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

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

在曹丕坐下后,曹丕的脸上流露出询问之色。

“贾公,武德侯如何?”

曹丕口中指的武德侯乃是他的长子曹叡。

听到曹丕问起自己对曹叡的看法,曹丕对面的贾诩摆出一副昏昏沉沉的样子,似乎听不见曹丕的话。

但是曹丕深知贾诩为人,所以他继续开口说道:“当年贾公助朕登上太子宝座,因此朕继位后当即拜贾公为太尉以示酬谢。”

“今贾公若能为大魏定下三代之君,朕保证大魏的后世之君定然会看护贾公后人。”

当听到曹丕做出这等许诺后,贾诩马上睁开浑浊的双眼对曹丕言道:

“武德侯天资聪颖,见识卓远,来日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贾诩的话,让曹丕有些诧异,他没想到曹叡在贾诩的心中评价这么高。

只不过贾诩的才智他深知,对于贾诩的判断他当然是信任的。

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曹丕一时无言。

随后他便让贾诩离去。

而当贾诩起身颤颤巍巍地走到门口时,曹丕的一句话突然传到贾诩的耳边。

“明日朕会让彦龙拟诏,加封平原侯为齐公,拜贾公你为齐公傅。”

曹丕的这句话让贾诩的脚步为之一停。

贾诩虽然已经年老,但在这寂静的大堂之中,曹丕的这句话他听得很是清楚。

但是贾诩仅仅只是迟疑一会,便又重新迈起沉重的步伐向外走去。

贾诩明白曹丕这句话的深意是什么。

这是曹丕对他新的酬谢,同时也是曹丕交给他的一个任务。

或许是连场大败,让这位初登大位的天子意识到什么了吧。

在贾诩走后,曹丕在空无一人的大厅中独自起身,他的神色已然恢复了一片冷漠。

曹丕用手指摩擦着腰间的剑柄,他的佩剑乃是跟随曹操数十年的倚天剑。

倚天剑跟随曹操数十年,在随着曹操地位权势的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这把倚天剑亦渐渐被视为曹操的象征。

在曹操晚年时,他曾有一次在宴席上考教诸子,考试的题目便是根据他的佩剑“倚天”二字,道出己身的志向。

那时各大臣亦在座,而在曹操的诸位儿子中有两人的答案最为让人欣喜。

当时还是魏太子的曹丕的回答是:“长剑耿耿倚天外,愿以方地为车,圆天为盖,持剑讨伐四方。”

纵然当时曹丕的回答已然算得上惊艳,但是文采更胜曹丕一筹的曹植的回答更让人拍案叫绝。

“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

志大四塞,愁不可长。倚天在手,天下皆拜。”

曹丕到现在也依然忘不了当时曹操听到曹植的回答后,他眼神中流露出的满意与赞赏之色。

他知道自己从来就不是,曹操心目最理想的继承人。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他继位后,他一直想通过建立丰功伟业,来证明自己乃是魏武帝的儿子当中最优秀的。

但两场大败无疑让他认清了一些事,同时也让他的心力更加疲惫。

曹丕手指摩擦倚天剑柄的速度越来越快,陷入往日沉思中的曹丕,似乎看到那个伟岸的身影正站在他的面前,对他脸露失望之色。

倚天剑所托非人了吗?

若是曹丕以往出现这种幻觉,他会因为心中对曹操的畏惧而感到惊慌,但是现在已然成为天子的曹丕,心态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对于曹操的敬畏已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那种越发想证明自己的冲动。

在最后曹丕只是坚定地在心中言道:

父亲,宗亲已然不堪大用。

接下来,儿子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大魏带向一个崭新的道路。

现在他曹丕,才是大魏的掌舵人!

在自称帝建国之后,连续遭受两场大败的曹丕,对于张辽的此次出征很是看重。

因为看重,所以曹丕可以毫不犹豫的将三万中军的统领权交到张辽的手中。

因为看重,所以在张辽的出征这日,身为天子的曹丕亲自来到宛城外相送。

在张辽率军离去之前,曹丕多次紧紧握住他的手,还当众赐给张辽御衣,不断地对张辽施加恩宠。

现在的大魏,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纵算无法获得胜利,但只要张辽的援军能从旁策应,让关羽无法拿下樊城,那这样的结果对大魏就还是有利的。

所以现在的曹丕对张辽可谓是有求必应。

而张辽面对着曹丕对他的恩宠,自然也是表现得感激涕零。

毕竟曹操在世时虽然也很看重他的才能,但是从来没对他如此恩宠过。

关于曹丕为何会对他如此恩宠,聪慧的张辽当然也知道,所以曹丕的表现无疑更加加重他对接下来征战旅途的重视。

而当出征的时辰已经到了之后,曹丕才满怀期待的地放着张辽离去。

随着张辽率领着大军离开宛城越来越远,曹丕的目光亦渐渐变得倏忽起来。

若天命在大魏,这一仗还望上天再帮大魏一次吧。

以往一向不信鬼神的曹丕,自篡汉称帝后却变得越加迷信起来。

而当张辽数万的大军的身影在地平线上完全消失后,有几名信使快速的出了宛城朝着益州而去。

数万步军出征不像骑军一样行动迅速,所以当张辽率领着数万曹魏中军南下之时,就有汉军的探子第一时间探得这个消息。

他们然后快速南下,将这个消息禀报给了樊城外的关羽。

而当关羽得知这个消息后,饶是之前取得却月大胜都未曾激动的他,这时却在大帐中激动地一拍手掌。

大事谐矣。

一切都不出他的预料,在数万魏军骑军溃败之外,曹丕一定会再度派出大魏的中坚力量来支援樊城。

而南阳一地的外军已经在之前西城之战中溃败,还未恢复元气。

至于州郡兵、屯田兵若是守城尚可,但要是想靠他们来抵抗目前士气如虹的汉军,那就有些不切实际了。

特曹丕目前能动用的中坚力量,当然只有曹魏一向引以为傲的大魏中军了。

虽然张辽此番带来的曹魏中军从情报中可知,最多不过三万,与整体的曹魏中军的数量差距还甚多,但是这已然让关羽感到兴奋。

只是为何关羽会对张辽率军南下感到兴奋,而不是感到棘手呢?

乃是因为关羽之前的所有举动,为的都是诱引曹魏的中军南下。

而只要是曹魏中军南下了,统兵大将无论是谁,关羽都不会感到棘手。

之前得知曹丕亲自南征的那一刻,关羽就打探到曹丕此番所率领的数万大军,大多都是曹魏中军。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关羽的心中就浮现起一个谋划。

这个谋划便是,他要想尽办法将曹丕所带来的数万曹魏中军吃下。

早在刘备拿下益州的那刻起,整个刘备的集团都在为着北伐做准备。

而在刘备麾下的大将中,每个人关于北伐的战略都有着不同的构思。

有的人说要尽量夺取战略要地,逐步蚕食曹魏的领土。

有的人则是提出应将北伐的主攻方向放在荆州,种种想法不一而足。

但是关羽却有着自己的想法,那便是与其夺地,不如尽可能的杀伤曹魏的有生力量。

因为在关羽看来,曹魏的面积太广大了。

若只是耗尽全部的国力去夺取一两座城池,就算那一两座城池是战略要地,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就拿如今的樊城来说,拿下樊城之后,南阳郡还有大大小小三十多座城池。

樊城的地理位置是很关键。

但之所以樊城能成为抵抗汉军的桥头堡,乃是因为曹魏利用整座南阳郡的国力,以樊城为桥头堡构建起一整道完善的防御体系。

一座樊城不足以抵挡数万汉军的步伐,是这种完善的防御体系,才让数万汉军不敢直接越过樊城深入南阳郡。

拿下樊城固然可以破坏这种防御体系,但是以曹魏的国力,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再选出一座城作为新的“樊城”,然后重新构建起一道完善的防御体系。

甚至以曹魏的国力,他们可以凭空建一座新城出来。

南阳之要在于宛城,而在宛城的前方,有着许多城池,难道要将那一座座城池拔除掉才能打到宛城之下吗?

那样的耗费的粮草、兵力、时间乃是个天文数字,而且最重要的是如南阳这样的郡,曹魏有着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顾想着攻城、占据战略要地是行不通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曹魏威震敌方的外军、中军尽可能的杀伤。

一旦曹魏完全失去这两件威震天下的利器,那么时间一久,北方一定会发生剧变。

到那时候,大汉北伐胜利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这种办法对己方来说不会太过消耗国力,对于敌方来说又能最大程度对他们造成伤害,是以弱胜强的必备战略。

关羽的这种战略构思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乃是他从军多年以来根据经验慢慢形成的。

所以去年襄樊之战时,从兵法上来讲,在襄阳未拿下的情况下,关羽是不应该冒险渡过汉水去攻打樊城的。

因为有着汉水的阻拦,北方的援军无法救援襄阳,关羽可以从容的夺取襄阳。

而若是分兵再去夺取樊城,这样一来关羽的后路有着襄阳存在,无疑是有一定风险的。

许多人都认为关羽是求胜心切,想要曹仁的项上人头,但那样想无疑将关羽这名优秀统帅想的太浅薄。

当时关羽真正的目的,本就是为了围樊打援!

关于这种战略构思,关羽亦曾经与糜旸私下商讨过,而关羽的这种战略无疑与糜旸内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关羽的战略思想用后世的一句话来说便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其中的人,具体指的便是敌人的有生力量。

而且身为穿越者的糜旸还知道,不止自己与关羽有着类似的看法,历史上战术、战略大成后的诸葛亮也是关羽这种战略想法的继承者。

历史上诸葛亮一开始北伐之时,很明显的战略方针便是夺取陇西。

他主要以占据地盘为主,所以他特意趁曹魏在陇西兵力空虚之时出兵北伐。

但是后来在陆续受挫之下,诸葛亮马上就调整相应的战略。

之后他的北伐方向都是往曹魏在雍凉地区的心窝子去,他为的便是主动引诱在长安的曹魏中军与他野战,以便能最大程度消耗曹魏的有生力量。

甚至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连陇西都不去了,直接将大营扎在长安的门口,逼着司马懿出来与他决战。

可以说,季汉要想真正做到打崩曹魏,绝不是要一座座去啃城头,就是要依照关羽与后期诸葛亮的这种战略构思去打。

这样或许数年,乃至十年内不能见到效果,但十数年后,局势很大可能就会被逆转过来。

而正因为关羽与糜旸这对翁婿私下商讨过,所以在关羽出兵后的一段时间内,糜旸那方的举动一直显得有些沉寂。

因为关羽与糜旸二人的谋划便是,要尽一切可能将曹魏的中军吸引到樊城外决战。

相比于武当,樊城外的地形才利于大兵团之间决战。

所以才有关羽对樊城的围而不攻,才有糜旸动用后世记忆让关羽重现却月阵的事情。

一开始关羽与糜旸这对翁婿谋划的便是,要吃下曹魏的那数万中军。

现在见到事态的发展一步步朝着自己与糜旸的设想般发展,关羽当然会感到开心。

在意识到张辽的大军即将在不日到达之后,关羽马上坐下来要写一封信。

他这封信是写给糜旸的,内容就是要求糜旸马上率领大军南下与他汇合。

可能是因为情绪有些激动,所以在写信的时候关羽又捂住了脑袋。

是这段时日以来,折磨关羽的头疼病又犯了。

而这时在大帐中,除去关羽之外,还有一位医者陪侍在关羽身旁。

这位医者名樊阿,乃是当年华夏名医华佗的高徒。

在华佗诸位弟子之中,樊阿擅长针灸之术与外科之术,当年为关羽刮骨疗伤的便是樊阿。

毕竟在三国时期,纵算关羽敢让医者为他刮骨,但有自信动这种外科手术的除了华佗之外,恐怕就只有华佗的一众徒弟了。

当年关羽为了医治箭伤,四处遍访名医,而樊阿那时正在襄樊一带行医,在听到关羽的寻访后,他便主动上门为关羽医治。

后来关羽刮骨自若的表现不仅折服了一众属下,更令樊阿佩服的五体投地,自那之后樊阿便甘愿留在关羽身边为贴身医官。

樊阿在见到关羽又开始头疼之后,他马上起身来到关羽身后,取出身上的银针往关羽头上的穴位扎去。

在樊阿的针灸之下,关羽的头疼症状渐渐缓解。

而在见关羽不再头疼后,停下施针的樊阿见关羽在头疼稍有缓解后就又开始伏案写信,他不禁劝道:

“大将军头有顽疾,应当好生静养,不该再耗费心神。”

类似的话,樊阿劝过关羽很多次了。

可关羽今日的反应却如往日一般,并不在意。

看到关羽的这副反应,樊阿只能无奈的发出一声叹息。

关羽快速的写完给糜旸的信,而后马上传唤进一位亲卫,让他尽快将这封信送到糜旸的手中。

等这位亲卫走后,关羽俯靠在身侧的软几上闭目休息。

关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说之前他还不了解的话,但在近来越发频繁的头疼发作之下,他已然找来樊阿了解了一切。

正因为了解,所以他这段时间才会让樊阿一直守在他的身边。

在樊阿的诊断下,他得出自己之所以最近会频发头疼之症,乃是因为当初额头上的箭伤自己没有好生休养,从而留下了病根。

但是当时的情景正如现在一般。

樊城城防坚固,敌方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数万魏军虎视眈眈。

而己方的大军全靠自己一人才能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与敌军对战不落下风。

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又有什么时间与心思去歇息呢?

而樊阿在了解关羽的病根之后,给出了关羽一个建议:“脑部之疾本就难以根治,将军先前又未曾多加休养,现已成顽疾。

将军若可舍弃军务,不劳心神,安心颐养,或可延长寿命。”

樊阿在说完这句话后,还多次嘱咐关羽莫要耗费心神,否则会加重病症。

但当时关羽在听完樊阿的话后,却不由得大笑起来。

或许樊阿完全是出于医者的角度为自己考虑,但是他又岂是贪生怕死之人?

正如当年樊阿为他刮骨疗伤时的提前告诫一般,当时自己为了军国大事,依然断然选择让樊阿动刀。

同样的,关羽现在也是这种选择。

关羽知道当今之世若樊阿都对他的脑疾无法根治,那么纵算他听从樊阿的话好生静养,恐怕天下间留下的也不再是一位横刀立马的关大将军,而是一位缠绵病榻的大汉元勋。

但是关羽又岂想成为后者那样呢?

现在关羽一闭上眼,想的全都是来日如何吃下那数万曹魏中军,全然没有对自己生命的担忧。

樊城外的地形在关羽的大脑中不断重现,来日大军交战时的一切可能都在关羽的设想下推演。

在良久的沉思之后,感觉到有些疲累的关羽睁开双眼看向他身前桌案上的地图。

他伸出满是老茧的手,往地图上的樊城所在抚摸而去。

去年因为荆州的安危,他放弃樊城无奈退回南岸。

但今年,他绝对不会再退!

这两天更新都会比较晚。

(本章完)

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张郃蛊惑第16章 幼时情谊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580章 福至心灵 排除正确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623章 焚柱毁城 收复长安第483章 二人相疑 风雪仗兵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346章 梁州兵权 吴懿不愿第268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第20章 糜暘的隐患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531章 明光熠熠 汉胡重沓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301章 遥望北方 一刀断生第604章 设伏密林 斩断生路第400章 刘晔献计 备兵十万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断兵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342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73章 噫兴!噫兴!(三更,求追读)第418章 杖责马谡 孙权资敌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650章 围杀魏军 车骑未退第89章 糜芳的进击(四更求追读)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第270章 张辽心思 三拜问安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466章 死者层积 敌践而散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94章 三日已过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蛮?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变计划 讨个公道第466章 死者层积 敌践而散第357章 法邈担忧 梁州司闻第215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第67章 糜旸自去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312章 桃花剑舞 一眼千年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第446章 攻守易势 慈不掌兵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396章 郝昭镇陈 诸葛告诫第341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594章 搅乱天下 先攻渭北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199章 申氏末日 关门打狗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第569章 曹彰发笑 魏军升天第493章 魏军攻城 汉军受挫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327章 卑微上贡 私下任务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脚烂吴 子晟救我
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张郃蛊惑第16章 幼时情谊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复国第580章 福至心灵 排除正确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623章 焚柱毁城 收复长安第483章 二人相疑 风雪仗兵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346章 梁州兵权 吴懿不愿第268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第20章 糜暘的隐患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531章 明光熠熠 汉胡重沓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301章 遥望北方 一刀断生第604章 设伏密林 斩断生路第400章 刘晔献计 备兵十万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断兵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342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73章 噫兴!噫兴!(三更,求追读)第418章 杖责马谡 孙权资敌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650章 围杀魏军 车骑未退第89章 糜芳的进击(四更求追读)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第596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第270章 张辽心思 三拜问安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377章 若有远志 何必当归第466章 死者层积 敌践而散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94章 三日已过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蛮?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变计划 讨个公道第466章 死者层积 敌践而散第357章 法邈担忧 梁州司闻第215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第67章 糜旸自去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312章 桃花剑舞 一眼千年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第446章 攻守易势 慈不掌兵第300章 火德不灭 辽之人头第396章 郝昭镇陈 诸葛告诫第341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594章 搅乱天下 先攻渭北第240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199章 申氏末日 关门打狗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557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第569章 曹彰发笑 魏军升天第493章 魏军攻城 汉军受挫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327章 卑微上贡 私下任务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247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第31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二)第459章 万事俱备 东风自来第478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脚烂吴 子晟救我