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姜维去处 兵分三路

当郭淮听到杨阜提出的条件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答应杨阜口中的请求。

哪怕杨阜还未具体说出他的请求是什么。

郭淮之所以会有这番反应,实在是杨阜的条件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

汉中连接关中的道路崎岖难行,在这种情况下十万大军是不可能合兵一路进攻汉中的。

当年曹操率十万大军进攻汉中时,采取的也是多路并进的策略。

既然有这优秀的先例在,那么曹真作为曹操一手培养出来的军事上的接班人,他不可能会不分兵进攻汉中。

一旦分兵,那么除去曹真这一路亲率的魏军主力之外,其他几路的主将人选就至关重要。

而对于那些被选中的别军主将来说,这也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最佳机会。

就拿当今曹魏宗室军事上两大巨头之一的曹休来说,建安二十三年前,曹休虽为曹操看重的宗室二代,但他的名声并不显著。

可自那一年之后,曹休的职位却如火箭般的升迁,及至今日,曹休已经是曹魏的扬州都督,负责着守卫曹魏东面防线的重任。

而如此大的变化,不单单是因为曹休有着宗室的身份,否则曹魏宗室那么多,为何是他能到达如今的高位。

造成这种强烈变化的关键在于在建安二十三年,曹休作为曹操南征汉中时委派的别军主将,在下辨击败了张飞与马超两位名将。

这给曹休带来了巨大的声望,这种声望便转化为曹休一步登天的政治资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着曹休这样的榜样在,现在曹魏哪位心有大志的将领不想获得担任别军主将的机会?

郭淮的出身,郭淮的才干,注定了他也是一位心怀大志的人。

虽然曹真之前就有承诺,会让他负责率军攻打武都郡,可率军攻打与直接成为一路别军主将,这是不可比拟的。

所以在听到杨阜提出的条件之后,郭淮很自然的动心了。

郭淮正色对杨阜言道:“义山若有困扰可尽言,淮能办到的一定为义不容辞。”

杨阜见郭淮问都不问就答应了,他脸上的笑意变得更深了些。

当然杨阜也不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否则他今日就不是来交好郭淮,而是来交恶的了。

杨阜对着郭淮说道:“我有一故旧之子名姜维,在凉州俨有声名被誉为“幼麟”。

他虽有才干,却困于年岁尚轻未建立功勋,一直得不到大将军的重用。

我想的是等伯济来日出征之际,能将此子带在身边调教,如此我也能无愧于往日故友所托。”

当杨阜将自己的请求说出来后,郭淮不由得笑了出来。

原来是这样的事。

虽然杨阜口中说的是让郭淮好好调教姜维,但结合杨阜的前半句话郭淮不难猜出杨阜的真正意图——他是想让自己将姜维带在身边,为姜维积攒履历战功。

对于郭淮这样的世家子弟来说,与同等身份的人进行私下政治交易,或者互相提携彼此的故旧,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而这件事以他当今的权势来说并不难做到。

既然简单且对自身有利,那么郭淮完全没有理由拒绝杨阜的请求。

郭淮对杨阜应允道:“义山放心,既是凉州英才,那自然应该受到大力提携。”

郭淮的回答让杨阜知道了,郭淮已经明白他的意思,这让杨阜放下心来。

杨阜今日之所以会特意求请郭淮为姜维谋利,除去姜维与他的关系不浅之外,还因为他知道南征之策的提出者,实际上是姜维。

近来南征之策为杨阜带来了不小的声望,世家之间讲究投桃报李细水长流,所以杨阜便想着为姜维谋得一个大大的前程。

可能在郭淮看来,他的要求与他提出的条件并不对等,可杨阜自己却知道,曹真早就有打算让郭淮担任别军主将。

否则他又如何如此焦急等着郭淮的到来。

在杨阜心中,他只是提前拿出一个本该属于郭淮的东西,来换取郭淮对他的帮助而已。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场交易这时在两人看来都是一次互惠互利的交易,至于将来他们二人还会不会这么想,那就又另当别论了。

在谈好这桩交易之后,杨阜与郭淮皆有默契的齐齐闭目养神起来。

接下来便是曹真讨论分兵具体方略的时候,在这种重要的议会上,两人一会损耗的心神肯定都不会低。

杨阜与郭淮二人并没有闭目养神多久,他们在车辇的带动下就已经来到了陈仓城中的大将军府外。

在车辇停下的那一刹,杨阜与郭淮皆下意识地睁开双眼,抬头看向接下来会影响他们下半生命运的大将军府中。

简单沉默之后,杨阜与郭淮相互搀扶着走下车辇,大步朝着大将军府内走去。

作为曹真的亲信重臣,他的府邸杨阜自然是熟悉的很。

在杨阜的带领之下,郭淮绕过多处回廊,终于来到了一处壮阔的议事殿外。

等郭淮解下腰间的佩剑后,杨阜便继续带着郭淮朝着大殿走去。

当郭淮站在大殿门外的那一刹那,眼前的一幕让他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只见在这一刻,宽敞的大殿内坐席已经满座。

座上的人或翩翩袍服打扮,或身穿铠甲,可尽管众人的穿着都不统一,但郭淮却知道今日能聚集在这座大殿内的,都是关中三州中掌握实权的人。

将如此多在关中身居要职的官员召来,由此可见曹真对这次南征的看重。

就在郭淮微微诧异的时候,高坐在大殿主座上的曹真已经看到了郭淮的身影。

方才他就在杨阜属吏的禀报下得知了郭淮到来的消息。

不然他也不会及时召集起如此大的一场议会。

可在曹真看到郭淮的那一刻,他的脸上还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笑意。

为了展现他礼贤下士的一面,曹真亲自从座上站起,然后快速来到大殿之外握住郭淮的手,将郭淮给接引进大殿之中。

曹真的这副表现,展现了他对郭淮的看重,也让殿内的诸多魏臣重新审视起郭淮这个人。

郭淮当今还未取得历史上对汉作战的诸般佳绩,他的威名只是更多的局限在异族当中,所以以往殿内诸臣对郭淮的了解并不深。

郭淮被曹真亲自接引进大殿之内,这无疑是让他感到受宠若惊的。

哪怕郭淮现在贵为雍州刺史,可他与曹真之间的地位差距还是十分大的。

当郭淮反应过来之后,他已经被曹真接引到属于他的位子之上,而他的位子距离曹真十分接近。

在让郭淮坐下之后,曹真见杨阜也已经入座,他便大步回到自己的主座上,然后用着一双虎眼扫视了一圈殿内的人。

片刻后属于曹真的雄厚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蒙陛下信任,孤不日将进行南征。”

当曹真的这句话在大殿内回荡之时,大殿中的许多魏臣脸上都浮现了些许震惊之色。

之前大殿内的大部分人,都对曹真不断调集军力粮草来陈仓的意图有所猜测。

可猜测始终是猜测,当猜测被证实的那一刻,许多魏臣心中还是感到震撼。

南征代表着他们即将要与糜旸对战,人的名树的影,糜旸的威名值得在场的任何一人重视。

就连手握十万雄兵的曹真也不例外。

所以在说完这句话后,曹真的脸上流露沉重的神色,他接着说道:

“汉中易守难攻,糜贼又颇为善战,故而我军南征势必不可大意,今孤召集诸位,为的便是共同探讨南征之方略。”

等曹真的这句话落下之后,若说方才诸多魏臣还只是脸色有所变化,可现在他们却变得窃窃私语起来。

顷刻之后,整座大殿便被嘈杂的议论声所包裹。

殿内的人都知道,曹真虽说他要发起的是南征之战,但出动十万大军,如此多的兵力,足以证明曹真的野心绝不仅仅是拿下汉中。

曹真想的很可能是,若攻取汉中顺利的话,他将趁着大胜之威进一步攻取益州。

曹真想打的实际上是一场灭国之战!

既然是灭国之战,那么南征方略势必不可马虎,否则别说到时候能不能顺利击败糜旸,要是万一有所不测的话,关中势必会发生一场大动荡。

曹真就这么坐在主座上,看着下方的许多魏臣交头接耳的在商谈着。

观察下方魏臣进度的同时,曹真的眼神还经常朝着他下方坐的离他最近的两人看去。

这二人的坐席能排在杨阜与郭淮之前,代表着他二人的身份不同一般。

这二人中,一人是大魏侍中刘晔,他是在不久前特地被曹丕派到前线来辅助曹真的。

曹丕也知道刘晔军略非凡,以往他之所以不重用刘晔,无非是忌惮刘晔的出身而已。

可若是让刘晔担任一个参谋的角色,那么无疑是很合适的。

以刘晔的计谋加上曹真的善战,这次魏军南征的胜算不经意间又多上了几分。

至于另一人的身份,就更加不同凡响了。

他乃是当今大魏的骠骑将军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他在初平元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就已经跟随在曹操的身边。

可以说,曹洪在魏军中的资历,那是十分深厚的,更别说曹洪对曹操还曾经有过救命之恩了。

当然曹洪能成为大魏卫将军,靠的不仅仅是他与曹操之间的关系,还因为就算在最早的一众曹魏元勋中,曹洪的功绩也是颇为耀眼的。

征徐州,平吕布,讨刘表,在这场场改变天下局势的大战中,曹洪的表现都十分不俗。

而真正让曹洪名声大噪的,却是官渡之战时他的亮眼表现。

官渡之战时,曹操接受许攸的计策,率领精兵偷袭乌巢,留下曹洪与荀攸守营。

袁绍在得知官渡有难后,他派张郃、高览率领袁军主力猛攻曹军大营。

张郃与高览皆是名将,袁军的战斗力也是十分强悍的,更别说那时袁军的人数数倍于曹军。

可就是在多方面不利的情况下,曹洪愣是将曹营守的固若金汤,让张郃在多番猛攻之下感觉不到一丝希望,从而动了投降的念头。

可以说,当年官渡之战曹操最后能取得胜利,曹洪在其中的功劳绝对不低,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曹洪是一位具有军略的宿将。

由于曹洪往年立下的功勋,在黄初元年曹丕刚刚称帝之后,便立马拜曹洪为卫将军,后来又转为骠骑将军。

魏承汉制,骠骑将军乃是位份仅在大将军之下的军职,可谓是位高权重。

但可惜的是,由于曹洪往年与曹丕有过节,所以曹丕在继位后,对曹洪一直采取的是冷藏的处理。

若不是如此的话,在去年的襄樊大战中,魏军的主将不会是张辽。

今日曹洪能出现在此,是因为曹真向曹丕一力举荐曹洪,否则以曹丕的性格,他是断然不会让曹洪有重掌兵权的机会。

曹真目光在看到曹洪的时候多停留了一会。

其实不止曹丕与曹洪关系不好,就连曹真与曹洪的关系也颇为紧张。

可曹真能被曹操看重,并被曹操认为是曹魏将来的顶梁柱,那么他的心胸是不狭隘的。

在曹真看来,个人恩怨怎能牵扯国家大事?

如今曹氏宗亲中,与他齐名的曹休正在东面防备江东,没办法来帮助他。

而老一辈的曹氏名将又死的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起用曹洪是曹真认为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大魏的军权,还是要尽量掌握在宗亲手中比较好。

注视了曹洪一会之后,曹真便将目光移开看向杨阜。

在曹真的目光投来之后,杨阜立马会意,他于嘈杂的殿内站起来到大殿之中。

他的这副作态,证明他是有建言要对曹真说。

而当杨阜走到大殿之中后,大殿内的议论声正快速的平息下来。

众人皆知杨阜是曹真的心腹,他现在出来进言,很可能便是曹真的授意。

等大殿内重新恢复安静之后,杨阜看着坐在上首的曹真,将他心中早有腹稿的南征方略给说了出来:

“臣以为,我军当兵分三路,以无匹之军力将汉中分割为三段,并逐一击破。”

当杨阜的这句话说出来后,刘晔不自觉地摸了摸鼻子。

这是他想出来的计策。

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668章 五美诸葛 重启相国第六百九十八章 陆逊献计 荆州躁动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42章 潜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8章 关羽之忧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151章 刘封生死 曹仁之忧第244章 武担山下 山呼万岁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217章 群臣劝进 你我君臣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168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130章 公安缺粮 司马入营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计 无名之辈第432章 姜维去处 兵分三路第118章 火烧公安 (十更,求首订!)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584章 大才入网 孔明遗憾第454章 得陇望蜀 我要姜维第七百零九章 先发制人 陆逊破局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134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群情激涌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317章 君臣无仪 倚天落地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652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谋 再效班超第511章 魏营变故 疾行捕麟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463章 空城计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351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5章 糜旸献策第307章 云长晕厥 玄德得讯第163章 江东柱石 三气吕蒙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372章 麦穗飘飘 人如猪狗第610章 血债血偿 天下仰视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632章 遥相配合 虎入末路推两本书第561章 火烧合肥 江东野望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576章 不为赵括 就做白起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
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668章 五美诸葛 重启相国第六百九十八章 陆逊献计 荆州躁动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42章 潜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8章 关羽之忧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151章 刘封生死 曹仁之忧第244章 武担山下 山呼万岁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217章 群臣劝进 你我君臣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168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130章 公安缺粮 司马入营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计 无名之辈第432章 姜维去处 兵分三路第118章 火烧公安 (十更,求首订!)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584章 大才入网 孔明遗憾第454章 得陇望蜀 我要姜维第七百零九章 先发制人 陆逊破局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134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群情激涌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317章 君臣无仪 倚天落地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652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谋 再效班超第511章 魏营变故 疾行捕麟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463章 空城计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351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5章 糜旸献策第307章 云长晕厥 玄德得讯第163章 江东柱石 三气吕蒙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372章 麦穗飘飘 人如猪狗第610章 血债血偿 天下仰视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632章 遥相配合 虎入末路推两本书第561章 火烧合肥 江东野望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576章 不为赵括 就做白起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