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

杨修是因为什么而死的呢?

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因为鸡肋二字。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曹操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他不会因为个人的喜恶,而贸然杀害身为弘农杨氏嫡长子的杨修。

杨修的身份摆在那里,可以说只要交好弘农杨氏,那么曹操在关西的统治就会相当的稳固。

曹操也清楚,贸然杀害杨修肯定会引起以杨彪为首的关西世家的极大不满。

因为以杨修的身份与才智,可以预见的是在杨彪死后,杨修定然会成为关西世家新的领军人物,或者说关西世家在中央的政治利益代表。

贸然杀害一个世家集团的利益保障人,对曹魏的统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难道曹操会不知道吗?

曹操肯定是知道的,当年的兖州之乱,就是因为曹操杀害有着类似身份的边让而引起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加上那一年的曹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正积极的为曹丕的禅代铺路。

所以按正常来说曹操应该是要尽可能的拉拢关西世家才是,不会在临死之前突然直接以雷霆手段斩杀杨修。

而且曹操杀害杨修的罪名,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

这个罪名可以说是牵强至极,在当世“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算罪名吗?

肯定是不算的,曹魏内的名士哪一个与外地诸侯没有联络?

交游广阔本就是名士最大的特征。

哪怕在今年,曹魏名士华歆、王朗等人还经常写信与诸葛亮联络私人感情,要是杨修该死的话,曹魏的名士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死。

但最后曹操还是以这牵强至极的,近乎于“莫须有”的罪名强行杀害了杨修。

这种行为不客气的说,是曹操在整个关西世家的头上撒尿。

那么曹操为何要在临死之前应该维稳的时候,还要用这种羞辱的手段来狠狠打关西世家的脸呢?

身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能让曹操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他意识到杨修的存在,可能会给曹魏后来的政局带来动荡。

至于曹操为何会这么以为,症结就在于当年的夺嫡之争上。

当年的夺嫡之争,表面上看是曹丕与曹植对权力的争夺,但实际上也是各自支持他们的世家的一种角逐利益的斗争。

而从当年的局势来看,不难看出曹丕与曹植背后各自站的是哪方世家势力。

当年支持曹丕的,是以司马懿为代表人物的河北世家,而支持曹植的,正是以杨修代表人物的关西世家。

从最后的结果来说,是曹丕取得了夺嫡之争的胜利,既然曹操心中已经定下曹丕是他的继承者,那么晚年的曹操就必须要为曹丕的未来考虑。

因为曹丕的未来是否安稳,代表着大魏将来是否安稳。

而只要一考虑到这一点,那么杨修在曹操心中,就有了必死之罪。

杨修的年轻,杨修的才华,加上杨修背后的强大政治力量,让曹操为了大魏的未来,只能冒得罪整个关西世家的风险杀害杨修。

而既然是怀抱着这样的目的杀害杨修,那么杨修的死带来的影响,就不仅仅是让杨彪失去儿子,让杨嚣失去父亲这么简单。

杨修的死,代表着关西世家在争夺从龙之功的战争中落败,也代表着关西世家在曹魏的政治利益,遭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

正因为如此,所以孟达才会在杨彪面前连续发出两声诛心之问。

第一声诛心之问,孟达是为杨修而发出,想着唤起杨彪的爱子之情及仇恨之心。

第二声诛心之问,孟达是为近年来不断落寞的关西世家而发声。

别忘了,出身扶风孟氏的孟达,也是正儿八经的关西世家一分子。

而在听完孟达的两声诛心之问后,不出意外的是,杨彪心中一直积累的愤懑之情,被孟达彻底引发了出来。

身为人父的杨彪,心中又怎么可能不对杨修当年的死,感到愤恨呢!

杨修可是杨彪唯一的儿子!

杨彪心中对杨修之死心中有怨,从曹操在世时发生的一件事就可以知道:

在一次宴会上,曹操杨彪为何变得消瘦了。

面对曹操的询问,杨彪于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回怼道:“愧无日䃅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听到杨彪的这句话后,曹操直接被怼的变了脸色。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杨彪对杨修的死是极为痛心的,且他心中的怨恨一点都不少。

而既然心中有着怨恨,那么杨彪心中又怎么可能没有报仇之心呢。

杨彪之所以一直没有动作,无非是见那时的曹操睥睨当世,为整个弘农杨氏考虑而已。

就算不谈杨修之死给杨彪带来的愤恨,那么这十数年来,关西世家不断落寞的事实呢?

杨彪先祖当年被关西士子称为“关西孔子”,这是弘农杨氏一个可流传千载的巨大荣誉。

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在这番荣誉背后,还有着一个非常现实的利益纠葛。

关西士子如此推崇杨震,为的是让杨震成为关西士子的标杆人物,也为的是让弘农杨氏成为关西世家的利益保障者。

在整个关西世家的努力下,弘农杨氏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不过百余年就让弘农杨氏达成了四世三公的成就。

而这百年以来,自杨震以后的杨家历代家主,也的确在不遗余力的保障着关西世家在政治上的利益。

弘农杨氏与关西世家,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种利益上的交换,一直是相辅相成的。

可是自灵帝以来,这种原本稳定的利益交换格局,就被天下大乱给打破了。

兵凶战危之下,大量如法正、孟达这样的关西士子南迁,导致关西世家的实力遭受一次重创。

后来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在曹操平定关中之时,关西世家可谓是不遗余力的帮助曹操,将马超坑的欲仙欲死。

本来关西世家想的是,等曹操统治关西后,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底蕴可以迎来复兴。

但结果呢?

在杨彪的领导下,关西世家并未在曹魏的政治格局中占据着多重要的地位。

反而是河北世家作为后起之秀,借助着夺嫡之争押对宝的优势,直接实现弯道超车。

关西世家在曹魏的落寞,不能说是一种趋势,应该是一种事实。

而面对这种事实,关西世家会对引领他们的弘农杨氏没有怨言吗?

要知道关西世家之所以捧弘农杨氏为领军者,为的是弘农杨氏可以保障他们的利益,可要是弘农杨氏做不到这一点呢?

失去了基本盘关西世家的支持,弘农杨氏的衰败也即将会成为事实。

作为当代弘农杨氏的家主杨彪,又怎么会不对弘农杨氏的日渐衰败感到忧心如焚。

先辈留给他名望家业他无法守住,那便是不孝!

而杨彪更可能会成为家族史上,被无数后代族人责怪的那个人。

不得不说,只有世家才最了解世家。

孟达的那两句诛心之问,是从公私两方面对杨彪进行全方位打击的。 纵算杨彪铁石心肠,可以不想着为杨修报仇,那你杨彪身为弘农杨氏的家主,还能不为弘农杨氏的兴衰考虑?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想到杨修之死给他带来的愤懑,又想到家族日渐衰落及众多关西世家对他的指责,年老的杨彪感觉这一刻他的心中宛若在燃烧着熊熊火焰。

他的眼神不再浑浊,反而是闪现了道道气势凌人的光彩。

杨彪先是摆手挥退周围包围上来的侍卫,然后用慑人的语气对着孟达怒呼道:

“虎毒尚且爱子,况吾乎!

至于吾并非不想为尔等谋福祉,也并非愿意当不肖子孙,让家族在吾手中衰败。

吾正是想振兴家族,振兴关西世家,才让德祖去扶持曹植。

但吾最后失败了,德祖更是因此而丧命,难道吾做得还不够多吗?”

越说到后面,杨彪的语气就愈加愤慨。

他现在不再将孟达当做糜旸的使者,而是将孟达当做一名关西的士子。

面对孟达指责他的不作为,杨彪只能用愤慨的语气,来表达他心中的不甘。

亲生儿子有难却无法施救,这是为不仁。

家族衰败无法制止,这是为不孝。

一直支持他的盟友利益无法保障,这是为不义。

难道杨彪会想当这不仁不孝不义的人吗?

杨彪的怒喊让孟达一下子呆在原地。

杨彪多年身居高位的威望,陡然之间全部释放出来,还是十分慑人的。

只不过杨彪当下的怒喊也代表着,他之前一直是在装死。

尽管不知道杨彪什么时候会死,但现在杨彪可精神着呢。

在想到这一点后,孟达赶忙从呆愣中恢复情绪。

他不怕杨彪发怒,就怕杨彪连家族利益都可以枉顾,就一心想当缩头乌龟,那孟达可就芭比Q了。

但幸亏身为弘农杨氏家主的杨彪,还是在意家族利益的。

在恢复神绪后,孟达立即趁热打铁说道:

“若在以往,达绝不会来劝杨公,因为达知道曹贼势大,非杨氏,更非吾等关西世家一力可抗之。

但现在时势转变,达为杨公,为吾等关西世家带来了一强大助力。

达之主上糜大将军,声威如何煊赫,杨公应当是知晓的。

当下糜大将军正领兵屯驻郿县,想来不用多久便可进军长安。

关西王旗变幻,恐怕只在旦夕之间也。

面对这难得的机遇,难道杨公就不动心吗?

只要杨公能协助糜大将军收复关中,以糜大将军有功必赏之性情,来日弘农杨氏及我等关西世家,又如何不能恢复往日荣光呢?

杨公,机遇稍纵即逝,只要杨公能成全糜大将军!”

说到此时,孟达言辞恳切,听得一旁的杨嚣心潮澎湃。

糜旸的凯歌频奏,的确是当下天下人都知道的一件事。

只是相比于杨嚣的心潮澎湃,杨彪却显得更为老练。

虽说他的心情依旧处于激动的状态,也觉得孟达的话有道理,但他不会这么容易答应孟达。

“你想吾如何成全糜大将军?”

见杨彪愿意称呼糜旸为大将军,孟达知道事情有转机了。

“当年曹操征讨关中时,杨公怎么做得,当下便也怎么做即可。”

听到孟达的话后,杨彪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他当年在背后做的事,可是将马超几乎逼入绝境。

但当年能做的事,当下又为何不能做呢?

弘农杨氏及关西诸世家,以当下的局势是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武装,可世家最强的武器,是在于武装二字吗?

杨彪明显已经有了意动,可老谋深算的杨彪,还是不会那么容易相信孟达的。

杨彪趋身对着孟达言道:“吾需要你向大将军传话,只要吾能得到大将军一个承诺,吾便遂大将军的愿!”

杨彪的话让孟达大喜,他连忙问道:“杨公请说。”

在孟达期待的目光下,杨彪缓缓说道:“迁都长安!”

当听完杨彪的要求后,孟达眼神浮现惊诧之色。

大汉自古以来有两都,长安与洛阳。

来日大汉若能一统天下,国都定然是在这二者之中择其一。

只是究竟是选择哪一个为国都,大汉中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这么早下断言。

孟达知道杨彪为何会提出这个要求,唯有将长安定为今汉的国都,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弘农杨氏及关西世家的利益。

杨彪见孟达无法回答自己,他也知道这种事不是孟达能应允的。

能应允的唯有糜旸。

“只要大将军答应吾的这个请求,吾保证吾会尽一切力量,协助大将军克复关中!

日后吾弘农杨氏,也会誓死追随大将军!”

说完这句话后,杨彪就让杨嚣将孟达送出去,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等糜旸的回信。

当杨嚣将孟达送走后,杨彪重新躺在躺椅上。

杨彪知道糜旸会答应他的请求的,因为这件事对糜旸个人来说,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想到这杨彪摸了摸怀中,他的怀中有着一封密信。

华歆于今日正式出使淮南了。

知道这则消息的杨彪,想起当年看到的尸首分离的杨修尸体,再想起当年曹操一次次用羞辱的手段来对付他弘农杨氏的事,他的嘴角不由得浮现冷笑。

你是乱世之奸雄,吾无法对付你,可吾活的比你久。

而当下的大魏,还有当年那副如日中天的气象吗?

既然你的后代不想要体面,那吾就让他更加不体面!

躺椅在杨彪身体的重量指引下不断晃动着。

杨彪知道,接下来他要晃动的不是一小小的躺椅,而将是整个关中!

九泉之下,他终究会有所交待的。

第16章 幼时情谊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91章 刘备大怒(四更求追读!)第600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第六百八十三章 于无声处 乍见惊雷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谋 再效班超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凉铁骑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101章 将帅失和 (再来追读!)第36章 麋鹿破槽第272章 刘备莅临 摇头违意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160章 士载之恨 汉水交接(求追读,冲精品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414章 精锐彝军 血染白袍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第11章 关羽的欣赏与意外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627章 伏击魏军 日月重开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杀鸡儆猴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340章 大庭广众 赠剑赠女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获臣服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请假一日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466章 死者层积 敌践而散第七百零九章 先发制人 陆逊破局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六百九十章 数年不见 还是该骂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385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推书《三国之银狐》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80章 吕蒙失棋 (求追读)第609章 弃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529章 伯言挂帅 智分敌势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595章 场外大援 弘农杨氏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312章 桃花剑舞 一眼千年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推两本书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623章 焚柱毁城 收复长安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629章 何其壮哉 失魂瘫坐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76章 不为赵括 就做白起章推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
第16章 幼时情谊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91章 刘备大怒(四更求追读!)第600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第六百八十三章 于无声处 乍见惊雷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谋 再效班超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凉铁骑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101章 将帅失和 (再来追读!)第36章 麋鹿破槽第272章 刘备莅临 摇头违意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160章 士载之恨 汉水交接(求追读,冲精品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414章 精锐彝军 血染白袍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第11章 关羽的欣赏与意外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627章 伏击魏军 日月重开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杀鸡儆猴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340章 大庭广众 赠剑赠女第527章 魏军迷雾 会猎长安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获臣服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请假一日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466章 死者层积 敌践而散第七百零九章 先发制人 陆逊破局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六百九十章 数年不见 还是该骂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385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推书《三国之银狐》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80章 吕蒙失棋 (求追读)第609章 弃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529章 伯言挂帅 智分敌势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595章 场外大援 弘农杨氏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312章 桃花剑舞 一眼千年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推两本书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623章 焚柱毁城 收复长安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629章 何其壮哉 失魂瘫坐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76章 不为赵括 就做白起章推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