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

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

当上千声虎贲在殿外齐齐回应刘备的声音传入大殿中后,大殿中的益州大臣瞬间吓得面无血色。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这一句话在场的大多数大臣是听过的。

纵算是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大臣,当年他们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那一年刘备的白发还未如此繁盛,就在那一年,许多益州世家倒在了刘备的君王之怒下。

当年那血腥的一幕,哪怕是时至今日,依然还有许多大臣觉得历历在目。

因此现在尽管刘备相比往年显得更加苍老,但当他手举长剑高喊出“虎贲”二字的时候,大殿中的许多益州大臣都下意识忽略了刘备头上的白发。

他们心中都浮现出一种恐惧到极点的寒意。

天子虽老,却尚能拔剑矣。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更多的益州大臣跪伏在地。

他们纷纷哭嚎着请求刘备明察。

只是纵使大殿中哭喊的益州大臣再多,这并不会延缓大殿外的虎贲的行动。

上千虎贲在这一刻只会听从刘备的召唤。

就在上千虎贲发出回应的片刻后,一队队手持利刃,身披精甲的虎贲在糜威的带领下,径直的冲入大殿中。

不一会儿,整座明德殿就被明晃晃、冷冽的刀光所包围。

而当这一幕发生后,整座大殿内的哭喊声,求饶声更是越发响亮。

那阵阵腾空而起的响亮的哭喊求饶声,似乎就要将明德殿的顶盖给掀翻了一般。

看着那些刚才还满嘴国家大义的益州大臣,现在却纷纷如一条条咬人的恶犬一般,在遇到危险时向他摇尾企饶,刘备心中的怒意就愈发浓郁。

这就是他大汉的“众正”!

刘备不理解,他当年就已经给过他们一次机会了,但他们为何还不珍惜。

刘备更加不理解,为什么地位,荣誉、金银他从来不曾吝啬给过他们,但他们为何还不满足。

刘备之所以会召开这场大朝会,他便是意识到,最近大汉发生中的风波既是针对糜旸,也是许多益州大臣休养生息数年后,对他的统治发起的一种另类挑战。

所以其实早在这场大朝会正式召开之前,刘备就有想过要拔剑威慑彼等。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些益州世家已经糜烂到这种程度。

糜烂到没办法再对他们报有任何期望的地步。

既然如此,刘备也不是个会犹豫的人。

刘备看着跪地的许多益州大臣,他看向糜威朗声下令道:

“凡籍贯属于益州本地的大臣,尽皆带走下狱待审。”

虽然刚才糜竺只是念了谯瑜的罪证,还有许多益州大臣的罪证未曾明示,也未经过审核。

但是看众多益州大臣这副恐慌无比的表现,就可见大多数益州大臣多数都是心中有鬼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为以防万一,只能将所有的益州大臣都暂行关押。

等后续廷尉审核完所有的罪证,再将一个个益州大臣定罪,到时候若真有无辜被关押的益州大臣,再行释放就是。

况且就算没有其他的罪证,益州世家讲究一个世代联姻,同气连枝。

在掌握着巴西谯氏谋逆铁证的情况下,还怕审讯之下得不出其他益州世家的罪证吗?

而当刘备的这声命令出来后,离的刘备近些的益州大臣在听到这个命令后,马上吓得想要一步步膝行至刘备身前求饶。

只是面对这些胆大包天的益州大臣,糜威可不会有丝毫客气。

糜旸虽不是他的胞弟,但糜家二代就剩糜威与糜旸二人。

再加上糜竺与糜芳感情极好,所以糜威对糜旸是当做胞弟一般疼爱的。

过去的时日中,这些益州大臣百般诋毁糜旸,早已经让糜威的肚子里憋满了愤怒。

现在见整治这些益州世家的时机已到,糜威又岂会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呢?

于是在看到那些益州大臣的动作后,糜威马上指挥一部分虎贲上前将那些益州大臣率先带走。

在虎贲上前带走那些益州大臣的时候,还有几位益州大臣认不清局势想着反抗。

面对这些脑子有坑的益州大臣,糜威可丝毫没有惯着他们毛病的习惯。

在糜威的暗示之下,负责押走那几位益州大臣的虎贲马上举起刀鞘,狠狠敲击了几下他们的背部。

在剧烈的疼痛之下,那几位益州大臣终于放弃了挣扎,乖乖的任由身后的虎贲将他们带走。

只是大殿中不仅这几位益州大臣有反抗的迹象,还有许多益州大臣还觉得自己乃是豪门冠族出身,又身居清贵高位,所以面对上前将他们带走的虎贲表示的极不配合。

世家子弟,岂可辱于伧徒之手?

可是在看到这个现象后,还未等糜威发令,刘备就脸色变冷,对着大殿中的众多虎贲厉声下令道:

“尽皆待死之辈,何疑之有?

若敢有反抗者,就地斩杀!”

当刘备的这个命令被众多虎贲听到后,虎贲们精神齐齐一震,他们手上的动作瞬间变得粗鲁起来。

甚至有许多虎贲已经不再是用刀鞘对着那些益州大臣,而是用刀刃。

而众多益州大臣在听到这句话后,全身的精气神被瞬间抽走。

一位位益州大臣犹如死狗一般瘫倒在地,任由虎贲将他们一一从大殿的地上拖走。

在格杀勿论的威慑之下,虎贲们将众多益州大臣拖出大殿的进度大大加快。

不久之后大殿之中瞬间变得空荡起来,大殿中原本响亮嘈杂,令人生厌的哭喊求饶声,也顷刻间消失不见。

只是目前在大殿之中,还有一位益州大臣迟迟未被拖走,那人便是谯瑜。

谯瑜之所以未被虎贲们拖出大殿,不是因为虎贲们没看到他。

只是因为目前在众多益州大臣中,他是唯一一位被明证有谋逆之心的。

其他益州大臣还需要被拖走下狱待审,谯瑜是不需要这个步骤的。

等待他的不是审判,而是论罪。

当其他的益州大臣都被拖走之后,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谯瑜的身上,就连刘备也是如此。

看着心如死灰的谯瑜,刘备的脸上很明显的流露出厌恶之色。

刘备本想直接下达对谯瑜灭族的诏令,但他的这个想法却被诸葛亮所阻止。

诸葛亮上前对刘备建言道:“陛下,灭一易,灭众难。”

当听到诸葛亮的这番建言后,刘备马上就反应过来诸葛亮说的是什么意思。

要想凭现在的罪证将巴西谯氏灭族是完全足够的,只是刘备与诸葛亮苦心谋划这一场大朝会,要的不是单单针对一个家族。

他们君臣二人要的是,借助这场大朝会让整个益州世家遭受到一场重创。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不能暂时对巴西谯氏进行灭族。

因为尽管糜竺带来的箱子中有着许多益州世家的罪证,但是那些罪证还未经历过系统的整理。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并不知道有哪些益州世家被掌握了罪证。

也不清楚那些被掌握了罪证的益州世家,他们犯下的罪是否能够将他们打的一蹶不振。

所以暂时谯瑜不能被灭族,只要刘备一日不下达对巴西谯瑜灭族的命令,那么谯瑜的心中就还会抱着期望。

有着期望,诸葛亮接下来才能借助巴西谯氏这个点,再辅助糜竺带来的那些罪证,从而将整个益州世家的势力一步步瓦解。

在明白了诸葛亮话语中的含义之后,刘备马上就改变了主意。

刘备在众臣面前下令道:“谯瑜谋逆,下狱待斩。”

说完这个命令后,刘备接着又下令道:“令虎贲上谯府捉拿一干谯氏族人,皆下狱待审。”

瘫倒在地的谯瑜知道自己已经难逃一死,所以他在听到刘备的第一个命令时,他并没有什么反应。

可是当他听到刘备想要对谯氏整族下手后,他的脸上立即就浮现了恐慌之色。

他情急之下就想向刘备求情,可是还不等他求情的话语说出口,他就已经被身后的虎贲给硬生生拖拽出大殿之外。

而糜威在得到刘备的命令后,马上带领着一批虎贲从大殿跑出,朝着宫门外快速赶去。

等到暂时处理完益州大臣的事情后,刘备便手持长剑一步步走到刘巴的身前。

若说益州大臣的谋逆之举让刘备感到愤怒的话,那么刘巴与他们同流合污的举动,却让刘备感到有些痛心了。

刘备知道刘巴一直不是真正忠心于他。

只是他自认为他对刘巴也算信重,并且充分地给予了刘巴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不明白为何刘巴会执迷不悔。

今日若不是有着刘巴的相助,益州世家一开始是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的。

而刘巴在见刘备举剑来到他身前后,他的脸上很快浮现了畏惧之色。

只是性格清高的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当他当日做出那个选择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失败之后会是怎样的下场。

大不了一死而已。

为了心中的信念而死,刘巴觉得无愧。

刘备在来到刘巴身前后,他压抑着怒意问刘巴道:“朕欲定天下,而子初专乱之。今日行事,令朕痛心,岂乃人臣之分邪?”

大殿中的众臣都从刘备的话语中听出了,愤怒与伤心的情绪。

诸葛亮看着刘备与刘巴二人,不由得在心中叹了口气。

他劝过刘巴了。

而面对刘备的指责,刘巴只是开口言道:“顺君小忠,护国大忠,外戚专政,取祸之道,臣今日所为皆是出于一片公心。”

可刘巴不说这番话还好,一说这番话刘备心中的怒意更甚。

“外戚专政,或为取祸之道,然你不见孝武之卫霍乎!

臣若有二心,虽非外戚亦可乱国,就如今日那些逆臣。

臣若一心为国,纵身为外戚亦可上匡君主,下卫百姓,如今日之卫尉。

一切岂可只因身份,而过于忧虑善忌?

孟德之道朕不是不懂,只是朕不屑为之!

你为汉室宗亲,却不能与朕同道,朕感到很失望。”

在说完这番话后,刘备举起手中长剑,一剑朝着刘巴得头上砍去。

剑动风随,众人皆知刘备乃是剑法大家,在这么近的距离之内,刘备若想取刘巴性命,刘巴是决计躲不开的。

可就在众人以为刘备身前即将血溅五步的时候,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当剑光闪过之后,刘备斩下了的是刘巴头上的冠帽。

当象征官位的冠帽被刘备斩下落地之后,刘巴的长发瞬间披散,整个人显得狼狈至极。

“尚书令刘巴身有旧疾,无法历事,着免去刘巴尚书令一职。”

“从此之后,你就好好待在家中养伱的心病吧。”

刘备的第一句话是说给世人听得,第二句话则是他对刘巴的告诫。

换做曹操或者是孙权,刘巴的行为可能都构的上死罪。

只是刘备不同,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大汉能有如今的国力,刘巴在其中功不可没。

况且刘巴还是汉室宗亲。

所以尽管知道刘巴不是忠心于他,尽管刘巴犯了君臣之间的大忌讳,但刘备最后还是决定饶刘巴一命。

而刘巴见刘备只是将他贬谪,而并未取他性命,他在有些意外的同时,整个人变得失魂落魄起来。

披头散发的刘巴在刘备的宽恕之下,一步步地朝着大殿外走去,很快的他那落寞的身形便消失在大殿中的众人之中。

在刘备处理完刘巴的事后,诸葛亮便对着刘备告退,随后领着众多臣僚也离开了大殿之中。

今日大汉发生这样的惊变,有许多善后收尾的事需要他及时去做。

而等大殿中的人走了差不多之后,糜竺看着脸露笑意缓缓向他走来的刘备,他好似看到了当年他与刘备初见时的场景。

那一年,曹操屠徐,徐州牧陶谦四处求援无人相救。

那一年刘备还是一位小小的国相,可是就是这样的他领着三千士卒不远千里疾驰到徐州,为徐州百姓守护着生命的门户。

当时的他与曹操力量上完全不对等,但他却没有丝毫惧怕,他为的是什么呢?

他当年所为的,便是他今日所正在做的事。

想到此糜竺的脸上也流露出了笑意。

数十年来一切都没变,真好。

但就在刘备即将走到糜竺身前时,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糜竺,在刘备慌乱的眼神中,直直的倒了下去。

“竺愿立誓,日后必倾尽一切匡扶使君。”

这是数十年前一位年轻人在刘备面前许下的誓言。

刘备不曾改变,他亦没有。

(本章完)

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571章 荡涤污秽 只争朝夕第354章 领军抓捕 吴懿惊起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27章 要不弑父了吧第41章 第三条路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64章 公安大拆迁(求追读,求票票)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24章 屠杀?第613章 最后一步 张郃诡计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119章 名将之殇 (十更,求首订)第628章 无一男儿 运动作战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37章 龙战于野 敌血漫漫第210章 天不祚尔 汉统断绝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爷来也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11章 关羽的欣赏与意外第184章 气若游丝 魏王薨逝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计 无名之辈第21章 于将军,你好呀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爷来也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章推第622章 汉帝惊叹 掘其根本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491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第309章 回光返照 人力有尽第333章 随军南下 交换日子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341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629章 何其壮哉 失魂瘫坐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9章 糜旸到了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479章 汉水之誓 主动出击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423章 轻摇令旗 二擒孟获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
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571章 荡涤污秽 只争朝夕第354章 领军抓捕 吴懿惊起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27章 要不弑父了吧第41章 第三条路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64章 公安大拆迁(求追读,求票票)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126章 孙权帅旗 不纳良言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24章 屠杀?第613章 最后一步 张郃诡计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119章 名将之殇 (十更,求首订)第628章 无一男儿 运动作战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37章 龙战于野 敌血漫漫第210章 天不祚尔 汉统断绝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杨仪咆哮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爷来也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347章 权力欲望 无人能免第11章 关羽的欣赏与意外第184章 气若游丝 魏王薨逝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计 无名之辈第21章 于将军,你好呀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爷来也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章推第622章 汉帝惊叹 掘其根本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472章 三方势力 孔明孔明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厕中 反迹无疑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491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第309章 回光返照 人力有尽第333章 随军南下 交换日子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341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629章 何其壮哉 失魂瘫坐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9章 糜旸到了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479章 汉水之誓 主动出击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336章 一胜一败 张温到来第233章 人生赢家 魏帝咆哮第423章 轻摇令旗 二擒孟获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