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

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亦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臣子之一。

虽然曹操一直提倡唯才是举,但至少在于军权这方面,曹操最信任的依然还是他的宗亲们。

而在曹姓宗亲中,战功累累又与曹操最亲近的曹仁,无疑是曹军中最负权势的将领。

曹仁现任征南将军,四征四镇将军在曹魏的军制格局中,在曹操的有意提拔之下,无论是地位,还是手中的兵权,已经超越了四方将军。

因为曹仁在军中的地位,所以曹操晕倒之后,曹仁便临机应命暂时成为了十万魏军实际上的统帅。

在过去曹操不能正常理事的数日之中,也正是曹仁暗中在代替曹操发号施令,维持着十万魏军的一切运行。

曹仁跟随曹操三十余年,君臣情谊深厚,而又因为是堂兄弟的关系,所以曹仁与曹操之间的关系,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亲密。

曹仁看着既是他君主,又是他兄长的曹操,如今躺在床榻上,眼见的状态一日差过一日,他心中的滋味难受至极。

但就在曹仁为曹操擦抹完脸庞的时候,躺在软塌上的曹操眼皮动了动,他从口中发出一声轻哼后,而后就慢慢醒转过来。

在曹操醒转过来后,他看到的第一眼便是曹仁那通红的眼眶。

曹操的苏醒,也令软榻旁的曹仁立马就要呼叫医官。

但他的这个举动却被曹操所阻止。

“子孝,给孤倒点水。”

当曹操干哑的声音传到曹仁耳中时,他脸上浮现了大喜的神色。

过去数日之中,曹操亦有苏醒过。

只是每次苏醒,都又很快昏迷过去。

而如现在一般,能够清楚认出自己,并且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一句话的,还是数日来的第一次。

曹操的这个表现,令曹仁以为曹操在慢慢好转了。

他急忙兴奋的起身倒水,却因为蹲伏在软榻旁太久,导致腿脚有些发麻,差点摔倒。

但最后他还是及时稳住了身形,快速得取来了一杯水。

曹仁来到榻前,将曹操从榻上微微扶起,而后小心翼翼得伺候着曹操喝起水来。

喝完水的曹操,感觉喉咙中的干渴感好了很多。

而后恢复了些许精神的曹操,不禁开玩笑道,“当年与孤一起逐虎射豹,与孤一起阵斩敌将的仁弟,竟也会有腿脚不便的一日。”

“子孝,你老咯。”

面对着自家的亲族,曹操一直有着别人难以得到的温情。

而曹操所打趣的便是刚刚曹仁差点摔倒的事。

见曹操如往日一般,都有精神打趣他了,曹仁心中的欢喜之心更盛。

这一切无不在证明着,曹操的病体正在逐渐好转。

曹操看着曹仁那两鬓之间的白发,他想到自己的年纪比曹仁还大,不禁唏嘘道:“仁弟老了,孤也老了呦。”

曹操有些悲凉的语气听得曹仁心中一紧,他知道病中的人最忌心神不悦,因此他开口宽慰曹操道:

“大王乃是天命之人,怎能与臣相比。”

“大王如若不嫌弃臣,臣还想再追随大王征战天下十数年。”

听到曹仁的宽慰,曹操的脸上流露出了笑容,他以手指点向曹仁的额头,犹如少年时他教训曹仁一般。

“你一向秉性忠直,怎的今日也学会用好话哄孤开心了。”

面对着曹操的教训,曹仁脸上浮现不好意思的神色,一如少时。

很难想象,在外人眼中身为天人之将,威望深重不苟言笑的曹仁,竟然还会有这一面。

随后曹操问曹仁道,“仲康呢?”

见曹操问起许褚,曹仁便立即回答道:“吾命仲康值守在外帐,以免有宵小窥测王帐。”

曹操面对曹仁的这个安排,他点了点头。

许褚武力非凡,又生性谨慎,曹仁的安排很恰当。

在问完许褚之后,曹操方才问道:“孤那日昏厥之后,近来大军一切妥当吗?”

其实刚刚曹操从沉睡中醒来后,敏锐的他就发现他依然身处汉水大营的王帐中。

而在他昏厥之后,在如今大军中能代替他指挥大军的唯有曹仁。

现在曹仁却能在他榻前侍奉,这种种一切足以表明,在他神智恍惚的这几日来,十万魏军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危险。

正是因为心中判断出这点,所以他在醒来后看到曹仁眼睛通红之后,不是第一反应询问大军近况,而是先以玩笑的方式来安抚曹仁的情绪。

毕竟曹操知道他的身体,短时间是无法理事的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还需要曹仁为其执掌大军。

而只要安抚了曹仁的情绪,那么这十万大军自然也会安定下来。

现在他问曹仁近来对大军的安排,也只是想趁着现在精神头还在,想着为曹仁查缺补漏而已。

在曹操发出询问之后,曹仁便跪倒在榻前,将他这几日所作的安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那夜大王晕厥,臣便命虎豹骑封锁高台不准任何人离开,并且在汉水沿岸加强了防御。”

“后来谏议大夫向吾建议,只要多加注意身处高台之上的臣子即可,因为他们才是完全目睹全程的人。”

“至于高台之下,台阶之上的臣子,他们身处台下又因为在黑夜中,所以不会知晓大王晕厥真相。”

“他们尽皆位分不高,乃是军中中低层臣子。”

“若将他们全部禁锢,不得离开,一则第二日军中士卒若不见这些臣子,难免会心中恐慌。”

“二则若少了他们,吾亦不能顺利指挥全军。”

“后来谏议大夫又建议臣,大王昏厥一事或可隐瞒,然跌倒一事却不易隐瞒。”

“既然如此,吾不如先主动释放出大王酒醉跌倒的流言,如此既可解释当夜之事,又可防止更令人恐慌的流言传出。”

“因此两举,数日来我军并未出现什么大的危机。”

当曹仁说完后,半躺在榻上的曹操脸上浮现感慨之色,他赞叹道:“堵不如疏,虚虚实实,梁道真乃当世奇才也。”

曹仁口中的谏议大夫,曹操口中的梁道,乃是贾逵。

贾逵本名贾衢,字梁道,河东襄陵人。

贾逵初为并州郡吏,迁渑池县令,后拜弘农太守,现任谏议大夫。

在他入仕曹操以来,在军政两方面皆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干。

在听完曹仁的所有汇报之后,曹操终于放下了他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

他虽病倒,但大局有曹仁,谋划有贾逵等一干文武隽才,足可无忧。

这些英杰才是他魏国能否屹立不倒的关键。

在知道大军已经渐趋稳定之后,曹操问出了他第二个最关心的问题。

“刘备是不是已经到了。”

见曹操问起此事,曹仁沉重的点了点头。

对岸汉军大营中汉中王王旗已经高挂,此事方才已经有人来禀报给曹仁了。

随着曹仁的点头,曹操心中五味杂陈。

在刘备还没到来之前,他一直想着等刘备这个生死大敌到来后,他该如何应对。

可是等刘备到来之日,他却已经病倒了。

想到自己如今的病体,想到此生再难一统,完成年轻时的夙愿,曹操不禁剧烈的咳嗽起来。

曹操的咳嗽令曹仁顿时大惊,他就要连忙去呼喊医官,但曹操却再次止住了他。

曹操将掩在口鼻处的手掌拿下,只见在他的掌心之中已经有着些许腥红。

这一幕令曹仁愈加着急。

曹仁惊急的神色落在曹操眼中,他只是笑了笑,而后淡定的将手中的血液擦在一旁的锦帕上。

他纵有雄心壮志,他纵有惊天韬略,但岁月不饶人,英雄已经迟暮,为之奈何?

他挥手让曹仁上前,来到他的榻上坐下,他有话要对曹仁说。

在曹仁来到榻上后,曹操用无奈,伤感的语气对曹仁言道:

“子孝,为兄恐怕难以痊愈了。”

这时曹操不再以王自称,而是将自己当成了曹仁的兄长。

曹操的这句话刚一说出口,曹仁眼神中已经充满了惊惧,他拼命地摇头道:

“不会的,不会的。”

“兄长我们回邺城吧。”

“回到邺城,弟弟为你找寻天下最好的名医。”

“等兄长养好身体,兄长再亲自南征。”

“到时候,弟弟定为兄长牵马执蹬,为兄长先锋。”

“兄长一生中经历了那么多难关,此次定然也能安然无恙的。”

他的语气中已经带着些许哭声。

曹仁的话,落到曹操耳中,他苍白的嘴角不禁流露出些许笑意。

也许他不像刘备那般有着义贯金石的异性兄弟,但他亦有个对他真情实意的宗亲弟弟。

一生杀人无数的他岂是畏死之辈?

只是在死之前,他要将一些事做好。

曹操看着曹仁,对其说道:“吾的身体自己清楚。”

“人固有一死,死不可怕。”

“只是为兄有两忧。”

“一忧是担心无法将这十万大军安然带回中原。”

“当初吾带伱们千里跋涉南征,那如今自然也要将你们安然带回中原。”

“现在的刘备,已经不可小觑。”

“一年之中,他连续取得汉中、公安两场大胜,威望已著,士心已服。”

“且彼现在麾下智谋之士无数,梁道虚实之计策或可瞒他一时,但长久之下,难免有被识破的风险。”

“如今我军是该退军,但在退军之前,为了魏国将来吾还得做一件事。”

“趁我近几日身体还有余力,你命梁道为吾修书一封给刘备,就说吾要在这汉水之上,与他一见。”

“只有吾出现在两军面前,我军军心才能稳固,而刘备疑心亦才能消除。”

在听完曹操这么说后,曹仁用担心的目光看向曹操,他关切地问道:“可是兄长的身体?”

面对曹仁的关心,曹操言道,“不碍事。”

“吾身体虽不如以往康健,但只是简单会面,还是并无问题的。”

见曹操如此说,曹仁立马点头领命。

而后曹操伸出手掌拍着曹仁的肩膀,他的语气已经不复刚才的淡然,变得沉重起来。

“子孝,万一吾无法回到邺城,你要记住吾今日所说的话。”

“当今之世,三家分疆,已与春秋战国无异。”

“三家之中,我曹家最强,而经公安一战后,江东孙氏已然最弱。”

“虽经汉中失利,然论地域之富,论兵力之众,论人才之量,我曹家依然冠绝天下。”

“只是因为连年征战,中原元气未复,故我曹家的国力不能全力发挥。”

“而刘备虽然占据荆益两郡,荆益两州地域虽广,但大多为不毛之地。”

“地域虽广刘备而不能尽其力,是以,将来子桓继位之后,你务要提醒他,不要轻易起刀兵。”

“要先专心发展内政,休养生息,储蓄国力。”

“子桓将来只要派遣良将,安心守住关陇、南阳、淮南三处要地,令刘备与孙权不要夺去这三处之地任何一处,那么天下大势依然在曹家。”

“天下富庶之地、人口稠密之地尽在北方。

只要子桓能安心发展十年国力,十年之后,南方若起兵十万,北方或可起兵三十万。

以北方之国力,足以正面击溃任何敌人。”

“而在三处要地之中,务必要守住关陇所在。”

“关陇之地,多良马,亦易出骑卒。”

“刘备与孙权战力所缺者,便是骑军。”

“若无骑军,北方多平原,南方之兵在北方就无法驰骋。”

“不足为患。”

“切记,切记!”

曹操说完后,又重重的拍了几下曹仁的肩膀,而后最后郑重嘱咐道:“一定要守护好,吾打下的基业!”

曹操犹如遗言般的嘱托,令曹仁眼中的泪珠开始不受控制的掉落下来。

他来到榻下,对着榻上的曹操不停叩首,口中郑重承诺道:“臣谨记,臣谨记!”

见曹仁已经完全放心的记下了他的话,曹操的脸上方才有放松之感。

来日之事谁也不能预料,他今日只是为魏国的将来未雨绸缪而已。

他于榻上挥挥手对着曹仁说道:“去吧,去吧。”

曹仁领命,就要起身离去。

可就是这时曹操突然言道,“令梁道在信中言明,吾亦要见糜旸。”

听到这句话的曹仁身形一顿,但他很快领命而去。

虽然他不知道曹操为何想见最近那个声名鹊起的糜旸,但只要是曹操的命令,他都会忠实的执行。

在曹仁离去后,曹操坐在榻上回忆着往昔,他嘴里喃喃自语着: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当年他起兵时,为的便是天下重归一统,当初许多人以此诗句来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许多年过去了,当年嘲笑他的人,已经尽皆化作黄土。

随着口中的不停呢喃,曹操的眼神已经渐渐坚定。

既然这一代无法一统,那就将志向传给下一代,就看最后三家,谁会胜出吧。

第三章。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35章 糜旸声名初起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354章 领军抓捕 吴懿惊起第206章 开展度田 当斩则斩第234章 无翅雄鹰 御驾亲征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333章 随军南下 交换日子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197章 吕乂诱耽 河谷之宴第312章 桃花剑舞 一眼千年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义驰谏 惊异莫名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122章 再杀周泰 吴军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207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第154章 煮酒相会 汉水之约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306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332章 贤妻在内 邺城铁贩第546章 街亭守备 料敌于先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七百二十二章 饥渴诸将 糜旸定计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372章 麦穗飘飘 人如猪狗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11章 关羽的欣赏与意外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变 传檄州郡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礼第522章 上头刘备 句句昭烈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215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七百二十二章 饥渴诸将 糜旸定计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张郃蛊惑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闿奔逃第584章 大才入网 孔明遗憾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请和 顺水推舟第23章 诛心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86章 攻击开始 天子离座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断兵第115章 糜旸设计 (十更,求首订)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龙相见第148章 辅政之选 抚髯定婿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124章 孙权之怒 猛虎抬头(4000字!求追读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652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23章 诛心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获臣服第491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第546章 街亭守备 料敌于先第59章 已到五溪蛮(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订!)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猪曹爽 许昌告急
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35章 糜旸声名初起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354章 领军抓捕 吴懿惊起第206章 开展度田 当斩则斩第234章 无翅雄鹰 御驾亲征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333章 随军南下 交换日子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197章 吕乂诱耽 河谷之宴第312章 桃花剑舞 一眼千年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义驰谏 惊异莫名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122章 再杀周泰 吴军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207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第154章 煮酒相会 汉水之约第517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306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332章 贤妻在内 邺城铁贩第546章 街亭守备 料敌于先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七百二十二章 饥渴诸将 糜旸定计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旸东行 刘禅落泪第372章 麦穗飘飘 人如猪狗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11章 关羽的欣赏与意外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变 传檄州郡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礼第522章 上头刘备 句句昭烈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215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七百二十二章 饥渴诸将 糜旸定计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张郃蛊惑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闿奔逃第584章 大才入网 孔明遗憾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请和 顺水推舟第23章 诛心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86章 攻击开始 天子离座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断兵第115章 糜旸设计 (十更,求首订)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龙相见第148章 辅政之选 抚髯定婿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124章 孙权之怒 猛虎抬头(4000字!求追读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652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23章 诛心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获臣服第491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第546章 街亭守备 料敌于先第59章 已到五溪蛮(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订!)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猪曹爽 许昌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