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

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

萧氏一族作为汉中郡内排得上号的地方豪族,他的家族建设也有着当世很浓郁的坞壁风格。

坞堡,又称坞壁,这种建筑最早起源可追溯至汉孝武帝时期,但真正开始在民间普及大约是西汉末年。

当时北方大饥,地方豪杰并起,地方豪强为拥兵自重,也为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坞堡的形制大约是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就像一座小型的城池一般。

并且往往在坞壁之中,地方豪强会囤积大量的兵力、粮草,在客观条件上拥有造反的力量。

若说一些特权是世家豪强在政治上与经济上的保护伞的话,那么这种屯兵又屯粮的坞壁的存在,便是世家豪族在军事上的保护伞。

亦是那时萧普敢公然威胁糜旸的最大底气。

有着坞壁的存在,每一地方豪族,都是随时可割据地方的“小诸侯”。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糜旸才会对公然违抗他的那些世家豪族下达灭族命令的同时,还派出大量的兵马前往地方。

可能在一些后世人的眼中,想灭族糜旸只需要下达一个政令就好,上下嘴唇一碰的事,无须做过多准备。

但至少在这汉代,要想彻底消灭一个地方豪族,本质上就是在打一场仗。

打仗之前,哪有不严加筹备的?

地方豪族可不会乖乖束手就擒。

而若不是这件事有着危险性的话,关嫣那一日又何必要担心糜旸呢?

目前张嶷亲自率领的三千精锐梁军,便是面临着一座占地甚广的坞壁。

尽管坞壁几乎是每位有权有势的世家豪族都会修建的堡垒。

但得益于当世落后的生产力,除非是一些豪富之家,不然坞壁一般是占地不大,且防御工事并不算十分严密的。

不过沔阳萧氏作为汉中世家豪族的代表,由历代萧氏族长所耗尽心力修建的坞壁,自然算得上占地甚广,壁高城坚。

之前糜旸有意对境内地方大族下手的时候,就曾提前派出司闻曹的探子,对境内那些势力较大的世家豪强详细探查过。

对于萧族坞壁的规模他心中是有数的。

可也就是知道这萧氏坞壁的规模,他心中才最后下令决心,要对那些为非作歹的地方豪强下手。

数十年间萧氏一个家族就将他家的坞壁扩建到这样的规模,要是再给他或者其他世家豪族一段时间呢?

想来历史上那影响甚大的宗主督护制便会应时而生吧。

糜旸对待境内的那些为非作歹的世家豪族,内心中是将他们当做战场上的敌人看待的。

所以在知道萧氏家族坞壁的规模后,他便以在中秋节同赏阅兵大典的双重名义,将境内有数的世家豪族的领头羊都聚到南郑一网打尽。

这一点是他要清除境内所有坞壁的必要准备。

在当世族长是每个家族的主心骨,他们的威望经过数百年的流传,早已深入每个族人的心中。

他们等于是每支家族私兵心中的精神领袖。

而只要在糜旸派兵攻打那些大家族坞壁的时候,族长不在坞壁当中。

那么无论一支家族的私兵数量有多少,平时的训练有多频繁,他们的战斗力与军心顷刻间就会下降到极点。

正如现在坞壁中的一众萧氏族人所表现的那般。

面对突然出现的数千精锐甲士,由于萧普现在不在坞壁中,纵算萧氏家族中的大多数人此刻都在坞壁中,但他们全都显得十分慌乱与惊恐。

他们如此慌乱与惊恐的原因还有一个,那便是之前萧普为彻底将沔阳县变为自己的私产,他借着与沔阳县令串通的机会,将沔阳县的县兵大多替换为萧氏族兵。

这就说明目前萧氏坞壁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萧普不在无人主持大局,就是坞壁内的防守兵力也远远不够。

毕竟在今日张嶷率军来到萧氏坞壁外之前,包括萧普自己在内的一众萧氏族人,都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的坞壁真的会遭受攻击。

沔阳萧氏,在地方上称王称霸太久了。

在这两点足以让人奔溃的现实因素之下,坞壁内为数不多的那部分萧氏族兵的军心早已经溃散。

得幸亏坞壁内还有一些萧氏族老在,否则萧氏的坞壁可能就不攻自破了。

不过尽管一些萧氏族老凭借几个人联和起来的威望,可以勉强暂时弹压住坞壁内的恐慌情绪,但他们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乎他们在张嶷的大军还未围城的时候,便马上派出一些族人前去沔阳县中,将他们的大部分族兵给调回来。

到这一刻,他们在认出坞壁外那数千大军皆是梁州正军的情况下,也知道这支大军肯定是糜旸派来清理他们的。

在这种情况下,萧普遭遇不测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

现在他们所能依仗的,只有沔阳县内那数千族兵了。

只要那数千族兵能及时回援,那么他们家族就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那几位萧氏族老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经被张嶷所料到。

不然他不会提前派出石苞率领一支精兵,埋伏在沔阳县与萧氏坞壁的必经之路上。

而张嶷能提前预料到这一点,倒不是他有多如何神机妙算,乃是他的身边跟随着一位与萧普同样出身的族长。

这位族长便是当日在高台上,愿意臣服糜旸的官吏之一,名为于林。

于林的家族也是沔阳县的一个地方豪族,只是相比于萧氏家族,于氏无论是权势还是地位都有着差距。

尽管权势与地位有差,但他们毕竟是同类。

同类之间,是最为了解彼此的。

张嶷在率军来到萧氏坞壁外上百步后,有着丰富战阵经验的他,很快就通过萧氏坞壁的城墙上一些萧氏族兵的反应,察觉到现在萧氏坞壁人心不稳的这个事实。

在察觉到这一点后,张嶷本来想抓住时机马上发起进攻,但他的举动却比于林所劝阻。

于林在来到张嶷身边对着他一拜言道:“臣知道萧氏坞壁之内有条地道,可直接通往坞壁之外。

那条地道是上代萧氏族长以防不测,想留有一条后路而修建的。

现在贼坞内人心不稳,那条地道想来防御空虚。

校尉不如派遣一支精兵由那条地道潜入坞壁之中,如此可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拿下贼子坞壁。”

张嶷在听完于林的话语后,脸上流露大喜之色。

牧伯果然说的没错,将于林派在军中果然有奇用。

敌人之间不一定了解彼此,但昔日的同党之间,肯定对彼此都了解甚深。

张嶷也不怎么担心于林会拿谎话欺瞒他,因为于林现在的命,可就拽在他手里。

看着天上的夜色渐渐变暗,张嶷的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他马上召来一位司马,让他在军中挑选数百夜盲症并不严重的士卒。

然后等天色完全暗下来后,让他率领那数百精兵跟随于林从他口中的那道地道,潜入萧氏坞壁中。

不过在嘱咐完这一点后,张嶷又特意叮嘱这位司马,要让于林时刻处在他的兵刃可及范围内。

尽管于林欺骗他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随着时间渐渐过去,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

当漆黑完全覆盖沔阳县的天空之时,萧氏坞壁的一处大院内却是灯火通明。

这处是萧氏的祠堂。

这时几位萧氏族老围坐着正在商讨着对策。

他们白天派出联系援军的族人已经走了两个时辰,按时间推算,急速行军之下,那数千族兵应该返回了就是。

可现在据城壁上的族人所禀告,坞壁外除了那数千梁军所打的火把之外,并没发现沔阳县的方向有着火光浮现。

夜间赶路必须打火把,沔阳县无火光浮现就代表着并没有援军朝着这处赶来。

这个事实让这几位萧氏族老忧心不已。

事出反常必有妖,特别是在现在萧氏面临着大难的时候。

但如今坞壁之外早已经被梁军围的水泄不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苦苦等待而已。

一位白发苍苍的族老来到院落中,抬头望着漆黑的天空。

十数年前,他乃是沔阳县的三老之一。

在担任三老的十数年之间,他用他的权力为他的家族谋取了十分多的利益,不然萧氏家族也没法发展到现今这一步。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做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但只要是为了家族,他对他过往所做的一切从未感到后悔过。

可是在今日萧氏面临大难的时候,第一次在他的心中浮现了一丝后悔的情绪。

或许这一天他心中早有预料,但当这一天到来时,他的内心却无法平静。

看着头上那片漆黑如墨的天空,他不禁暗暗想道:

今夜的天色如此黑暗,是不是就代表着他萧氏家族接下来的命运呢?

就在这位萧氏族老内心中为此深深担忧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院落之外,突地响起一阵阵的喊杀声。

那喊杀声由远及近,由小变大,正在快速的朝着此处前进。

这突然发生的一幕不止吓坏了这位族老,连带其他正在商量对策的萧氏族老,也因为这阵阵令人生惧的喊杀声,而变得不知所措起来。

几位萧氏族老瞬间一同聚拢在空地上,用恐惧的眼神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

他们的心中齐齐浮现起一个,犹如天塌地陷般的猜想——梁军攻进来了。

就在他们心中因为这个猜想而越来越恐惧的时候,他们眼前紧闭的那扇大门,不久后就被浑身带血,手持火把的一些梁军粗暴的撞开。

而在那扇大门被撞开后,那位被张嶷委派任务的司马,便带着于林一起冲进了这处院落中。

不一会儿,不大的院落内就被上百手持利刃的梁军所团团包围。

上百把利刃在火把的照耀下,闪烁着妖异的火光,而这妖异的火光,正宣告着沔阳萧氏的最后结局。

于林在看到被团团包围的那几位萧氏族老后,他立马指着他们对梁军司马言道:

“那几位便是逆贼萧普的长辈,若将他们一并擒下,沔阳萧氏就再无翻身之日。”

当于林出来指认那几位萧氏族老的时候,他的相貌也正好被那几位萧氏族老看清。

看到于林的那一刻,这几位历经沧桑的萧氏族老,哪里还猜不出梁军是如何轻易攻进他们的坞壁中的。

一种被背叛的愤怒,马上浮现在这几位萧氏族老的心头。

其中一位萧氏族老指着于林的鼻子怒骂道:“我萧氏与于氏世代联姻,互相通好,你是我族长的亲朋好友呀!

没想到你竟然是如此狼心狗肺之人,你就不怕其他氏族对伱于林群起而攻之吗!”

将死之人的辱骂是毫无顾忌的。

面对这位萧氏族老的辱骂,于林的脸上浮现一开始先浮现一些惭愧之色,他的眼神有些躲闪,但很快他脸上的惭愧之色便尽皆散去。

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为梁州牧办事,何错之有!

反正现在已然不能回头,那就继续一条道走到底。

梁军司马可不想管世家豪族之间那些讲不清的事,他看着身前的那几位萧氏族老,他冷冷地从口中吐出一个字:

“杀!”

当这个字传进在场上百梁军的耳中后,片刻后便有一些梁军手持利刃朝着那几位萧氏族老冲去。

不久后院落中就有几声凄惨的声音响起。

在处决那几位萧氏族老之后,梁军司马看着眼前的萧氏宗祠。

他从一名下属的手中接过火把,然后很果断的将火把投入满是木质的萧氏祠堂中。

在梁军司马的动作之下,很多梁军也纷纷将手中的火把投入身前的萧氏祠堂中。

漫天的火光顷刻间充满了整座萧氏祠堂,那通红的火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发明亮。

萧氏祠堂内不断腾跃的大火,似要烧尽隐藏在幽深祠堂内的一切罪恶一般。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这名梁军司马的目光变得愈发坚定。

自此以后,天下间再无作恶多端的沔阳萧氏。

自此以后,梁州再也没有可以违抗政令的地方豪族。

当张嶷领军攻破萧氏坞壁的时候,同样的一幕正陆续地发生在梁州的各地。

越来越多的地方豪族坞壁被梁军攻破,越来越多的地方豪族被梁军尽皆消灭。

整个梁州正在糜旸的铁血手腕之下,发生着一场影响深远的大地震。

而这场大地震的余波,也以极快的速度朝着梁州四周散播开去。

可是最早受到这场余波影响的不是成都,而是就离梁州不远处的关中。

一封名为“梁州大变”的机密情报,很快的就送到了曹魏大将曹真手中。

(本章完)

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506章 敬告太庙 北伐檄文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订阅,求票!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长制出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319章 商议弃宛 宗亲献策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432章 姜维去处 兵分三路请假一日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猪曹爽 许昌告急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46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33章 谁敢杀我?第16章 幼时情谊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355章 深明大义 提出交易第496章 心有牵绊 自为猛虎第446章 攻守易势 慈不掌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221章 丕鹅丕鹅 益北云动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563章 孙大知兵 姜大运输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348章 精兵强将 共震异心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301章 遥望北方 一刀断生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会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82章 沙兄,你终于来了(四更求追读)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场第86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读!)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敌骑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七百五十四章 颇有锋芒 子瑜盗书第25章 于禁跪伏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预感第134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308章 携子前往 兄弟相见第307章 云长晕厥 玄德得讯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458章 怒掀帅案 再渡汉水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厌诈第381章 通敌卖国 成都沸腾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第199章 申氏末日 关门打狗第297章 龙驹腾凌 骠骑煊赫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332章 贤妻在内 邺城铁贩第540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第486章 诸葛回军 心有灵犀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200章 张嶷设计 申仪炸了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七百三十四章 铁索横江 再战公安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
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506章 敬告太庙 北伐檄文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订阅,求票!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长制出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319章 商议弃宛 宗亲献策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432章 姜维去处 兵分三路请假一日第29章 勾魂使者来了(求月票,求追读)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猪曹爽 许昌告急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46章 防备江东 提议封王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33章 谁敢杀我?第16章 幼时情谊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63章 忠义贯金石,赵子龙(追读呀,票票呀第355章 深明大义 提出交易第496章 心有牵绊 自为猛虎第446章 攻守易势 慈不掌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221章 丕鹅丕鹅 益北云动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563章 孙大知兵 姜大运输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348章 精兵强将 共震异心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375章 曹魏庭柱 梁可征否第301章 遥望北方 一刀断生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国家 壮哉仲容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会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82章 沙兄,你终于来了(四更求追读)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场第86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读!)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敌骑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七百五十四章 颇有锋芒 子瑜盗书第25章 于禁跪伏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预感第134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308章 携子前往 兄弟相见第307章 云长晕厥 玄德得讯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458章 怒掀帅案 再渡汉水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厌诈第381章 通敌卖国 成都沸腾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第199章 申氏末日 关门打狗第297章 龙驹腾凌 骠骑煊赫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332章 贤妻在内 邺城铁贩第540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第486章 诸葛回军 心有灵犀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200章 张嶷设计 申仪炸了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七百三十四章 铁索横江 再战公安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