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

一路从华山驾马疾驰回来的糜旸,在刚刚来到刘备的寝殿外时,他就注意到了跪坐在殿外的上百位大臣。

同时,上百位大臣意识到糜旸的归来,亦纷纷抬头将目光望向了他。

两相对望之下,上百位汉臣脸上悲苦的神色,被糜旸一览无余的注意到。

当看到这一幕场景之后,糜旸心中那最不愿接受的推测,好似一下子成了真。

亦在这一刻,糜旸顾不上什么君臣之礼,在上百位大臣的注视下,糜旸径直地闯入了刘备的寝殿之中。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这是刘备之前赐给糜旸的三项人臣尊荣。

可以往哪怕有着这三项荣誉在身,糜旸亦很少动用过。

没想到的是,糜旸第一次动用这般特权,却是在这般情景下。

进入寝殿中后,糜旸的鼻间闻到了浓郁宛若实质的药味,也见到了面若金纸却一脸惊喜的模样。

在刘备期盼的目光下,糜旸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跑到刘备的榻前。

随后随着一声难过的呼喊响起,糜旸的双膝跪在了刘备的身前。

“陛下,臣来迟了!”

听着糜旸悲伤愧疚的呼喊,再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糜旸,刘备就像遇上了一件极为开心的事一般,眼下是他的弥留之际,然这时他脸上的笑容却一直盛开着。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离的朕再近些。”

随着生命力的渐渐流逝,刘备的眼睛已经不大好使。

刘备发现哪怕近在咫尺,但糜旸的相貌他却有些看不清了。

只是这怎么能行呢?

于刘备的呼唤下,糜旸连忙又上前了几步,但刘备还是感到不满足。

“坐到朕的身边来。”

说这句话的时候,刘备艰难地移动着虚弱的身体,为糜旸在他的榻上留出了一块空余。

刘备的话及刘备的动作,让糜旸丝毫都不敢怠慢。

于殿内众人的注目下,糜旸起身来到刘备的榻上坐下。

待糜旸刚刚坐下之后,终于勉强可以看清糜旸相貌的刘备,立即伸出手抓住了糜旸。

刘备好似在担心,下一刻他就见不到糜旸了。

这不是刘备觉得糜旸会离开他,是他要离开糜旸了。

当手中有了实质的触感后,感受着糜旸手上不断传来的温暖,刘备满足的说道:

“上天对朕还是不薄的。”

“青年时得遇云长,益德,自此我一生中有了不离不弃的生死兄弟。

中年时得遇孔明,自此我不再彷徨自处,亦不再叹恨汉室难复。

晚年时得遇你。”

说到这句话时,刘备下意识地顿了顿。

在略微顿了顿后,刘备又接着说道:“自此我终于有自信喊出,“嗣武二祖”的毕生梦想。”

“午夜梦回,我有时会想,到底是何时开始,你竟渐渐能比肩淮阴侯了呢?

明明在你少时,你的才能并不算突出。

可我一直想呀,一直想呀,却终究想不明白这一点。

或许当年孝武帝生前,亦有我这番疑惑与感叹。

你与霍大司马,都太耀眼了,耀眼到让人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

但亦耀眼到让我,让大汉充满了自豪。”

说着说着,刘备又笑着问道:

“你此番奉诏去华山为天下百姓祈福,但我却知道,想来当你跪在漫天神灵脚下那一刻,你心中的第一句话定然是为了我。

是也不是?”

面对刘备的询问,糜旸眼中带泪的默默点了点头。

得到糜旸肯定的回答后,刘备就像听到一件极欣慰的事一般,忍不住拍着糜旸的手开怀地说道:

“傻孩子,傻孩子。

漫天神灵皆是朕所封,他们又岂能干涉朕的寿命呢?”

尽管刘备不信鬼神之说,但糜旸有这番孝心还是让他感到开心。

接着刘备将糜旸的手拉至自己的胸前,同时刘备用眼神示意刘禅上前来。

当糜旸与刘禅皆在身前后,刘备浑浊的目光不断费力捕捉着糜旸与刘禅的身形。

刘禅见状,主动将手放入了刘备的另一只手当中。

待握住刘禅的手后,刘备喜不自胜,他连忙将糜旸与刘禅的手,紧紧交缠在一起。

“太宗有言: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万物之自然,奚可甚哀!

对于死亡,朕与太宗是一样的态度,并不感到畏惧。

只是身为人父,我却有些话不得不讲。

你们二人在我心中,皆是我的孩儿。

在我定下的三位辅政大臣中,子晟年岁最少,可以预见的是,在将来大汉的辅政大臣会只剩下子晟一人。

曹丕与孙权皆是擅长阴谋诡计之人,他们见我逝世后,难保不会用一些阴谋诡计,来离间我大汉君臣关系。

纵使无有外因,人心诡异,大汉亦会有居心叵测之人。

权力往往容易改变人,我不希望你们兄弟二人,将来有朝一日会因为权力而心生嫌隙。

今汉因情义而立,我希望这份情义,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公嗣,你能答应我,将来不论发生什么事,对子晟都会像我对云长、益德两位叔父一般,此生不疑,全心托付吗?”

问这句话的时候,刘备手上的力气陡然加大,就连的他眼神也变得灼灼有光起来。

感受着刘备手上传来的力度,刘禅忙不迭对着刘备不住的点头。

“孩儿在此立誓,一生中绝不会相疑大司马!

父辈情义几许,孩儿定当有始有终!”

听到刘禅的保证后,刘备方才放心的慢慢松开了手。

而一旁的糜旸,早就被刘备的这番话,感动的无以言表。

直到这一刻,糜旸方才明白为何历史上刘备托孤之时,诸葛亮会感动的无以复加了。

刘备相信情义,但不代表他没有一些担忧。

但面对那些担忧时,刘备怀疑的对象却不是大臣,而是自己的儿子。

“若有负,那他刘备也不想,是他的后代负了你。”

正是这种态度,哪一位心有良知的大臣不会感激涕零?

又有哪一位心有良知的大臣,不会因为刘备的这番态度,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惟贤惟德,惟贤惟德呀!

糜旸哭泣着拜服在刘备的榻前,口中已然说不出任何一句话。

唯不住顿首而已。

待刘禅承诺完之后,刘备随后就将目光看向糜旸:

“子晟你能答应朕一件事呢?”

听到刘备突然如此说,糜旸连忙抬头看向刘备答道:

“陛下请言,臣一定效死为之!”在糜旸回答完后,刘备便语露感慨的说道:

“听闻人死后,在地下或许有灵。

可有灵之期,不会长久,终要再度转世为人的。

若这件事为真的话,我在地下会等你十年。

十年之内,你能于我的故乡涿县设祭天地,告慰于我吗?”

说完后,刘备的脸上浮现出一些惭愧的神色。

“十年之期,或许仓促,可我担心无法在地下等上太久。”

刘备的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刘备希望糜旸在十年之内,打穿整片曹魏!

唯有做到这一点,糜旸才能在刘备的故乡涿县,告祭刘备的在天之灵。

而曹魏实力尚存,再加上攻城战不同于野战,故而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十年之期的确都有些短了。

可面对刘备弥留之际的愿望,想着刘备对自己的万般好,糜旸又岂会有顾虑呢?

在刘备期盼的目光下,糜旸伸出手指放在嘴边咬破,然后糜旸将带血的手指涂抹了一遍嘴唇。

当嘴唇上涂满自身的血液后,糜旸直视刘备的目光,坚定慨然地言道:

“陛下且等臣十年,十年之内,臣必以涿县万家香火相引,令陛下英灵现于幽、冀上空,观我朝横推天下之势!”

说完这番誓言后,糜旸重重地对着刘备拜了三拜。

糜旸许的是世间最郑重的血誓。

而起居官在侧,糜旸的这番血誓,定然也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中。

可以说,糜旸为这个誓言,赌上了他生生世世的荣誉。

但糜旸却觉得一点都不后悔。

君以至亲待臣,臣必以至亲报之!

为自己的父亲了却遗愿,还有什么后悔不后悔可说呢?

而糜旸果断的许誓行为,让刘备不由得大笑起来。

哪怕大笑牵动了他身体中的病痛,让他一边笑一边剧烈的咳嗽着。

但刘备还是未停下自己的笑声。

临死之际,能见到有一后人,能继承他的遗志,这算得上世上最无憾的事了。

等笑声渐渐停息之际,刘备仰躺在软塌上。

到了这一刻,刘备的思绪变得越发模糊。

也在这一刻,刘备念出了他心中早就想好的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唯以天下苍生为念。

当今之世,皆好生而恶死,厚葬以荣宠,重服以破家,吾甚不取。

天下治乱,在朕一人:百姓安危,在朕一言:

朕不德,无以惠百姓;

今崩,敕令朝廷减少钱粮,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勿使我百姓不安生也!

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苍生之上,数年有余。

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初定,兵戈渐息。

朕既不敏,常惧过行以羞先祖之遗德。

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其奚哀念之有!

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

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跣;绖带毋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

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临;已下棺,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者,纤七日,释服。

他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

另殉葬之为,害人之举,朕不忍见之。

下诏,自朕始,大汉不复有殉葬之举,若后世之君有违者,天下共弃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当说完以上给天下臣民的遗诏后,刘备又接着说道:

“天下大乱,尚未一统。

太子禅年幼,难保社稷。

今朕命相国诸葛亮、大将军张飞、大司马糜旸三人为辅政大臣,效周公故事,践阼而治,殊恩称制!”

待将国事大事都安排完毕后,刘备最后才将目光看向刘禅,这一刻刘备的目光中,闪现着为人父的慈爱:

“公嗣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汝父德薄,勿效之。

朕于季玉有愧,你当封彼为蜀王,接回成都,保他子嗣绵长,尊荣不绝。

另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今日之誓,勿忘矣!”

等到最后一句话时,刘备已然耗尽了身体中的所有力气。

脑海中的思绪越发紊乱,鼻息间的呼吸也变得愈发艰难。

或许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刘备在这一刻竟然出现了幻觉。

在刘备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两座陵寝,而于那两座陵寝之上,正有着两位身穿天子冕服的老者,正在遥遥相望着他。

那两位老者的身旁,站立着许多人臣打扮的人,有手持利刃的武将,亦有手举芴板的文臣。

从那些人的相貌可隐约看出,他们俱是两汉四百年来史书上有名的名臣。

萧何、张良、韩信、曹参、樊哙、灌婴.

邓禹、吴汉、贾复、马援、耿弇、冯异.

而立于那众多名臣之前的那两位老者的身份,呼之欲出。

望着两位先祖,望着众多大汉名臣,刘备的目光变得迷离而湿润。

他见到了大汉最好的时代。

可让刘备没想到的是,当见到躺在榻上的他之后,大汉的两位先祖竟带着身后的众多名臣,对着他深深一拜。

对他们来说,他们今日也见到了最好的后代。

大汉,因有刘备这位后代而感到荣耀。

大汉,亦因有刘备这位后代而再度昌盛!

得到先祖认可的刘备,脸上早已经被泪水所浸满。

他有些不知所措,他下意识朝着后方看去。

刘备以为这一刻他的身后,亦当站立着诸葛亮、张飞、糜旸等人。

刘备想让两位先祖看看他们。

可朝后望去之时,他的身后却空空如也。

就在刘备彷徨之际,一双有力的大手瞬间握住了他,刘备抬头看去,却是看到了魂牵梦萦的一道身影。

“二弟!”

不止有关羽,这一刻在刘备的眼前,糜竺、孙干、简雍等臣子,俱在前方言笑晏晏的看着他。

“陛下,我们来了!”

见到他们的刘备异常欣喜,在关羽的牵引下,刘备的身形不断朝着他们靠近,离两位大汉的先祖愈来愈近。

与此同时在众臣的耳中,刘备留下了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他们来接我了!”

当刘备的这句话落下后,殿内的一盏长明灯也瞬间失去了光亮。

下一刻,大殿内被汹涌的哭声所覆盖。

汉皇崩!

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320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第32章 小心有诈第432章 姜维去处 兵分三路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敌 睥睨天下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132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观之 且试锋芒第385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章推第595章 场外大援 弘农杨氏第133章 陆逊自荐 内乱将起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六百七十九章 挟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16章 幼时情谊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变故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24章 屠杀?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313章 两件大事 急召糜旸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540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483章 二人相疑 风雪仗兵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读,求票)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龙相见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82章 沙兄,你终于来了(四更求追读)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583章 连杀敌将 赵云神威第52章 魂断郁陵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64章 公安大拆迁(求追读,求票票)第193章 大军分三 七斩为令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548章 张郃出手 霹雳震空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319章 商议弃宛 宗亲献策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530章 隔空联合 曹休轻敌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294章 糜暘危急 云长终动第540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400章 刘晔献计 备兵十万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486章 诸葛回军 心有灵犀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24章 屠杀?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345章 千里追随 三省雏形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346章 梁州兵权 吴懿不愿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
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320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第32章 小心有诈第432章 姜维去处 兵分三路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敌 睥睨天下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132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观之 且试锋芒第385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章推第595章 场外大援 弘农杨氏第133章 陆逊自荐 内乱将起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六百七十九章 挟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16章 幼时情谊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变故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24章 屠杀?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313章 两件大事 急召糜旸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540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483章 二人相疑 风雪仗兵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读,求票)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龙相见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82章 沙兄,你终于来了(四更求追读)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583章 连杀敌将 赵云神威第52章 魂断郁陵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64章 公安大拆迁(求追读,求票票)第193章 大军分三 七斩为令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548章 张郃出手 霹雳震空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319章 商议弃宛 宗亲献策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264章 残月如血 城外列尸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530章 隔空联合 曹休轻敌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294章 糜暘危急 云长终动第540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400章 刘晔献计 备兵十万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486章 诸葛回军 心有灵犀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24章 屠杀?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345章 千里追随 三省雏形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346章 梁州兵权 吴懿不愿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