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

在许慈的高喊之下,登时就有许多礼官在侧,亲自引领着众多汉臣朝着上方的高台一步步走去。

纵使今日汇聚的汉臣再多,可诸葛亮所主导修建的高台足有十数丈。

在绵长的两侧台阶上,皆东西相对放置着一块由蜀锦制成的软座。

蜀锦在当世本就以色彩斑斓著称,而当色彩斑斓的蜀锦遇上摇晃的火光时,两相交映之下,竟让整座高台的台阶于黑夜中散出着一种奇异的色彩。

又让人惊奇,又让人觉得无比赏心悦目。

当然有这种感觉的,大多还是那些刚刚从曹魏归附归来的臣子。

满宠、蒋济等人,看着周围按层级排列的熠熠生辉的蜀锦软座,他们的眼中都流出了不可思议的眼神。

自汉灵帝以来,天下遭受战乱已有数十年。

一旦产生大规模的战乱,那么最先受到冲击的定然是货币体系。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就不用说近年了,早在数十年前的董卓当政时期,以五铢币为核心的汉室货币体系就已经彻底崩塌了。

而这一点,这数十年来都未曾改变过。

尽管说来有些天方夜谭,可事实就是,哪怕这数十年来刘备、曹操、孙权三位英主都曾想着建立起新的货币体系,可以物换物,还是当今社会交易的主流手段。

或许季汉的直百钱,孙吴的大泉五千在后世都有着不少人诟病,可说归说,好歹季汉与孙吴也一直想着改革货币体系。

曹魏倒好,立国后直接照搬本就被董卓祸乱的不成样子的五铢钱体系,然后后来一直没根据时局修改过。

这不是说明曹魏境内的货币经济搞得有多好,这恰恰证明曹魏的货币经济比另外两家更是一笔糊涂帐。

糊涂到满朝公卿都不想再去搭理了。

这一点身为曹魏旧臣的满宠与蒋济等人心中最有体会。

说来惭愧,由于曹魏官方在货币经济方面的不作为,导致以物易物的情况在曹魏境内最普遍。

说来更惭愧的是,曹魏境内被视为物品硬通货的不是本国的产物,恰恰是那质地绝佳的蜀锦.

对于满宠、蒋济等人来说,他们印象中蜀锦是等同于黄金的存在,是十分宝贵的。

他们获得蜀锦的一大渠道,就是通过皇室的赏赐,而僧多粥少,纵使曹丕再大方,一次赏赐给每位大臣的蜀锦也断然不会太多。

最多十数匹而已,就这数量还足够让任何一位大臣感激涕零了。

所以他们在看到大汉这“豪富”的一幕后,由于巨大反差而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蜀锦是可以用来这么“浪费”的吗?

而且观这高台的高度,要想在高台上下都铺满用蜀锦制作的软座,那得耗费多少蜀锦呀!

只是满宠、蒋济等人不知道的是,对于大汉的臣子来说,蜀锦这种对他们来说异常珍贵的物品,却实在算不上太珍贵。

自从拿下益州后,刘备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拿蜀锦赏赐赏赐有功之臣了。

例如刚刚拿下益州时,刘备大笔一挥,豪横的给诸葛亮、关羽等人赏赐了上千匹蜀锦。

而得到数百匹蜀锦赏赐的臣子,更是有数十位之多.

以大汉的实际情况来说,在满宠与蒋济等人看来过于“豪奢”的一幕,其实真的算不上什么。

倒是性格机敏的蒋济,在震惊之后,心中又渐渐浮现出了一个想法。

大汉论经济体量肯定是比不上曹魏的,就算是收复关中后,短时间在这方面也难以超越曹魏。

而以蒋济对刘备、诸葛亮的了解,他认为这二位君臣皆不是太重视奢华的人。

那么他们能用蜀锦铺满整座高台,就说明蜀锦在大汉境内的产量,绝不是如传言中所说的那般甚为稀少。

蜀锦产量多,这可以让大汉的经济一直保持在稳定的局面。

这点是曹魏绝难比拟的。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有利用的机会呢?

想到这一点的蒋济,暂时将心中的这个想法深藏起来,他想着等今日宴会结束后,就像糜旸提一提这件事。

在众礼官的引导下,陆续登上台阶的汉臣,纷纷按自己的身份地位高低,相应走向属于自己的锦座坐下。

身份地位越高,他的座位离高台之上就越近。

走向属于自己的锦座时,也许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不高,自己的坐席离得高台之上较远。

可今日能在高台上下有一坐席,本就是一可载入史册的荣誉,所以在入座后,每位汉臣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随着糜旸、诸葛亮、张飞三位汉臣中的执牛耳者不断上前,跟在他们身后的汉臣,却在一步步减少着。

而随着不断上前,糜旸在见到脚下只有两层台阶时,未曾关注身后的他,本以为是时候到他入座了。

可没想到的是,他身旁的礼官并未作出这番引导。

难道是礼官忘记了?

但这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似乎是早早预料到糜旸会有这番疑虑,故而他身旁的礼官适时躬身小声解释道:

“陛下特诏,大将军、丞相、车骑将军不属凡臣,当与天子同台。”

听到是刘备的早有安排后,糜旸也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继续迈步朝着台上走去。

两层的台阶片刻之间便可登上,待糜旸与诸葛亮、张飞三人来到宽阔的高台上后,礼官才分别将他们引向了离台上正中的御座最近的三处坐席处。

待糜旸等人刚刚入座之后,高台上的礼官立刻来到高台边对着下方作出了手势。

见到这个手势后,高台下的礼乐声陡然一变。

若说方才的礼乐是以欢快为主的话,那么现在的礼乐声,则是以庄重为主。

在响彻长陵的庄重礼乐声下,身穿帝王常服,头戴刘氏冠的刘备在高台上下数万人的注视下缓缓朝着高台走来。

对于今日,刘备是很看重的。

由于心中的看重,他今日不仅将刘禅带来了长陵,还将他的另外三个儿子,刘封、刘永、刘理也都带在了身边。

一位帝王,四位皇子的出现,也立刻将高台上下的庄重气氛推到最高。

于刘备走到高台下的那一刻,高台上下百位汉臣在礼官的指引下齐刷刷起身对着下方的刘备深深一拜。

在参拜刘备的同时,一阵响亮的呼声也响彻在长陵内外:

“陛下!”

在这阵响亮的呼声响起后,一阵更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在辽阔的长陵内外炸响:

“万岁!”

这一阵响声,是由今夜守卫在长陵内外的数万汉军口中而发出。

待这一阵高喊声停下后,新的一阵高喊声犹如东流的大江般,奔涌而至。

数万位血气壮士的高声呐喊,就犹如冬日里的滚滚玄雷,足以震的忠于汉室的人心神亢奋,亦足以震的那些敌人的细作心神胆颤。

一阵又一阵的高喊声,于长陵内外绵延不绝,而在这绵延不绝的高喊声中,刘备带着身后的四位皇子,一步步地朝着高台上走去。

每接近高台顶部一分,特别是随着高台上糜旸三人的身影被刘备愈发的看清楚,刘备脸上的笑意就越多上一分。

由于诸位汉臣都低着头迎接着刘备的到来,他们并未注视到,刘备身后四位皇子怀中捧着的物件。

那物件不是其他,正是关羽、糜竺、孙干等人的牌位。犹记得当年在新野城外,亦是这么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

他领着他的一众手足,围坐在新野城外的一处篝火旁,互相依偎着。

新野是座小城,无法与长安相比。

那处篝火更是几人亲手仓促构造的,也不能他眼中的这座高台相比。

可刘备却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因为他觉得那天晚上的火,是他一生中以来感觉到最为温暖的。

也因为在那天晚上,畅谈大笑的他们,曾于皎皎月光下许下的一个诺言。

有些人虽然已经不在,可诺言又怎么可以忘记呢?

我这就带你们一起赴会!

刘备的脚步很快,快到让旁人一点都不觉得他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

十数丈的高度,在刘备矫健的步伐之下,没有用多少时间就已然全部越过。

当刘备踏上台顶之后,在礼官的指引下,长陵内外那惊得乌云退散的高喊声才渐渐停息,俯身的百位汉臣也才渐渐抬起头来。

这一刻刘备带领着他的皇子们,转身正对着下方的诸位汉臣。

而百位汉臣一抬起头,借助着明亮的火光,他们中的不少人,一眼就看到了刘禅等几位皇子怀中捧着的灵牌。

离得稍远的汉臣,可能看不清灵牌上的名字,可数位皇子的这一举动,就足以让他们感到十足的震惊。

他们怀中的牌位属于何人,是何人能在这元旦之日,让天潢贵胄亲捧牌位,奉上高台?

而离得近的汉臣,却是能一眼看清灵牌上的字。

关羽、糜竺、孙干、简雍.

在意识到是这几人得到这样的死后尊荣后,他们的心中迸发出了不一样的情绪。

张飞、赵云、诸葛亮、糜旸等人的眼眶慢慢变得湿润,他们的心中翻滚着浓烈的思念与感激之情。

可还是有一些如许慈这般的汉臣,觉得刘备此举不妥,实在有违礼法。

特别是作为太常的许慈,当第一眼看到灵牌上的名字后,正在抚须的许慈惊得差点没将胡须给扯下来。

第一时间,许慈就想出声规劝刘备。

若单单只有关羽倒也罢了,他刚刚被追封为王,稍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可糜竺、孙干、简雍等人生前的官位,最多不过才九卿,孙干与简雍甚至还未步入九卿的层级。

这样身份的臣子,怎能担得起皇子亲捧灵位的殊荣呢?

亲捧灵位,与亲扶灵柩并无区别。

可还等许慈说出第一句话,刘备便从刘禅的怀中亲手接过关羽的灵位,然后对着下方的诸位汉臣高声说道:

“朕知道,卿等有许多人都在好奇,大汉的皇子手中捧得的是何人灵牌。”

“朕这就告诉卿等,他们手中所捧的,正是云长、子仲,公祐,宪和等人的灵牌!”

借助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加上刘备的声音中气十足,他的话能轻易的被下方许多汉臣所听到。

就算有的大臣因实在离的太远听不清刘备的话,也会有礼官在一旁层层传递,保证刘备的话传入每位汉臣的耳中。

当听到那几位灵牌属于何人后,许多汉臣的脸上流露出震惊的神色。

竟然是这几人的?

刘备早就预料到,许多汉臣会有这样的反应。

只是他们不应该获得这番殊荣吗?

“昔文王歌德,武王歌兴。夫命世之主,树身行道,非唯一时,亦由开基植绪,光于来世者也。

自我中汉之末,王纲弃柄,雄豪并起,役殷难结,生人涂地。

于是我感而虑之,初自燕、徐,历行征讨。

自时,彼等已相随也。

今汉室信义著于四海,威风肃震万里,可称复兴也!

昔我与彼等兵刃同当,今自当尊荣同享!

况奸凶怼险,天征未加,犹孟律之翔师,复须战于鸣条也。

天禄有常,志于一统,欲偿此志,惟贤惟德。

何谓贤德?

今日诸皇子所为者,是也!”

刘备将他的心中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而在听完刘备的想法后,大臣心中存在的疑虑尽数消散。

因为刘备在他的话语中,很清晰地讲述了,他今日之所以要给关羽、糜竺等人这般殊荣,是因为他们过往的付出。

另外他是要用行动告诉天下人,今汉是看重忠臣良臣的。

只要是大汉的忠良之辈,那么大汉就会尽可能给他尊荣。

这便是刘备认为的贤德的重要体现。

刘备也认为唯有做到这一点,大汉在将来才能一统天下。

另外刘备还隐晦的表达了一件事:

以为今日的大宴,是为了他刘备一人歌功颂德才开的吗?

歌功颂德是不错,但绝不是为了他一人。

今日歌功颂德的对象,应当是那些曾为大汉的复兴效力过的人。

刘备绝对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骠骑将军!”

还未等自己回到御座上,刘备就迫不及待的呼唤起马超。

而在听到刘备突然呼喊自己后,马超的第一反应是呆愣。

他听懂了方才刘备话语中的深意,但他没想到刘备会第一个想起他。

可马超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在微微的一愣后,马超连忙从一侧走出对着刘备一拜:

“臣在!”

看着马超那雄伟的身形,刘备的眼神是复杂的,正如他对马超的看法。

可不管之前的看法如何,近年来马超为大汉的付出,足以让他做出今日的举动。

“骠骑雄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凉陇。宗计于朝,出则效死,退则安坐。先守阴平,后复潼关,志壮气刚,忠勇双全!

今加骠骑将军三千户食邑,另可恩泽一马氏子为后嗣,承继香火!”

当刘备的传遍整座高台上下后,整座高台几乎是浮现起了一片惊呼。

都猜出今晚刘备要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刘备竟然一上来就开大呀!

不先喝点酒润一下的吗?

第471章 群臣拜服 刘封怒视第598章 心怀死志 壮哉杨公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386章 攻击开始 天子离座第613章 最后一步 张郃诡计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446章 攻守易势 慈不掌兵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32章 小心有诈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214章 征南三问 针尖麦芒第412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463章 空城计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83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199章 申氏末日 关门打狗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443章 似若无敌 魏军大败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598章 心怀死志 壮哉杨公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第668章 五美诸葛 重启相国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9章 糜旸到了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357章 法邈担忧 梁州司闻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366章 何为冠军 虎吞敌人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53章 刘备应约 二王相会章推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571章 荡涤污秽 只争朝夕第147章 高台受赏 升阶封拜(5000字)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486章 诸葛回军 心有灵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读,求票)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631章 猎虎为食 三方奔逐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第668章 五美诸葛 重启相国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抬头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400章 刘晔献计 备兵十万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470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188章 蜀中双英 西城会面第402章 内抚生民 外讨不臣第369章 人生抉择 喊杀震天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122章 再杀周泰 吴军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91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第391章 风雨将来 阵阵悲泣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袭博望 公安调兵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51章 万岁!万岁!(4000字,求追读,求票第531章 明光熠熠 汉胡重沓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
第471章 群臣拜服 刘封怒视第598章 心怀死志 壮哉杨公第667章 兵刃同当 尊荣同享第386章 攻击开始 天子离座第613章 最后一步 张郃诡计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238章 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446章 攻守易势 慈不掌兵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32章 小心有诈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214章 征南三问 针尖麦芒第412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463章 空城计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83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199章 申氏末日 关门打狗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443章 似若无敌 魏军大败第4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598章 心怀死志 壮哉杨公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第668章 五美诸葛 重启相国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9章 糜旸到了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357章 法邈担忧 梁州司闻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366章 何为冠军 虎吞敌人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53章 刘备应约 二王相会章推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571章 荡涤污秽 只争朝夕第147章 高台受赏 升阶封拜(5000字)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380章 谯瑜毒计 糜旸劫难第486章 诸葛回军 心有灵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读,求票)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631章 猎虎为食 三方奔逐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第668章 五美诸葛 重启相国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444章 英雄气短 郭淮到来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抬头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400章 刘晔献计 备兵十万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470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188章 蜀中双英 西城会面第402章 内抚生民 外讨不臣第369章 人生抉择 喊杀震天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122章 再杀周泰 吴军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91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第391章 风雨将来 阵阵悲泣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袭博望 公安调兵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582章 势在必行 畅想成真第51章 万岁!万岁!(4000字,求追读,求票第531章 明光熠熠 汉胡重沓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