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

原来是大司马呀!

当刘备说出对糜旸最新的封赏后,许多人倒是并未太过于震惊。

或者说是早有预料更恰当些。

在大汉常规的军职序列中,大将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重臣。

可大汉四百年以来,有一项不常设的军职,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隐隐在大将军之上。

这项军职便是大司马。

若说大将军是执掌天下兵权的话,那么大司马在这一点的基础上,甚至还将权力的触角自动涉及到政治方面。

汉室的大司马的权力,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无事不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刘备拿下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时。

在《汉中王劝进表》中,刘备自封的除去汉中王的王爵外,还自封了一个大汉的官职。

那个官职不是大将军,而是大司马!

单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世人心中汉室大司马有着如何特殊的地位,哪怕是诸侯王的称号,也不过只能与它并列而已。

历数大汉四百多年的历史,能担任大司马一职的大臣,都可以算作是所有大臣中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而众多人物之中,若说将大司马一职推到荣耀顶峰的是那定然是霍去病无疑。

可要是将大司马一职推到权力顶峰的,却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霍光在担任大司马期间,曾做过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昭示天下,废帝另立。

从这一方面来说,在霍光的影响下,大司马一职亦隐隐超脱了人臣的范畴。

大司马是任何人臣都梦寐以求,却从不敢将心中的那种希求宣之于口的职务。

可就是如此一项权力巨大,地位尊崇,又对着汉室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官职,刘备却毫不犹豫的在天下人面前,封拜给了糜旸。

最重要的是,面对刘备的这个封拜,众臣心中却并未如方才一般觉得不可。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糜旸都配得上“大司马”一职。

当下大汉诸臣中,亦唯有糜旸成为大司马,才能让天下人感到服气。

水到渠成的封拜,让众臣一瞬间都将目光都集中在糜旸的身上。

他们的眼神中有着羡慕,有着激动,有着向往,更有着臣服。

大司马三个字,对他们来说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倒是刘禅,在得知糜旸成为天策上将又成为大司马后,他才高兴起来。

对嘛!

表兄就应该如此封赏!

刘禅这个“傻”孩子,到现在竟丝毫没有发觉,在刘备今日封赏完三大重臣后,来日他继位后手中的权力已然所剩无几。

算来算去,最后他手中剩下的权力,可能唯有祭祀天地一种了。

可就算刘禅不“傻”,想来他也不会介意今日刘备对三大重臣的封赏。

而对于当事人糜旸来说,在众臣看向他的同时,他已经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手中紧紧握着刘备赐予的天策剑,糜旸看向刘备的眼神,变得泪眼婆娑。

无论是为人君,还是为人父,刘备真的都已经尽量给了他最好的了。

面对这样的主君,糜旸又有什么理由不为他效死呢?

在众臣的注目下,糜旸手捧天策剑单膝跪地对着刘备低头许诺道:

“臣谢陛下隆恩。

无复他言,唯鞠躬尽瘁,以身效国而已!”

听到糜旸的跪谢语后,刘备仰头开怀地大笑起来。

他趋身扶起半跪的糜旸,并伸手抚着他的背言道:

“佳儿!

好为之!好为之!”

刘备不是第一次对糜旸说出类似的话,但刘备每一次说,都包含着不同的寓意。

不知道是否是错觉,这次从刘备的话语中,糜旸隐约听出了“托孤”的意味。

可还未等糜旸继续琢磨,刘备在嘱咐完糜旸后,便转身看向一位内侍。

那位内侍在得到刘备的眼神示意后,他便手持一份诏书上前,等站在众臣的面前后,这名内侍便展开手中的诏书高声朗读道:

“左将军云元从幽、冀,功绩显著。太子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且云居功不傲,遵奉法度,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北伐一役,数克敌军,扬汉军威.

升左将军云为卫将军,仪同三司,并封云为当阳侯,云长子统为关内侯!”

“.黄权敏思,筹画有方,汉中陇右,遂事成章

晋黄权为后将军,封关内侯!”

“昔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满宠姿度纯茂,器量优绝,今满卿归汉,可比美于先贤。

今汉还于长安,正应扬美去逆,以效天下大义所在也!

今拜满宠为大汉司徒,封槐里侯,赐入朝不趋尊荣!”

既然说今日是大汉上下的共同盛典,那么在今日刘备就不可能单单只重重封赏糜旸四人。

可以说,以往凡是对大汉有所功劳的大臣,都在今日的封赏之列。

只不过相比于有着特殊政治意义的马超,及地位不同寻常的糜旸三人,剩下人的封赏则不会由刘备亲自进行就是了。

而每当内侍念到一位大臣的名号予以封赏,那位大臣就会兴高采烈的当即出身拜谢领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念到名字的大臣越来越多,到了后面甚至就连满宠、蒋济等降臣都在刘备的封赏名单上。

这一点倒是不奇怪。

毕竟满宠、蒋济等人原本虽从逆,但他们现在已然洗心革面,重新为大汉效力。

再加上他们本人的才干与名望,能得到刘备的封赏亦在意料之中。

可是让众臣没想到的是,刘备对满宠的封赏竟然如此重。

同为降臣,蒋济只不过被拜为从义将军,可满宠却一跃成为了大汉的司徒。

司徒这可是三公之一呀!

尽管三公在今汉,基本上就是三个吉祥宝宝,手中一点实权都无。

可三公相对应的荣誉却一分都未减少过,三公在世人心中的影响力,也是确确实实不曾消减过的。

莫说其他大臣没想到这一点,就连满宠自己也被刘备吓了一跳。

满宠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敢接受。

满宠的年纪比刘备还大。

苍老的满宠拄着拐杖对着高台上的刘备一拜,口中惶恐地说道:

“臣从逆多年有罪在身,怎敢受天汉三公之职,还望陛下另择贤选能。

臣余生只愿能得一方寸之地落脚即可。”

说着说着,满宠就要向高台上的刘备跪拜。

得亏一旁的礼官及时拦阻了满宠,不然不晓得满宠这把老骨头跪下去后,还能直的起来不。

在听到满宠的推辞后,刘备却并没答应的意思。

“满君,今日封赏岂为君乎!千金买马骨之事,满君难道不知?

今日朕为燕昭王,而卿为郭隗也!”

刘备之所以要对满宠以如此重大封赏,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于他看重满宠的才能,而是他看重满宠在曹魏境内的影响力。

满宠在曹魏任职数十年,他的门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若大汉能对满宠不计前嫌重赏,那么定然会引起满宠门生故吏的好感,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在曹魏境内宣扬大汉的这番举措。

只要满宠在大汉受重赏的事在曹魏境内传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渐渐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心向大汉。

这一举动,也能从根本上瓦解曹魏、孙吴两国士民对大汉崛起的恐慌。

毕竟之前死在糜旸手中的曹魏重臣不少。

虽说那些都是该死之人,可要是不采取相应怀柔措施的话,这样的事很容易被曹叡利用,被引导成大汉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背叛过大汉的人。

一旦这种观念在曹魏臣民心中深种,将来大汉的统一战争会直接难上一个档次。

为了大汉的统一,重赏满宠,将满宠当做怀柔的典型,是刘备必须要做的事。

说完这番话后,刘备见满宠还脸露为难之色,他便明白了是何缘由。

于是他接着对满宠说道:

“卿可是顾念家人?

卿大可放心,在卿成为大汉三公后,朕自会派出使者为卿将家人接回大汉。”

说完这番话后,果不其然满宠连忙就躬身拜谢刘备道:

“臣多谢陛下。”

一句多谢,代表着满宠应下了大汉的司徒之职。

其实满宠之所以方才不接受刘备的封赏,绝非是他淡泊名利。

若真完全淡泊名利,他早成一块墓碑了。

满宠是在担忧当他成为大汉司徒的消息传回曹魏后,他的家人会遭受魏军的屠刀。

眼下刘备肯对他做出保证,满宠心中的担忧自然消失,成为大汉的司徒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满宠认为刘备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不说以大汉当下的国力,在外交处于相应的优势地位。

就说南郑及北伐两场大战,汉军俘虏了众多的魏军,大不了再开一次交换人质的行动就是。

在满宠应下刘备对他的封赏之后,内侍继续念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封赏名单。

这份封赏名单上存在的名字,俱是那些已经故去,但在生前却为大汉立过大功的臣子。

而在那些臣子当中,刘备最心疼的就是庞统。

“士元!”

虽说法正也在这份名单中,可法正是自然病逝,且他生前也有着十分辉煌的功绩。

但庞统不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今世庞统的最佳写照。

“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每当想起这句当年庞统向他自荐的话,刘备就感觉到心痛不能自抑。

当年庞统要不是意外身死的话,想来今日以庞统的才能,他早已成为了大汉的三公之一。

刘备是个不喜欢遗憾的人,于是他在封赏诏书中,追赠庞统为司空,追赠法正为太尉,各赐上“靖”与“宣”的美谥。

除去这一层封赏外,刘备还在诏书中明言让益州官方,将法正与庞统的棺椁好生迁回长安,好来日让这二人陪葬在自己的陵寝之旁。

甚至刘备还直接定下了,庞统与法正灵位可配享太庙的无上尊荣。

当然获得这等尊荣的,还有着关羽、糜竺、孙干、简雍等人。

待内侍念完对逝世大臣的封赏后,代表着今日刘备对众臣的封赏已经接近落幕。

今日的封赏活动中,大汉诸臣受到了许多震撼,但本身也相应的得到了满足的回报。

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来说,今日的封赏大会都可称得上圆满且振奋人心。

当所有的封赏内容都公示完毕后,刘备返身回到御座上亲自拿起桌案上的酒杯。

“朕征战数十年,今虽尚未一统天下,但天下中分有其一。

汉室烈焰赤旗,于今日遍布天下万里河山,对于这番功绩朕虽不敢自夸超越两位先祖,但朕终不算辱没了两位先祖的威名。”

“然朕能有今日这番功绩,离不开一众卿等的倾力相助。

江山为你我君臣共同打下,那朕愿与尔等同享这大好河山!

朕已年近古稀,不知还能与诸君同行多久。

但在庆祝元旦的今日,朕很庆幸能与卿等一同度过。

诸卿,请让吾等一同举起手中酒。”

当刘备说到这句话时,高台上下的上百位汉臣,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美酒对向了刘备。

皎洁的月光从高空洒下落在刘备的身上,让这一刻的刘备好似在众臣眼中闪闪发光着。

看到众臣都举起了杯中酒后,刘备的目光渐渐湿润。

“今日元旦的第一杯酒,朕要先敬故去的关云长、法孝直、庞士元、糜子仲”

不断回忆着诸多故人音容笑貌的刘备,毫不迟疑的抬头饮下了杯中酒。

随后刘备又很快往杯中倒满了第二杯酒。

“第二杯酒,朕要敬多年来为大汉死难的将士、名士、百姓们!

他们虽很多人不曾在世间留下姓名,但他们俱是大汉的英雄。”

满腔感慨之下,刘备再度饮下了杯中酒。

等到第三杯酒被斟满,望着高台上下的上百汉臣,刘备却一时间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这最后一杯酒。

朕敬尔等,亦敬当年的那位织履贩席之徒!

敬吾等多年之坚持!

诸君,与备共饮!”

“唯!”

随着一阵响亮的答应声响起,于苍茫天地的见证之下,高台上下的大汉君臣举杯同敬彼此,共同喝下了杯中美酒。

待杯中美酒饮尽,高台上下乍起阵阵余韵笑声。

这一日对大汉而言,是极尽畅快的。

第二章凌晨~

第214章 征南三问 针尖麦芒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9章 糜旸到了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获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9章 糜旸到了请假一日第383章 汉帝欣喜 越乱越好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574章 强汉將归 魏军险境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16章 幼时情谊第15章 糜旸的野望第529章 伯言挂帅 智分敌势第552章 所见略同 呼唤援军第39章 公安城中的争论第379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第416章 惊弓之马 糜旸引诱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战便战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244章 武担山下 山呼万岁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获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574章 强汉將归 魏军险境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641章 内里赤红 丕之末日第225章 曹仁之死 顺流而下第272章 刘备莅临 摇头违意第580章 福至心灵 排除正确第80章 吕蒙失棋 (求追读)第567章 三人密谋 请敌赴死第101章 将帅失和 (再来追读!)请假一日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306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场景第451章 坦诚布公 青山埋骨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594章 搅乱天下 先攻渭北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273章 兄弟争吵 烛影哭声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370章 分化打压 釜底抽薪第207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来第94章 三日已过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13章 糜旸一计三成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64章 公安大拆迁(求追读,求票票)第142章 潜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陈仓阻敌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章 此路不通第40章 第一次公安会议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266章 宗亲无用 另择大将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后第42章 大开八门(求票,求追读)第242章 顺天行诛 遍观战报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319章 商议弃宛 宗亲献策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650章 围杀魏军 车骑未退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51章 万岁!万岁!(4000字,求追读,求票
第214章 征南三问 针尖麦芒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9章 糜旸到了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获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9章 糜旸到了请假一日第383章 汉帝欣喜 越乱越好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574章 强汉將归 魏军险境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16章 幼时情谊第15章 糜旸的野望第529章 伯言挂帅 智分敌势第552章 所见略同 呼唤援军第39章 公安城中的争论第379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第416章 惊弓之马 糜旸引诱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战便战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244章 武担山下 山呼万岁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获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574章 强汉將归 魏军险境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641章 内里赤红 丕之末日第225章 曹仁之死 顺流而下第272章 刘备莅临 摇头违意第580章 福至心灵 排除正确第80章 吕蒙失棋 (求追读)第567章 三人密谋 请敌赴死第101章 将帅失和 (再来追读!)请假一日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306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场景第451章 坦诚布公 青山埋骨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594章 搅乱天下 先攻渭北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273章 兄弟争吵 烛影哭声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370章 分化打压 釜底抽薪第207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来第94章 三日已过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13章 糜旸一计三成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64章 公安大拆迁(求追读,求票票)第142章 潜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陈仓阻敌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章 此路不通第40章 第一次公安会议第435章 山河为榻 坐守国门第266章 宗亲无用 另择大将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后第42章 大开八门(求票,求追读)第242章 顺天行诛 遍观战报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319章 商议弃宛 宗亲献策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650章 围杀魏军 车骑未退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51章 万岁!万岁!(4000字,求追读,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