帐内的诸位臣子,也都没有出言斥责周群。

刘备取出方才给诸葛亮看的那封奏报,他命身旁的侍者将这封奏报送到周群手中。

当侍者手中拿着奏表来到周群身后,周群起身看向刘备,他见刘备示意他展开看看。

在刘备的示意之下,周群展开了奏报。

周群在刚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他脸上就浮现了惊惧之色。

张飞给刘备的奏报中记载的不是旁事,正是周群家族在阆中一地的不法之事。

而在周群脸上浮现惊惧之色后,刘备又取出一封奏报。

这封奏报乃是御史上书给刘备的。

在周群看完张飞的那封奏报之后,刘备命侍者再将这封,御史通过调查得出的奏报递给周群。

周群在看完这封奏报之后,他脸上的惊惧之情愈发浓厚,他的脸上甚至已经出现了冷汗。

相比于张飞的那封奏报以猜测为主,御史经过调查的这封奏报,里面记载阆中周氏的罪行更加详尽,并且每条都有证据在列。

这一点是因为张飞不在阆中后,那些周氏族人愈加无法无天,做事已经肆无忌惮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派去的御史,根本没费太多力气,便能得到阆中周氏的许多罪证。

周群看完奏报后的表现,都落在刘备的眼中。

“当年孝武皇帝设立州刺史,令州刺史奉诏六条察州。”

“卿之家族在阆中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百姓多苦。”

“后又勾结当地官员,以权谋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单单阆中一县,就有上千家百姓,因卿之族人所为,而家破人亡,卖田卖儿。”

“孤在颁布《蜀科》之日起,就严令蜀中各位大臣,莫要因为一己私利,而抢夺百姓田产。”

“去年,孤征召益州民众支援荆州,而卿却蓄养数千宾客,并且授意族人与宾客逃避劳役。”

“这桩桩件件,皆有证据在录,卿可还有话说?”

刘备的一句句话语落在周群耳中,听得周群浑身发抖。

而一旁的糜旸,这才知道了为何刘备今日会命其捉拿周群。

原来是周群放纵族人在乡里为不法事。

豪强两个字,是两汉政治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话题。

两汉以来,无论哪个皇帝对豪强都是怀抱警惕与防备心理的。

打击不法豪强,更是被当做两汉以来政治正确的一件事。

翻开前四史就可以知道,两汉许多名臣都是靠着打击不法豪强而名声大躁,逐渐位列三公。

当年诸葛亮制定《蜀科》之时,更是将打击地方不法豪强,扶植贫农恢复生产,当做头件大事。

糜旸没想到的是,在有着《蜀科》的震慑下,周群的家族还敢顶风作案,真的是够胆大包天。

面对刘备的质问,周群哑口无言。

铁证在此,他能怎么辩解。

周群知道自己在被当众宣示罪行之下,已经是死罪难逃了。

这时他强制压下内心的恐惧,看向刘备言道:“大王是因为这不法事而惩治于我,还是当初南和那个谶语呢?”

当刘备听到周群的这句话时,他眼睛眯了起来。

周群口中所言的“南和”,指的乃是张裕。

张裕蜀郡人,乃是益州著名图谶学家。

张裕年少时与阆中周群都很有名望,张裕擅长以天象变化附会人事,预言吉凶,而且天赋和才识都超过周群。

当年张裕的名声远在现今的周群之上。

但建安二十三年时,张裕却因为一件事而身死。

当初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时,张裕与周群都谏言认为不要争夺汉中。

“当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

“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

这分别是当时周群与张裕的谏言。

周群与张裕当时都是益州的大名士,他们在大战之前做出这个论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刘备大军的军心。

后来为了稳定军心,支援刘备攻打汉中,诸葛亮特地以此事询问蜀中另一位名士杨洪。

“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在得到杨洪的支持之下,益州的军心民心才渐渐稳定,从而支援刘备打赢了汉中之战。

后来刘备并没有因为此事,治罪周群与张裕二人。

但岂不料张裕竟然在汉中大战后,又跟人说:“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的言语。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才将张裕下狱诛杀。

自诛杀张裕之后,周群老实了很多,没想到他今日竟然旧事重提。

周群今日之所以会提起这件事,并不是为了张裕鸣不平,他为的是扰乱视听。

他知道当刘备当众宣读他的罪行之后,已经对其起了杀心。

既然如此,他唯有旧事重提,扰乱在场大臣的视听,避重就轻,让大臣以为今日刘备治罪他,是因为“嫉贤妒能”。

唯有这样,凭借着他在蜀中的名声,或许还有大臣会出来为他求情。

果然,在周群刻意的扰乱视听之下,大帐中有些益州籍大臣,开始出来纷纷为周群求情。

看到这一幕,刘备不怒反笑。

周群的心思,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但他会在意吗?

“来人。”

在刘备的呼唤之下,瞬间从大帐之外冲进来百位甲士。

在上百位甲士冲进来之后,刘备手指帐中的周群言道:“带回成都,打入死牢。”

刘备的这个命令让周群面若死灰,跌坐在地。

刘备真的不忌惮他的名声吗?

随后刘备命尚书邓芝,朗读起一份名单起来。

那名单上的名字有数十个之多,大多都是益州系臣子,荆州或者东州系的臣子也有。

邓芝所念的这份名单上的的名字,都是与周群一样指使家人违法乱纪之徒。

周群以为刘备会顾忌他的名声,但周群没想到的是,刘备今日想惩治的根本就不只他一人,他要做的是清洗。

之所以会先拿周群开刀,无非就是他在益州名声最盛,更能震慑人心而已。

在邓芝念名字之前,那数十位大臣看着周群,本来还在冷眼旁观,暗自庆幸。

但他们在邓芝念完名字后,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对,他们立马来到帐中下跪向刘备求饶。

面对他们的求饶,刘备只冷冷地说了句,“尔等残害百姓之时,可曾想过今日?”

说完这句话后,刘备手指这跪地的数十位大臣,口中发出王令道:“全部带走,押回成都受审!”

在刘备王令发出之后,上百位如狼似虎的甲士,马上就上前拖着这往日中一个个高不可攀的大臣,往着帐外而去。

在甲士的拖拽之下,那数十位大臣的求饶声瞬间响彻在大帐之中。

这时的他们,哪还有往日中高高在上的仪态。

刘备的这个举动,顿时让帐中的群臣震惊不已。

以往,刘备哪怕治罪大臣,但不会做大范围的治罪之举。

但随之帐中的群臣很快就反应过来,在许多年前,刘备亦大范围治罪过。

那是刘备刚入主益州的时候,为了惩治蜀郡内的不法豪强,那段时间,众多人头落地,那段时间,蜀中一日数十惊。

可就在那之后,益州的国力迅速恢复,粮食收入急剧增加,为后来的汉中之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性忘记了那场大狱,又开始行不法事起来。

看着帐中群臣震惊的神色,刘备说出了他当初刚入主益州时说的话:

“不法则罪!”

当刘备的这句话传遍大帐中之时,群臣尽皆骇然。

也许他们都忘记了这句话,但是刘备一直记得。

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提醒着群臣不要忘记。

耳边听着刘备的那句话,糜旸的脸上流露出了笑容。

刘备也许超脱不出封建统治者的局限性,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也许他今日所作的一切,有着许多的政治考量。

但无论如何,出身贫苦的他,相比于当世的曹操与孙权,的确是最有可能给百姓带来安定的那人。

因为唯有出身贫苦的主君,才会真正认识到百姓的重要性。

昭:威仪恭明曰昭;智能察微曰昭;

烈:有功安民曰烈;宏济生民曰烈;

刘备无愧他的昭烈之名。

继续码字。

(本章完)

第530章 隔空联合 曹休轻敌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闿奔逃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570章 奋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387章 辨压群臣 形势扭转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656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孙权认怂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460章 惊人消息 刘晔反制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263章 以步克骑 奔溃无方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266章 宗亲无用 另择大将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为乐 敢为前驱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国皆兵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463章 空城计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620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第346章 梁州兵权 吴懿不愿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22章 出狱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16章 幼时情谊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280章 惟贤惟德 孟起拜服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91章 刘备大怒(四更求追读!)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295章 汉军危机 他真的在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320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160章 士载之恨 汉水交接(求追读,冲精品第578章 非死不退 剑履上殿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第415章 一擒孟获 鹿马相会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314章 君臣相见 帝王嘱托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195章 赐字崇业 大军可用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182章 竭心尽力 诸葛抱膝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646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520章 当头棒喝 不按章法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
第530章 隔空联合 曹休轻敌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闿奔逃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570章 奋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387章 辨压群臣 形势扭转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656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孙权认怂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460章 惊人消息 刘晔反制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263章 以步克骑 奔溃无方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266章 宗亲无用 另择大将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为乐 敢为前驱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国皆兵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463章 空城计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620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第346章 梁州兵权 吴懿不愿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22章 出狱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16章 幼时情谊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280章 惟贤惟德 孟起拜服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91章 刘备大怒(四更求追读!)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295章 汉军危机 他真的在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320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160章 士载之恨 汉水交接(求追读,冲精品第578章 非死不退 剑履上殿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第415章 一擒孟获 鹿马相会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314章 君臣相见 帝王嘱托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195章 赐字崇业 大军可用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456章 不顾一切 速援阳平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182章 竭心尽力 诸葛抱膝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646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520章 当头棒喝 不按章法第602章 亡国之象 效法魏武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