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

听到吕乂说魏延可用,在场的人脸上都流露出诧异之色。

今夜能被糜旸留下来的,都是他的心腹。

在留下的十数人当中,魏延并不在其中。

糜旸的这一举动,足以说明他对魏延并不是完全信任。

可吕乂却在明知这点的情况下,还说出“魏延可用”这四个字,这无疑是令人感到诧异的。

只是相比于众人的诧异,糜旸在听完吕乂的建议之后,脸上浮现思索之色,他示意让吕乂继续说下去。

得到糜旸的示意之后,吕乂拱手对着糜旸及在座的一众同僚言道:

“君侯威震天下足以震慑宵小,但君侯需要坐镇南郑不能亲临大营。

所以为保证万无一失,君侯应该派遣一位大将替君侯坐镇城外大营。

这样一来,城内有君侯坐镇统筹中枢,城外有大将安抚军心,纵有宵小想作乱,也定然无从下手。”

吕乂的意思是要想防止兵乱,本来最好的办法是糜旸亲自坐镇大营,但是糜旸身为梁州牧,最好不要离开南郑。

所以这时候糜旸就需要做二手准备。

明白吕乂的意思后,众人纷纷点头。

要想完全防止有兵乱发生,吕乂的这个对策的确是上佳之计。

只是。

法邈在听完吕乂的建言后,他马上将内心中的疑虑说出:“季阳所言自是有理。然现在君侯麾下良将不少,又何必非要用魏延这桀骜不驯的人呢?

野马本就难驯,若一旦让他脱缰,后患恐也是无穷。”

当初法邈在南郑时,可是见过不少次魏延倨傲的样子,很明显在魏延过往的作为下,法邈对于魏延是心有顾虑的。

在这一点上,法邈与朝野大多数官员的看法一致。

况且正如法邈所说的那般,现在糜旸麾下的良将不少,在他看来没必要非要用魏延。

法邈心中的顾虑,亦是在场大部分人心中所担忧的,在法邈说完后,在场的许多人都不由自主地点起头来。

不过吕乂既然敢出来进此番言论,那肯定是有着他的理由的。

只见吕乂继续言道:“承渊、伯岐、士载等俱是一时良将。

然我等所忧虑者,乃是原属汉中的数万大军有所祸结发生,在这数万大军中,承渊等将并未有显著威望。

而相比于承渊诸将,魏延曾在汉中担任数年都督,在往年他就以善养士卒得到陛下夸奖过。

所以在那数万大军中,魏延的恩威是不会比吴懿低的。

有这样的恩威在,魏延才能替君侯看好那数万大军不致生乱。

再者目前在梁州诸将中,除去君侯与吴懿外,就是魏延军职最高,用他暂时统管那数万大军,亦是合情合理之事。”

说完以上的理由之后,吕乂又接着说道:

“文殊所言亦是有理,然正如文殊所说魏延乃是孤傲之人,以他之性格或可与吴懿共事,但绝对不会与吴懿有所勾结。

魏延对君侯并非忠心,然只要他不与吴懿勾结,那么将那数万大军暂时放在他手中便是安全的。

而君侯亦可以派遣承渊、伯岐等诸将为魏延副贰,在旁牵制监督他,这样一来即可保证万无一失。”

当吕乂说完他的理由后,在场的人包括法邈,脸上都流露深思之色。

不得不说,吕乂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既然吕乂说的有道理,那自然不会再有人对此有所疑虑。

见诸位同僚都没有疑虑后,吕乂上前一步继续劝说糜旸道:

“毁谤与赞誉,肯定与否定本来就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纵算是明主在做出判断时,也往往会因为世人的议论而出现错误,一出错,就可能会引起不好的效果。

魏延虽名声不佳,然现在正是君侯起用他稳定梁州的时机。

还希望君侯不要因为个人的喜恶,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听完吕乂的这番进言后,糜旸的脸色微变。

吕乂这话说得,好像自己不采纳他的进言就是做错了一般。

可接下来糜旸转念一想,这不才是吕乂的性格吗?

为政简明,清明能干,但有时候却显得不够圆滑。

糜旸不是昏庸的人,吕乂方才说得话是很有道理的,再加上他不正是看重吕乂的如此为人,才让他担任梁州治中一职吗?

有这样的臣子,他应该感到开心才是。

看着站在他身前的吕乂,糜旸脸上流露出笑意言道:“季阳言之有理。

既如此,那这件事就依季阳的意思去办。”

见糜旸答应了他的进言,吕乂赶忙对着糜旸一拜,“君侯英明。”

在吕乂对着糜旸一拜后,糜旸见天色已经很晚了,并且先期的事情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他便让在场的一众心腹臣子先行退下歇息。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见四下无人,糜旸从怀中掏出那块吴懿上交的虎符。

看着手中闪耀着寒光的虎符,糜旸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些冷色。

今日关嫣曾问过他,为何要这么快收缴吴懿的兵权。

在关嫣的询问之下,糜旸将缘由大多都告诉了关嫣,但是有一点他却放在心中没说。

虽然糜旸一直担任的外职,但由于成都中有糜竺与糜芳在,所以他对成都中的许多事都很了解。

从糜芳不久前送来的密信中,糜旸知道了近一年来,成都皇宫中的那尊本来就像是雕塑的皇后殿下,变得越来越活跃起来。

特别是在照料阿斗的起居方面,那位皇后殿下可谓是无微不至,亲力亲为。

她的种种举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在刻意的与阿斗培养私人感情。

而她突然如此做的缘由,联系两汉以来的政治传统,就不难猜出了。

历史上吴氏一族在季汉的朝野中,从表面上来说显得颇为安分。

只是在今世中,大汉的势力与历史上的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这点巨大的差异,许多野心家、政治家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

糜旸理解吴懿兄妹的想法,将家族发扬光大是当世每个人的执念。

只是他理解,不代表他会默认。

他愿意奉刘备为主,那是因为刘备对他恩重如山,犹如亲父。

他愿意奉诸葛亮为师,那是因为诸葛亮对他悉心教导,毫无藏私。

可是吴懿、吴班算什么?

大汉有今日,他们付出什么了吗?

想坐享其成,糜旸可不会那么轻易让他们如愿。

今日他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收缴吴懿的兵权,便是给他的一个警告。

若吴懿还是不懂得收敛,有什么妄想的话,糜旸不介意在来日用事实告诉他:

什么叫做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第二日清晨,魏延府中。

虽然魏延并不算糜旸的心腹,但是糜旸也不是苛待下属的人。

在回到南郑城中,糜旸特地在州牧府旁选了一座大宅赐给魏延。

这算是他给魏延的一种补偿。

可是金碧辉煌的府邸,却并不是魏延心中所求。

昨晚魏延是喝的烂醉被下人抬回来的,及至今日清晨时,魏延就从酒醉中清醒。

他在清醒洗漱之后,便身穿单衣走出寝室之外,坐在了院落中的一处石座之上,眼睛望着州牧府的方向。

那座象征着梁州权力中心的府邸,本来是属于他的。

只是魏延现在望着州牧府的方向,倒不是如以往一样心中愤愤不平。

他只是想起昨晚宴席上诸将纷纷上交兵权,而他身为镇北将军却只能干看着的那一幕。

那一幕对他来说显得有些悲哀。

若他有兵权在手,那他在昨夜也是愿意上交给糜旸的,可是现在他却一点兵权都没有呀!

想到此,坐在石座上的魏延不禁长吁短叹起来。

性格豪壮的魏延不怕战场拼杀,亦不怕被人憎恶,他怕的就只是没有立功的机会。

这对他来说,无疑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可就在魏延长吁短叹的时候,他府中的下人来报,说是州牧府中有使者到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魏延的脸上先是浮现狐疑之色。

糜旸对他的态度,他自己也知道。

况且糜旸刚刚收缴诸将兵权,现在应该正是忙碌的时候,怎么还会派出使者前来他这个不受信任的大将府中呢?

只是狐疑归狐疑,在糜旸过往的调教之下,魏延虽说对糜旸谈不上有什么敬畏,但在心中还是慢慢将他当做自己的上官看待的。

在这种心思下,魏延连忙让下人将糜旸的使者带进来。

而本来魏延只以为糜旸派来的使者,只是一些州牧府中的小吏。

没想到当下人将糜旸派来的使者带到他身前时,他却看到了吕乂的到来。

不仅仅是吕乂到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丁奉、张嶷、傅佥等将领。

见到糜旸如此多的心腹到来,魏延的眼神一下子眯了起来。

这副阵仗,哪像是给他传令的,倒像是抓他去治罪的。

不过魏延见吕乂等人身后并未携带大量士卒,他心中的这种惊疑就渐渐消散了。

而吕乂等人在来到魏延身前后,却发现他只是穿着一件单衣迎接着糜旸的命令,他们的眉头不禁都皱了起来。

哪怕是在糜旸面前力荐起用魏延的吕乂也是如此。

魏延的这种行为,可以看做是对糜旸的一种不敬。

但魏延糟糕的情商早已是人尽皆知,所以吕乂等人也只能装作没看见这件事。

一切相忍为国!

由于魏延的穿着实在很不符合吕乂这个士族子弟的感官,所以吕乂在来到魏延身前后,他一点也没耽误,马上展开手中的文书将糜旸对魏延的新一步任命给宣读了出来。

而魏延在听完糜旸对他新的任命后,他的脸上先是浮现不可置信的神色,然后顷刻后,他脸上不可置信的神色就被狂喜之色所替代。

如果他没听错的话,糜旸是要让他董督城外那数万大军。

虽说在文书中糜旸说的很清楚,他只是让魏延暂时的统领那数万大军。

虽说魏延也知道,糜旸的这个举动只是权宜之计。

但这个消息对他一个方才还在长吁短叹,感慨壮志难酬的人来说,无疑也算得上一个十分惊喜的消息了。

在惊喜之下,魏延连忙弯腰从吕乂手中接过那份文书。

他现在的动作显得颇为急切,就好像担心晚一步吕乂手中的文书会凭空飞走一般。

看见魏延的这番作态,吕乂身后的丁奉、张嶷等人纷纷对视一眼,他们想起了糜旸在他们面前对魏延的评价。

魏延跟随在糜旸身边将近半年,在这半年中虽然他出战杀敌的机会不多。

但因为他的性格,这半年间他将糜旸麾下的大多将校都得罪了。

因此在过去的半年间,有许多人在糜旸的耳边对他告过魏延的状。

所以吕乂在向糜旸进言时,才会劝他不要被别人的议论影响判断。

只是面对那些告状,糜旸却始终未有什么表示。

按糜旸的话来说就是:“诸君语皆非也,吾断之详矣。魏文长虽气烈倨傲,然非纵横之人。

其心有大志,唯愿立功以正名,诸君勿复忧也。”

现在丁奉等人想想,糜旸的那句评语,可谓是恰当至极。

或许魏延以为糜旸对他不信任,但他不知道的是,糜旸已经算是十分维护他了。

正如历史上诸葛亮默默在背后维护着他一样。

丁奉等人的思绪流转并没耗费多久的时间,但就是这短短的时间内,魏延已然冲进房屋之中,快速的穿戴好一应甲胄然后走出房门。

魏延如此快的速度,着实又让吕乂等人吃了一惊。

可是魏延可不管众人吃不吃惊,他在走出寝室之后,便看着丁奉等人言道:“事不宜迟,我等立即前往城外大营。”

现在魏延的脸上丝毫看不见喜色,反而满布着严肃的神色。

他的性格虽然在大汉中是出了名的糟糕,但是他对待公事的认真程度,那也是有名的。

丁奉等人见魏延如此说,也马上纷纷躬身领命。

见丁奉等人领命后,魏延便要大步朝着府外走去,可就是在他路过吕乂身旁的时候,却被吕乂一把拉住了手臂。

“镇北将军负责的乃是国之大事,一定要小心谨慎呀。”

面对吕乂的嘱咐,魏延傲然抬头一把甩开吕乂的手,他充满强烈的自信言道:

“吴懿何德何能?只是半年而已,他还不足以抹杀我在大军中的威望。州牧不会用错我的。”

在说完这番话后,魏延领着丁奉等人快速地离开了府邸中,朝着城外的大营赶去。

看着魏延等人离开的背影,吕乂站在原地长长松了一口气。

希望如此吧。

第518章 愤而降汉 大敌隐现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147章 高台受赏 升阶封拜(5000字)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第460章 惊人消息 刘晔反制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254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第401章 长安异动 警觉顿生第32章 小心有诈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605章 陈粮武功 渭北星落第429章 内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468章 以命换命 一箭入体第555章 先震刘封 再杀满宠第366章 何为冠军 虎吞敌人第546章 街亭守备 料敌于先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66章 关平请命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239章 两劝满宠 局势转变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谥之 忠臣周鲂第520章 当头棒喝 不按章法第97章 吕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读!不要养啦!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287章 汉魏对决 樊偃会战第627章 伏击魏军 日月重开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168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281章 来日之患 二气丕鹅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国皆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136章 亲军相争 龙虎相对第六百八十三章 于无声处 乍见惊雷第179章 虎贲校尉 刘禅心思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646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10章 三驳潘濬第55章 此子该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396章 郝昭镇陈 诸葛告诫第220章 断发认罪 曹仁亲征第86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读!)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81章 先破鹿鸣,再枭羽首 (求追读)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118章 火烧公安 (十更,求首订!)请假一日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势逆转第619章 汉军冲锋 奋死一搏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为上 为时未晚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17章 驻守公安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460章 惊人消息 刘晔反制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长制出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468章 以命换命 一箭入体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50章 夜袭第317章 君臣无仪 倚天落地第六百八十三章 于无声处 乍见惊雷
第518章 愤而降汉 大敌隐现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147章 高台受赏 升阶封拜(5000字)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第460章 惊人消息 刘晔反制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254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第401章 长安异动 警觉顿生第32章 小心有诈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605章 陈粮武功 渭北星落第429章 内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468章 以命换命 一箭入体第555章 先震刘封 再杀满宠第366章 何为冠军 虎吞敌人第546章 街亭守备 料敌于先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66章 关平请命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239章 两劝满宠 局势转变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谥之 忠臣周鲂第520章 当头棒喝 不按章法第97章 吕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读!不要养啦!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287章 汉魏对决 樊偃会战第627章 伏击魏军 日月重开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168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281章 来日之患 二气丕鹅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国皆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136章 亲军相争 龙虎相对第六百八十三章 于无声处 乍见惊雷第179章 虎贲校尉 刘禅心思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646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第539章 三爷驾到 真假难辨第10章 三驳潘濬第55章 此子该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396章 郝昭镇陈 诸葛告诫第220章 断发认罪 曹仁亲征第86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读!)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81章 先破鹿鸣,再枭羽首 (求追读)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118章 火烧公安 (十更,求首订!)请假一日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势逆转第619章 汉军冲锋 奋死一搏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为上 为时未晚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17章 驻守公安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460章 惊人消息 刘晔反制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长制出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468章 以命换命 一箭入体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50章 夜袭第317章 君臣无仪 倚天落地第六百八十三章 于无声处 乍见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