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

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

从北方南下的民众虽老弱妇孺居多,但还是有不少青壮的。

相比于一般的农家青壮,经历过屯田制度的他们,比一般的农家青壮更好训练一点。

而且他们原本就是出身荆州,在古代浓厚乡土观念的情况下,有着家乡牵绊的他们,忠诚度肯定是会比那些,被糜旸所俘虏的吴军士卒好。

糜旸从数万民众中挑选士卒,亦不是漫无目的的寻找,他在襄阳城外开设了好几处募兵处。

为了吸引刚南下的青壮来他的募兵处投军,糜旸一方面在募兵处之外挂上他偏将军糜旸的大旗。

一方面他命人在襄阳城外的各处民众暂时落脚点中,大喊着他提出的福利待遇。

直接就八个大字:“一日三餐,七日一肉。”

糜旸深知当世农夫出身的青壮大多是不识字的,他们不懂什么军功爵制,更不懂什么大义。

民以食为天,对于出身贫苦的青壮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填饱肚子。

既然如此,那糜旸就从他们最渴望的那点入手。

不同于后世,在当世一般家庭的正餐一天也就两餐。

至于肉食,更是寻常家庭一年都难以想象的珍贵之物。

“一日三餐,七日一肉”这八个字的待遇,在后世的人听来似乎觉得没什么。

但这八个字落在那些刚刚南归的荆州民众当中,却引发了一阵阵剧烈的骚动。

在南归的这数万荆州民众之中,战乱以来他们从没填饱过肚子,更别说尝过肉腥。

如今面对着他们做梦都没想过的优渥待遇,怎能让他们不激动!

因为太过不真实,一开始许多人不相信糜旸所允诺的那八个字。

但那些为糜旸喉舌的士卒,一方面在宣传糜旸提出的招兵待遇,一方面在宣传糜旸这个人。

当数万民众陆续知道了糜旸的身份,以及他在当世的名声之后,他们心中惊诧莫。

继而许多人,开始对糜旸提出的优渥待遇有些心动。

反正本来就已经快饿死了,何不试上一试?

汉中王的子侄,应该不会骗人的。

当有一部分先行者开始行动之后,更多的人被带动起来。

不久后被糜旸那八个字所吸引的,近万已经饥肠辘辘的青壮,立马就从四面八方涌向了糜旸的募兵处。

这犹如浪潮涌动般壮观的一幕,成为这段时日以来,襄城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更引得了城中的许多汉军将领出来围观。

他们在知道糜旸提出的“一日三餐,七日一肉”的募兵待遇后,一个个也感到有些瞠目结舌。

他们看向自己身后的士卒,发现他们看向糜旸的募兵处亦有些心动。

这让他们眉头微皱。

用后世的话来说,糜旸这是在卷他们。

但他们却对糜旸的这个做法,只能心中默默吐槽,并没有不满。

因为这优渥待遇,在众多汉军不算绝无仅有,例如汉中王亲军白毦兵便是有着类似的待遇。

而糜旸敢提出如此优渥的征兵待遇,那是因为他有个有钱的爹,人家拿私家钱财出来补贴军用,锻炼精兵强将为国效力,谁能不满什么。

那些汉军将领,最后只能长长叹息一声。

只是虽然糜旸提出的优渥的待遇,几乎将襄阳城外所有的南归青壮都吸引来了他的募兵处。

但糜旸要求颇为严格,所以在连续几日的选拔之下,许多人并没有满足糜旸的募兵要求。

最后在这几日的筛选之下,糜旸只选到了不足两千精兵胚子。

如此少的人数,当然不能让糜旸满意。

所以,这几日他一直带着几位好友,一直穿梭在襄阳外的募兵处与数万民众之间,督促着征兵事宜的进展。

这时在城东的一处糜旸设的募兵处外,正有一条长龙在排着队伍。

这条队伍长龙有着上千人,这上千名青壮都用着火热的目光,看着前方不远处高高飘扬的糜氏旗帜。

这上千人中的不少同乡故旧,都成功入选成为糜旸的麾下士卒。

据成功入选的青壮宣传所说,他们在入选后的第一日就吃到了肉。

后面几日也正如糜旸所承诺的那般一日三餐。

当这个消息被亲身经历者传开后,剩下的还未行动的,或者刚刚到达的南归青壮的心瞬间变得火热无比。

他们不相信同乡故旧会骗他们,更何况,是所有人都这么说。

而在这上千人的长龙之中,就有着刚刚南下的邓艾。

他用着比任何人都期待,都火热的目光看着眼前的那面糜氏战旗。

糜旸因为公安一战,早就成为了邓艾的半个偶像。

而且糜旸身份贵重,未来不可限量。

如果能跟随这样的人征战,无论是对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自身情感的追求,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甚至可能还有机会救下他的母亲。

所以当听到糜旸在招兵的消息后,邓艾大喜过望。

他知道机不可失,他立马请求族中一位老者先帮其照看下母亲,而后他快速的来到了这东门的募兵处。

糜旸所提出的“八字”征兵待遇,也令邓艾心中对糜旸产生认同感。

先足食后足兵是邓艾的治兵理念。

今他见糜旸不惜耗费巨大就为了达成这一点,这令邓艾觉得糜旸就是他一直寻找的,那个他可以辅佐做大事的人。

在经过了漫长的排队之后,终于轮到了邓艾。

邓艾满含期待的上前,他来到王安身前。

糜旸部队草创,手下得力干才并不多,王安虽才干不佳,但甚在忠实勤勉,所以糜旸就将其安排成为了他东门募兵处的负责人。

当王安看到邓艾来到他身前后,他先好好打量了一下邓艾的身材。

见其虽体型瘦削,但身长七尺有余,且面目端正,四肢修长,从外观上看,是符合糜旸定下的征兵要求的。

王安满意的点点头。

见王安看向他点头,邓艾心中一喜。

可是还没等邓艾心中欢喜多久,他听到王安问他姓名籍贯之时,邓艾心中就一沉。

从小到大,他因为口吃受到的羞辱太多了。

现在他投入糜旸麾下有望,他不想因为他的口吃,而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是随着他的闭口不答,瞬间引起了王安的怀疑。

征兵重要,但须防止招到北方的不轨之徒。

而姓名、籍贯、以及来人的口音这些都是重要的判断标准。

今邓艾面对王安的寻常询问却闭口不言,这当然会让王安心生疑虑。

怀疑之下,王安再次催促邓艾赶紧回答他的问题。

见王安脸上已有怀疑之色,邓艾无奈之下只能开口答道:“我,我名邓艾,字士载,原义阳人士。”

这句话乃是邓艾用荆州地方方言说的。

邓艾北上时,已经是一少年,家乡话他当然是会说的。

而他在回答王安时,操的也是一口地道的荆北口音。

本来这些种种足以初步打消王安的疑虑,但岂料邓艾在开口回答王安之后,邓艾身后的队伍中瞬间爆发出了一阵笑声。

怪不得刚刚为何不说话,原来是口吃呀。

就连在王安身旁,负责登记入伍士卒姓名籍贯的小吏,在发现邓艾是口吃之后,也不禁轻笑出声。

人的成见,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只要引爆,那么带来的只有伤害。

哪怕邓艾身后的人身份不比他高,但丝毫不影响他们肆意嘲笑他。

在嘲笑过后,邓艾的队伍中开始有人不停鼓噪,让邓艾退下。

“搞什么,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也想入糜将军麾下,还不赶紧闪开。”

“与这样的人同伍,要是让他传达命令,会害了大家的,赶快滚开。”

甚至在邓艾身后的人,已经开始推搡起邓艾来。

各种难听的话传入邓艾的耳中,但这没有动摇邓艾的心志。

多少年来,他因为口吃受到的羞辱,嘲笑不知有多少。

在这种折磨之下,邓艾的心志,早已经远超同龄人般坚定。

有大志向之人,必定要有大容忍。

面对身后人的推搡,邓艾的身躯依然岿然不动。

他用期盼的眼神看向王安,他知道现今他能不能投入糜旸的麾下,全是眼前这人的一句话。

在在场的众人中,刚才唯有王安一人未对他的口吃表现出调笑之意。

王安看到了邓艾期盼的眼神,他脸上浮现了为难之色。

他以前因为自己的出身低,以及目不识丁的缘故经常被人嘲笑。

所以他刚才才对与他有相似经历的邓艾,心抱同情没有如旁人一般嘲笑他。

只是关于他要不要招邓艾入伍一事,他还下不了决定。

虽然糜旸并没有明言口吃之人不能入伍,但贸然将一个话都讲不清楚的人收入军伍中,要是糜旸因为此事怪罪下来,那他王安可承担不起。

就在王安左右为难不能决断的时候,就在邓艾心中的希望正一点点流失时,一声淳厚的嗓音传到邓艾及其身旁人的耳中。

“口吃之人入伍如果该滚,那这些推搡前排,扰乱募兵队伍的人是不是该杀?”

“子晟所言甚是,当然该杀!”

当两声温厚却充满杀气的声音,传入在场的众人耳中时,已经开始出现骚动的募兵队伍,立马就寂静了下来。

也许两声声音带来的威慑力并不够,但随着这两声声音传出,数十位骑军已经纷纷抽出腰间长刀。

他们冲到募兵队伍前,将前排那些刚才推搡邓艾的人全部团团围住。

在闪着寒光的刀刃威胁下,在场所有人一下子都被震慑住。

这时邓艾转头看向传来声音的方向,他望向了为其解围的那个人。

只见数骑小将映入他的眼帘中,而当先为首一人的,是一位穿着胡服,头戴武冠的年轻男子。

当糜旸骑坐在高头大马上,扬鞭震慑的英武样子落到邓艾的眼中后,邓艾的眼神出现了种种复杂的神色。

有感动,有兴奋,有欣喜,亦有崇拜。

在他一生中,除了他母亲,没有会在他因为口吃被人嘲笑时,替他解围。

从来没有!

这让他的心中闪起浓浓的暖意。

而为其解围的这人,便是他这段时间来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一战成名天下知的糜子晟。

这也是他想要为其效力的糜将军。

而王安及周围汉军看到糜旸出现后,纷纷下跪对糜旸行礼,大声呼喊将军。

众人头上的糜氏战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当王安及一众汉军喊出将军二字后,在场的其余人,哪里还不知道眼前这位为首的年轻人是谁。

见是名震天下的糜旸亲自到了,那条上千人的长龙瞬间跪倒在地,而那些刚刚嘲笑推搡邓艾的人,更是已经吓得面如死灰。

糜旸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脸上有些阴郁。

方才他与关平几人巡视到东门处时,就发现了东门的募兵处有些骚动,在走近后就发现,竟然是有人在嘲笑一位结巴的年轻人。

这让糜旸很不爽。

这样的人适不适合入伍,暂且不提。

随意嘲笑一个身有不全的人,在前世时,糜旸对此举就深恶痛绝。

糜旸用马鞭指向王安,令其来他身下向他禀报详细经过。

王安立马跑到糜旸马下,糜旸俯身听着王安所有的汇报。

当听到王安说,眼前之人名邓艾,字士载之后,糜旸握住缰绳的手不禁一紧,他眼神闪过了惊异之色。

这特么不是前世灭他大汉的那个急先锋么。

但糜旸现在亦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所以他很快将心中的惊讶掩饰下来。

在听完王安的汇报之后,糜旸对王安耳语了几句。

而后他直起身子,对着包围住刚才扰乱募兵队伍那些人的骑军下令道:“全部带走,带入大牢。”

当糜旸这声命令一出来,那些人脸色已经变得惨白,他们纷纷跪地求饶,但糜旸的骑军,可不会管他们。

在长刀的威胁之下,最后这些人亦只能被如数带走。

在做完这件事后,糜旸假装不经意间瞥了邓艾一眼,而后他就要带着关平几人离去。

但邓艾见糜旸只是瞥了他一眼后,就要离去,他心中大急。

他以为糜旸只是为他解围,并没有招他入伍的意思。

想到在棚户区中病痛缠身的老母,想到自己心中的志向,想到他这二十年所受的屈辱,邓艾作出了一个在场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决定。

他用矫健的身躯快速冲到糜旸前方,而后伸出双手拦住了糜旸驾马的去路。

这一幕也大大出乎了糜旸的意料,这时骏马在他的驱驰下已经开始起步,但幸亏糜旸反应极快,为了不伤到邓艾,糜旸紧紧拉住缰绳,迫使开始起步的战马停下来。

一声巨大的马鸣声响起,健硕的马蹄在邓艾身前三步处高高扬起,而后又重重的落下,激起了地面的一片尘土。

而糜旸也因为惯性,身子在马匹上仰了一仰。

在这一幕发生后,周围立刻出现数十道厉喝声:“大胆!”

数十声佩刀出鞘的声音响起,数十位周围的士卒上前将邓艾给团团包围了起来。

面对着被数十位雄武汉军包围的危险境况,邓艾脸上毫无惧色。

他对着身前的糜旸深深一拜,口中充满期待的恳请道:“艾,艾有一策献于将军。”

给我一次完整阐述的机会,只要一次就好!

邓艾的眼神中已经充满恳求。

(本章完)

第628章 无一男儿 运动作战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183章 治政六术 是否佳徒第134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115章 糜旸设计 (十更,求首订)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后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309章 回光返照 人力有尽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势逆转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52章 魂断郁陵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210章 天不祚尔 汉统断绝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开 言出法随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33章 谁敢杀我?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644章 南北联合 不惧强汉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七百七十章 蒋济良谋 当斩则斩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262章 却月却月 关公擂鼓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632章 遥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191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429章 内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369章 人生抉择 喊杀震天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52章 魂断郁陵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龙相见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东震动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敌之策 周鲂持节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义心惊第42章 大开八门(求票,求追读)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387章 辨压群臣 形势扭转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144章 百骑逐虎 割须弃袍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151章 刘封生死 曹仁之忧第339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为上 为时未晚
第628章 无一男儿 运动作战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183章 治政六术 是否佳徒第134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风骨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115章 糜旸设计 (十更,求首订)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后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309章 回光返照 人力有尽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势逆转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52章 魂断郁陵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210章 天不祚尔 汉统断绝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开 言出法随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33章 谁敢杀我?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644章 南北联合 不惧强汉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七百七十章 蒋济良谋 当斩则斩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262章 却月却月 关公擂鼓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632章 遥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191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429章 内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369章 人生抉择 喊杀震天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52章 魂断郁陵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龙相见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东震动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敌之策 周鲂持节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义心惊第42章 大开八门(求票,求追读)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387章 辨压群臣 形势扭转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144章 百骑逐虎 割须弃袍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151章 刘封生死 曹仁之忧第339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为上 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