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

曹彰与夏侯楙还未开心多久,他们的眼中就又浮现了疑惑的神色。

大体上听来,张郃的诈降计颇有可取之处,可具体步骤该如何操作呢?

这个疑问,想来也只有张郃能够解答了。

于是曹彰与夏侯楙齐齐复将目光望向张郃。

见二人的目光投来,张郃继续胸有成竹地说道:

“诈降之计要想成功,除去要符合情势之外,诈降的人也要有一定的身份,且有站得住脚的理由,这样才能使诈降计事半功倍。”

听到张郃这么说,曹彰与夏侯楙点了点头。

例如当初的孟达,他那时的身份就是糜旸麾下的一员实权大将,若非如此的话,曹仁那时也不会在听到孟达愿降的消息后欣喜不已。

而那时的孟达,的确有过被刘备贬斥的先例,也就是说从常理上讲,他有着背叛刘备的理由。

见曹彰与夏侯楙认可了他的话,张郃最后直接言道:

“故而要想最大程度上让糜旸取信,唯有吾以自身为饵,前去诈降于糜旸。”

张郃的话音刚落,方才脸上还有认同之色的曹彰与夏侯楙两人,脸上顷刻间就浮现了震惊之色。

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张郃竟然会将自己作为那位诈降的人。

只是震惊之余,曹彰与夏侯楙又不禁细细思索起来。

论身份,张郃眼下可算是长安城内的实权魏军将领。

论缘由,嗯,张郃的确也算不上什么纯臣。

当年官渡大战时,张郃不就干过因情势不利就直接投降的事吗?

再往前追溯的话,在袁绍谋夺冀州后,张郃也是那时变节最快的韩馥臣子。

单单凭借着这两件事例,要让糜旸相信张郃是真投降,好像是会更容易些。

毕竟相比于孟达的一次背主,张郃可是都背了两次了,更不差第三次。

但是重要的是,正因为以往有着那两次事例在,曹彰与夏侯楙当下又如何保证,张郃这次是不是真的想投降糜旸呢?

要是张郃假借诈降的名义,暗中却做着勾连糜旸的事实,那长安城可不就危险了吗?

一想到这一点,曹彰与夏侯楙看向张郃的目光瞬间变得不对了起来。

曹彰与夏侯楙异样的目光很快被张郃所捕捉到,而明白二人目光深意的张郃,脸色一下子变得通红了起来。

好像也不能怪曹彰与夏侯楙如此想他。

张郃也是背主过两次的人,羞愧的情绪对于他来说有,但定然不多。

张郃很快就压制好心中涌现的一丝羞愧,然后对着曹彰与夏侯楙拱手道:

“以往我虽二次行过识时务之举,可那时的我孤身一人,并无家人相伴。

当下却不同。

自归顺先帝以来,先帝赐我婚姻,助我在许都开枝散叶,繁育家族。

现在我的家人又承蒙陛下恩典,养于洛阳之中。

先帝,今上皆对臣情深义重,臣又岂是忘恩负义之辈乎!”

张郃的语气铿锵有力,他在尽最大的努力,让曹彰与夏侯楙二人相信自己。

而曹彰与夏侯楙二人在听完张郃的话后,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多了几分相信张郃的神色。

曹彰与夏侯楙不是傻子,他们当然听得出张郃话语中的言外之意。

表面上张郃每句话都在讲述曹操与曹丕对他的恩德,但张郃其实要表达的事是——他的家人在曹魏的控制之中!

这点就是张郃用来取信曹彰与夏侯楙的有力支撑。

张郃要表达的深意并未白费,在曹彰与夏侯楙看来,有着张郃的家人在手上,的确不用太担心张郃会反叛。

毕竟张郃的年纪不小,子嗣断绝这件事对他来说,威慑力还是很大的。

在暂时相信张郃之后,曹彰立即换了一副面孔。

一阵爽朗的笑声从他的口中发出,曹彰来到张郃身前拍着他的肩膀道:

“左将军真是多心了。

左将军多年来为大魏立下过许多汗马功劳,孤又怎么会疑心左将军是忘恩负义之人呢?

孤方才之所以迟疑,是在担心要是左将军深入虎穴,你的的安危该如何保证呀!”

说完后,曹彰的脸上果真浮现了几分担忧的神色。

好似他方才真的从未对张郃起过疑心一般,亦好似当下他真的是在担心张郃的安危一般。

但曹彰的话,还是让张郃明白了他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你要是选择亲自去汉营,那我还是不会放心的。

在曹魏这个充满诡谲的大染缸内,听得懂言外之意,几乎是任何臣子想生存就必须学会的技能。

数十年来的战战兢兢,让张郃在这方面足可以称之为大师。

望着曹彰“担忧”的脸庞,张郃拱手道:

“臣不会去汉营。”

听到张郃做出这份保证,一旁的夏侯楙这时也大笑起来。

夏侯楙走到张郃身前,用手拍了拍张郃的另一边肩膀,他满意得说道:“若如此,我与子文就可安睡了!”

在将心中的隐忧排除后,曹彰收回拍在张郃肩膀上的手,继而问道:

“若卿不亲自前往,卿又该如何施为呢?”

面对曹彰的这番询问,张郃躬身对着曹彰说出了他的想法。

听完张郃的想法后,曹彰先是思虑一番,然后脸上就露出了笑意:

“卿,果真大才!”

“一切就按卿说的去办。”

渭水可谓是关中的母亲河。

渭水不仅为它沿岸的县城提供了水源,它还延伸出许多支流,分别灌溉着整片关中平原。

单单在长安城外,就有着渭水的三条支流流经。

那三条支流在农时,会成为长安城内外的主要取水地。

而在战时,那三条支流就会是长安西面的三道天然防线。

可惜的是纵有天险可倚靠,眼下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长安城,也再难分出兵力外出前来阻击汉军。

在没有任何阻击的情况下,急行军的汉军两日内就齐齐然渡过三条渭水支流,安然来到了长安城外的数里处。

长安城外的魏军斥候,在看到地平线上有着大量威风凛凛的汉军出现后,他们脸上早就浮现了惧怕的神色。

而随着汉军的不断接近,他们在看到那面糜字战旗后,整个人更加不好了。

于是一道万分紧急的军情,以最快的速度从长安城外传递到曹彰的手中。

在得知糜旸到来的消息后,曹彰因为紧张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但他很快便命身前的斥候前去寻找张郃。

看着斥候离开的背影,曹彰略有放松的将他刚才吸的那口气给吐了出来。

得亏之前早有谋划。

希望一切顺利吧!

糜旸骑乘在战马上,意气风发的远远眺望着那座雄伟的城池。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世,糜旸都是第一次看到长安城。或许因为距离尚远,糜旸无法第一时间看清长安城的全貌。

可仅仅是管中窥豹的一眼,就足以让糜旸的心中升起对长安城的赞叹之情。

如此雄伟壮阔的城池,真不愧是我大汉的家。

够气派!

在心中赞叹之情的激励下,糜旸正要再度下令,让全军继续加快行进速度。

可还未等糜旸的命令发出去,一道意外的消息就突然传到了糜旸的耳中。

“长安城内有使者来访?”

糜旸有些困惑地看着马下的黄权。

糜旸一开始是没意料到会有这件事发生的。

在沉思一番后,糜旸问黄权道:

“可知是谁的使者?”

面对糜旸的询问,黄权拱手一五一十的答道:“据斥候捕捉到的使者所言,他乃是张郃派来的。”

黄权的回禀又加深了糜旸心中的意外。

但同时他的心中升起了兴趣。

从之前打探到的情报可知,眼下长安城的魏军主将是曹彰。

若是曹彰派遣使者前来,那么这位使者带来的就是曹魏的官方接触。

但眼下这位使者是张郃派出的,那么事情可就有趣起来了。

私下派出使者联络他,张郃的想法是什么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想到此糜旸让黄权将那位张郃的使者带过来,并同时下令让人将一些重要的将领召来。

当张郃的使者来到糜旸马下后,那些重要的将领也驾着马来到了糜旸的身前。

这也让张郃的使者,被一众汉将包围了起来。

看着周围骑在马上的一位位虎腰熊背,凶神恶煞的汉将,张郃的使者早已经吓得两腿颤栗。

再看了眼坐在马上,正饶有兴趣看着他的糜旸,张郃使者再也绷不住心中的紧张情绪,他吓得直接向糜旸跪了下来。

糜旸近几年来也算见过不少使者了,可如眼前这位没胆量的,他倒是第一次见。

就连那虞翻虽也跪过,但至少一开始还是硬气的不是。

张郃使者的胆量让糜旸对他的兴趣减少了不少。

兴致降低的糜旸,举起手中的马鞭,有些不耐烦地问张郃的使者道:“张郃派你前来,是所为何事?”

在糜旸的询问下,心中畏惧不已的张郃使者,竟哭着对糜旸言道:

“我家郎君敬畏大将军神威,愿归降大将军,并献上长安城给大汉!”

听到张郃的使者这么说,不止周围环绕的诸位汉将眼睛一亮,就是糜旸也瞬间恢复了兴致。

糜旸对着身后的丁封微斥道:

“还愣着干什么。

还不赶紧将俊乂派来的使者扶起来。”

言语中糜旸不再直呼张郃其名,反而亲切地呼唤起张郃的表字。

突然受到糜旸“训斥”的丁封先是一愣,但在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长安城外,了然的他立即就跳下马来将张郃的使者扶起。

在扶起张郃的使者后,丁封还细心地为张郃的使者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

主打一个服务到位。

糜旸的温和与丁封关怀的动作,让张郃使者脸上的畏惧神色降低了不少。

见张郃使者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糜旸俯身笑着问道:

“伱家郎君现为逆魏左将军,可谓是位高权重,他为何会突然想归降于孤呢?”

糜旸问出了他当下最关心的一件事。

尽管张郃有着“三姓家臣”的光辉成就,可突然请降,总归是有些可疑的。

面对糜旸的询问,张郃使者立即拱手言道:

“在大将军率大军进入京兆的消息在长安城内传开后,由于南郑一战的影响,城内许多士卒都哭喊着:

“长安城快被淹了,我们就要死了!”

我家郎君见军心如此,觉得长安城终究是守不住的。

况且长安城本就是大汉的国都,先前天下有奸臣作祟,才使得长安城蒙尘至今。

今大将军武威煊赫,又是代大汉天子亲征,我家郎君先前就是大汉臣子,心中又怎么会对大将军没有臣服之心呢?”

张郃使者说完以上的话后,就在暗中观察着糜旸的神色。

这番话乃是他出发之前张郃教他说的。

他也不清楚对于这番话,糜旸能够相信几分。

在张郃使者的观察下,他发现糜旸在听完他的话后,脸上并未浮现什么明显的或狐疑或思索的神色。

他看到的只有不置可否。

糜旸的平静让张郃使者觉得,他的身遭好似有杀机在萦绕。

就在张郃使者忐忑不安的时候,糜旸再次发出了一声询问:

“方才你所言俊乂意欲献长安城给孤,可据孤所知,眼下长安城的主将是曹彰。

有曹彰在,他又该怎么成功献城于孤呢?”

见糜旸问起这件事,记住张郃嘱咐的使者连忙答道:

“曹彰自街亭归来后就日常酗酒。

这几日得知大将军率军到来后,难得清醒了几日。

我家郎君的意思是,敬请大将军暂时退师十里,如此一来曹彰定会故态复萌。

到那时我家郎君可趁机取他首级,曹彰一死,长安城自然就会是大将军的囊中之物了。”

听完张郃使者的话后,糜旸的眼睛眯了起来。

静静地看了张郃使者许久,糜旸最后方才笑着说道:

“他果真好计策呀!”

糜旸的“肯定”让张郃使者大喜。

“你且回城告诉他,我军若贸然退兵定然会引起曹彰的疑惑。

为使大计万无一失,孤虽不会退兵,但于今日起也不会再向长安前进半里。

孤就在此处等着他的好消息!”

糜旸的话让张郃使者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

自觉完成使命的他,在对着糜旸一拜后,便连忙朝着长安城返回。

但他没有意识到的是,悄然之间糜旸对张郃的称呼,已经从亲近的俊乂变为了不带感情的他。

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553章 二帝反应 汉鹿亢奋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567章 三人密谋 请敌赴死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后一次第656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155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137章 龙战于野 敌血漫漫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653章 当效忠武 势压孙权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番外:亡国之恨第605章 陈粮武功 渭北星落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379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旸枷锁 避实击虚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320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第13章 糜旸一计三成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366章 何为冠军 虎吞敌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第156章 用心深远 张飞安危第439章 骠骑将军不可!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七百五十四章 颇有锋芒 子瑜盗书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义驰谏 惊异莫名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603章 先行安抚 再出杀招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脚烂吴 子晟救我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东震动第130章 公安缺粮 司马入营第513章 愿为卿怒 膝行赴会第210章 天不祚尔 汉统断绝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619章 汉军冲锋 奋死一搏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32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第295章 汉军危机 他真的在第555章 先震刘封 再杀满宠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169章 孝直再现 将兵迎质第7章 慑服徐详订婚啦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
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553章 二帝反应 汉鹿亢奋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448章 烈焰封场 变生肘腋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567章 三人密谋 请敌赴死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后一次第656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第209章 黄旗招摇 天子落泪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155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第364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137章 龙战于野 敌血漫漫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653章 当效忠武 势压孙权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番外:亡国之恨第605章 陈粮武功 渭北星落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379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19章 名为参军,其实帅也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旸枷锁 避实击虚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138章 恩断情绝 刘备急催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320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第13章 糜旸一计三成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366章 何为冠军 虎吞敌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第156章 用心深远 张飞安危第439章 骠骑将军不可!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七百五十四章 颇有锋芒 子瑜盗书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义驰谏 惊异莫名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603章 先行安抚 再出杀招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脚烂吴 子晟救我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东震动第130章 公安缺粮 司马入营第513章 愿为卿怒 膝行赴会第210章 天不祚尔 汉统断绝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619章 汉军冲锋 奋死一搏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110章 公安未来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32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第295章 汉军危机 他真的在第555章 先震刘封 再杀满宠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169章 孝直再现 将兵迎质第7章 慑服徐详订婚啦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