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汉帝欣喜 越乱越好

第383章 汉帝欣喜 越乱越好

自刘备建立汉朝以来,身为太子的刘禅虽然尚年少,但因为他的身份,他始终都是朝野上下的关注点。

大司农孟光曾多次问过伊籍刘禅的性情与喜好,并想听听伊籍对刘禅的具体看法。

伊籍善以识人闻名,又是刘禅的太傅,再加上伊籍品格高尚,所以他的回答是十分具有参考性的。

可是在孟光的多次询问之下,伊籍只是备言刘禅礼贤下士,有古君子之风。

孟光对伊籍的这番回答并不满意,他对伊籍言道:“像您说的这些,都是普通人所应有的;我今天所要问的,是想知道太子的权谋智术怎么样。”

孟光性情疏直,是当今大汉中难得的诤臣。

他问这些,也只是出于关心大汉未来。

伊籍也知道孟光的目的,不过他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孟光的这个疑问。

在伊籍三番两次的避而不谈之下,孟光也就懂得了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而尽管孟光并没有将这件事宣扬出去,但是孟光会打探的事别人也会打探,许多大臣知道的并不比孟光少。

所以目前整个大汉朝野上下,基本都知道刘禅仁弱不善智术的性格特征。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今日这十数位大臣才会敢如此“肆无忌惮”。

刘禅是储君,他们就是欺负刘禅不明事理。

一旦在他们的诱导下刘禅说出糜旸的新政是错的这种话,那么这将会给糜旸的新政带来巨大的打击。

只是让这十数位大臣没想到的是,本来一切都在他们设想的发展,刘禅明明开始被他们忽悠的摇摆不定了。

可是没想到李邈这个老六直接一句话惹怒了刘禅。

这十数位大臣或许不知道刘禅生气的点在哪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刘禅盛怒之下吓得全部匍匐身体,再也不敢正视刘禅。

汉家太子虽接受儒家教育,但他们狠起来乱杀人的也不是没有。

别忘了刘禅可是汉孝景帝的后代。

相比于其他大臣吓得匍匐在地,李邈的表现更加难堪。

身体上被竹简所砸产生的痛感,让李邈疼的龇牙咧嘴的同时,也让他内心中的恐慌情绪正不断累积。

这太子与外界盛传的那般,并不一样呀。

不是说他几乎都不会发脾气吗?

看着因为自己发怒而全都吓得惊慌失措的众臣,刘禅虽然眼神中有着不忍浮现,但他脸上的愤怒情绪却一点都没有降低。

他方才的举动,完全违背了往日中诸多师傅对他的教导。

不过尽管如此,刘禅也不会对方才的举动后悔。

他知道自己没有诸葛公那般非凡的才智,他也知道自己没有父亲那般明辨是非的睿智目光。

这导致了他刚才的确对十数位的大臣进谏产生了动摇。

但是他却知道,有些人是绝对不会背叛,欺骗他的。

当日同样就在这座大殿中,他与他的表兄击掌相誓,许诺两不相负。

至死不渝的誓言音犹在耳,他又怎么可以怀疑他的表兄呢?

这样的事,他绝不会去做。

或许他看不出糜旸为何会突然开展新政,也不懂为何糜旸的新政引起这么多人的抨击。

但他却知道,誓言一经许下,那是一日,一年,一辈子都不可以反悔的。

刘禅现在犹如一只张牙舞爪的幼龙一般,由于心中的愤怒,刘禅手指着跪地的那十数位大臣,无差别地开始痛骂起来:

“冠军侯为大汉浴血奋战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冠军侯为大汉击退敌人,扬我大汉国威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

现在冠军侯身为梁州牧,他只是要施展新政而已,你们却全都跳出来中伤诽谤他,伱们简直是居心叵测,可恶至极!”

刘禅自幼由名师教导,所以他骂人的技术明显不咋的。

只是从他的语气中,足可以听出他现在内心中的强烈不满。

说实话,糜旸新政的主要内容,刘禅现在也不能理解。

只是这重要吗?

他相信糜旸,所以相信糜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大汉好。

既然如此,他只要支持糜旸就好。

就算这场新政最后失败了也没关系,哪有人做事不失败的,失败了下次再努力就是。

这便是刘禅如今内心中最淳朴的想法。

别说对糜旸如此,他将来对诸葛亮也会如此。

刘禅在怒斥完以上的话后,十数位大臣全都被他吓得不断叩头。

被半君怒斥居心叵测,这如何能不让人臣惊恐。

只是现在刘禅还未真正掌权,所以他虽然恼怒于这十数位大臣,但最后还是硬生生按捺住内心想惩罚他们的举动。

刘禅只是用愤怒的眼神看着那十数位大臣,然后从口中冷冷的吐出一个字:

“滚。”

当听到这个字后,这十数位大臣犹如如释重负一般,马上忙不迭的对着刘禅一拜后,便纷纷离开了刘禅的大殿之中。

其中的李邈在走之前,还因为心中的惧怕,差点跌了一跤。

看着那十数位往日在他面前口若悬河的名士,今日竟然有这副作态,刘禅心中对他们的不屑更加深了些。

等十数位大臣都离开后,刘禅扭头对着身旁的一位小黄门言道:

“若非我现在是太子,我早就将那李邈下狱治罪了。”

听到刘禅的这句话,这名小黄门立刻吹捧起刘禅言道:“太子英明神武,又仁义为先,真是社稷之福。”

见这名小黄门如此夸赞自己,刘禅的脸上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往常刘备与诸葛亮都没这么夸过他,只是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可以看得出,刘禅对这样的吹捧很是受用。

刘禅用赞赏的目光看向这名叫做黄皓的小黄门。

黄皓是不久前由少府分配给他的一名近侍,相比于其他近侍,黄皓无疑更懂他的意思,也更能容易讨他的欢心。

所以在短短数月之间,刘禅已经将黄皓当做自己的心腹。

在看向黄皓之后,刘禅突然想起一件事。

从刚才那十数位大臣进言中可知,现在整个益州都对糜旸的新政保持否定的态度。

刘禅想着他表兄面对这样的境地,心里肯定不好受。

所以刘禅便拉着黄皓来到一旁的书案上坐下。

他要写一封信宽慰糜旸,他要告诉糜旸,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一定站在他的背后。

黄皓看出了刘禅的急切,所以他立马为刘禅研好墨。

在黄皓研好墨之后,刘禅马上举起手中的毛笔开始伏案疾书起来。

一旁的黄皓看着刘禅在给糜旸写信时,那脸上不经意流露出的期待神色,再联想到刘禅方才在大臣面前的表现。

他明白了糜旸在刘禅心目中的地位。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黄皓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

“将来绝对不能与梁州牧为敌。”

早在刘禅怒斥李邈的时候,听到刘禅表现的刘备便带着诸葛亮早一步离开了殿门之外。

刘备带着诸葛亮一路朝着御花园走去。

一路走来,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互相无言。

在来到御花园处的一汪清潭前后,刘备止住了脚步。

在刘备止住脚步之后,诸葛亮看到刘备的肩膀开始有些细微的抖动。

随后一阵阵大笑声从刘备的口中发出。

随着刘备的大笑声飘荡在诸葛亮的耳边,他口中的一句话也被诸葛亮清晰的听到。

“朕无忧矣,朕无忧矣。”

这句话解释了刘备为何会突然大笑。

而让刘备感到无忧的,便是刘禅刚刚的表现。

知子莫若父,更何况刘备是一位以识人之明闻名于世的君主。

大臣对刘禅的性格都有所了解,刘备又岂会不知道呢?

正因为知道,所以往日之中刘备的心中是有忧虑的。

不擅长智术的阿斗,将来能守护住他打下的大汉天下吗?

这样的忧虑,在过往一直在刘备的心头萦绕不散。

所以在发生群臣攻讦糜旸新政的事后,他才会称病不见群臣,而是让群臣去将此事询问刘禅的看法。

刘备的这一点用意,很多大臣都猜出来了。

不过没有人猜的出来,刘备这么做的真正深层用意。

刘备既然都已经知道刘禅的真实情况,那么他让大臣去考验刘禅的,当然不是他的智谋。

智谋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是看天赋的。

既然之前刘禅不曾拥有高超的见识,那么无论再怎么考验,刘禅也很难再得到智谋上的提升。

刘备真正要考验的是刘禅的品格。

在过去的时日之中,许多人都夸赞刘禅性情宽和,只是作为一个君主,性情是否宽和并不重要。

西汉的诸多明君,有哪几个性情是宽和的?

要想保守好社稷,刘备对刘禅的最低要求,便是要懂得什么人该信,什么人不该信。

只是对于这点,往日就算是刘备心中也没有自信。

毕竟刘禅求学以来,接触的大多都是益州士族,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在感情上更偏向他们也很正常。

所以刘备安排了今日的考验,并亲自在大殿外倾听着刘禅考验的结果。

虽然刘禅一开始不知所措的表现,让刘备很不满意。

但是当听到刘禅力挺糜旸的时候,刘备的心中充满了欣喜。

他已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便带着诸葛亮离去。

也因为欣喜于刘禅的表现,所以刘备才会在诸葛亮面前如此开怀大笑。

听着刘备那阵阵爽朗的笑声,或许诸葛亮一开始没能猜出刘备的深层用意,但纵观刘备全部表现的他,这时却已然猜出。

诸葛亮对着刘备一拜,祝贺道:“恭喜陛下。”

诸葛亮没有明说恭喜刘备什么,但刘备却知道诸葛亮已经猜出一切。

刘备在笑完之后看向诸葛亮,他问道:“你今日能来,说明现在整个舆论形势对子晟很不利。”

面对刘备的这点判断,诸葛亮脸带忧虑的点点头。

相比于诸葛亮的担忧,刘备脸上却并没有什么愁容。

因为作为君主,他能施展的手段比诸葛亮更多。

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来到水潭边,他看着脚下平静无波的水潭,语带深意的说道:“自汉中之战以来,成都太安静了。

就像我们脚下的这汪潭水一般,死气沉沉的。

孔明觉得这会是好事吗?”

刘备的问题,诸葛亮在思考过后看着脚下古井无波的水潭回答道:

“或许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但正因为平静,所以才让常人无法判断在这汪深难见底的水潭之中,隐藏着多少暗流与想要扑食猎物的鱼儿。”

听到诸葛亮的回答,刘备轻叹一口气后点点头。

“朕从来不认为世家豪族,会因为当年的那一场平乱而彻底服帖。

他们对朕的不满,朕心里一直清楚。

不瞒孔明,朕一直想找机会再好好的平乱一次,只是之前大汉战争频仍,朕一直抽不出来这个手。

再加上那些世家豪族近几年来显得颇为安分,朕一时也没由头做这件事。”

“只是凡是贪婪的鱼儿,又哪有不咬钩的呢?

鱼为饵死,人亦为利亡,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该做的事朕总要去做的,况且朕的白发越来越多了。”

当诸葛亮突然听到刘备的这句话时,他的脸上流露出震惊的神色。

尽管刘备没说的太清楚,但是诸葛亮知道刘备这句话内中的隐喻。

君主的身体状况,一向是国家最大的秘密,刘备能告诉他这件事,就说明刘备对他有着充足的信任。

只是诸葛亮却本能的抗拒这个秘密,他想开口宽慰刘备。

而刘备似是早有预料一般,伸手示意诸葛亮无须宽慰。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刘备心中自然有数,毕竟他年逾六十,年轻时多番征战也有旧疾在身。

不过汉家的有为天子,他们一向不畏惧生死,他们只畏惧一生碌碌无为。

于是刘备便脸露坦然地继续说道:“人固有一死,君王亦不外如是。

况且在这天下间,希望朕死的人恐怕如过江之鲫,数之不尽。

不过朕会在那一日到来之前,为太子,为你,为子晟,将许多事都料理干净。”

听到刘备这么说,诸葛亮脸上流露出悲伤的神色,沉默不语。

看见诸葛亮脸上的悲伤神色,刘备对他问道:“你知道该如何让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鱼儿都尽皆显露出来吗?”

对于刘备的这个考教,诸葛亮联想起方才刘备说的话,心中已经有所猜测。

只是还未等诸葛亮回答,刘备便用行动告诉了诸葛亮答案。

只见刘备弯身拾起一块石头,然后将它径直扔进平静的水潭之中。

当不小的石头投入如铜镜般的水面中时,那水面顷刻间崩裂化为一块块碎落的镜片。

然后以巨石的落点为中心,一阵阵强烈的波动开始朝着整面水潭激射而去。

在剧烈波动快速的传播之下,原本平静的水面变得翻滚起来。

许多原本深藏在水面下的污秽杂物,鱼儿这时都彻底显露在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身前。

一览无余。

看着那些令人作呕的污秽杂物,那些为了寻找食物而慌乱游走的贪婪鱼儿,刘备的脸上浮现冷意。

“乱吧,越乱越好。

子晟做错了吗?

他们都以为朕老了。

朕是老了,但朕还提的动刀!”

(本章完)

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631章 猎虎为食 三方奔逐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633章 麟逆虎须 万骑奔潼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开 言出法随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512章 惨烈守城 马超伤重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七百零九章 先发制人 陆逊破局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绝招 共食江东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97章 惊人喜讯 世家铁拳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77章 我们回家(求追读,求票)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4章 父子对质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631章 猎虎为食 三方奔逐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后第142章 潜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354章 领军抓捕 吴懿惊起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393章 成都急报 南中将乱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爷点名第287章 汉魏对决 樊偃会战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质问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390章 再围冠带 魑魅末日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3章 谁敢杀我?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538章 荆州出兵 两面夹击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155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332章 贤妻在内 邺城铁贩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21章 于将军,你好呀推书《三国之银狐》第640章 以假乱真 惊死贾诩第64章 公安大拆迁(求追读,求票票)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获第535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敌骑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七百零九章 先发制人 陆逊破局第22章 出狱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无前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272章 刘备莅临 摇头违意第567章 三人密谋 请敌赴死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7章 慑服徐详
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631章 猎虎为食 三方奔逐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633章 麟逆虎须 万骑奔潼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开 言出法随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512章 惨烈守城 马超伤重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七百零九章 先发制人 陆逊破局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绝招 共食江东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97章 惊人喜讯 世家铁拳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77章 我们回家(求追读,求票)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4章 父子对质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631章 猎虎为食 三方奔逐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后第142章 潜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354章 领军抓捕 吴懿惊起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393章 成都急报 南中将乱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爷点名第287章 汉魏对决 樊偃会战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质问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390章 再围冠带 魑魅末日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3章 谁敢杀我?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538章 荆州出兵 两面夹击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155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332章 贤妻在内 邺城铁贩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21章 于将军,你好呀推书《三国之银狐》第640章 以假乱真 惊死贾诩第64章 公安大拆迁(求追读,求票票)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获第535章 张郃曹彰 轮番上场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286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敌骑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七百零九章 先发制人 陆逊破局第22章 出狱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无前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272章 刘备莅临 摇头违意第567章 三人密谋 请敌赴死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7章 慑服徐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